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追逐新奇和有趣的文化氛围——《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书评
本文发表于《中国经济时报》(阅见思享,2023年9月18日) 最近来自OpenAI的两位科学家出了一本书叫《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试图论证伟大的科技创新往往不是预先计划的结果。 其实中国传统也有类似的智慧,例如道家讲“无为而无不为”,佛家讲“无执无相”,俗话讲“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都有类似的意思。无非是说当你过于执着目标时,反而做不成大事,真正伟大的事情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
本文发表于《中国经济时报》(阅见思享,2023年9月18日) 最近来自OpenAI的两位科学家出了一本书叫《为什么伟大不能被计划》,试图论证伟大的科技创新往往不是预先计划的结果。 其实中国传统也有类似的智慧,例如道家讲“无为而无不为”,佛家讲“无执无相”,俗话讲“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都有类似的意思。无非是说当你过于执着目标时,反而做不成大事,真正伟大的事情往往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
非常感谢SeeDAO的小伙伴们的组织,搞了这一次对谈,帮助我把华文DAO(华文道)的核心思路在一个新的语境下重新聊了一遍,希望能产生更多影响。 嘉宾介绍 丨与谈人:胡翌霖 胡翌霖,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方向为技术史与技术哲学、媒介环境学。著有《媒介史强纲领》《什么是技术》《技术哲学导论》等。 丨主持人:baiyu 引子 当尼采喊出「上帝已死,超人生存」时,似乎昭示着我们— …
本文发表于《信睿周报》第87期(去年就发了但忘了转载),题名为一场“失败”的控制论社会实验——评《控制论革命者》。发表时略有删节(主要是删了谈内卷的部分),此处贴原文。 阿连德在1970年高票当选智利总统,他上任后立即发起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革,包括取缔外资企业、打击地主、建立国营经济等等。在此期间,为了有效地管理国有化的经济系统,阿连德请来了英国的控制论专家比尔,在他的帮助下建立了一套名为“Cyb …
过敏季还没过又迎来沙尘季,整个状态低迷,课程总结又不紧迫,所以继续拖拖拉拉终于把上学期第二门课写完。(看考题分析直接跳转后半篇) 技术通史是我开设最多的课了,上学期已经是第6轮了,前五轮也都有总结。当然每年多多少少有一些新课,这次吸取了上学期的经验,压缩了学期初的几节课,去掉了石器时代和东西技术交流,在学期中后新增了几节课,如下: 新增内容 十、飞机 配合当时科博馆还在展出的“直上云霄:达芬奇飞行 …
『华文道』第一场线下宣讲活动于2022年9月23日在五道口Meta Space召开,以下是文字实录。 上半场:白皮书宣读和讨论 『華』:我是华文道的三位发起人之一,我是『華』,今天的活动就是由我来逐段宣读并解说一遍我们的白皮书,中间有任何问题大家随时提出。 我今天讲的已经是我们白皮书的第二版,第一版其实写得更多一些,有1万多字,不过很多人看了以后都说太复杂,所以我就简化了一版。现在的白皮书分两部分 …
这两天一篇哀叹web3华人创业者的文章爆火出圈,刺激我提前把正在酝酿建设的DAO公开出来。 这篇文章的流行说明华人创业者寻求认同的需求还是很广泛的,所以其实做一个Chinese help Chinese的社区不难,难的是真的要发扬中华文化的积极要素,而不是在一个消极的负面的意义上理解何谓Chinese(非白人,非西方,非英语…)。犹太社区为什么强大,关键还是有信仰提供凝聚力。但中国人的特色恰恰是没 …
本文发表于《书城》杂志2022年1月号 https://read.douban.com/ebook/337719818/?&dcs=provider-63699269-%E3%80%8A%E4%B9%A6%E5%9F%8E%E3%80%8B%E6%9D%82%E5%BF%97 发表时略有改动,此处贴原稿。 布什报告过时了吗? 范内瓦·布什的《科学:无尽的前沿》一书最初是1945年布什给罗斯 …
早前《中国科学报》推介张笑宇的《技术与文明》一书,对我做了一些采访,今天我刚想起来这事儿,查到这个采访早已经用上了,见《中国科学报》 (2021-06-17 第5版 文化周刊)。发表出来的文章是截选了我的文字采访稿的片段,与张笑宇的著作引介整合了起来,虽然总体看组织得还不错,但就我的表达来看是截得太碎了。我在下面贴上我的原始回答,内容丰富得多,也更加完整。 张笑宇的这本书当然是不错的,我隆重推荐。 …
一般来说讲座、访谈之类我愿意等文字稿出来之后转载到随轩,不过最近一些视频和音频似乎也不会有人整理文字版,所以我一并转帖出来。 一、科学通史课程联盟读书会之芒福德:《技术与文明》领读(2021年2月14日)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2k4y1276t?p=40 这份视频报告我最为推荐,芒福德的《技术与文明》非常重要,而我的解读也是很用心的,我试图从芒福德的 …
之前的那个采访稿,我贴的“原稿”其实也不是原始稿,“基础理论研究”的部分是在记者的提示之下才加上的。我本人对于“卡脖子的原因是基础研究薄弱”这个命题,其实是持有保留意见的。 当然, 我愿意部分支持这一说法,首先是因为这种“鼓励自由探索和充分的交流辩论”的官方提法确实难得。其次,在一定的意义上,这种提法是对的。 但我们看到了许多完全错误的倾向,比如有人觉得要挣脱以“芯片”为代表的当下困境,就应该去大 …
发表出来的文稿见这里:http://www.jjjcb.cn/content/2020-09/24/content_95300.htm 发表稿中对我的表达有非常多的改动,不过这些改动也是经过我审阅同意的,这算是必要的妥协吧。我当然有更独立的思想,但在和官媒打交道时,也愿意求同存异,借机会稍微传递两句我想说的话。 很显然,采访者希望把“卡脖子”问题的原因定位于“基础科学”方面的薄弱。这一点我也同意, …
肺炎疫情肆虐,我今年也没有回家过年,宅在家里发呆,正好写写文章。不过心绪不宁,在写其它主题之前,还是先围绕这次疫情写点东西吧。 不过首先我很自觉,我在这里写的任何东西,对于抗疫一线的实际工作而言,是毫无益处的。我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为谁“建言献策”。当然了,简单地喊两句武汉加油、相信国家之类的口号,其实也无甚益处,我并不指望为当下急迫的疫病问题提供帮助,只是借题发挥,讨论某些技术哲学的老问题罢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