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span>谣言</span>

科学地对抗科学的扯谈的《扯谈》——《拆穿数据胡扯》推荐序

以前都是在报纸上写书评,这回第一次受邀写了篇推荐序,可以在中信出版集团新出的《拆穿数据胡扯》里头看到。既然是推荐推销,应该也能转发在这里吧。 需要说明的是,拿到样书时暂定的中译标题是《科学的信号与噪声》,正式出版时改成了现在的《拆穿数据胡扯》,所以我写推荐文的时候是从译名说起的,出版时吐嘈书名的部分有删减。 书中讨论的不仅包含“数据胡扯”,用数据进行包装只是“科学”的一种样子,总的来说该书针对的是 …

谣言:在荒诞的世界中寻求理性

又一篇疫情随笔,前一篇也算沾边的话,这就是第五篇。还是请朋友们谨慎传播。 关于武汉病毒所的谣言还在继续,有冒充实名举报所长偷卖动物的,有煞有介事指明“零号病人”是某研究生的。这些阴谋论当然都很粗陋,不值一驳。 但谣言的意义不在于本身的专业性和准确性,而是在于它所反映的民心民意。越是粗陋的谣言,竟然能够流行起来,本身就说明某些问题,那就是民众对以武汉病毒所为代表的科学家群体正在丧失信任。 关键问题是 …

“混为一谈”的意义:民众如何参与科学交流

第三篇疫情随笔,还是那句话,风声紧,请朋友们谨慎传播。 科学普及到公众理解科学到科学传播,科哲界起码谈了二十年了,最传统的“缺失模型”早就饱受质疑,但时至今日,科学传播及其意义远远未能深入人心。 简单来说,“缺失模型”说的是,科学家掌握科学知识,而民众缺乏科学知识,于是科普无非就是科学家居高临下地,把科学知识输送给民众。但在国际学术界,传统“科普”的狭隘性早已成为共识,我们认为,民众并非完全被动的 …

关于比特币禁令风波

本文也是比特人3月精华帖参选文,获得了2等奖,因此版权归比特人所有,不允许商业形式转载。我自家的博客是非营利性的,所以还是贴在这里。商业网站如需转载请与比特人联系,非商业网站请注明比特人的出处:http://bbs.btcm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17364 —————————————— 我之前投了一篇参评作品,谈MtGox问题,以为是应景之 …

春秋笔法还是科学研究?——传媒的使命是求真吗?

几个月前名古屋出了个追求真相的市长否认南京大屠杀,中国人也不甘落后,出了个质疑三年大饥荒的林社长。 这两个事件有一定的可比性,质疑的路数也相似:这么大数字,怎么可能?我没听说过……没人目击…… 不过比起对民众感情的伤害而言,林社长也许更有力一些。毕竟三年灾正好比南京大屠杀晚一代人,亲身经历过三年灾的老人们很多都还活着,而且分布范围也比南京广得多。更关键的是,否认大饥荒的是一个中国人,而不是中国人民 …

“谣言”赞

近日来“谣言”一词又成为热点,一场全面的“反谣言”的“战争”眼看正在打响。在此时反省“谣言”之义是最需要不过的事情了。 在微博上看孙海峰转帖了邓文初几年前写的“谣言九论”,拍手大赞(可以在他博客上最早的一些文章中找到,但似乎有几论已被和谐?)。后又读了卡普费雷的《谣言:世界最古老的传媒》,也颇有所得。自己也随便说上几句吧。 邓文初注意到“谣言”在《辞海》中有两个义项:一、“没有事实根据的传闻,捏造 …

关于谣盐说两句

地震之后各种大小谣言满天飞,网络的存在似乎是大大地加强了谣言的传播,虽然说我们也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搜索更多的信息从而破除一些肤浅的谣言,但是大部分人恐怕并不这样使用网络。 相比于BBS和搜索引擎,现在的SNS和微博似乎更利于谣言的流传,因为BBS和搜索引擎更要求某种主动的参与,在BBS上的帖子虽然可以被无节制地转载,不过要去浏览BBS毕竟是一个主动的行为,而且在转帖之下往往会有其他网友相对理智的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