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密货币的PoW与PoS之争,我经常表达看法,但似乎没有在博客上完整地表达。昨天正好有网友来信问起,我写了几段,也贴在这里。

问以太坊是否可能取代比特币成为未来社会的储值货币,我的观点如下:
以太坊当然可以储值,但我反对POS货币作为本位储值货币,这是出于政治立场。
POS提供了一种无风险生息的机制,储值者可以不断生息。哪怕是法币都不至于此,存银行都有银行倒闭的风险。
世界上的所有ETH,有一部分是生息的,另一部分是不生息的,前一部分不断增加,后一部分不增加甚至不断磨损减少。
ETH的持有者也有两部分,一部分是富人,一部分是穷人。
那么很显然,富人持有的ETH有更多比例处于生息状态,而穷人持有的ETH更多比例不生息。
结果就是,富人趋于更富,穷人趋于更穷。
当然你可以说富人有挥霍无度的,穷人有发家致富的,阶层可以流动。但我们仅考虑货币本身的固有倾向,必须承认POS就是在底层机制上维护富者更富。
很多人计算POS的所谓通胀率或通缩率时只考虑总体情况,没有考虑贫富不平衡的问题。事实上,假设以太坊总体通胀率是x%,富人手中的储值货币生息率是y%,穷人手中的币生息率是z%,那么无论x是正是负,是多是少,我们都可以预见到:y大于x大于z。
在传统世界,政府还可能通过征收更高比例的财产税金融税地产税遗产税等等税收,为穷人提供种种福利,来平衡贫富差距。虽然实际上往往没用,但理论上不排除有用的可能性。然而在加密世界,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加密世界有一个默认的玩法:不以某个中心化现实机构来认定身份,而是通过自主生成和全权控制的“私钥—地址”来确定“身份”。
“身份”必须自主定义,这是区块链技术创立的前提。不然PoW和PoS根本就无从争起,直接按人头就行了,直接让50%以上的人头决定账本不是更民主吗?为什么要争究竟是50%算力(工作量证明)还是50%存款(权益证明)来决定账本呢?要绕开对现实“人头”的权威认定这一环节,才是区块链技术的起点(顺便说一下那种一个一个排队做虹膜还要按国别准入的worldcoin之类的玩意根本和区块链精神南辕北辙)。
在拒绝权威机构认定身份的情况下,当一个富人把财富存放在N个小钱包中时,每个小钱包中的权益应当与任何一个同样的小钱包一致。
所以说穷人的利息是不可能超过富人的,原因很简单:穷人能做到的事情富人都能做到,反之不然。一个大钱包可以拆成一万个穷人钱包。每一个钱包都应该享受同样的权益,因此能够获得的最大利息是一致的,而富人可以让1个钱包中存放流动资金,另9999个钱包满额利息,还能利滚利。而穷人总共就1个钱包负责花销,难以吃满利息。
表面上看一些额外的玩法可以让穷人利息更多,但这一定只有是穷人更愿意冒险才有可能,如果风险一致,也还是富人优势,特别是富人的抗风险能力也强。那这就好比穷人买彩票,总体上还是劫贫济富。
然后一个超级富豪,比如他拥有总量10%的ETH,那么他只要每年从(y-x)%中取币消费,就可以永生永世吃利息,并且永生永世保持自己的总货币是全世界的10%。
这件事情在比特币本位的世界是不可能的。你现在拥有20%的比特币也没用,但凡花掉一枚你就少了一枚,持有的占比必定缩小。没有安全自动的生息方式。巨鲸生息甚至比普通人更困难。
比特币鼓励储值,但不鼓励生息,坐吃山空,这是正道。POS则从底层机制上保证坐吃山不空的可能性,这是法币金融体系也不敢做到的事情。法币体系至少保证了无风险吃利息不能跑赢通胀。
V神正在寻求长生不老。当然我既不相信以太坊能成为本位货币,也不相信V神能长生不老。但如果这两件事同时实现了,V神真就是永远的神了。
我不觉得这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加密货币从一开始就是要反对法币,法币之恶无非也是富者恒富的问题,然后革命完了发现维持贫富差距的力量比法币还强,我们革了个寂寞啊。
有人说富豪吃利息也有风险啊,比如以太坊整体跌了呢。我反复重申:我的讨论是基于以太坊成为世界首要的“本位货币”展开的。不让以太坊独占鳌头,自然有可能避免这种情况。所以我的结论是比特币和以太坊不一定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就像法币也仍然与黄金并存。比特币是更好的储值货币,而以太坊更适宜用于投机和证券。这可能是一种分工方式。当然也不排除还有更新的币种崛起。
尊敬的胡博您好!再次感谢您对我们提问的详细回答。
首先文中引用的链接 “https://weibo.com/1967179897/LEqfJduJk”,提示被设置了权限,无法查看。
此外如果从去中心化央行的角度去看待,比特币与以太坊作为两种潜在本位货币。他们背后的 Pow 和 Pos 法币机制,能否理解为共产主义央行与资本主义央行的较量?前者无比平均,后者无限放大富人的优势。
首先微博我设置了仅半年内可见,所以更早的微博其他人看不到,我也不想这样,但现在环境比较恶劣。。。引用的是我22-7-28 22:55发的微博,内容是:“关于ETH转POS,无风险稳吃利息的机制是很可怕的,法币世界都做不到。别跟我说什么总量有平衡机制,所谓的平衡机制就是富豪负责货币增殖,普通人负责平衡总量。比如货币总量通胀了2%,那么巨鲸储值者的资产增量一定超过2%,他只要把超出2%的部分拿出来日常消费,就坐吃山不空,永生永世坐享其成了 ”
其次我不认为这是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之争,比特币也不是所谓无比平均,共产主义也不是所谓无比平均。另外资本主义也并不是希望无限放大富人的优势,至少在理念上不可能如此主张。而且所谓共产主义央行和资本主义央行更加不知所云。POW和POS的共同前提就是反央行,他们都是致力于在没有央行的前提下维持有效的数字货币系统。他们的区别是采取了不同的机制和方法。我讨论的就是这两种方法的区别,你没有必要额外再引入两个更加暧昧模糊,你其实并不充分理解的概念,再来理解Pow和Pos的区别。
相比于共产主义和资本主义,POW和POS是更清晰明确的两个概念,他们在机制上很清楚。我们总是要努力借用更清晰的概念,去解读更复杂的概念,而不是反向行事。
我最近的一些文章,比如https://yilinhut.net/2023/01/03/8658.html https://yilinhut.net/2023/06/10/9292.html 以及讲座。其实就在讨论“主义”问题,特别是某种“数字共产主义”的可能性。这个话题很多时候我不敢多谈,但至少我敢说,很多人对所谓共产主义或资本主义这些概念的理解是有问题的。
谢谢老师,之后我会继续学习的
胡老师,你都半年可见了,中文死了吗?
原来,胡博士还在关注币圈,之前,都不怎么看见胡博士写文章了
哈哈,很多人根本没意识到时间对通胀的加持作用,何况以太坊存在一个中心Vitalik,他可以推动以太坊通胀率改变,而比特币从根源上杜绝了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仅从价值存储这个角度考虑,比特币是最合适的工具。
新吐嘈:https://x.com/epr510/status/1900180933216788773
我就说一下ETH所谓“通缩失败”(我以前反复评论过)。PoS即便总量“通缩”了也不是好事,这个底层设计就是失败的。简而言之,总币量像个水池,一个水龙头进水(PoS质押奖励),一个水龙头出水(交易中燃烧gas),然后进水大于出水叫通胀,出水大于进水叫通缩。
但问题是无论通胀通缩,水的出入有结构性的问题:对质押者来说,他们永远负责胀,而对频繁交易的人来说,他们永远负责缩。这是结构性的不平等,就是说富人、既得利益者、老钱,他们永远是躺在水龙头下接水,底层交易者越忙活,他们就越能躺赚,交易者燃烧得gas越多,总体越通缩,然后享受到通缩的也是他们。而新人、散户、底层交易者呢?交易越繁荣,网络就越拥挤,他们要付出的gas费就越多,也就是说交易越繁荣,总量越通缩,他们越吃亏。
我们反抗法币体系,就是因为法币体系根深蒂固的不平等:法币永远要不断通胀,而更接近水龙头的那批人(华尔街老钱)优先享受通胀的利益。但ETH的底层机制比法币更不平等,因为法币体系下老钱想要跑赢通胀也不是零风险的,另外在通缩时老钱也不好受;而ETH体系下首先老钱可以零风险跑赢通胀并吃利息;第二即便是通缩机制下老钱头上的水龙头仍然不关,反而开得更猛。
用底层机制锁定这种不平等的分配方式,这种做法在人类史上都是罕见的,是文明的倒退。
当然,之前我说这套的时候,总有人和我杠,说质押者也不是零风险,是有风险的,因为持有ETH本身有涨跌的风险。说对喽!所以现在ETH跌了嘛。不跌还有天理吗?这个机制设计出来,就是要放弃ETH作为本位货币的可能性,放弃了ETH作为人类经济的底层支柱,就是要把ETH置于持续下跌的风险之上,然后作为一个特别注重环保的游乐场推行下去。我觉得PoS的支持者应该想能通这一点的,这就是你们选择的道路。那样的话也无伤大雅了。如果说你既选择PoS又想把ETH变成人类文明的基础设施,那么我想你不是蠢蛋,就是极端邪恶的人了,推崇不平等到了如此堂而皇之的地步,即便是华尔街老钱们也接受不了的。
https://x.com/epr510/status/1900573836040716344
这个帖子很火,我再补充一个数学解释。在前年的文章里也有类似的 https://yilinhut.net/2023/06/10/9297.html 这里我尝试讲得更简单。
假设在ETH世界中,有一部分人是躺着啥事不做吃利息维生的,假设这部分人持有的ETH总量的x%。另外一部分人,无论穷富吧,反正是要辛勤干活的,他们持有ETH总量的(100-x)%。根据二八法则,其实这个x可能可以非常大,例如80%。我们现在假设就是30%吧。
那么当这占有30%份额的人决定躺平吃利息后,剩下的所有人,无论他们去打金狗还是做合约还是卖血卖肾,他们以任何方式努力赚钱,什么时候能把占有的ETH份额从70%提升到71%呢?答案是永远不会。他们可能赚到很多比特币或美金,但是他们占有的ETH,永远永远不会超过ETH总量的70%。因为这是ETH的底层机制保证的。无论通胀还是通缩,躺平的x%的持币增长率一定超过剩余1-x%的增长率,所以他们只要控制自己的消费不超过ETH的通胀率,就可以永远保证他们所持有的ETH份额只增不减。15%的人决定躺平,那么他们就永远锁定了15%,50%的人决定躺平,他们就永远锁定了50%。其他人再怎么努力,都不可能增加自己的ETH份额。
如果ETH成为这个世界的本位货币,也就是说,它的总价值长期来说与人类经济的总规模同步增长,那么就意味着这些躺平的人在人类总体经济中占据的地位永不衰落。
这是一个简单的算术问题。结论就是:要么人类文明完蛋了,要么ETH不可能伴随人类经济的发展而同步增值,ETH在整个人类的经济总体的占据的分量一定应该是不断减少的。
ETH现在价格一直下滑,却实超出很多人预期,伤害了一大批它的支持者,从现在行情来看似乎确实有被人抛弃的趋势,但我认为不一定是它的底层经济模型设计问题,导致Old money躺赢,新人永远是被鱼肉的角色,其实现在Old money也是输家。
价格一直下滑的原因,我个人认为最主要问题还是出在二层网络上面,二层网络虽然扩展了ETH效率和容量,但它却分走了ETH网络本该有的收益,因为当越来越多的交易转入到二层网络后,二层网络将几十数百笔交易一起打包,再同步到ETH主网,这其间二层网络每笔收取的费用虽然低,但累积起来远远高于同步一次到ETH主网的费用,这些收益都被二层网络截取,然后被它们频频卖掉,使得ETH价格压力巨大,尤其在市场低迷的时候。
其它的二层网络运营状况没公开数据,单就上市公司Coinbase公开的财报数据,其二层网络base从推出到2025年初短短一年多一点时间,已贡献了1亿金美金的收益,市场预计2025年将贡献3到5亿美金的收益,而且利润率高达97%。面对一大堆二层网络,ETH再强也抵档不住每日每夜不停的吸血。曾经二层网络将ETH推向了新的高度,最终也被二层网络给分食!最要命的是,这吸血的模式还看不到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