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span>文化</span>

红十字会是做啥的?公益组织是做啥的的?

郭美美事件已经热闹了好一阵了,我也应该写一两篇文章来谈谈吧。不过么,就郭美美其人其事而言,其实我没啥可多谈的,郭美美的意义在于把这个话题捅了出来,让人们来关注红十字会等公益组织,但中国的公益组织的问题是根深蒂固的,和有没有包养一个郭美美没有关系,甚至和有没有挪用和腐败现象也没有关系。 红十字会的问题就是挪用善款或者滥用职权或者贪污腐败吗?不是的。事实上,即便我们的红十字会十分清廉、无懈可击,仍然不 …

关于“知识改变命运”

最近看到南方周末一篇文章“穷孩子没有春天?——寒门子弟为何离一线高校越来越远”,最近几天和家人和亲戚吃饭,也经常提起类似的话题。今天提到,复旦大学明年有可能完全取消高考裸考的生源——也就是说必须通过自主招生等方式考入才行。这种举措当然会进一步加大贫困地区学生考入一线大学的难度——光是专程来参加自主招生笔 …

何不复兴儒教?

不知道为啥突然想到这茬——是否可能复兴儒教?当然,与其说复兴,倒不如说创建也可。 祥龙大师有建立“儒家文化保护区”的设想,他说道:   儒家文化在今天不保护就活不长吗?当然。道教和佛教尽管今天也受到现代化文化的排挤,但毕竟有逃避洪水的“方舟”与“桃源”,即其教团和庙观。换句话说,她们有自己的& …

谈谈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最近又开始关心人大代表的事情,首先是缘于看到“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独立候选人”没有法律依据的新闻采访。虽然之前听说了有谁谁谁要参选人大代表,不过并不怎么关心。但看到了这位“法制”工作的负责人的权威解释时,感到惊讶,于是关心了一下相关的事情。 这位负责人的解释让人惊讶,虽然我不熟悉法律,不过按照从小政治课上学的 …

为什么说三峡大坝是干旱的祸首?

(注:图片来自煎蛋的无聊图/原始链接,仅供娱乐~) 最近的旱灾又让饱受争议的三峡大坝成了众矢之的:有人说三峡是引起旱灾、地震乃至各种异常的罪魁祸首,也有砖家们说没有三峡干旱会更重,究竟如何呢? 显然,最“科学”的回答是:我们不知道!这不像一个物理学的假说,我们可以设计出控制变量的实验——把其它变量都控制住保持不变,而单来看看有三峡和没三峡分别如何发展 …

曲阜教堂与中国传统的时间与空间

  今天(昨天)被较瘦同学拉去参加沙龙活动,以曲阜建教堂事件为线索讨论儒耶中西问题。虽然我最近比较懒得动,不过还是去了,毕竟学术沙龙是我一直很推崇的活动,既然有同学主办,又主动来找我,就没理由推脱了。 原本就打算去打打酱油,不过到了才发现原来参与者比较少,就多说了几句。在这里再大致把思路整理一下。 首先,曲阜建教堂这件事情让我想起几年前的一件事,就是在故宫开星巴克的问题,当时也出现了许多 …

中国传统能够给现代政治带来什么

  恢复中国传统的儒教礼法和官僚政治当然是不可能了,这首先要求帝制的复辟和宗族的复兴,全盘复古没有希望,也没有必要。无论中国未来的政治如何发展,它必定是西化的,现代化的。那么,在这其中,中国传统还能够带来哪些东西,提供哪些要素呢? 当然,你可以认为,所谓中国传统的元素一丁点儿都不需要,只要引入西方现代的民主制度就好了。但是恐怕全盘西化与全盘复古一样不现实,因为政治制度并不是某种架空在传统 …

技术的资本化——韩启德讲座感想

今天请到了韩启德老师来讲“关于医学技术发展的价值思考”。这门课的系列讲座似乎医学方面的主题偏多了些,不过多也有多的道理,毕竟医学领域是最能集中体现科学、技术、人文、伦理、社会、政治等问题的复杂关系的地方。 虽然许多相关问题之前的讲座已经听过了,不过韩老师仍然带来了不少新鲜的事例和观点。韩老师着重讨论的是医疗中的新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的确带来了许多方面的提高,然而这些提高从整体来看,究竟 …

传统作为创造的条件——董光壁讲座感想

今天董老师讲的是科学创造与自由和传统的关系,董老师认为“自由”是创造的源泉,而“传统”又是创造的必要条件。 传统是什么?为什么必须尊重传统才能够有所创造呢?董老师并没有说清楚,我愿意在这方面多说几句。 董老师一开始界定说传统主要指的是“经典及其诠释”,于是中国的“传统”就是四书五经,是儒释道的典籍。按照这样来界定“传统”,就很难理解为什么那些典籍是科学创造的必要条件了。 其实所谓传统,更重要的意义 …

认识你自己,凡事勿过度——王一方讲座感想

科学高速发展,人类在求知之路上飞速前进,但这种发展是否需要制动机制,是否需要对科学进行“否思”?这是王老师提出的问题。科学是否需要伦理的约束?“正确”之外是否还有“正义”的规范? 当人们讨论科学的伦理约束或社会责任时,往往是针对科学家的个人行为。当然,科学家作为一个公民,作为一个社会人,和任何职业者一样,在其工作和生活中当然要受到相应的社会的、伦理的约束。这种意义上的科研伦理,只是对科学家的追究, …

仁者无敌,一些联想

敏感词获得了敏感尔敏感奖,无论如何值得庆祝,可惜中国似乎还是没有一个“公民”获得敏感尔奖。 校内上许多同学又找出去年圣诞节前夕敏感词先生的“最后陈述”来分享,题目叫“我没有敌人”,当然,相关的信息很快都被和谐掉了。 我本该转帖这篇文章,不过为了我博客的安全起见,还是作罢。为了表达纪念与尊敬,我至少在这里引一句话来贴,出处就不注明了,反正任何转帖此文的网址都随时可能消失:“仇恨会腐蚀一个人的智慧和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