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这是我要求学生在课后提交的文本记录。这个课后文本文体和篇幅不限,可以是课堂讲稿的稍作整理,也可以是重新组织的内容,目的一是便于随时回顾或纪念,二是延伸课堂讨论。所以我公开贴在博客上,所有同学和其它朋友都可以在这里继续留言讨论(特别是使用页边批注功能)。以下文字皆为浊物同学提供(我这里用昵称,各位同学随意用实名还是昵称来留言)。我自己会做一些页边批注,请读者留意~
课堂方式及反省
一点反省。胡老师作为旁观吐槽役和主讲规划这门课程。主讲还是要更多地准备,单纯地读完书,梳理出结构是不够的。因为课堂的主体还是集中于问题,依照着文本去讨论这些问题。文本很重要,但不像读书会,我们的问题会随着读书不断出现又不断解决。一门科学哲学课的阅读和推进是要关系着整个学术界前后问题域焦点的变化,这对于主要准备这本书的主讲人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就需要胡老师来做补充和回应。可能的一个困难就是主讲和胡老师之间的张力…我很难接上胡老师的话但胡老师可以接上我的…也许之后把书的结构梳理变成专门文中问题的讨论可能好一些。
《科学哲学的兴起》一书结构,前半部分批判及问题
本书的主要目的是抛弃旧的思辨哲学,建立新的科学哲学。
在序言之中,赖首先提出对哲学与科学(主要是哲学)的总体看法。进而提出哲学在过去处于一种非科学的状态,这不是它自身的问题,而是当时逻辑工具不发达导致的。那么旧哲学的出路就是在科学的指导下,通过使用逻辑工具,变成新的科学哲学。这也是这本书题目科学哲学的兴起的含义。“哲学已从思辨进展而为科学了”
而赖主要的敌人就是旧思辨哲学。这种哲学妄图通过理性思辨的方式,得到关于一切问题的最终答案,寻求根本原则。为此,柏拉图的理念论,近代哲学的唯理论和康德的先验哲学都是为了这个目的所创制出来的。但是在赖那里,新的逻辑工具为我们揭示了真理的性质。即真理只是分析的。康德把一切问题澄清地更清楚,那么赖的结论在康德的话语体系里就是先天综合命题是不存在的。而科学在此时为我们提供了另一条道路,在那里,按照科学的实验与数学方法,科学家们建立了一套不保证真理性,但却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指导实践活动。那么旧哲学已经消亡,新的哲学就要在科学的阵地上重建。科学哲学的兴起就是把哲学的焦点转移至科学成就之上。为科学家做科学的反思工作。
于是,前半部分,赖开始了对思辨哲学的批判。集中讨论的部分是在近代哲学,唯理论和经验论相对立的部分。这部分文本中,我们能看到赖对唯理论的这种思辨哲学的批判依然是集中于它过于希望找到一条通向真理的道路。而且要求这种真理无所不包,可以指导人们的生活。赖认为这一想法的根源是他们为了解答这些问题而逾越了自身的界限,因为条件不足而做出了错误的解答。然后,赖又为他们找寻了一个心理学解释,这种解释在我们看来不仅是很不历史的,而且有些促狭与恶毒。实际上他是认为这些哲学是在一种非理性的情况下做出的,所以会出现各种错误。
而与唯理论相对应的经验论,则是赖所承继的哲学传统。虽然近代的经验论同样有着自身的缺陷,但赖对它却是相当宽容的。尤其是休谟,休谟对归纳逻辑的讨论看清了逻辑的本质。归纳逻辑不能把真理性带入事实之中。但这不应该成为组织经验论者进步的阻碍,就像科学家们同样无法在分析的意义上保证自己的学说是真的,但它们起码是好的知识。它们一方面对过去的知识有着合理的观察与归纳,同时又改变了对未来知识的知识型预期。未来知识的可变性是未来知识的特性,也就是预言知识必须考虑到的。那么概率就是一种对未来事件的合理解释。概率并不能从唯理论的思辨之中得来,只能依靠对事件的大量观察,从频率中得到。没有任何原则可以得到可靠的概率,我们只能无限接近那个概率,得到最好的知识。对一个硬币落地是正是反这种问题,我们同样是不能先天得得到任何答案的。二分之一是一个由观察与归纳得出的,而不是由任何定律得出的。
这和之后赖对哲学理论的建构是一致的。新的科学实际上是建立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的,为这样的新科学做反思性的哲学建构,当然也是按照科学的原则。几何学在测地术或者运用于实际世界的时候,也要在多种几何体系之中多次比较选择,选出与现实世界相符合的那种几何学。其他的科学学科也是一样,不仅根基于观察实验,归纳原则的各种形式也作为其方法应用其间。
后半部分赖的建构
本书的后半部分就每个科学进行了分别的讨论。上面已经提到了几何学,其中还有庞加莱的协定主义,即两种对世界的看法不一样的理论,可以通约转化的话,每一个理论都是可行的,我们只是选择一个作为我们的约定。
但这种协定主义虽然可以应用在几何理论选择之中,也能解释贝克莱的不可知论,但是在微观粒子量子力学领域却遭遇到了异常的因果性而失败。对近代量子力学作一番解释之后,赖的结论是微观粒子的存在只能用科学语言波粒二象性做简单描画,我们的语言适用于宏观低速的日常世界,微观世界的事件只能用看似矛盾的语言去解释,这些反常的现象也只能在理解科学之后去理解。“微粒既是波,又是粒子”
这个例子其实是很典型的由科学哲学带入人们视野的新案例,对现代物理学的解释只能通过这种方法,通过对科学实验和科学话语的解释去理解。
赖对时间的讨论,对比了进化论和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这样的一些文本讨论的不是很多,因为后半部分赖讲述了许多科学史,但他科学史讲得并不好,他口中的历史并不能说服人,因为他本身持有的科学观太强了,虽然自洽,但这么强的基础让人很难从他批判的立场去和他辩论。因为科学的发展并不意味着新科学就完全在理性上强于旧科学,但赖是只承认没有被推翻的当下的科学的,这使得我们从文本之中只能了解他是怎么想的以及为什么。他在这样立场上出了一些细节的错误都不用讨论,因为这些对他并不重要。
而现代逻辑一章他对逻辑传统的梳理都不甚清楚,这章也只是简单介绍了下现代逻辑,无法就文本展开讨论。
对于他的伦理学,我们准备花力气来讨论一下。因为从最终形态上看,赖的伦理学形态十分奇怪,既要保持某个人的自由,又想有一个统一的秩序,引出了集体概念使得伦理规则变得相对化。赖这么做有他的原因:他贯彻自己对先天综合判断的抵制,认为伦理学作为知识并不能提供更多的规则。诸如“人不得偷盗”这种规范是不能得出的,没有这样的知识。伦理学可以提供人们行为的实然情况,通过调查与取样,科学可以告诉我们人们的实然行为。但知识不能逾越,不能提供应然知识和规范。所以赖实际上是限制了他的伦理学,他不认为人们可以得出伦理的知识,所以他给出的伦理学就是松散的,基于实际过程的伦理规范。他描述了实际社会发生伦理碰撞的一些可能过程,认为道德规范会产生于其中。但是好是坏,人类会不会堕落下去,他只能报以最美好的祝愿。他的伦理学管不了那些事情,也没有知识可以为人类指出一条更“道德”的道路。
当然,从这个我们已经熟悉的角度,和前面一样,赖批评了苏格拉底已降的整个伦理学。伦理学要追求一个准则去指导人们过上更道德的生活,赖从他的科学科学观出发,抛弃了这种想法。这种向着最好而不是完全真的知识观感觉和库恩的一种相对主义解释有契合之处。
没有采用自己写的讲稿,重新带着反思写了一遍,可能有些遗漏…
我的考虑是,毕竟包括我本人在内的大家多数其实最后也不是做科学哲学研究的,对于科学哲学学术界的整个来龙去脉究竟要了解到什么程度,也不好说,没必要太过求全。反而是文本阅读、把握问题、主题演讲和即兴讨论,这几种能力更加重要。所以所谓“学术界前后问题域焦点的变化”之类,我略微提了一些,也不打算多做纠结,关键还是就着文本来讨论。但确实在处理文本时,我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方式不太好拿捏,如何在自由发挥学生个性的前提下,保证我的适当引导,还需要咱们一起磨合。
至于主讲人的重点在书的结构梳理和专门问题的讨论,一方面因书而异,由主讲人自行拿捏。另一方面我总的来说还是建议求“点”不求“面”,不必全面,只需抓住一些点来围绕就行了。整体结构,由于每个人都应该是仔细通读全书的,不必多做重复。所以我一开始提出了“四点式”归纳法,但你们并没用上
准确说“建立”新哲学,而是好比“福音书”,赖欣巴哈认为新哲学已经兴起了,而他这本书是向大家报道这个“好消息”~
相比“逻辑工具”,赖欣巴哈似乎更多还是在强调“经验主义”的方面
我感觉还是太过刻意,写得比较完整。其实我设想的是一个更碎片化的状态,然后我和其他同学你一言我一语再来补充。写得太完整,一段接一段的,反而让人感觉插不上话了。文本保持“笔记”状态就行,一方面不需要在课后花太多额外的力气,另一方面也更加开放一些。
浊物同学讲的第一堂课我没有来听,很遗憾。第二堂课讲的伦理学、逻辑学、原子等部分,我的总体感觉是讨论得还是比较散,不过可能是因为赖的中心思想本身已经很清楚了,这本书后半部分就是在广撒网地佐证一下。
关于笔记,我的理解是不是可以围绕问题把大家讨论的过程稍微展示一下,比如万昆(是这样写吗?)同学提的说赖欣巴哈是不是另一个意义上的伦理认知平行论,我印象还比较深刻,大家讨论了如何理解(赖认为的)亚里士多德的伦理认知平行论,A同学怎么认为的,B同学怎么认为了,C同学又提出了什么问题。以后看这个笔记就能回忆当时自己进行的思考。像后来的《事实》一书,大家针对什么是类律语句的讨论,就算是一个重点,难点。一开始说取决于还有没有未被验证的对象,后来举了池塘的例子,又强调要是同类型的对象,最后总结为定律候选者。如果能把这些记录下来我觉得对我们还是很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