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span>文化</span>

“邓三”期中讨论提纲(关于科学发展观以及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马院老师看了会不会疯掉? “邓三”期中讨论提纲 要求:关于科学发展观的“五个统筹”,选一方面谈谈体会。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我们说“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与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 …

传统教科书式的论争技法

问得好!传统教科书的毛病并不在于其观点怎么样,虽然我不喜欢传统教科书的许多观点,但这毕竟代表着某种大众化的理解问题的方式,这本身并不是太糟糕的。但问题在于其论证方式和态度。从某种意义上讲,传统教科书的策略是很厉害、很巧妙的(要不怎么会在苏联和中国有如此深远的影响?)。 类似的策略其实在很多其他的地方也经常使用。甚至我们也可能经常不自觉地使用。 简单说,就是自己竖一块靶子自己打。 比如说我要攻击XX …

在老师们博客上的讨论之:大学一解

大学一解 2007-04-28 09:19:49 http://blog.sina.com.cn/u/48c5bb42010009ql 标签: 大学 儒家 教育 通识 人格养成 大学一解 梅贻琦 [清华学报] (正文略) 评论(16)┆引用┆阅读(45)┆圈子┆打印┆有奖举报 文章评论 以下网友留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匿名] 新齋老蔣 2007-04-28 16:39:1 …

关于音乐与诗歌

我对音乐了解很少,听的也很少。但不是说我很少听音乐,事实上,无论是看书还是写作,上网还是闲逛时,我一般都听着音乐,从时间上讲,我听音乐可绝不会比别人少。不过,我听音乐往往是拿几首曲子反反复复听就可以了,很难生厌,也常常懒得更换,很可能几个月都在反复听同一套音乐,所以总的来说听过的音乐数量是挺少的——当年大听佛经佛咒的那段时候,听到后来发现我能够把长篇的梵唱心经之类的全都背出来了,而我当时从未刻意去 …

植树造林不如保留荒地

植树节那会儿听完科科论坛就准备写这段文字,不过写了一个标题不知为何就搁置忘记了…… 前一阵看到一个“荒山涂绿”事件的新闻,说某个地方用油漆涂满整片荒山算是绿化,确实贻笑大方。后来听说这是因为“风水”害的。 其实如果真是为了风水考虑而去植树,反倒是很好的事!我想翻遍老祖宗的风水书,也找不到说油漆可以代替树林的说法的,如果真的老老实实按风水来搞,那样植出来的树将是保质保量的,也不会自己再去破坏掉。 而 …

日本动画片系列随感:引言:如何看待日本文化和东方个性

看日本动画片是我大学以来休闲娱乐的主要活动,长长短短各门各类的动画片看过不少,经常也想就一些经典的或典型的动画写一些感想——我看动画虽然纯属娱乐,但还是有所思考的,一方面是因为优秀的动画片本身就有许多引人深思的元素,另一方面我自己也必须主动地有所反思,否则的话长年熏陶之下一定要被日本文化浸透进去了。当然,我从一开始就并不反日,日本文化有许多可恶可怕的一面,但按照我的理解,日本文化中显得异类的许多侧 …

张力即和谐

“张力”一词在学术讨论中经常出现,不过作为一个术语而言,它毫不深奥,直接作字面理解即可: “张”就是某种“紧张”的状态。设想一根橡皮筋,或者最好设想一根绷紧的琴弦,那就是“张力”了。 和谐一词最适合形容音乐。于是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是:只有当琴弦处于适度的张力下时,它才可能奏出谐音。如果张力过大,琴弦崩断,或者张力过小,琴弦松弛,都是演奏不了的。 许多成对的范畴,如理性与信仰、科学与宗教、保守与激进等 …

《疾走罗拉》与游戏时代

影视鉴赏课的老师和助教多次暗示:考试时会有一道影评题。考虑到老师也多次表示题目都比较开放,大概不至于到时候指定某一部影片来写,但助教也暗示过应该在本学期课堂上看过的电影中准备。选来选去,我还是选这一部准备吧,如果到时候题目出得阴险(比如只能写对中国电影的评论之类),那就只能自叹倒霉了。 《疾走罗拉》是一部典型的后现代电影——反传统、反深度、颠覆和解构、摇滚化、超现实等等,其剪辑、拍摄以及利用电脑技 …

为什么要“文化自觉”?

全球化问题的课程终于轮到ZW报告了,眼看下一周就到我了…… 今天的话题,感觉与我上回关于“存同求异”的发言以及下次将要讲的媒介文化问题都能联系上。 ZW没有展开论述的一个最基础的问题是:为什么要文化自觉?为什么要认同自己的文化?在我们这些“食古不化”的人眼里,我们亟需复兴日趋衰微的文化认同,但对于那些时尚的新世纪的新人类们看来,既然传统文化确实衰微了,看起来跟不上时代了,那又何苦要把它拾回来呢?过 …

关于“民主”,胡乱先写一些。

本文属我有感而发,却在思路不畅的几天里,断断续续写的,条理很乱,而基本思想并未超过高中的水平太多,只是胡乱写写。 进大学以来,很少再讨论政治的话题了,而这正是在高中时的课间争论得最多的主题。 这几年我总说:“政治哲学,水太深……”。意思是精力有限,无能也不敢涉足。 不过,最近却逐渐感觉到:这水固是深,但最终还是避不开的。我既然要主张某种“多元主义”,又怎可能回避政治问题呢?作为科学哲学家的波普、波 …

艺术是什么?——关于“超女”是不是艺术

稍早之前学校的辩论赛,据说我们系06级的新生们有出色的表现。最后的失利也实在不是实力问题,据说是抽到了“超女是艺术”这一立场,而且对手竟是艺术学院…… 有人说“超女是艺术”简直就像“雪是黑的”,根本没办法辩,当时我也觉得有理,实在只能感叹运气欠佳。不过后来细细一想,似乎又不是那么回事,若要我现在选择一个立场,我倒是情愿选择说超女也是艺术。 我们为什么倾向于认为“超女不算艺术”呢?原因是我们往往觉得 …

现实性与可能性;以及学术规范问题

昨天的全球化问题,再次与ZW发生争论,其实问题的焦点与上周以及更早之前的争论都是一样的,归根结蒂就是关于词汇、概念的使用。 先来谈具体的问题:可能性与现实性。ZW指出当时报告的同学使用的全球政府“可能性”不妥当,不妨改成“现实性”。因为“可能性”一词在分析哲学的语境下指的是逻辑上的可能性,例如太阳明天从西方升起在逻辑上就是“可能的”,但显然不“现实”。而ZW认为那位同学讲的是“现实中是否可能”,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