“这”的去远与截断
今天讨论班井琪做报告,明显感觉井琪精神焕发,特别是最后搬起黑板来讨论海德格尔时显得意气风发的,似乎比生病前还神气,可喜可贺~ 课堂讨论之后,井琪还发了邮件和微博继续讨论,我也写了长段的回应,既然他也乐意公开发表,我也转贴在博客上吧~ 井琪的原文我直接把他的长微博贴过来了(见最后),以下是我的回应: 我承认“这、那”有一种揭示出情境的功能,我对“形式指引”这个概念接受度不高,在我理解“ …
比较随意的学术写作,随想或杂文之类。
今天讨论班井琪做报告,明显感觉井琪精神焕发,特别是最后搬起黑板来讨论海德格尔时显得意气风发的,似乎比生病前还神气,可喜可贺~ 课堂讨论之后,井琪还发了邮件和微博继续讨论,我也写了长段的回应,既然他也乐意公开发表,我也转贴在博客上吧~ 井琪的原文我直接把他的长微博贴过来了(见最后),以下是我的回应: 我承认“这、那”有一种揭示出情境的功能,我对“形式指引”这个概念接受度不高,在我理解“ …
今天讨论课吴宁宁批评德雷福斯的“互联网不具身”观点,德雷福斯对“具身性”(embodiment)的理解是单调而片面的,他过分拘泥于人的现成身体,过于刻板地强调具身/不具身的二分。在他那里,具身性顶多只有一种程度上的单调差别(比如学习的七个阶段)。而在我看来,具身性不仅有程度的差别,更有种类、维度的差异。网络在有些方面确实不那么具身,比如网上聊天在有些方面比不上面对面聊天充实,但这种差异不能以简单的 …
昨天韩连庆师兄在北航作北京技术哲学论坛讲座“居间与构成——人工物意向性的含义和功能”,吴老师上午给我们发了短信,但最近我鼻炎大犯,赖在家里不愿出门,结果就没有去。这鼻炎虽说是天天有,但还是一阵一阵的,当天下午就感觉好了不少。 晚上问吴宁宁要到录音,问韩师兄要到论文,补了一下。韩师兄的视野和思路其实与我有较多共通之处:现象学、媒介环境学、技术哲学。不过在他那里对媒介环境学的利用较少,而对伊德的借助较 …
之前提到要写一写“为什么学习西方”,便想到“西体中用”这个词儿。网上一搜,原来早有李泽厚先生提过了。他把“衣食住行”解释为“体”,他所谓的西体中用指的是“现代化的‘西体’‘用’在中国这块土地上”。 李泽厚先生的一些说法很好,不过我的思路与他不同。黄仁宇先生似乎也提过“西体中用”,但似乎更加笼统。 我要说的“西体中用”,并不只是“西方之体用于中国”的意思,而还是“西学为体,中学为用”的缩写。当年谈 …
这篇文章缘起见前一篇的说明。当然,除了和某一位特定的学弟较真儿之外,我更重要的意图强调对儒家经典的解读是多元的,毛左休想独占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权。 我大一时在杨子的影响下,读过孟子的一些篇章,虽然没啥印象了,但有个大略的观感:虽然孟子读来不如论语有劲,但是感觉还是很不错。 前晚又翻出来扫了一遍,这次读时更侧重于讨论国家和人民的部分,参考了史次耘的注译版本,读得当然是更加粗糙了,不过借用来吐嘈还是可以 …
本来这篇文章是在开题答辩之后准备贴出来的,不过当时写着发现其实无非也就是引一些以前写过的文字,于是就搁置了。不过今天有一个喷子光顾了我的媒介存在论论纲,倒是正好把这篇文章贴出来聊作回应。 其实这位喷子的异议和孙老师当时的疑问是类似的,当然孙老师总是高傲但不失体面地提出质问,而网络上的喷子则不同。我很欢迎批评和质疑,特别是孙老师那种,但喷子在茶馆里是不受礼遇的。鉴别喷子首先看他的质问是不指望你回答的 …
今天讨论班我讲莱文森的论文,论文虽短,讨论得挺多,最后只剩二十分钟读书,倒是意料之外。 关于莱文森的正面意义,我在论文中的确是写得太暧昧,或者说写得太假了,我自己都说着心虚……不过莱文森真正称得上有一种正面意义的理论元素,确实是我在论文中提到了,以及我在开讲时最先扯到的,他的这样一种未自觉的“黑格尔主义”的思路。 我首先提到吴老师的“两条腿走路”:一条是科学思想史,一条是科学哲学(实质上已经替换为 …
黑熊的事最近闹得火热,我也来表表态吧~ 简单来说,在道德上,我反对活熊取胆。至于归真堂上市与否,我认为是另一回事,相关的法律框架我不了解。 为什么要反对活熊取胆,常见的争论都集中在熊疼不疼的问题上,但我觉得这倒是次要的问题。如果给熊注射某种毒品,让它们不但无痛,而且取胆上瘾,难道就没问题了吗? 功利主义以及在功利主义基础上形成的主流动物伦理都倾向于以“快乐度”为衡量价值的标准,因此质疑者说:熊怎么 …
今天的开题报告挺顺利~感谢各位老师的照顾~老师们也提了不少建议,帮助我更好地理清线索。 一些问题在这里补充一下,首先,我的论文当然也是定位于科技史与科技哲学的学术圈内,因此并没有希望把那些传播学界内的接纳媒介环境学的学者们扭转到技术史的方向,媒介环境学当然可以在传播学界生根发芽,但我强调的是不能局限于此地,我的工作是把媒介环境学的传统引流至技术哲学界,但并不试图去传播学界让它断流。 另外,“从技术 …
因为方咬韩事件的刺激连写三篇文章,也算够本了,韩寒既然也宣布停笔不谈了,我也到此为止吧。于是这篇文章是接着更早的“王道”一文写的,大家可以跳过之前的三篇文章,我们接着谈“道德”。 我们说王道就是至善之路,而至善无非就是“最好的生活”。但就传统意义上的君王而言,其王道只是提供某一种最经典的,或最一般的形式。但是实际上,人们追求的生活往往是特殊的:不仅仅是“做个好人”,而且对于具体的人而言,他的生活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