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学的“氛围”或新范式
在线教学阶段性反思 多年来最特殊的一个学期转眼间过半了,我的技术通史课已经上完八讲了,当然一直都是线上模式。而我主持的读书会自然也改成线上模式,我们在寒假期间就已经开启了“云读书会”,开学前两天一次,开学后恢复一周一次。 读书会通过zoom云视频会议进行,清华的大课(技术通史)采用雨课堂和zoom云视频会议同时直播。 虽然我在接受新技术方面也算比较先锋的,但以前也一直没机会搞起这类在线教学活动,这 …
在线教学阶段性反思 多年来最特殊的一个学期转眼间过半了,我的技术通史课已经上完八讲了,当然一直都是线上模式。而我主持的读书会自然也改成线上模式,我们在寒假期间就已经开启了“云读书会”,开学前两天一次,开学后恢复一周一次。 读书会通过zoom云视频会议进行,清华的大课(技术通史)采用雨课堂和zoom云视频会议同时直播。 虽然我在接受新技术方面也算比较先锋的,但以前也一直没机会搞起这类在线教学活动,这 …
本文发出后博客莫名崩溃,恢复了好几次…… 《技术通史》课程就快结课了,下周我会写一份简单的总结,现在我先聊一聊作业的问题。 这门课的考核形式是比较创新的,包括期中作业40%+期末考试60%。 期中作业方面,我不希望看到学生抄袭剽窃,或者拼拼凑凑交一篇烂论文来,所以我提出了二选一的灵活方案:有兴趣或有能力的同学,还是可以写一篇小论文,6000字以上,我会按照学术论文的标准给予反馈;但不会或不乐意写论 …
按:参考前一篇的说明,几乎同时交给我的。这一篇感觉风格完全不一样,反而有点太散了一些。不妨稍微勾勒一下在实际课堂讨论比较集中的,特别有意思,或者有争议的问题,会比较好一点。虽然我说只需要把讲稿稍作整理就行,但毕竟还是要稍作整理,总还是要体现一点课堂讨论的成果比较好。当然,主讲人也可以在这里随时批注补充~ 第一章 绪论 历史的作用 传统视角下,科学的发展被当作一个纯粹的积累过程:“事实、理论和方 …
按:这是我要求学生在课后提交的文本记录。这个课后文本文体和篇幅不限,可以是课堂讲稿的稍作整理,也可以是重新组织的内容,目的一是便于随时回顾或纪念,二是延伸课堂讨论。所以我公开贴在博客上,所有同学和其它朋友都可以在这里继续留言讨论(特别是使用页边批注功能)。以下文字皆为浊物同学提供(我这里用昵称,各位同学随意用实名还是昵称来留言)。我自己会做一些页边批注,请读者留意~ 课堂方式及反省 …
过了一个暑假,虽然有个别核心成员或工作或出国,但读书会还是要继续办下去。在新人的补充下,第一期读书会还是有7人参与。地点在我整顿一新(误)的周转房。 这学期读福柯的《词与物》。本来考虑读《精神现象学》,但由于读书会的主力干将凋零,总感觉啃不动。偶然听说晋世翔也在带着学生读《词与物》,我一想这本书还挺合适,不如咱们也读一读,足够难啃,但也不至于像《精神现象学》之类的那么艰难。而且在适当缺席的情况下跳 …
又受到706青年空间的邀请,准备在暑假期间开一门课程,从7月下旬开始,每周一次,大约5~6次课。 他们在试探“项目式学习”的套路,我了解得不深,大约来讲,无非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引导,以交互讨论为特色的课程形式,我也愿意探索一下更生动的教学形式。 认识你自己 我计划讲的课程是技术史与技术哲学的领域,这一领域一方面极为深刻,但另一方面也其实门槛很低。因为哲学的出发点并不是那些大哲学家的艰涩文 …
叶秀山老师去世了,在教师节之际,写一点文字以作纪念。 叶老师与我有两层关系,首先他是吴老师的导师,也就是我的师公,另一层关系是,叶老师是我大学第一门哲学课即哲学导论课的老师。辈分上的关系并没有多少直接的感受,叶老师在我记忆中的形象主要还是哲学导论课建立起来的,听到噩耗后我满脑子浮现的都是他掐着兰花指念Da~sein的画面。 当年的哲学导论课我公然在网上论坛与叶老师叫板,相关的内容我早前在博客贴过, …
我曾经主持过“科学是什么”这门课附属的小班讨论课,当时也曾谈过相关的经验和想法。不过也说得不多。最近似乎北大元培班希望全面推广小班教学,吴老师希望我再系统整理一下相关的想法,于是我在这里再写一篇。 形式 所谓小班教学,在这里主要是指作为大班教学附属的由助教主持的小班讨论课这样的形式。而且不同于一般理工科基础课程所附属的“习题课”,我们在这里谈的小班教学更多地适用于通识性或前沿性的课程,特别是文史类 …
按照吴老师,科学通史编史纲领主要应解决如何“通”的问题,除了时代沿革的连续性之外,我们还希望打通科学与技术、西方科学与中国科学,把它们放在一个大的整体框架下讲述。 我和胜利师兄、晋世翔他们讨论,达成了一些基本的共识,首先是我们可以坚持“意向历史”的大旗,作为一个基本的辩护方案,当然,在阐释编史纲要的时候,没必要过多涉入其中的哲学细节。 大略上说,所谓意向历史,或曰先验历史,是从现时代 …
6月1日终于完成博士论文答辩,总算放下一桩大事,该逐步重建荒芜已久的博客了。先写两句答辩后的随感吧。 我的博士论文没有添加“后记”或“致谢”,直接是在结语的最后一段以反身考察的形式嵌入了一段对吴门师友的感谢。这一方面是我论文“自我缠绕”的设计,另一方面也是我不太想太刻意地在论文最后抒发一段感情。 之所以论文需要有致谢的环节,在我看来,主要是为了表达对口语环境的确认和尊重。因为论文凡是得益于任何书面 …
很荣幸受邀参加小班课助教培训和交流活动,谈谈我的经验和看法。 我曾担任“科学是什么”一课的讨论班助教,这门课由许多理工院系的名师共同开设,讲座+讨论班的形式也就开了一期。当时这门课是每周2学时听各院系老师做讲座,然后1学时分小班讨论,学分为3分,评分以期末论文40分+讨论班表现60分。 小班讨论面临的第一个困难,是同学们的选课热情。一开始这门课有一百多人选课,但当我们第一周布置完讨论班要求后,同学 …
井琪转发了然石的一篇文章“海德格尔前期哲学是否是主体性哲学?”以及相关的讨论——参与者有井琪、然石(这是谁啊?看博客挺有意思的)、孟强老师和李章印老师等,我也发表了意见,我的评论偏向于然石并且也得到了然石的肯定,但一如既往地还是与井琪相对峙(这当然是挺好的事情)。具体讨论的前后文可以去井琪或然石的博客上找,我就不转载了,我就把我自己的一些评论稍加整理后转在这里(整理时补充的词句将以粗体标示)。 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