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pan>胡翌霖</span>

公平的悖论——关于叫停抢票插件

下午刚看到铁道部说他们不会也没有权限去禁止浏览器抢票插件,还略感欣慰了一下,没想到其实是去找工信部来禁止了,只能叹口气。 禁止抢票插件的理由听起来很冠冕堂皇:抢票插件确实有效,但对其他旅客不公平。 是这回事吗?的确没错,刚出票几十秒就被抢票软件抢光了,其他旅客咋办呢? 但问题的关键并不是公平还是不公平,而是怎样的公平。如果说火车票始终是供求不平衡,总归会有一部分人买不到票或买不到理想的票,那么就其 …

《工作的历史》

理查德·唐金:《工作的历史》,谢仲伟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 一般来讲,“XX的历史”这样的题目总是有趣的,特别是当这个“XX”看起来越是乏味和平凡,它的历史往往就越是有趣。因为历史会告诉我们,任何被我们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事物,都有其来龙去脉,通过追溯历史我们可以展开想象:它是必然的吗?它是必要的吗?它还可能以怎样的形式发生? 最近偶然看到这本《工作的历史》,感觉不错。包括《技术元素》,电子 …

鄙视与地方性

这篇文章早在半年前或更早的时候就准备写了,当时是奥运期间,我写了几篇“…与…”形式的文章,其中也包括两篇烂头文,只记上“鄙视与地方性”的标题就没再写了。现在虽然想换一个更挑畔的题目(例如“我们为什么鄙视民工”),但想想还是不搞标题党了。 最初我想从奥运会中的国际间鄙视说起(比如中国人眼中的韩日),最近想起重写时,试图从上海人和“外地人”说起,而最近又有一个突出的事件更适合作为话头,也就是农民工被老 …

“自然”概念的两次跌落以及自然作为“反—规范”的原初含义

今天吴老师在外哲所周五哲坛作报告“自然的发现”,虽然主题是吴老师一贯的思想,我已比较熟了,不过在外哲所讲很是难得,特别是有刘哲、吴增定和吴飞老师参与提问,听来非常有意思。 吴老师提到“自然的发现”其实包含自然概念的两次“跌落”,一是自然作为“本性、本原”的概念,二是作为特殊存在者领域(与人类、精神等相对的)的“自然界”概念的出现。 为什么说这种发现是“跌落”呢,显然,这并不只是指两次实际发生历史事 …

平等还是自由:关于异地上学问题

最近非沪籍女孩占海特的事情引人注目,特别是发生在上海,我忍不住也要发表一些评论了。 当然,我支持占海特的抗争,支持每个公民公开表达自己的诉求,但是就其诉求的内容而言,我并不支持。 这一件事情牵涉出太多问题,纠缠在一起,让原本复杂的问题更加复杂化。因此首先我们需要分解一下其中的问题。 大的问题有两条:一是教育问题,二是地域问题。要注意,问题根本不是“公平”的问题,如果首先扯出公平问题,所有的问题都将 …

博客空间更换至阿里云~

之前一直用着华夏名网的虚拟主机,都快两年了。最低级的一年一百来块,一年后换了个比较高级的,通过代理购买一年两百多块,一下子买了三年。华夏名网的主机故障颇多,但基本上还能忍受,大多数时候网站并不会直接挂掉,但小毛小病不少。总之忍啊忍啊就忍到现在。但是前两天发生了一次持续一天的故障,恢复之后被告知原先选定的北京机房被更换到景安机房了。但这景安机房并不是“教育网免费地址”,一直以来都不是,这下我就失去了 …

广州会议之游记

在广州得了感冒,回来后休养了好几天,写游记的任务也就延误了好几天,12月8日才开始写…… 首先感慨一下:时光荏苒,恍惚间一年一度的现象学科技哲学会议已经办了六届了,这也是我参加的第四届大会,南宁会议我是作为硕士生参加的,转眼间竟然快博士毕业了。至于这“吾爱吾师”之会议吐嘈也已经是第三篇了. 前两篇游记都以批评为主,许多地方简直是目无尊长,不知天高地厚的架势,但事后不仅得到了大多数老师的宽容,而且还 …

关于“媒介史作为先验哲学”的补充:存在论与认识论的关系,自然是技术的边界

今天讨论班讲了之前那篇文章,效果似乎还不错。当然,吴老师和同学们指出我的文章读起来整体感觉很通畅,但细看起来还有许多逻辑缺环,特别是最后一节显得过于急促。这当然是部分地可以改进的,特别是最后一节应当再写得细一些,当时可能感觉快写完了松了口气就松懈了,对这部分最关键部分的处理缺乏耐心。不过在某种意义上逻辑缺环也是不可能消除的,毕竟斯蒂格勒三大卷书都在谈这个问题,然后他还要写第四第五卷,而我把这么重大 …

媒介史作为先验哲学

我又来惭愧了……每次论文都必须拖到最后……上个礼拜的确已经准备得差不多了,不过一是由于被蒋澈替换后松懈了一下,二是由于自己实在还是没太绕清楚,加之前两天身体状况不佳,所以拖延至今还没有彻底完成。现在先发出的这个文章算是写完了,但还没有分段,可以先看起来,到时候我再调一调,争取再做个ppt…… 这篇文章本来是想解读斯 …

关于意向历史与实际历史的讨论

最近博客更新几近停滞,主要是有三座大山压着,一是讨论班论文(兼作现象学科技哲学会议的投稿以及博士论文导言的部分内容;,二是整理博客文章出书的计划(《科学文化史话》);三是用WordPress搭建即将重启的科史哲中心网站。这几件事可能都将在一周内搞完。 常年不更新已经导致我博客的PR评级降低了……今天为庆祝生日,先把最近的一些讨论发出来凑个数吧~ 这些讨论缘起晋世翔的论文“现象学视角下的科学思想史编 …

关于精英主义与秘传真理

今天去旁听世界华人哲学家会议,看了看一些只闻其名的学界名人,大感失望,明天懒得去了。 汤一介不靠谱我早就知道了,陈来靠谱我也早就知道了,但别的好些名人我不太了解。今天一圈听下来,基本上有意思的只有陈来,别的如林毓生之类听起来学问还算靠谱,但报告本身略嫌无趣,至于大名鼎鼎的甘阳、刘小枫,则是报告乍听起来听抑扬顿挫的,但总体而言较为失望,感觉都是能扯而已,煞有介事,别人可能感觉头头是道,或者“不明觉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