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海德格尔
在技术时代反思人性——《技术与时间1》书评
“可防可控”——技术时代的“flag”
“恩赐”的消逝——二谈贺建奎事件
现代垃圾的形而上学基础(博士后出站报告)之讲稿
这是我跟田松老师做的博士后出站报告,说实话做得有些用力不足,很多有意思的环节都没能深入展开,但问题本身应该还是不错的。 首先来解释一下这个题目,我在文章中并没有明确点明这一标题的意思,而且一些行文或许会引起误解,我在看到吴彤老师的评审意见之后才注意到这一缺失,所以我的现场报告就从补救性的解释开始。 我这个“现代垃圾的形而上学基础”,显然是模仿了伯特的著作《近…
现代垃圾的形而上学基础
导论 技术哲学到垃圾哲学 1.垃圾哲学的历史性缺席 2.垃圾何以可能? 3.垃圾古已有之 4.垃圾的现代性 一 排斥朽坏的理念世界 1.世界图象的时代 2.世界图象的片面性 3.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4.厌弃有朽性 二 排斥模糊的思想洁癖 1.二元对立 2.是与应该 3.同一与垃圾 4.康德的“丢弃法” 三 排斥回收的基础主义 1.三重综合 2.记…
说垃圾(一):废弃之物到无用之物
我的博士后研究计划当时是要做垃圾史,惭愧的是,虽然与田老师合作一年多了,但这个题目下还没有多少推进,最后能不能写成出站报告,是有点堪忧的,一个妥协的办法是出站报告还是写技术史或技术哲学的内容,但在适当位置插入关于垃圾的讨论。 我要做垃圾研究并非心血来潮,或者因为偶然与田老师合作才想到这个题目,我认为垃圾问题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任何技术哲学家,特别是对现…
手机与烹饪有何关系?——技术之一与多
上一篇提到吴老师的一个核心质疑,即认为科学是单一的,技术是多元的。当时他举了一个例子: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科学分支毕竟许诺了最终可以还原到一个统一的基础,因此它们的历史发展也互相联系,然而各种技术之间,诸如手机与烹饪技术之间,有何关联?如果各种具体技术是互相独立的,那么它们在历史中的统一性从何而来? 我当时有一个简短的回应:各门技术之所以能够“统一”,是因为“…
“技术”的定义——合目的的手段or可以学会的东西
最近正在准备一篇关于技术通史编史纲领的文章参加今年的现象学科技哲学会议,文章有些难产,事实上我试图通过这个课题重新去审视“技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在这里先偏离论文的主题,来写一下我最近的想法。 按照海德格尔的路数,我们总是要先找到一个日常的定义,肯定它的合理性,但质疑它的透彻性,然后顺藤摸瓜,梳理出它更本源的含义。 海德格尔追问“技术”,就是从技术的日常定义…
庐山会议游记
8月28日出发,9月4日回北京,这次参会连头带尾整整一周,是我参加的最长一次会议,相当于度了个假。 从2009年去南宁参加第三届现象学科技哲学会议至今,我已连续参加了五届会议,除了南宁只写了个“杂叙”外,之后的海拉尔、养马岛和广州都写了完整的会议吐嘈,已成骑虎难下之局,这次也还是要写一篇,至少在我尚未毕业期间坚持这一传统吧~ 题目仍然是叫游记,强调评论的个人…
在技术时代反思人性——《技术与时间1》书评
“可防可控”——技术时代的“flag”
“恩赐”的消逝——二谈贺建奎事件
现代垃圾的形而上学基础(博士后出站报告)之讲稿
这是我跟田松老师做的博士后出站报告,说实话做得有些用力不足,很多有意思的环节都没能深入展开,但问题本身应该还是不错的。 首先来解释一下这个题目,我在文章中并没有明确点明这一标题的意思,而且一些行文或许会引起误解,我在看到吴彤老师的评审意见之后才注意到这一缺失,所以我的现场报告就从补救性的解释开始。 我这个“现代垃圾的形而上学基础”,显然是模仿了伯特的著作《近…
现代垃圾的形而上学基础
导论 技术哲学到垃圾哲学 1.垃圾哲学的历史性缺席 2.垃圾何以可能? 3.垃圾古已有之 4.垃圾的现代性 一 排斥朽坏的理念世界 1.世界图象的时代 2.世界图象的片面性 3.柏拉图的理念世界 4.厌弃有朽性 二 排斥模糊的思想洁癖 1.二元对立 2.是与应该 3.同一与垃圾 4.康德的“丢弃法” 三 排斥回收的基础主义 1.三重综合 2.记…
说垃圾(一):废弃之物到无用之物
我的博士后研究计划当时是要做垃圾史,惭愧的是,虽然与田老师合作一年多了,但这个题目下还没有多少推进,最后能不能写成出站报告,是有点堪忧的,一个妥协的办法是出站报告还是写技术史或技术哲学的内容,但在适当位置插入关于垃圾的讨论。 我要做垃圾研究并非心血来潮,或者因为偶然与田老师合作才想到这个题目,我认为垃圾问题的确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任何技术哲学家,特别是对现…
手机与烹饪有何关系?——技术之一与多
上一篇提到吴老师的一个核心质疑,即认为科学是单一的,技术是多元的。当时他举了一个例子: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科学分支毕竟许诺了最终可以还原到一个统一的基础,因此它们的历史发展也互相联系,然而各种技术之间,诸如手机与烹饪技术之间,有何关联?如果各种具体技术是互相独立的,那么它们在历史中的统一性从何而来? 我当时有一个简短的回应:各门技术之所以能够“统一”,是因为“…
“技术”的定义——合目的的手段or可以学会的东西
最近正在准备一篇关于技术通史编史纲领的文章参加今年的现象学科技哲学会议,文章有些难产,事实上我试图通过这个课题重新去审视“技术”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在这里先偏离论文的主题,来写一下我最近的想法。 按照海德格尔的路数,我们总是要先找到一个日常的定义,肯定它的合理性,但质疑它的透彻性,然后顺藤摸瓜,梳理出它更本源的含义。 海德格尔追问“技术”,就是从技术的日常定义…
庐山会议游记
8月28日出发,9月4日回北京,这次参会连头带尾整整一周,是我参加的最长一次会议,相当于度了个假。 从2009年去南宁参加第三届现象学科技哲学会议至今,我已连续参加了五届会议,除了南宁只写了个“杂叙”外,之后的海拉尔、养马岛和广州都写了完整的会议吐嘈,已成骑虎难下之局,这次也还是要写一篇,至少在我尚未毕业期间坚持这一传统吧~ 题目仍然是叫游记,强调评论的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