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span>随笔</span>

文即理

之前提到理科,这里不妨再关于“文”、“理”多说两句。 文理相分是一个现实情况,我不想去清除理论与文学的现实差别,不过我想提示一点:所谓的“文”——文学、文字、文化、人文之文;与所谓的“理”——数理、理论、理想、道理之理,在某些根源处其实是相通的,甚至本是一体的。 现在的学科划分是:文科/理工科,仿佛理科与工科更为接近,亲密无间。这便造成了某些误会——人们所想象的“理”的特质风格,其实本是“工”的, …

数理训练对于学哲学的好处

尽管说本科就到了哲学系,我仍然毫不羞耻地以“理科出身”自居。当然,现在中国的高中文理分班是很糟糕的,高中的所谓“理科生”未必有多“理”,反正大半的同学都会选物理;文科生更是很难说接触了多少“文”——中学的历史、政治之类哪能叫“文”? 不过我所谓“理科出身”,不是由于高中是“理科生”,而是由于我从小学起搞了十多年的理科竞赛,经历过这么多年的奥赛训练,我相信比起一些大学本科理工科出身的人而言,我也能够 …

向一般人介绍哲学究竟研究什么

春节回家免不了亲戚聚会,亲戚聚会又免不了问长问短,问长问短又免不了要问起我的情况。这次被问起,哲学究竟研究啥? 这次一拨亲戚当中,叔叔是个大学生,至今偶尔还会看些书,其余都是最普通的市井百姓了(也就是说,不看书)。叔叔对我很关心,说起上回在上海书城特地去找找科技哲学方面的书,说找了半天没找到“科学哲学”,找到一本“技术哲学”翻了翻。他对我说他终于知道了技术哲学原来是用技术手段去研究哲学。我当然是哭 …

关于费耶阿本德语录5(哲学、科学与语言游戏)

http://hps.phil.pku.edu.cn/bbs/read.php?tid=338 http://hps.phil.pku.edu.cn/bbs/read.php?tid=339 新斋老蒋 费耶阿本德语录5 “自然环境的灾变、战争、完善道德体系的崩解和政治革命等也将改造成人的反应模式、包括重要的论证模式。这种改造有可能是一种完全自然的过程,而理性论证的唯一功能也许在于这样的事实:它增加 …

“责任感”

记得在初中刚上预备班(小学六年级)时,在班主任(政治老师)布置的第一篇“周记”(亦即“打小报告”的途径,不过我总是只谈“问题”,不谈具体的人)中,我强调了两个概念“是非心”与“责任感”,我认为老师应该着重培养同学们的这两点。一贯以来,我对同龄人的愤愤不平都远远超过我对老师的,我认为同学们只知道嘲弄和抵制老师的管束,自以为是,却从来都缺乏责任感,从而不能够自己约束自己。我认为老师不能只是侧重于管教, …

胡说“感觉”

改写“存在就是被感知”——“此在就是感觉”。人自始自终就是感觉的会聚。感觉(感官、知觉)本质上并没有“内”、“外”之分,相反“内外”之分正如“冷热”、“明暗”、“高低”、“强弱”等等,是由感觉而来的分辨。不过特别的是,“内外”之分来自于“对感觉的感觉”,亦即“自觉”,这种能力一般被认为是人类特有的,至少也是人类所特长的。 人类的特长的具体表现常常被指为理性或技术。大致说来,理性实在就是感觉“向内” …

关于“费耶阿本德语录”

新斋老蒋 费耶阿本德语录 我是费耶阿本德的狂热粉丝,以后没事贴一些他老人家的语录吧: 自由社会是所有传统都具有平等权利和进入权力中心的平等机会的社会(这不同于通常的定义:人人都有进入由一特殊传统——即西方科学和理性主义的传统——所规定的地位的平等权利)。一种传统获得这些权利,不是因为它对局外人具有重要性,而是因为它对那些参加该传统的人的生活具有意义。 自由社会中的科学(中译本),4页。 [ 此贴被 …

历史主义视野下的不朽

历史主义主张一切真理或道德的标准都是“历史的”,也就是说根植于其时代与文化的,而并没有某种超然于历史之外的永恒真理。 不过历史主义是否限定了人们注定无法“超越”历史呢?并非如此。 要注意,“超越”并不是“脱离”。而是在立足于历史的前提下,展开出新的历史。 我之前已经提到:“只有依靠历史,我们才有可能超越历史”。换一种方式说:只有去拥有过去,才可能去面向未来。没有“过去”的人也是没有“未来”的。 我 …

科学哲学背后的政治与法学

从柏拉图开始,从古希腊的“自由”到近代的“启蒙”,科学哲学与政治哲学的问题就始终纠缠在一起,难解难分。到了20世纪科学哲学的“正史”,我们特别看到:波普的自由主义到库恩的“革命”再到费耶阿本德的无政府主义,整个科学哲学的发展简直就是一场政治哲学的辩论。回顾古希腊到启蒙时代的思想史我们可以确信,科学哲学家对政治术语的借用绝不仅仅是巧合和比喻。 古希腊同时创造了“科学”与“民主”,这两位仁兄也同时杀入 …

[转贴]关于“张田勘:磁悬浮,要以科学证据说服公众zz”的相关讨论

http://hps.phil.pku.edu.cn/bbs/read.php?tid=316&fpage=1&toread=1 很明显,这个帖子的讨论主要针对田老师(瘦骑士)。叔本华的气势早就过了,现在所展现出来的基本上都是我自己的气势了,个人感觉类似的争论还是蛮有意思的。尽管这种争论很难走向深刻,但还是比较能暴露出问题的。我有许多表述方式都是首先在类似的争论中出现的,以前是在刘 …

如何“说服”极端的非理性主义者?

这种“极端的非理性主义者”是否根本就不存在,只是我自己给自己竖了块靶子?未必。尽管没有哪位伟大的哲学家如此荒唐,但这种苗头在一般论者那里并不少见。许多人确实是把非理性主义当作了“避难所”,以回避他们思想上的懒惰。每一种彻底的极端的立场都是不可战胜的堡垒,但是外头的人固然冲不进去,里面的人也杀不出来。 对于一个彻底的非理性主义者,怎么说服他?彻底的非理性主义者是没办法“说服”的,因为“说服”就是“讲 …

[转贴]啥叫辉格史(“辉格史”与“当代史”辉格的数学史与辉格的哲学史等)

http://hps.phil.pku.edu.cn/bbs/read.php?tid=297   古雴 啥叫“辉格史”? 就数这个版面更新最慢,我来问个“外行问题”吧~ 在之前的帖子中(见:http://hps.phil.pku.edu.cn/bbs/read.php?tid=284)鱼之乐兄说讨论“变质了”,从专业问题转向外行问题,这么一说,我也不好在那个帖子里头继续追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