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span>人工智能</span>

加速主义vs对齐主义,社会主义(?)

OpenAI内斗大戏又把关于人工智能的“有效加速主义 vs. 超级”爱”对齐”争论突显出来了,我在微博上也发表了两段评论,记录在这里: 我两边都不支持。加速主义相信新技术颠覆社会结果总是好的,但问题是历史上好的结果也是社会积极变革的结果,如果社会只是被动接受新技术的推动未必会有好结果。对齐主义的问题是异想天开,人类的价值观都从未对齐过,何谈机器?我支持制衡技术,但不是通过改 …

AI有病,Web3有药

发表于歪脖三观,此处贴原文。 之前在第九届区块链全球峰会主会做了主旨演讲,题目是“Web3有药—AI、Dao和游戏”,因为时间有限,讲得不太透,这篇文章(以及下一篇文章)可以看做是演讲的扩充。 很多人都相信AI技术正在引领下一场工业革命,我们正在面对数百年一遇的时代变革,因此创业者们将遭遇许多机遇和挑战。 我完全同意上述判断,但和许多乐观者不同的是,我认为在这场革命中我们将遭遇的首先是重重危机,我 …

把人当人:维纳《人有人的用处》导读

这是给媒介域联盟做的导读,文字稿由冯光能粗略整理然后我进行润色,但尽量保留口语风格,已在媒介域联盟公众号贴出,这里转帖原稿。 1.1 开场 吴璟薇:各位在线的朋友,各位长期关注媒介域联盟读书会的各位书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非常荣幸的请到了我们科学史系的胡翌霖老师来领读维纳的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书:《人有人的用处》。相信大家对于控制论都非常的熟悉,尤其今天在这样的一个ChatGPT或者人工智能高度发达 …

《控制论革命者:阿连德时代智利的技术与政治》导读

本文发表于《信睿周报》第87期(去年就发了但忘了转载),题名为一场“失败”的控制论社会实验——评《控制论革命者》。发表时略有删节(主要是删了谈内卷的部分),此处贴原文。 阿连德在1970年高票当选智利总统,他上任后立即发起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革,包括取缔外资企业、打击地主、建立国营经济等等。在此期间,为了有效地管理国有化的经济系统,阿连德请来了英国的控制论专家比尔,在他的帮助下建立了一套名为“Cyb …

通识逆袭专业?——从课程考核方式到chatGPT漫谈

按:本文最初只是想吐嘈一下对一波严重抄袭作业的感受,结果顺势就谈到AI了,有些散漫,先这样吧。 上学期的两门课(技术通史和技术哲学导论)直到最近才算结课。原本我的课程都是学期最后一周课上随堂考试,因为上学期末疫情爆发的原因,学校建议改变期末考试流程,安排期末和寒假后两场考试,让学生自由选择考试时间。我觉得学校的考虑是合理且人性化的,不过出两套卷子考两次有点麻烦,所以我和学生商议,决定把考试改成作业 …

失业还是解放?人工智能的双重革命

本文发表于《中国经营报》(2023-02-07) 本文中最后对社会批判部分写得非常省略,但正好可以和前一篇文章“Play to Action——论数字时代人的解放”连着看。 1948年,诺伯特·维纳出版了《控制论》,这是信息科学的奠基性文献之一。在《控制论》的序言中,维纳说道:“第一次工业革命人手由于和机器竞争而贬值……,那么现在的工业革命便在于人脑的贬值,至少人脑所起的较简单的较具有常规性质的判 …

数字马斯克和数字马斯克会成为朋友吗?

发表于《中国经营报》2022-07-24 最近,马斯克说了一句“已经做过了”引发了关注和热议。这句话所回复的问题是:“如果你可以将你的大脑上传到云端并与自己的虚拟版本交谈,你们会成为朋友吗?” 马斯克多半是在开玩笑,不过前一阵谷歌确实有一个程序员和AI交谈后,认定AI已经觉醒了自我意识,试图为他的“AI朋友”争取权利。 就目前而言,意识上传或AI觉醒应该都尚未发生,但我们的确可以先做一做思想实验: …

人工智能的小无相功会走火入魔吗——《AI3.0书评》

应邀为《中国科学报》写了年度两本推荐书,我本来是要推《技术陷阱》的,不过说这本书出得晚,不算2021年度了,于是我又挑了这两本: 《AI3.0》,[美]梅拉妮·米歇尔著,王飞跃、李玉珂、王晓、张慧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年2月出版 《破天机:基因编辑的惊人力量》,[美]珍妮佛·杜德娜、塞缪尔·斯滕伯格著,傅贺译,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年12月出版 以下转载在《中国科学报》 (2022- …

无人驾驶:像汽车那样改造世界?——《自动时代》书评

本文发表于赛先生。标题为“无人驾驶改变世界,像当年的汽车一样?”。其实这本书我没太细读,主要就是根据粗略阅读的启发,围绕我本身对相关问题的想法来写的文章。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发明并流行起来的汽车,可以说是现代工业社会最重要或最具标志性的发明之一。汽车工业是钢铁、材料、石油、化工等一系列当时最前沿的工业技术的汇聚,因此带动了整个工业链条。同时,汽车工业也让新的生产方式,即流水线生产方式发扬光大。 …

刀真的要飞起来切人了:人工智能与技术意向性问题

这是接着上一篇文章的补充。我本想把“技术意向性“作为这篇文章的核心概念,最后知难而退地放弃了,但毕竟酝酿了许久,总还是想说上几句想法。 7年前在南宁我第一次参加现象学科技哲学会议,当时有一个环节印象很深,我在当年的记录里也写到了: 吴老师谈论“技术中的意向性结构”,而靳老师不同意这样使用术语,他认为只有人才有意向性,而一把刀不会“自己飞起来切人”,因此只能说它体现了人的意向性,而不能说它本身拥有意 …

“人工智能”的现象学漫谈

这篇文章是为了今年的现象学科技哲学会议准备的,酝酿了几个月,最后也没写成完整的论文,把随笔形式的文字交了差,这次参会人数太多,吴老师不准备每个参会者都讲论文,有些论文收录会议文集但不安排报告,我就更乐意凑合一下了。 论文写不出来,主要原因自然是花的时间不够,文献读偏了,啃了写关于“意向性”的资料,最后发现“意向性”水太深,驾驭不了。 对于这一主题我绝非懈怠,相反,这个主题非常重要,以至于我不愿意轻 …

技术的自我实现(提纲)

今年现象学科技哲学会议我肯定还是要参加的,这次我准备赶个时髦,写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文章,题目没太想好,要不就叫”技术的自我实现——人工智能的现象学反思“? 技术的“自我实现”有点儿呼应KK的“技术想要什么”的意思,人想要自我实现,技术亦然。而“人工智能”就是这一实现的过程与结果。 我关注人工智能,显然和一般分析哲学家所讨论的人工智能哲学视角不同(我也会尝试稍微涉及一些他们的问题),我的思考完全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