谣言:在荒诞的世界中寻求理性

谣言:在荒诞的世界中寻求理性

又一篇疫情随笔,前一篇也算沾边的话,这就是第五篇。还是请朋友们谨慎传播。

关于武汉病毒所的谣言还在继续,有冒充实名举报所长偷卖动物的,有煞有介事指明“零号病人”是某研究生的。这些阴谋论当然都很粗陋,不值一驳。

但谣言的意义不在于本身的专业性和准确性,而是在于它所反映的民心民意。越是粗陋的谣言,竟然能够流行起来,本身就说明某些问题,那就是民众对以武汉病毒所为代表的科学家群体正在丧失信任。

关键问题是,为什么民众不信任科学家。仅仅是因为民众看不懂科研论文,不掌握科学常识,他们就不信任科学家了吗?恰恰相反,在更多的时候,民众恰恰因为看不懂科研论文,而对科学家盲目信任。真正看得懂科研论文的人对某些问题背后的复杂性和争议更有理解,反而不那么相信科学家的一面之词,而在民众那里,一个老头披个白大褂以专家的口吻说几句话他们就深信不疑。

很多科学家或科普家对待民众是非常轻蔑的,无论民众是过于盲信,还是过于不信,都认为是民众缺乏科学知识,然后就始终摆出一副“你们不懂,你们好蠢”的姿态,居高临下进行说教式“科普”。我之前的文章已经讨论过,这些科普往往只是就科学谈科学,而把科学与政治等外部因素割裂开,但民众关心的是“混合”的现实。仅仅从科学知识着手去说教,看似就事论事,其实才是真正的“顾左右而言他”。

例如对“零号病人”的怀疑,体现出民众对“零号病人”这一概念的一知半解,体现出对疫病溯源工作的过于简单化的理解。但是,民众真正关心的是作为一个严谨科学概念的“零号病人”是谁吗?并非如此。民众关心的实质上是“早期病例中非海鲜市场的病例”。人们听说在12月的好几个早期病例中,就不都有海鲜市场接触史,但是在卫健委给出的诊断标准中,却坚持把海鲜市场接触史作为必要的确诊标准之一,并且长期都坚持没有人传人和海鲜市场外的病例。这是为什么?

那些科普家没有注意到或者假装没有注意到民众的真实关切,而是盯着民众对“零号病人”的不那么精确的理解来说事。这像极了那八位被训诫的人,他们因为说SARS不够准确而被诟病,但他们真正关心的是这个无论叫什么病的传染性、危险性。在这个意义上,盯着一个专业名词来解说,完全是避重就轻之事。

民众不清楚确诊标准的制定过程的具体细节,但至少知道,这个标准肯定是官员和科学家合谋的结果,科学家必然在其中有积极的参与,那么问题是,他们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是提线木偶,还是始作俑者?

具体来说,科学家可能给出的是以下两条判断:1.不会人传人;2.疫情局限于海鲜市场。需要注意的是,第二条判断比第一条判断更加极端。

为什么呢,道理很简单,假设疫情是动物传人,只会从某种动物X传染人,然后人不会继续传播。那么问题是,这种动物X是哪里来的呢?很显然,海鲜市场不是任何一种动物的原始栖息地,其中的动物总是有进货渠道的。如果动物X是从山里捉来的,那么山里可能继续传染,如果X是从养殖场买来的,那么养殖场可能继续传染,如果X是从动物园跑出来的,那么动物园可能继续传染,如果X是从实验室偷卖出来的,那么实验室可能继续传染,如果X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地里蹦出来的,那么也保不齐别的地方还有传染。

所以,即便是在确定不会人传人的情况下,通常也不可能笃定疫病的范围局限于一个小小的海鲜市场。除非——无非3种原因——1.蠢、2.坏、3.疏忽。

蠢就是真的愚蠢透顶,以为病毒是从海鲜市场凭空出现的,原生原发,所以不会有别处病例。但这得有多蠢呢?好比有些小孩子以为“粮食的来源是超市”那样,稍微成熟一点的大脑都不可能作如此判断吧。

坏就是说,科学家们指鹿为马,明明知道别处肯定有感染的危险,人命关天,却毫不在乎。

疏忽是什么意思呢,这是最合理的一种思路——只有当这个动物X及其来源已经得到掌握的前提下,科学家才能够笃定地判断不会再在海鲜市场之外出现病例。他们知道有非海鲜市场的病人A、B,知道动物X,但是判断疫情就是由A或B把X带入海鲜市场所导致的。所以他们认为一旦控制住A、B和动物X的源头(实验室、动物园、养殖场或任何已知的地方),就可以笃定疫情范围了。但是他们疏忽了,没注意到病毒能够人传人,没注意到病毒早就失控了。

我再简单总结一下,“疏忽”是指科学家误以为自己掌握了病毒的来源,低估了病毒人传人的程度,因而错误地判断病毒将只限于华南市场。如果科学家并未掌握病毒的来源,那么哪怕他们坚持认为病毒不会人传人,也不可能合理地推断出疫病不会在海鲜市场之外发生这一结论。

所以说,现在很多科普家给出的科普恰恰有反讽意味。他们科普说:零号病人不容易找到,确定传染源是很复杂很困难的事情,云云。但既然确定传染源头是如此困难,那么当时那些科学家们又是如何可能笃定病毒的传染源就能被控制在海鲜市场之内了呢?既然不容易找到零号病人,不容易精准确定起源,那么凭什么道理科学家们会把海鲜市场接触史定为诊断标准呢?

于是反讽的是,根据这些科普家的解释,当初那些参与制定诊断标准的科学家,不是极蠢,就是极坏。试问科普家们,支持或默许把海鲜市场接触史列入确诊标准的科学家,究竟是蠢还是坏?

反倒是民众仍然善意地愿意相信科学家,相信科学家并不愚蠢,也没有坏到骨子里,于是千方百计,用稚嫩的逻辑帮科学家“圆”,那么,他们就不得不相信,科学家们在当时就已经掌握了病毒的源头,(自以为)控制住了病毒的源头,这才能够笃定地向外传达疫情限制在海鲜市场这一信息。所以他们才会进一步追问:那个源头是谁啊?

谣言往往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土壤往往就是某种自圆其说的逻辑链条中的缺环。人们通过捕风捉影,强行脑补,把一整套合理化解释补充完整。谣言为什么能够迅速传播,推动它的最大力量恰恰就是“合理化”,是理性的力量在助推谣言。

我需要解释一下,我个人并不相信这些谣言,甚至也不支持“疏忽”论,在我看来科学家无非是蠢坏结合。另外,事实上这个世界并不总是那么讲理性,很多地方就是会出现你揉破脑袋都想不通的荒谬之事,所以我觉得最后可能的情况是:制定确诊标准的过程完全是一出讲不了道理的荒诞剧。但是我能够理解民众对“合理化”的需求,尤其是,他们希望至少科学家群体的行为是理性的。

科普家们循循善诱,总是要求民众相信科学、相信科学家,他们最喜欢说:如果科学家都不相信,还有谁值得相信呢?的确如此,但我至少知道两个更值得相信的对象,一是“良心”,相信每个人都多少心存良知;二是“理性”,相信各种行为多少总有道理可循。但我也知道,和相信科学家一样,对良心和理性的信赖也不可过度,真的会有人昧着良心做极端疯狂的事情。在这个案例中,人们就是过多地相信科学家的良心和理性,不愿意相信他们能如此疯狂,因此才要通过捕风捉影的谣言,来为科学家圆谎。

在有科学家站出来为恶行忏悔,或者站出来为整个决策流程进行公开透明的合理解释之前,谣言不可能自发平息,因为民众终究对科学家心存善意。

4 Comments

  1. 问:鸡肉是哪里来的呀?答:妈妈买来的。再追问:从哪里买来的呀?答:超市!——一个三岁小孩,如果能回答到这里,就很了不起了。再进一步问超市里的鸡哪里来的,可能就答不出了。可爱的小朋友可能以为鸡就是直接从超市货架上凭空变出来的。

    但一个30岁以上的成年人再这么想,他就是一个白痴了。

    假设我们在追究某一病毒的来源,我们发现,可能有一种能传染人的病毒X,它不会人传人,估计是由动物传给人的,然后这个有危险的动物Y应该在A市场存在。那么我们能不能下结论:只有接触过A市场的人,才会得X病?

    得出这个结论的人是三岁小孩吧?他难道以为动物Y是从A的地板里蹦出来的吗?

    显然,Y可能来自山上,可能来自河里,可能来自动物园或养殖场或任何某个地方P,然后它可以卖给A市场,也有可能流向B市场C市场…

    也就是说,在我不确定Y和P的精确信息前,我不可能笃定染病的危险只限于A市场。即便我认定没有人传人,我也不可能认为A市场是唯一的传染源。显然,P附近也有危险,B市场和C市场也要小心。

    除非我已经找出了Y,确定了P完全可控,而且确信P的Y仅仅向A流出,没有向别的任何地方流出。只有在确信这些信息的情况下,我才会认定,染病的必须有A市场接触史。

    明白我的意思吗?如果一个成年人,得到“危险仅限某市场”这一结论,要么他是弱智,智力停留在三岁,要么他昧着良心瞎说,要么他已经得到足够信息。

    只有三种可能:1蠢,2坏,3阴谋论。

    专家不可能弱智,阴谋论也不值一驳,那么结论是什么一目了然。但我希望专家里也还是有个把好人的,所以我不愿意驳斥阴谋论。那些急于驳斥阴谋论的人们,你们选择的是1还是2呢?

  2. 不愧是科学史学者,这个上帝当的,只要进了你的法眼,不是蠢就是坏。ps,总算知道医闹是怎么来的了,因为医生不是蠢就是坏,因为甚至有时已经知道有种种可能

  3. 人海

    在不讨论内容的情况下,我认为作者默认华南海鲜市场市场的动物不会就在华南海鲜市场滋生新病毒的观念存疑。最终造成疫情的不是危险动物Y,是危险动物Y携带的一种能传染人的病毒小y。追问到动物Y从哪来的时候就应该止住了,因为这里就存在小y究竟是在市场“出生”的还是跟动物Y一起被带到市场的,或者通过其他传播方式给(不排除恶意##)市场里的动物Y的。如果市场不能做到动物来一只卖一只,就存在动物在海鲜市场滞留的可能,爆发地域性的某种病毒也不是没有可能。

  4. 小y在市场中“出生”的确是一种可能性,就好比说鸡肉也可能出生自超市,有人在超市内养鸡直接卖。存在一部分理论上的可能性并不意味着可以笃定这种可能性就是真相。我评论的一直是:科学家何以可能“笃定”疫病的范围局限于海鲜市场。(我一共写了六个笃定)。

    病毒在海鲜市场本身滋生或者说变异成功,这是一种可能性,但相对而言,由人或动物携带病毒进入海鲜市场这种可能性总是更大的,或者说至少是不可能忽略的。而有些人,凭什么连病毒起源于哪只动物都不知道的情况下,排除病毒源自别处这种可能性呢?

    我的断言是,在尚未搞清源头之前,没有一个不蠢也不坏的科学家,可能会“笃定染病的危险只限于A市场”。如果他的说法是“病源有可能在华南市场”,这当然毫无问题。但是如果他说“只有接触华南市场的人才有得病危险”,那么他非蠢即坏。这个判断不是基于事后诸葛亮或者上帝视角,而是基于常识和逻辑。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