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
比较随意的学术写作,随想或杂文之类。
媒介实在论——从媒介存在论看科学实在论
非常遗憾,最后还是没能写成,后半部分文献根本整合不进来,于是还是以自说自话为主……不过我实在不想在这篇论文上再套牢下去了,明天就作为一个随意的讨论来讲掉吧,然后再过几周我再好好写一篇靠在谱上的论文再讲。 媒介实在论——从媒介存在论看科学实在论 “实在论”是一个古老而复杂的哲学主题,它与真理和存在等概念纠缠不清,牵涉着形而上学、认识论和语言哲学等论域,哲学家们以“实在论”的名义发表的各种主张可能是相 …
【草案】从媒介存在论看科学哲学的几个问题——科学方法、因果性、实在论
本来打算写的论文是用媒介存在论(现象学)的视角去重新诠释传统科学哲学中的一些问题。试图以媒介论的视角去“翻译”传统科学哲学的一些讨论,重新提出问题。大致的线索有几条,一是实在论(和所谓工具主义),二是因果性和科学说明,三是科学方法与科学划界。 但实际写作却拖延N久,至今还是没有着落,眼看开学第一次就该我报告了,实在心虚,于是准备临阵变题,改换方向,回到我最初的研究计划所拟定的步骤:“一是借助现象学 …
话说网络时代的“版权”
VeryCD被转型,音乐频道不再提供下载链接。为什么呢?因为“版权”。 显然,“版权”(Copyright)是最典型的印刷时代的概念。那么在网络时代,版权的意义是什么? 我新近为博客新站添加了版权声明,这里也算是多做一些解释吧。 互联网和数码技术的兴起使得版权问题日益突显,版权的“保护”越来越困难。作品复制和传播变得越来越便捷,一旦作品被发布出去,再要控制住它的“copy”就非常困难了——无论是文 …
网络时代的写作——浅谈电子媒介的意向结构
新博客折腾了那么久,总算告一段落了,也该写一些正经的文章交待一下了。 但所谓正经的文章,却还不是那篇一拖再拖的论文,那篇论文过完年后会好好处理,现在么,顺着打理博客的语境,谈一谈关于“网络时代”的一些看法。 上学期最后一堂吴门讨论课正好涉及网络时代的交流,我也正好顺着这个话头说起。 网络时代的交流方式问题大致可以分两个方面,一是电子媒介的操作方式对于表达和读写的影响,二是联网对于社交和沟通的影响, …
关于小学《科学》课程科学史元素的想法
非常荣幸地,能够有为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出谋划策的机会。不过由于自身水平有限以及习惯性的拖拉,可能提不出太多建设性的意见,只是非常零散地写一些想法罢了。分两部分,一是总论科学史元素的意义,二是顺着教材框架结构谈一谈每一年穿插科学史材料的思路。原计划还有第三部分顺着科学史的脉络摘选一些合用的案例,现在看来在25号之前弄不出来了。 一、关于总的理念和方针 首先谈一谈总的思路,为什么要在小学《科学》 …
曲阜教堂与中国传统的时间与空间
今天(昨天)被较瘦同学拉去参加沙龙活动,以曲阜建教堂事件为线索讨论儒耶中西问题。虽然我最近比较懒得动,不过还是去了,毕竟学术沙龙是我一直很推崇的活动,既然有同学主办,又主动来找我,就没理由推脱了。 原本就打算去打打酱油,不过到了才发现原来参与者比较少,就多说了几句。在这里再大致把思路整理一下。 首先,曲阜建教堂这件事情让我想起几年前的一件事,就是在故宫开星巴克的问题,当时也出现了许多 …
关于决定论与自由意志的聊天记录
昨晚和一个网友的QQ聊天,虽然并没有什么深入的见解,不过也算是表达了我对自由意志和决定论问题的最基本的着手方法吧。 这位网友当初是因为读了《大问题》,而导致陷入对“周围的世界是否存在”、“人有没有自由意志”、“因果关系是否是客观存在”等等问题的纠结之中,痛苦不堪,找到我来求助的。当时我回了一封邮件,不过也许没完全说到点子上,只是想指明一种一般性的解脱,这次通过QQ再聊了一下稍微具体的问题(决定论与 …
从“双盲实验”看现代医学的盲目性
医学是科学吗?一般的回答是肯定的,或者至少会说“医学不仅仅是一门科学”,但无论如何,毕竟相信医学首先是一门科学,或者是“科学的”。 和其它现代科学一样,医学的“科学性”体现于它的目标和方法:科学的目标在于揭示事物的(自然的、还原论的)原因和规律;科学的方法则是量化的、实验的。 现代医学的科学性首先奠基于生物学和生理学之上。不过即便是最顽固的还原论者也会承认,医学毕竟不等于生理学,除了 …
关于能源未来的设想
今天的科艺哲小组讨论能源问题。一些想法记在这里。 现在的能源体系不可能永远维持下去,在几十年内势必要有重大的调整,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究竟如何调整,怎样去预期和行动,就有待探讨了。 现代西方一般的设想模式,是基督教+经典力学的。所谓基督教的设想,指的是一种弥赛亚情结,相信人们终将得到拯救,人们堕落和无能没有关系,总有一个救世主会来拯救我们。这种情结衍生出一系列的幻想:首先,未来总是 …
应手的与在握的
突然在考虑海德格尔那两个概念,上手ready to hand和现成在手present at hand。中文的翻译很难传达,“上手”表达的意思不错,但是似乎更多地是指向使用者的状态,说“上手状态”时我们更倾向于想到这是指某个人的熟练状态,我们说某人对某事物上手了,而不是说对某人来说某事物是上手的。当然,上手状态意味着同时人与事物之间,乃至说这主客尚未二分的一种协同的状态,但是这个概念毕 …
中国传统能够给现代政治带来什么
恢复中国传统的儒教礼法和官僚政治当然是不可能了,这首先要求帝制的复辟和宗族的复兴,全盘复古没有希望,也没有必要。无论中国未来的政治如何发展,它必定是西化的,现代化的。那么,在这其中,中国传统还能够带来哪些东西,提供哪些要素呢? 当然,你可以认为,所谓中国传统的元素一丁点儿都不需要,只要引入西方现代的民主制度就好了。但是恐怕全盘西化与全盘复古一样不现实,因为政治制度并不是某种架空在传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