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人当人:维纳《人有人的用处》导读
这是给媒介域联盟做的导读,文字稿由冯光能粗略整理然后我进行润色,但尽量保留口语风格,已在媒介域联盟公众号贴出,这里转帖原稿。 1.1 开场 吴璟薇:各位在线的朋友,各位长期关注媒介域联盟读书会的各位书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非常荣幸的请到了我们科学史系的胡翌霖老师来领读维纳的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书:《人有人的用处》。相信大家对于控制论都非常的熟悉,尤其今天在这样的一个ChatGPT或者人工智能高度发达 …
这是给媒介域联盟做的导读,文字稿由冯光能粗略整理然后我进行润色,但尽量保留口语风格,已在媒介域联盟公众号贴出,这里转帖原稿。 1.1 开场 吴璟薇:各位在线的朋友,各位长期关注媒介域联盟读书会的各位书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非常荣幸的请到了我们科学史系的胡翌霖老师来领读维纳的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书:《人有人的用处》。相信大家对于控制论都非常的熟悉,尤其今天在这样的一个ChatGPT或者人工智能高度发达 …
本文发表于《信睿周报》第87期(去年就发了但忘了转载),题名为一场“失败”的控制论社会实验——评《控制论革命者》。发表时略有删节(主要是删了谈内卷的部分),此处贴原文。 阿连德在1970年高票当选智利总统,他上任后立即发起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革,包括取缔外资企业、打击地主、建立国营经济等等。在此期间,为了有效地管理国有化的经济系统,阿连德请来了英国的控制论专家比尔,在他的帮助下建立了一套名为“Cyb …
按:本文最初只是想吐嘈一下对一波严重抄袭作业的感受,结果顺势就谈到AI了,有些散漫,先这样吧。 上学期的两门课(技术通史和技术哲学导论)直到最近才算结课。原本我的课程都是学期最后一周课上随堂考试,因为上学期末疫情爆发的原因,学校建议改变期末考试流程,安排期末和寒假后两场考试,让学生自由选择考试时间。我觉得学校的考虑是合理且人性化的,不过出两套卷子考两次有点麻烦,所以我和学生商议,决定把考试改成作业 …
本文发表于《中国经营报》(2023-02-07) 本文中最后对社会批判部分写得非常省略,但正好可以和前一篇文章“Play to Action——论数字时代人的解放”连着看。 1948年,诺伯特·维纳出版了《控制论》,这是信息科学的奠基性文献之一。在《控制论》的序言中,维纳说道:“第一次工业革命人手由于和机器竞争而贬值……,那么现在的工业革命便在于人脑的贬值,至少人脑所起的较简单的较具有常规性质的判 …
本文是给某项目写的精神纲领小论文,立意不是我发起的,但主要是我主笔。这个和『华文道』有点关系,但是另一个项目企划:https://prickly-ink-544.notion.site/da60bd1225aa49c2b6868d7011a617b3 事实上『华文道』的理念也大致符合这篇文章,可以互相参考。 诚如马克思所言“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资 …
本文发表于《中国图书评论》,转载请与杂志社联系,引用格式如下:胡翌霖.从《货币哲学》看NFT的价值[J].中国图书评论,2022(12):7-17 导读:齐美尔的《货币哲学》阐发了一种相对主义版的康德先验哲学,用“距离化”解释价值的由来,用交换活动解释客观性的形成。齐美尔批判现代货币经济颠倒了工具和目的,财产占有与主体的自由脱离了关系。在齐美尔的视野下,区块链支持下的加密货币或NFT,似乎蕴含着帮 …
按:华文道每周举办阿伦特《人的境况》读书会,现场逐段阅读和讨论《人的境况》(中译本)。本期视频和文本截录于其中一段文本,相关讨论与DAO的旨趣关联较大。视频制作和文本整理由江滚滚完成,『華』润色。以下引文选取自《人的境况》原书,正文为讲解和讨论内容。讲解者为『華』,因整理时有很多删减,大部分现场讨论没有被记录。 第二章 公共和私人领域 7.公共领域:共同 「公共」这个词意味着两个内在紧 …
『华文道』第一场线下宣讲活动于2022年9月23日在五道口Meta Space召开,以下是文字实录。 上半场:白皮书宣读和讨论 『華』:我是华文道的三位发起人之一,我是『華』,今天的活动就是由我来逐段宣读并解说一遍我们的白皮书,中间有任何问题大家随时提出。 我今天讲的已经是我们白皮书的第二版,第一版其实写得更多一些,有1万多字,不过很多人看了以后都说太复杂,所以我就简化了一版。现在的白皮书分两部分 …
这两天一篇哀叹web3华人创业者的文章爆火出圈,刺激我提前把正在酝酿建设的DAO公开出来。 这篇文章的流行说明华人创业者寻求认同的需求还是很广泛的,所以其实做一个Chinese help Chinese的社区不难,难的是真的要发扬中华文化的积极要素,而不是在一个消极的负面的意义上理解何谓Chinese(非白人,非西方,非英语…)。犹太社区为什么强大,关键还是有信仰提供凝聚力。但中国人的特色恰恰是没 …
我在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的时候幡然醒悟,拥抱了元宇宙、NFT、Web3等新概念。但还剩一个新概念我一直有所保留,那就是DAO。 DAO指“去中心化自治组织”,其实也是个老概念,记得刚接触比特币的时候,巴比特似乎就要搞DAO(或类似概念),后来导致以太坊分叉的The DAO事件我也见证了。 我的看法其实是比较一贯的:我觉得DAO是个好概念,但市面上看到的做法都不太对,但究竟该怎么做我也没想好。直到最近 …
发表于《中国经营报》2022-07-24 最近,马斯克说了一句“已经做过了”引发了关注和热议。这句话所回复的问题是:“如果你可以将你的大脑上传到云端并与自己的虚拟版本交谈,你们会成为朋友吗?” 马斯克多半是在开玩笑,不过前一阵谷歌确实有一个程序员和AI交谈后,认定AI已经觉醒了自我意识,试图为他的“AI朋友”争取权利。 就目前而言,意识上传或AI觉醒应该都尚未发生,但我们的确可以先做一做思想实验: …
几个月前录的一个讲座,今天发出来了,我在这里也把原始的逐字稿贴出来。这个讲座名义上是讨论《物种起源》的,主要是讲技术与进化,这方面其实当年的另一个讲座更加清楚:进化中的人与技术——技术也需“多样性保护区”。这次是加上了“元宇宙”。最近关于元宇宙的讲座也很多,不过基本观点没太超出之前贴在这里的系列文章,所以我也不另贴了。 我今天讲的主题,是我2020年出版的《什么是技术》这本书里的思路的延续,我试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