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周睿璇:爱智者,那些你不知道的事儿——记哲学系10级博士生胡翌霖
按:作者是当年在“科学是什么”课上当助教时认识的一个女生,我当然很荣幸地接受了采访。这算是我第一次被写进采访稿吧,当然现在仍搜得到一篇初中时我作为东格致之星的采访稿,但那个采访是假的,我说的话是编出来的。而这篇稿子的确是真实交谈的产物,作者也用了许多我博客上的东西,发之前也给我看过,基本上能够算是我真实意思的表达了,但具体选择写哪些内容完全是出自作者的视角了。 《北大青年》的“人物志”这样的栏目非 …
按:作者是当年在“科学是什么”课上当助教时认识的一个女生,我当然很荣幸地接受了采访。这算是我第一次被写进采访稿吧,当然现在仍搜得到一篇初中时我作为东格致之星的采访稿,但那个采访是假的,我说的话是编出来的。而这篇稿子的确是真实交谈的产物,作者也用了许多我博客上的东西,发之前也给我看过,基本上能够算是我真实意思的表达了,但具体选择写哪些内容完全是出自作者的视角了。 《北大青年》的“人物志”这样的栏目非 …
从抢劫犯到蓬皮杜总监,富有传奇色彩的贝尔纳·斯蒂格勒也是德里达之后当今法国哲学界最炙手可热的人物,他的代表作《技术与哲学》一至三卷都已经由译林出版社引进国内。 这第三卷虽然写于前两卷之后,但也可以独立拿来阅读,作者也提到:在某种意义上,这一卷可堪用作前两卷的“最佳引言”。 和前两卷的副标题(爱比米修斯的过失、迷失方向)相比,新近出版的第三卷副标题(电影的时间与存在之痛的问题)看起来更具体一些,至少 …
之前那篇文章说要承上启下,其实就写到一半,原本打算从奥运说到媒介的,结果写了奥运篇字数就差不多了,而后半部分是一个更大的主题,现在再续上吧。 当时是我提到,尽管我们一方面关注劳教案,一方面在讽议时政,但另一方也为奥运会的争金夺银而激动,这并不排斥,更不可耻。最近我又转了一篇“为什么要探索宇宙”,写的是为什么在非洲每天都有孩子饿死的情况下,还要花费数十亿资金去探索火星?这些问题都涉及到某种现实的道德 …
谈过奥运后就想谈谈奥数,今天正巧又看到一篇报道,不妨就写点想法吧。 谈奥运的时候我就在反省自己:我对奥林匹克的热情支持是否与我的奥数经历有关?答案是肯定的。我在回忆成长经历的时候也多次提到奥数对我的重要性,奥数的经历不仅帮助我一路保送,更重要的是让我体验到窥探真理的狂喜和自我超越的成就感,这些无法取代的经验对我现在的哲学理念有着直接的影响,以至于我觉得可以理解柏拉图所谓“不通几何不得入内”的意义。 …
伦敦奥运结束了,我也该把时差倒回毕业论文时区了,这篇文章算个承前启后吧~ 先提示一下,本文应该是一个比较散漫的随谈,不完全围绕标题。 奥运期间微博上明显有两类人,一是看奥运的,二是不看奥运的,后者中包括相当一部分骂奥运或借奥运骂体制的。 基本上说,左派比较爱看奥运,而右派的“公知”们往往不太爱看,这并不奇怪,事实上中国特色的左派右派在 某种意义上是颠倒的,所谓的左派带有较强的民族主义元素,在西方的 …
奥运时节不谈谈奥运总觉得说不过去,不过四年前四谈奥林匹克已经说得够多的了,暂时也不想改写什么。 关于最近的羽毛球消极比赛事件,我在微博上说了不少。首先,这场比赛当然是丢人的,问题是它丢的是谁的人。显然,不是运动员,运动员完全是为了最终的胜利而尽量采取最佳策略,无可厚非。第一个糗的是国际羽联的X屁规则,定了这么个鬼规则就算了,还得逼着运动员为了一场赢了只有更糟的比赛拼尽全力给观众看,难道是耍猴吗?运 …
前些天吃了两顿西餐,用着刀叉,想着筷子,总觉得少了些什么,也非常不习惯。 那么,我是不是用筷子上了瘾呢?每天都要依赖筷子的生活是否是一种沉迷呢?这种说法似乎有些荒诞,恐怕不会有人认真地思考“筷子成瘾”这种症状。 除了筷子,还有诸如淋浴、抽水马桶等等,有许多我们生活中更加依赖,失去它们就会浑身不舒服的事物,它们完全嵌入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之内,让我们难以割舍。但为什么没有筷子瘾、马桶瘾之类的说法呢?如果 …
昨天聚餐时提到出书,据说某些地方出一本书抵三篇论文,有些地方啥都不抵,不过无论如何也算一项业绩吧。或许对我来说出三本书要比发十篇论文更轻松些,因此如果靠写书能赚业绩的话也算好事了。 当然,我确实是乐意写书的,倒不光是为了业绩。虽然说在我看来未网络时代的哲学文本可能就是以博客形态为主体了,正如印刷时代的学术以印刷书为主要载体那样。但是并不意味着旧的媒体就此消亡了,正如在印刷时代,口传形态的哲学教学的 …
今天环球时报发了篇好评论,“不应鼓励中学生走上冲突一线”,其中说道: 中学生属于未成年人,他们思想尚不够成熟,但热情高,敏感度高,没什么牵挂和社会压力,因而无所畏惧,爆发力和冲击力很强。他们没有明确的政治利益诉求,也没有稳定的理念,很容易被成年人推着走,或者成为正确社会心理的表达,或者被带往错误的方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学生爆发力量最突出的一次就是文化大革命。“红卫兵”的主力就是包括中学生在内的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