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pan>胡翌霖</span>

为什么我们不需要BitCNY

1、是革命不是升级 BTS是所谓“二代币”(全称第二代山寨币)中圈钱最多(目前来说)、名声最响(主要在中国)的项目之一,我在微博上偶尔黑它两句,总会有许多热心网友前来“指教”,谆谆教导我需要与时俱进,需要开放包容,需要不断学习……所以我一般也懒得多说什么,这次巴比特约稿,我不妨再集中吐吐嘈,但不负责接受BTS粉丝的教学。 有一些善意的网友总觉得我不待见BTS是因为学习不够、了解不足,认为帮我补补课 …

哥白尼与中本聪——科技革命的范式转换

这篇文章是去年给巴比特投稿,可能会刊在巴比特出版的新书中的文章,不过现在也没见出版,最近写文章时正好联系到相关的内容,想起来这篇文章还没公开,先发布出来再说吧~ 之前的南都比特币采访问卷,我在巴比特和比特人转载时,都加上了一个标题“比特币作为范式革命”,毕竟有一个标题看起来传播效果会好一些,但其实作为范式革命也只是采访问卷中最后一个问题时捎带提了一下。现在不如专门把这一问题展开一下。 范式革命是科 …

内身体意识

具身性是由现象学带来的一个重要概念,但它在分析哲学家或认知科学家那里往往变得现成化,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具身性这个概念的术语化造成的(我不喜欢这个术语,特别是它的中译),另一方面是一些学者对“身体”作了现成化的理解,注目于那副现实摆在那里的肉体,把具身性问题变成了“关于身体”的问题。 联想到胡塞尔、海德格尔等现象学家对时间的分析,必须把现象学所谈论的时间与客观度量的时间区别开来,“内时间意识”并不是 …

导师作为学位论文的假想敌——学术论文杂谈

在北师大度过了博士后的第一个学期,除了田老师每周的写作课外基本没有参与什么活动,存在感为零,想想确实不太像话,于是在田老师提示下,前两周参与了教研室硕士开题和博士预答辩等活动,刷了刷存在感,同时也了解了一下北师大科哲专业的风格和路数。 听着各种答辩报告,越来越觉得吴老师的教导很重要,特别是对“二手文献”之重要性的强调。很多同学(当然这不只是北师大学生的问题,北大的同学也不免俗)都只注重对一手文献的 …

《科学革命的结构》读书会小结

这学期在几位本科同学的发起下,由我领读,组织了一个库恩《结构》的读书会。到上周,终于把《结构》读完了(跳过了后记),这周起读书会开始读《存在与时间》。 这次带读《结构》还是挺巧合的,正好吴老师出国,咱们系科史哲项目的本科生没人管,这两个同学又特别好学,自发要搞读书会,请吴老师找助教带,吴老师知道我向来乐于拐带后学,就很自然地把他们推给我了。 读《结构》也正合我意,我向来认为《结构》一书是科史哲外行 …

谈CC协议

//这篇是巴比特的约稿,比特币圈天然地偏爱自由软件的精神,因此对CC协议理应是更容易接受的,但毕竟版权意识在中国普遍比较淡漠,CC协议更是陌生,因此抄袭现象频发,如巴比特之类的提了CC协议,在圈内也缺乏尊重。因此一些科普确实是有必要的。目前而言很难指望CC协议发挥法律效力,但从长远来看,它对于业界形成相互尊重和协作的风气,以及行业规范的自发形成,还是有益的。 我的博客采用CC协议(BY-SA),现 …

谈公务员

说好的每周2时评+2书评被例行拖延症拖了一周,从今天开始正式发力。时评和书评可能篇幅很短,主要是为了保持写作状态,搁置已久的会议游记也将在这几天内搞出来。 今天是公务员国考的日子,据说今年的报考人数达到5年来最低,这或许是因为公务员待遇的下降,也可能是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有想法,或者现在的家长们越来越开通,总之这是件好事情。当然,实际的情况也许不容乐观,所谓报考人数下降,其实也并不特别显著,公务员仍 …

技术通史论纲

技术通史论纲 胡翌霖 一、西方技术史研究综述 在英语世界,技术史作为一门学科建制,大约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其标志是鸿篇巨著牛津版《技术史》的出版(第1至5卷出版于1954-1958年,后两卷于1978年出版,第8卷总索引在1984年完成)。以及美国“技术史学会”(The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Technology,SHOT)的成立(1958年)及其会刊《技术与文 …

在华中师范大学讲科学史

上个周末我去武汉替吴老师讲课,面对的是二十几个研究生,这些研究生是为湖北省科技馆培养的后备力量。我要上的这门必修课程包括中国科技史、世界科技史和科技哲学三个板块,其中世界科技史本来是请吴老师去讲,因吴老师出国,就派我去讲了。 我周六、周日连着讲一天半,一口气讲12个课时。这样的讲课效果当然不会好到哪里去。更好的上法应该是课堂讲座并讨论,在课外花时间阅读材料。无论上什么课,缺乏阅读和消化总是糟糕的。 …

开课提纲:学术研究导引

前面说我下学期准备在北师大开两门课,一是公选课科学通史,第二门准备开一门专业课。不过北师大哲学系的专业课不能随意新开,必须只能认领预先制定的教学计划中已有的课程,而大多数课程当然都被各个老师领好了,只剩下两门半分的课程无人认领,于是我就选了这门“学术研究导引”。 这门课虽然看似鸡肋,不过我感觉还是挺有意义的,其实很多本科生乃至研究生都不会写规范的学术论文,至少从我在北大的感受看,有必要上一上这类课 …

开课提纲:科学通史

下学期准备在北师大开两门课程,倒也没人要求我干活,本来我到北师大就是想教课的,不管之后是不是留在北师大当讲师,先积累点经验,也算博士后没白做吧。 我准备开一门公选课开一门专业课,其中公选课就开科学通史了,在北大听吴老师讲了几轮科学通史,助教都做过两届了,直接上手讲这门课心里有底。当然我会在开课过程中逐步摆脱吴老师的套路,形成自己的讲法。 第一次开课的话,稳妥起见,我提交的讲课提纲基本还是沿用了吴老 …

比特币的价值取决于持有

http://zl.yibite.com/point/2014/1011/23952.shtml 经过几个月来的低迷,最近比特币价格再度探底,简直触目惊心。在这个时候,再谈一谈价格问题,也算应景吧。 当然,我无意对比特币的短期走势进行预测。虽然说跌成这般模样我事先也没想到,但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原本就是一项长远投资,就当养老保险放着而已。况且,这一年来比特币业界除了价格之外的几乎所有数据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