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知识(common knowledge)作为生命
前一段去清迈参加ckcon,给ckb社区读西蒙东,也做了下面这场有点站台性质的演讲。当然我跟ckb有私人关系也有利益关系,不过我说的东西确实是真诚的。ckb的独特设计确实可以与我自己的创业方向比较贴合:融合生命、文化(历史)和信息(区块链)的数字艺术创作。 我关于“区块链新史记”和“有个体性的AI生命”都可以在ckb上做;另外新《常识》(从Common Sense到Common Knowledge …
前一段去清迈参加ckcon,给ckb社区读西蒙东,也做了下面这场有点站台性质的演讲。当然我跟ckb有私人关系也有利益关系,不过我说的东西确实是真诚的。ckb的独特设计确实可以与我自己的创业方向比较贴合:融合生命、文化(历史)和信息(区块链)的数字艺术创作。 我关于“区块链新史记”和“有个体性的AI生命”都可以在ckb上做;另外新《常识》(从Common Sense到Common Knowledge …
几个月前录的一个讲座,今天发出来了,我在这里也把原始的逐字稿贴出来。这个讲座名义上是讨论《物种起源》的,主要是讲技术与进化,这方面其实当年的另一个讲座更加清楚:进化中的人与技术——技术也需“多样性保护区”。这次是加上了“元宇宙”。最近关于元宇宙的讲座也很多,不过基本观点没太超出之前贴在这里的系列文章,所以我也不另贴了。 我今天讲的主题,是我2020年出版的《什么是技术》这本书里的思路的延续,我试图 …
之前谈元宇宙的文章我就讲了,元宇宙不是“虚拟现实”,走在现实之上还是现实之下——这是两条相反的道路。 不过这两条路究竟多么不同,我说得还不太清楚。 有人把元宇宙的发展分成两个相对独立的维度:感官维度的仿真、逼真、沉浸,社交维度的开放、共创、去中心化。这个分法我大体是同意的。 当然,首先我认为,元宇宙的发展更侧重于社交,特别是权力关系和经济关系。但我所强调的与“虚拟现实”相反的道路,不只是指优先侧重 …
“元宇宙”(Metaverse)是去年的大热词,我也在微博、课堂和口头做了许多讨论,可惜没有一家媒体找我约稿,我就一直没有系统地写作。也许我可以考虑写成一篇学术论文,但我又总是犯懒。总之趁着这两天有点心思,先写一个随笔吧(我仍然会把这篇文章通过Opensea做成NFT,但在NFT版权共识并不成熟的时期仍然欢迎任何传统方式的转载)。 “元宇宙”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名词,把它译成“元界”也别别扭扭的。但我 …
在线教学阶段性反思 多年来最特殊的一个学期转眼间过半了,我的技术通史课已经上完八讲了,当然一直都是线上模式。而我主持的读书会自然也改成线上模式,我们在寒假期间就已经开启了“云读书会”,开学前两天一次,开学后恢复一周一次。 读书会通过zoom云视频会议进行,清华的大课(技术通史)采用雨课堂和zoom云视频会议同时直播。 虽然我在接受新技术方面也算比较先锋的,但以前也一直没机会搞起这类在线教学活动,这 …
发表于《中国科学报》 (2020-04-16 第7版 书评) 题目是我起的,但我现在又有点想换个题目,叫:“盖娅会死吗?” “盖娅假说”由英国大气学家詹姆斯·洛夫洛克在1970年代提出,并且与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共同推动,在科学界和环保运动中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至今争论不休。 盖娅假说的灵感缘起于洛夫洛克在1965年参与的火星生命探测计划,洛夫洛克认为,生命的存在将是一个行星级的现象,它们会改造 …
发表于界面时评,改名为“从亚马逊火灾到亚马逊云服务故障:人类的脆弱与虚荣” 亚马逊雨林的大火已经持续燃烧三周,巴西政府称无法控制,对于起火的原因,现在也不明朗,至于大火何时熄灭,估计要看老天爷的脸色了,人类表示无能为力。 这场大火在这两天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有许多危言耸听的言论。但许多人也是第一次了解到亚马逊雨林的重要性——所谓地球之肺,它每天的氧气“产量”占到全球的20%。 当然,这 …
上礼拜去新华·知本读书会做讲座,书城杂志和澎湃翻书党都发了记录,整理得都挺好。我在这里转帖来自澎湃新闻的文稿(已授权)。澎湃的整理更好地重构了我的思路,标题党也抓住了精髓。 我原定的讲座题目是“进化中的人与技术:寄生还是共生”,其实是想重点往赛博格方向讲的,不过准备过程中发现赛博格真不太好讲,于是就淡化了副标题,所以澎湃帮我改的标题:“技术也需‘多样性保护区’,留存濒危技术和观念”反而更加准确。 …
上周五(3月30日)应邀去上海自然博物馆参加“品读会”,介绍我自己的《过时的智慧》,虽说是个内部的活动,但听众不少,有50多个来自博物馆和出版社的朋友参与。 我定的报告题目是“过时的智慧及其现实意义”,听说刘夙也去之后,我特意强化了其中达尔文演化论的逻辑,博得一句“有启发、没想到还能这么用。”我还是比较满意的~ 这篇报告对我来说挺独特的,因为我似乎从来没有如此强烈地表达某种“自然主义”的立场,而这 …
这是我跟田松老师做的博士后出站报告,说实话做得有些用力不足,很多有意思的环节都没能深入展开,但问题本身应该还是不错的。 首先来解释一下这个题目,我在文章中并没有明确点明这一标题的意思,而且一些行文或许会引起误解,我在看到吴彤老师的评审意见之后才注意到这一缺失,所以我的现场报告就从补救性的解释开始。 我这个“现代垃圾的形而上学基础”,显然是模仿了伯特的著作《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这是我科学思 …
我的博士后研究计划当时是要做垃圾史,惭愧的是,虽然与田老师合作一年多了,但这个题目下还没有多少推进,最后能不能写成出站报告,是有点堪忧的,一个妥协的办法是出站报告还是写技术史或技术哲学的内容,但在适当位置插入关于垃圾的讨论。 我要做垃圾研究并非心血来潮,或者因为偶然与田老师合作才想到这个题目,我认为垃圾问题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任何技术哲学家,特别是对现代性有所反思的技术哲学家,都无法回避垃圾 …
上一篇提到吴老师的一个核心质疑,即认为科学是单一的,技术是多元的。当时他举了一个例子: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科学分支毕竟许诺了最终可以还原到一个统一的基础,因此它们的历史发展也互相联系,然而各种技术之间,诸如手机与烹饪技术之间,有何关联?如果各种具体技术是互相独立的,那么它们在历史中的统一性从何而来? 我当时有一个简短的回应:各门技术之所以能够“统一”,是因为“生活”是统一的。而且我也举了例子,说明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