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作为学位论文的假想敌——学术论文杂谈

导师作为学位论文的假想敌——学术论文杂谈

在北师大度过了博士后的第一个学期,除了田老师每周的写作课外基本没有参与什么活动,存在感为零,想想确实不太像话,于是在田老师提示下,前两周参与了教研室硕士开题和博士预答辩等活动,刷了刷存在感,同时也了解了一下北师大科哲专业的风格和路数。

听着各种答辩报告,越来越觉得吴老师的教导很重要,特别是对“二手文献”之重要性的强调。很多同学(当然这不只是北师大学生的问题,北大的同学也不免俗)都只注重对一手文献的掌握,而忽略二手文献。

所谓“二手文献”,田老师说应当表述为“二阶文献”更加准确,以免与原始文献的翻译版本相混淆,我同意这个概念。不过我感觉“二手文献”这个词仍然是可用的,一方面它更平易通俗,一方面它更突出一个“二传手”的形象。原著的翻译版本也可以算是一种二手文献,一般的研究文献都算得上二手文献。反倒是“二阶文献”会有歧义,例如科学家在研究力学问题,而科学社会学家在研究科学家的研究,这种研究可以称作“二阶研究”,但这里的不同阶的研究并不位于同一个学术圈内,这种阶位的差别是绝对的。而我说的“二手文献”是相对的,是相对于我的研究对象而言的“帮手”,比如说,当我研究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时,亚里士多德关于柏拉图的评论就可以作为二手文献来参考,但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甚至包括我,仍然属于同一个行当的。

“二手文献”听起来有一点廉价的感觉,的确如此,比起大科学家或大哲学家的经典文本来说,二手文献一般并非高不可攀,甚至很可能就是与我们平起平坐经常碰面的同行写的。当然,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应该找到够分量的二手文献,也就是找到一些“权威”文献来作为核心参考,一篇论文的好坏与其说取决于对一手文献的阅读,不如说取决于对二手文献的驾驭。除非我掌握到某些独家的史料作为一手材料,不然的话,我们面对的原始材料或经典文本通常是早有许多人研究过的。如果没有学界同行研究过,那么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这一课题是否值得研究,而如果已经有许多同行研究过了,那么我们就应该立足于同行的研究,而不是去做重复劳动。

这不仅仅是出于对同行的尊重或形式规范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好的二手文献能够帮助我们迅速进入问题。我在批评一个试图做亚里士多德宇宙论的学生时,她表示很抵触,因为她读遍了亚里士多德全集,还掌握希腊文,感觉自己很有底气,但事实上她的研究方案充分显示出她的弱点:大而全,全而泛,泛而空,她试图把亚里士多德所有关于宇宙的相关讨论都整理出来进行介绍,但是我们看不到鲜明的问题意识,也看不到让人眼前一亮的洞见或创意。这是中国很多学位论文的通病,也就是停留于概括与介绍,这是科普而不是学术。缺乏二手文献的帮助,我们很难从文本中抓住问题,即便抓住了一些问题,要么是难以深入展开的,要么是别人早已谈论过的,这样一来整篇论文就缺乏趣味——你概括得都对,但我为什么要读它呢?

论文不同于私人的读书笔记或心得感想,学术论文是写给学术界同行看的,学位论文更是进入学术界的敲门砖。在写学术论文时,学界同行就是对话的对象,因此写作时总要考虑那些读者将会如何看待这篇文章。如果只是重复那些同行们都知道的知识或观点,谁愿意来读这篇论文呢?二手文献除了提供问题意识之外,也提供了同行意识——首先阅读同行的作品,然后才能希望同行们来阅读自己的作品。

我感觉许多同学的论文之所以定位不明,流于空泛,主要还是缘于写论文的心态。许多同学似乎把论文当作是一种“作业”,亦即基础教学中检验学习成果或教学效果的“练习题”,于是他们的论文着重反应他们的学习成果:阅读量、概括能力、理解的正确和全面。但事实上,论文不是作业,与其说论文是老师对学生的考察,不如说是学生向老师发起挑战。

不同于基础教育,大学生,特别是研究生与老师的关系,早已不再是单向的传授关系,而是教学相长的对话关系,一方面,老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得以提高,通过学生的帮助开拓或延伸自己的学术领地,另一方面,学生踩着导师的肩膀迈进学术殿堂。当然,好比矮子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站在导师的肩膀上并不意味着学生一出头就比导师高明,但就其研究的特定领域、特定问题而言,就学位论文所涉及的范围而言,学生理应比导师做得更深入,因为至少在这一方面,学生必须充分吸收导师所能够提供的资源和创意,如果导师没能把他所掌握的资源和洞见充分提供给学生,那么导师是不合格的,如果学生在吸收了导师提供的所有支持之后仍然不能比导师多迈进一步,那么学生是不合格的。

导师无论从哪方面讲,就成为学位论文的第一读者,学位论文首先是写给导师看的。但是,这并不像中学作业那样,只是为了向导师汇报学习成果,而是为了挑战导师,让导师从论文中学到东西。因此一篇好的学位论文首先就应该是对导师而言有意思的,仅仅复述导师早已知道的观点,概括导师早已熟读的文献,这种论文就是失败的。

因此,我认为写论文的好心态是,把导师视作“假想敌”,视作这篇论文直接面对的对手,写作不是为了让导师划勾判个全对,而是为了能够让导师眼前一亮,看到新鲜的东西。

这也许是学术圈,特别是哲学界传统上总是阳盛阴衰的原因之一,因为好的论文是需要有和导师、和同行较劲的心态来写的,而至少在目前的文化环境下,女生相对更缺乏这种竞争心。这个氛围是不是理想另当别论,但就目前来看,即便不那么好斗,至少也应该有卷入争论的魄力,毕竟学术界就是这样的地方。

下学期我将开设的那门小课学术研究导引就准备讲学术论文的写作。尽管我本人的学术论文也谈不上规范或优秀,但我觉得态度或精神方面更重要些,而这些是我有信心传达的。下次我再谈谈哲学家的三种“霸气”~

 

5 Comments

  1. 学习了。终于知道学位论文写出来是干嘛的了,不是概述,而是提出核心洞见。写出具有好的品位的学位论文的前提就是有好的老师的指导,他能不断逼迫你去产生想法,相互激励和挑战,这恐怕是一个大前提。

    我觉得,中国学界的论文之所以有那些通病,可能更多地是好的导师太少了,很多导师都是都是像工匠师傅传授技艺那样让学生跟着他走,要让学生迎合他的观点,不太能够接受学生的挑战。长此以往,就形成了习气。

    1. ia

      非常同意!我身边有因为与导师在一个问题上针锋相对而被开除了的。这种情况下,如何敢直言!倒是老掉牙的概括和介绍,老师认为学生勤勤勉勉学了知识也好,从心底里鄙视也好,怎么着也会让通过。

  2. Pingback: 随轩 » 关于写论文——“学术研究导引”课程总结

  3. 小裁缝

    谢谢胡老师的文章,看完觉得收获了很大动力。刚开学不久,现在已经和导师在博士论文选题范围上有了分歧,本来经过思想斗争也下了不听话的决心,看了文章更坚定了试着和导师进一步商讨的信心。既相信导师的为人,但也着实为自己以后几年捏一把汗。将心比心不禁感慨,面对主动要求学习而非被动接受的学生,不知道有多少导师是敞开胸怀欢迎的……

  4. 陈梅森

    感谢。我挺幸运能在一张白纸的情况下看到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了论文的意义所在。有了这个意识,就可以避免走弯路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