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地对抗科学的扯谈的《扯谈》——《拆穿数据胡扯》推荐序

科学地对抗科学的扯谈的《扯谈》——《拆穿数据胡扯》推荐序

以前都是在报纸上写书评,这回第一次受邀写了篇推荐序,可以在中信出版集团新出的《拆穿数据胡扯》里头看到。既然是推荐推销,应该也能转发在这里吧。

需要说明的是,拿到样书时暂定的中译标题是《科学的信号与噪声》,正式出版时改成了现在的《拆穿数据胡扯》,所以我写推荐文的时候是从译名说起的,出版时吐嘈书名的部分有删减。

书中讨论的不仅包含“数据胡扯”,用数据进行包装只是“科学”的一种样子,总的来说该书针对的是“(貌似)科学的扯谈”。而原书名本身也叫扯谈。所以我的文章名”科学地对抗科学的扯谈的扯谈“是围绕书名和主题玩梗。

全文如下

这本书英文原名叫Calling Bullshit,就是《扯谈》,但中译本书名变成了《科学的信号与噪声》,这个译名本身就是一个“扯谈”,与本书内容并不贴切(事实上,正文中几乎没有提及“噪声”一词,个别几次也并不是作为全书主题讨论的),而只是一种遮掩“扯谈”的“看似科学的修饰”。

奇妙的是,这一生硬的“包装”,恰好提示出本书的主题——本书所讨论的并不是一般的“空话”或“谎言”,而是那些被用来包装谎言的东西,特别是那些看似“科学”的包装——作者称之为“新派扯谈”。

老派扯谈属于“文科”,靠的是花哨的修辞和华丽的词藻,而新派扯谈属于“理科”,“使用数学、科学和统计语言来制造严谨准确的印象。它们利用数字、统计数据和数据图表粉饰那些可疑的论断,给它们披上了一层合理的外衣。”(序言P6)

作者开篇就告诉我们,扯谈无处不在,从螳螂虾到人类,只要存在“交流”的地方,就存在欺瞒。不幸的是,人类拥有更复杂的认知能力和语言体系(P7),所以人类能够制造出更丰富的扯谈。

《三体》小说里有一个情节,说三体人花了几秒钟破译了地球人的语言,但他们无法理解欺骗和隐瞒。这个设定在我看来就很扯谈。且不论三体人的语言是什么样的,至少就我对地球语言的了解来看,欺骗和隐瞒简直就是任何语言的本质要素。

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出,让人类这个物种脱颖而出的就是“讲故事”的能力,说直白些,其实就是“编造”的能力。语言的诞生就是一个“双刃剑”,它同时强化了人类传达信息的能力和编造信息的能力。很难想象一个有语言体系且有自由意志(从而能任性地选择如何使用语言)的智慧生物是不懂扯谈的,无论它是什么物种,也无论它处于怎样的科技水平。

科技水平的提升并不能自动清除扯谈,相反,“技术并没有消除扯谈问题,而是让问题变得更糟”(P19)科学研究也无助于是,一方面许多科学研究者本身在有意或无意地生产扯谈,另一方面各种欺骗或谣言也能够拿起科学的包装来强化自己的传播。数据和图表更是比华丽的词藻更加有用,可以让扯谈如虎添翼。

在第一章作者总结了几条“原理”以解释扯谈的泛滥:“(1)制造扯淡的工作量比清除扯淡的工作量小;(2)制造扯淡对智慧的要求比清除扯淡的要求低;(3)扯淡的传播速度比清除工作的速度快。”科学、技术、数据、图表等等,也都是“双刃剑”,它们既可以助力于清除扯谈,也可以助力于制造和散播扯谈,而借助同样的科技水平,用来强化扯谈往往比用来清除扯谈更容易。

所以我们不能奢望随着科技进步,扯谈的传播越来越少,相反,从近些年社交媒体上能观察到的趋势来看,我们发现扯谈的泛滥简直愈演愈烈。

作者假设说,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之前的人们,可能把扯谈流行归因于信息闭塞,他们会想象,如果人手一台机器,随手就能够连接到丰富和权威的数据源对任何问题进行查证,那么扯谈还能有生存空间吗?(P20)答案是令人遗憾的,神奇机器的幻想已经实现了,这个机器就叫智能手机,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这台机器恰恰是更多扯谈的载体。

所以我们不能寄希望于科技,而是得自己多长心眼,如本书副标题所说:“用怀疑的眼光看数据驱动的世界”。如何学会辨别和反抗扯谈的技巧,这就是本书的主体内容。而辨别扯谈,重点就是要扒开让它显得煞有其事的外衣——也就是各种貌似科学的论调、看似严谨的数据和仿佛明晰的图表。

总之,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科普”,包括统计学和心理学等,帮助我们辨别那些看似可靠的“科学的扯谈”。

但这种“科学地对抗科学的扯谈”本身,或许也是一个“扯谈”。正如书名和作者偶尔的自嘲那样,作者提供的东西,或许也有不少“扯谈”。

本书提供的方法真的管用吗?一方面,顶尖的科学家和顶级科研杂志的编审者们都很难做到火眼金睛(P238提到大量经典实验难以复现的现象),我们这些普通读者只是读了几本科普书,能获得多高的辨识力呢?另一方面,一些辨别扯谈的“技巧”或许也是双刃剑,例如作者提到的第一个技巧是“质疑信息来源”,主张要多去追究信源的来路和动机,思考他们要“兜售”什么。但是同样是“动机论”,也经常会被大众用来抵制那些可靠的信息——比如宣称基站辐射无害的人肯定就是为了兜售基站嘛,宣称疫情严重的人肯定就是为了兜售疫苗嘛……对“兜售者”的“怀疑眼光”既可能妨碍谣言的传播,同时也有可能妨碍谣言的澄清。

最后作者给出一条箴言,教人们在使用社交媒体时要“多思考,少分享”。但这一建议能起到好的效果吗?因为耐心读完了整本书的人,多少应该比一般人更善于甄别扯谈,但是如果他们变得更加谨慎,更少转发,那么结果恐怕是那些毫不谨慎也不懂甄别的大众继续转发大量扯谈,而有辨别力的声音越来越少了吗?

或许作者的最后一章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驳斥扯谈”。作者鼓励我们,在辨清扯谈时不要默不作声,而是可以勇敢地站起来驳斥(当然要以得体的方式)。

当然,无论能不能改变世界,在这个充满扯谈的世界中,我们至少该学会独善其身,本书可以作为扯谈世界的生存指南。

One comment

  1. Ian Ren

    看到对”三体“的评论还是挺好玩的,我个人还是比较支持吴老师对科幻文学的吐槽的,个人认为,科幻试图处理的命题应当说是被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所覆盖的,而国内的一些作品却几乎处于野蛮生长的态势。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