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哲学导论课程总结(2022-23秋季学期)

技术哲学导论课程总结(2022-23秋季学期)

由于上学期的期末作业直到这学期初才截止,而开学后一方面有许多瞎忙,另一方面赶上了过敏季,每年春季我都会被过敏折腾得死去活来,今年也不例外,鼻炎爆炸时啥事都干不了,总之拖拖拉拉直到现在才写总结。

“技术哲学导论”是门老课,我曾在18年秋季和19年秋季开过两轮(课程大纲见课程总结),之后还基于讲义形成了一本著作《技术哲学导论》。然后我暂停了两年,一方面是开了“媒介史与媒介哲学”等新课,另一方面是因为既然已经形成著作,就不太想多讲了,因为要么照本宣科没啥意思,要么就得别出心裁以新的形式再讲。

去年我再次开设研究生课程“技术哲学原著选读”,这门课的上法是我逐段念书然后解说,学生们随时提问。这是有点偷懒的上法,老师不用太多额外备课,学生也不用预习,读读聊聊就上完课了。上完课后我感觉效果还不错,干脆给本科生也这样开一轮试试。

我这学期正在旁听吴老师的读书课,也是读海德格尔,他的课程设计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每位同学每周要预先阅读几十页文本,然后写500字的作业。每位同学还要在课堂上挨个轮流发言,谈自己的阅读心得和疑问。其实我也更喜欢这种上课模式,学生参与度高,讨论氛围浓厚。

不过我还是采用放羊模式来开课,给学生的压力极小,大致有如下考虑:

1.本人不擅主持,气场不足;

2.对于海德格尔之类貌似艰涩哲学文本而言,零哲学基础的学生很难上手,手把手的逐句解说能够大大降低入门门槛和减少挫折;

3.这类哲学文本的精妙之处不在于其结论而在于其论证细节,总结性讨论可能会失去对微言大义品味;

4.讨论课模式适合20人以下的小班教学,最佳人数可能就是10人左右,不适用于受众更广的大课。

5.我更喜欢给学生自由,我觉得通识课程可以“随便听听”,能获得点滴启发就不错了。

总之,我把课程的硬性要求设置得尽可能轻松,但这并不表示我只想敷衍了事。真要敷衍,这门课已经开过两轮了,我照搬旧的讲义再开一遍也不费事,也没必要用新的讲法。可能有些学生真的以为我是爱敷衍能糊弄的,所以真有一波混子组团选课了,我只能大开杀戒给了一打不及格

除了几乎不听课妄图混学分的,其他学生对课程的接受度应该是不错的,从校方教学评估的数据看属于中等偏上的水平,评分最低的照旧是“要求严格”之类的条目。我自己更看重的其实就是课堂出席情况,在明知我从不点名的情况下,学期末尾仍然能保持一半以上的出席率。关键是总共65位学生中,大约有十好几个是几乎从不听课的拿不及格的混子,我哪怕讲得天花乱坠,也不可能吸引到不听课的学生。

另外,这门课的最后一节课已经实现讲明考试不考,属于额外的内容,因为当时疫情爆发和临近考试的原因很多学生都很困难,这种情况下当时腾讯会议中也来了20来个人,事后还有19人下载了视频回看。可见在正常听课的学生中有一多半能够被课程内容本身所吸引。

课程内容

下面简单总结一下课程内容。之前的研究生课我选择的是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文集,专读海德格尔。而本科课程我感觉应该丰富一下,多提供几个哲学家介绍一下。正好吴老师主编的《技术哲学经典文本》去年再版了,我从中摘选了若干文章作为课程阅读材料,包括:海德格尔、芒福德、埃吕尔、温纳、斯蒂格勒、麦克卢汉、阿伦特。

其中海德格尔的两篇文章都是在课上逐段阅读讲解。第一篇是从《存在与时间》中节选出来的“周围世界的空间性”,第二篇是完整的“技术的追问”。第一篇读了3周,第二篇读了7周,总共10周(每周2学时)都是读海德格尔。后几位哲学家则恢复成专题PPT的讲法,但和往年不同,往年是每周一个主题,这次是以哲学家为中心。第11讲是芒福德、12讲是埃吕尔和温纳、13讲是麦克卢汉、14讲是斯蒂格勒、15讲是马克思到阿伦特。

之所以挑后面这几个人,首要原因无非是我比较熟悉罢了。当然,我之所以特别喜欢(所以熟悉)这些人,也是有一定的共通性的。这些人在吴老师的文集中分为三个大类的批判传统:“社会—政治”、“哲学—现象学”、“人类学—文化”。但在我看来其实还有一个分类方式,即“第一技术哲学”和“专题技术哲学”——“技术哲学作为第一哲学”也是吴老师的提法。

所谓专题技术哲学,或者吴老师所说的“作为部门哲学的技术哲学”,意思是“技术”作为哲学讨论的一个主题或一个对象,比如一个哲学家可能最关注伦理问题,但他顺带也涉猎技术问题,以哲学家的身份或者利用各种哲学资源来讨论一下技术这个题目,这种意义上的技术哲学与诸如政治哲学、价值哲学、科学哲学、艺术哲学等等并列,作为哲学大类之下的分支部门而成立。

而作为第一哲学的技术哲学,不是或不只是以技术作为讨论对象,而要以技术作为讨论的基础或切入点。这种意义上的技术哲学讨论的焦点并不是“技术问题”,而是“第一问题”。

所谓第一问题,不同哲学家会有不同的表述。古希腊神谕流传百世:“认识你自己”。而康德的表述也有代表性。康德认为哲学的基本问题无非三条:我可以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我可以希望什么?而三条大问题归根结底其实是一条根本问题:“人是什么?”我自己有更通俗的说法,哲学的大问题无非是“灵魂三问”:“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什么?”(有一个更传统一点的说法是“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意思差不多但我认为不如前者直白)。

总而言之,哲学的第一问题或者说哲学追问的第一对象,始终就是“我”而已。当然,许多哲学家认为,追问“我”的时候并不需要涉及“技术”,因为技术在传统上就被认作“身外之物”,是对人的额外强化,是“添头”而不是“人”的本质性的组件环节;而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追问“我”的时候,“技术”是绕不开的,技术是使人成为人的东西,是人之为人的基本条件,或者是至少是基本条件之一。

所以我选取的文本中,马克思、海德格尔、芒福德、埃吕尔、麦克卢汉、斯蒂格勒等人,他们关注的根本问题都是“人”。而温纳是作为与埃吕尔的对比被选出的,最后的阿伦特则是作为马克思的延伸被选出的,当然阿伦特仅就《人的境况》一书来看,也可以说是作为第一哲学的技术哲学家,她对劳动和工作的剖析是对“人”的处境深刻揭示。

除了海德格尔之外,其它课程也大多是基于更早之前讲过的内容,不过似乎除了麦克卢汉之外,很多内容都仍停留于PPT形式,我会陆续整理成文。

试题及评讲

在以下题目中任选4题作答,总字数不超过5000字,每题25分。

考题仍然是我一贯的风格:在七八道题中任选三四道题作答,给学生更多自由。所有问题都是开放性论述题,没有标准答案,考验阅读和思考。其中第1、2题是考海德格尔,分别从两篇文本中摘取一段话让学生解读。第3、4题是在之后的哲学家中选了两课内容(芒福德、埃吕尔—温纳)来考试,题目中也引用了阅读材料中的一段话,显然还是要鼓励围绕或援引文本来作答(让我无语的是,这一点竟然有不少学生都不理解,当然也许是压根没怎么去读文本,作答的时候都不懂得去引述文本)。第5、6、7题是发散题,要求借助或模仿哲学家的思路,对人类的具体处境进行评论。大约来说,序号越小的题目越“扎实”,序号越大的题目越“自由”。更发散自由的题目相对而言更容易蒙混过关,只要大概写出一些个性化的想法就能过关。所以我的想象中那些课后不读书只想混个分的学生应该集中选做后几题,但事实不然,很多混子也会去选前两题,甚至好几个人就给我把海德格尔的前后文整个原封不动抄过来就算是答卷了,还有一个更过分,对海德格尔的原文用了洗稿器交过来了,真的是叹为观止。白送你及格都不肯要,非要以这种挑衅的方式来刺激老师的底线,真的是无法理解。

选做各题的学生数量依次是34、47、51、38、24、44、14。平均分大约在80左右,剔除掉不及格学生之后,平均分大约都在86分上下。其中第二题平均分最低,最后一题最高。以下依次评讲

1.见阅读材料282页:人们先行依“自然”以及“客观”测量的物之距离为准,因而倾向于把上面对去远活动功能的解释与估价称之为“主观的”。但这样一种“主观性”大概揭示着世界的“实在性”中最为实在者,这种“主观性”同“主观”任意及主观主义“看法”毫不相干,因为主观主义看到的存在者“自在地”却是另一码事。

——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理解,解说去远活动的“主观性”和“实在性”的意思。这种主观性和实在性与自然科学追求的客观性有什么关系?

第1题是《存在与时间》中摘选的,简单看一下这一段文字的上下文就能知道要点是什么:题面文本之前的一句话是“人们可能准确地知道客观距离,但这个知却还是盲的,它不具备以寻视揭示的方式接近周围世界的功能。人们只是为了向着‘关乎人们行止’的世界去存在并在这一存在之中才运用那种知识,而这种操劳存在却并不测量距离。”之后的一句话是“此在日常生活中的寻视去远活动揭示着‘真实世界’的自在存在,而这个‘真实世界’就是此在作为生存着的此在向来就已经依之存在的存在者。”

简言之,之所以说“主观性”正是因为“寻视活动”总是发生于我的“周围”,最终都要关乎自己的行为举止。而之所以说“实在性”就是所谓“真实世界”的“自在”和“向来就已”的特点。自然科学追求的“客观性”则追求的是“准确”,但准确的东西不一定“真实”,只有这些准确的知识在生活中得到恰如其分的“运用”的时候,准确的科学知识才揭示出真实。

“正确未必真实”其实我在讲《技术的追问》时重点讲过,我举了一个例子:说前面跑来一个人,我可以获得许多正确的知识,比如“这个人身高1.78米,体重89公斤,从东往西跑,速度每秒8米……”诸如此类。科学进步,技术发达,我可以不断加强这些知识的精确性,比如“他身高1.785米,体重89.3公斤,从东偏北12度跑过来,速度每秒8.05米……”等等。这一串知识就比之前的知识更加“精准”、“正确”。但是这更精确的知识一定具有更强的“揭示力”吗?对于我理解我的“真实处境”一定更有帮助吗?未必如此。也许我的真实处境是“那里有个强壮的杀人犯正握着西瓜刀向我冲来呢!”——也许这一句话有更多暧昧或不准确的地方,比如究竟什么算“强壮”呢?比如未判刑的话只能叫嫌疑人而不是犯人,他握着的可能是把大砍刀而不是西瓜刀……总之,也许前一类命题无比准确,而后一类命题暧昧不明,但能够帮助我更快和更真切地理解到我的现实处境的,恐怕是后一条命题。甚至有时候我压根不需要一句命题,也许是一个手指的动作,也许是一声“杀人啦”的呼喊,帮助我“寻视揭示”出这个咄咄逼人的凶手。

海德格尔认为,如此揭示出来的东西,才是更“实在”的东西。它揭示出主体的切身处境,但这和“主观臆断”毫无关系。恰如其时的一声断喝,与其说让人沉浸在主观想象的世界,不如说恰恰是让人脱离主观想象,回归真实世界。相反,如果凶手逼近时你还在满脑子计算他是1.78米还是1.79米,这才更接近于所谓“主观主义”。

这一题比较难的地方是进一步解读实在性与客观性的关系。实际上大致点明优先关系即可。海德格尔并不否认自然科学对客观性的追求,但他要强调的是实在性与客观性之间的优先关系。切身的、周围的、真实的生活世界,是先行的,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客观距离”是一种特殊的寻视去远方式的产物,是“抽象”和“构造”的结果。

自然主义(科学主义)的观念也会同意自然科学是一种“抽象”,但区别在于,现代科学的态度一般会把抽象的结果认作“本质”,这是颠倒的。“任何事物都能测量出客观距离”、“任何现象都能被抽象出数学原理”,这些命题类似于“任何人都能被拍摄照片”。摄像也是一种“抽象”,它忽略了个人的经历、思想、性格、身份等等复杂的信息,仅仅抽取出特定视角下以及特定光照条件下的外观形象,形成照片。任何人都可以被拍照,这是“普遍性”;照片能如实反映这个人的长相,这是“符合性”;照片能呈现可量化计算的人体比例关系,这是“精确性”;照片可以被重复拍摄和冲洗,这是“可重复性”;照片能够被无数人共同见证,不同人看到的是同一张照片,这是“客观性”;照片一目了然,所有信息都是表面可见的,不存在神秘维度,这是“去魅性”……总之,我们可以承认照片具有如此这般的“科学性”,但这都不意味着某个人的照片是这个人的“本质”。你要是以为照片是真实的本质,反而那个活生生的人是可疑乃至虚幻的“表象”,那就是本末倒置,精神错乱了。但问题就是,很多人认为那些经过特殊抽象而得到的符号公式和数学模型,才是这个世界的真实本质,反而鲜活丰富的生活世界“仅仅是表象”,这就是现代科学的危机所在。

也有个别同学以个人的思路回答,给我一些惊喜。例如有同学指出“主观性如果不实在则客观性无基础”,我觉得说得挺到位的。当然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因为科学研究的基础永远是一个又一个具体的科学家个人,如果个人的生活是虚幻不实的,科学当然无从谈起了。

2.阅读材料295页:可是,恰恰由于人比自然能量更原始地受到了促逼,也就是被促逼入订造(Bestellen)中,因而人才从未成为一个纯粹的持存物。

——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理解,简要解说“促逼”、“订造”、“持存物”等概念,以及人在其中的地位。

这段话选自《技术的追问》,选段前文举了“人力资源”、“护林人”的例子来解释人比自然能量更原始地受到了促逼;选段后文是“人通过从事技术而参与作为一种解蔽方式的订造。不过,订造得以在其中展开自己的那种无蔽状态从来都不是人的制品,同样也不是作为主体的人与某个客体发生关系时随时穿行于其中的那个领域。”但要理解到位还要再往前往后看一些,比如促逼、订造等概念的意思,以及稍后的几句“……我们只需毫无先入之见地去觉知那个东西,这个东西总是已经占用了人,并且这种占用又是如此明确,以至于人向来只有作为如此这般被占用的东西才可能是人。不论人在哪里开启其耳目,敞开其心灵,在心思和追求、培养和工作、请求和感谢中开放自己,他都会看到自己已经被带入无蔽者中了。”

这一题选的人挺多,但平均分最低,因为这道题答得好比较难,容易答成比较平庸的形式。很多人的答卷都是这个样子的:1.促逼:意思是巴拉巴拉;2.订造:意思是巴拉巴拉;3.持存物:意思是巴拉巴拉;4.人的位置:……。

读过海德格尔的同学应该很清楚,这种“词条”式的解读风格很不海德格尔,它把海德格尔原本互相连锁的表达给割裂了,然后这种割裂的解读恰恰也难以理解这一串概念的相互关联。这一题给出最高分的几个同学都没有使用这种1、2、3、4的答题模式。更好的方式是能够把这些概念贯通起来解释,哪怕略微偏离海德格尔的思路,才是很好的答卷。

简单来说,“促逼”是现代技术的解蔽方式,这种解蔽方式相比于古代技术,特点就是“不留余地”,也就是说事物除了被“预先规定”或者说被“订造”的意义之外不再有独立性,所有的事物就朝着预订的方向“保持准备”,就像“库存”那样早已被打造完成时刻备用,这就叫“持存”。

简单地串联了这些关键概念的含义后,就可以回到“人的位置”这一问题,需要记得题目要求“结合上下文和自己的理解”,有人只抄了几句上下文而没有体现自己的理解,有人随意发挥但没有扣住上下文,这都不够好。结合上下文的话无非可以借用海德格尔举的护林人、人力资源等例子,自己理解的话不妨就额外再举两个例子,那就很好了。

简单来说人的位置首先是“首当其冲”地受到促逼,同时正因为首当其冲,所以一旦人能够“敞开其心灵”,就可能更直接地“觉知”到那个促逼着自己的命运,从而理解相应的局限性和可能性。

3.芒福德说“机器时代不是起源于18世纪,而恰恰在文明的开端处。”(阅读材料第484页)

——简要解说芒福德的思路,并评论芒福德的相关思想对理解现代工业文化有何意义。

这一题达到过关相对容易,无非是答出“巨机器”这个关键概念,作为实际器物的现代机器,其原型是某种“社会机器”,或者按芒福德的话说:集合(人类群体的)机器、权力机器等等,包括调动聚合群体建设金字塔之类的大型工程,包括维持秩序井然的军事机器。以动力机器和生产流水线为代表的现代机器工业,无非是这种原型机器的具象化,没有对人群进行机器化组织的社会技术也不可能有工业革命的滥觞。

比较难的部分是后半题的评论——把机器时代的源头追溯至远古,对于理解当今时代有什么帮助呢?如果想到芒福德后期的代表作书名《机器的神话》,可能就很容易把握要点:无非是要“破除机器的神话”——现代人经常以机器的成就而自豪,认为自己多么远超古人,仿佛操控着机器的人能够操控一切。但芒福德说,机器的力量并不新鲜,它早就有了,而且在古代往往表现为集权主义。这种巨机器所蕴含的集权主义和单调化、“反生活”的特征,在新的机器时代中也并不能幸免。如果过度迷信机器的力量,那么现代人并不比古埃及法老高明多少。

在阅读材料的稍后部分芒福德有一些针对人类狂妄和迷信的很精彩的论述,可以直接引用来阐发,例如:

“自金字塔时代之前开始,巨机器的发明者和控制者实际上都被全知和全能的错觉所困扰,不管这些错觉是直接显示出来的还是想象中的。这些最初的错觉并没有变得更理性,如今依然还是精确科学和高能量技术的巨大动力。原子能时代关于绝对权力、绝对可靠的计算机智能和无限扩张的生产力的概念,在一种全面控制的系统中达到了顶峰。这种全面控制的系统是由军事-科学-工业精英们实施的,与铜器时代的神圣王权概念相对应。这种权力根据自身的逻辑取得成功,必然会破坏所有物种和群落之间的共生合作,而这种共生合作对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虽然芒福德的文本相对简单,但是能够贯通理解指明要害的同学不太多,我印象中有两位同学注意到了“全知全能的错觉”这一针对点,这两位同学也恰好是总分第一和第二名。

4.埃吕尔认为现代技术“它的所有部分都相互纠结在一起,以致不可能分开它们,不可能单独地解决任何一个技术问题。”,而温纳认为我们应当更多关注具体的技术对象,每一项具体技术及相关人工制品都可能有特定的政治倾向。这两种观点有矛盾吗?如果有矛盾,你更支持谁?如果没有矛盾,请予以解说。

这一题没什么标准答案,无非是回答不矛盾、有矛盾、表面矛盾但实质不矛盾之类。怎么答都可以,最忌讳的就是逻辑不连贯,比如有些人上来第一句先写不矛盾,然后讲的内容其实是说他们如何矛盾的。

说矛盾的话其实是挺明显的,这个矛盾其实就是被学界称作“技术哲学经验转向”这回事,荷兰学派认为:包括温纳在内,包括伊德、芬伯格等等一批美国技术哲学家,都代表了这种转向,即关注点从大写的“Technology”转向小写的复数的“technologies”。前者就是以埃吕尔和海德格尔为代表的传统技术哲学家。

当然在确认矛盾的情况下,站哪边也是自由的,比如我的话还是更倾向于传统技术哲学家,我会认为所谓的经验转向其实是偏离了埃吕尔、海德格尔他们的核心关切(人的命运)。

如果要说不矛盾的话,可能的思路是:二者是在不同的维度上讨论问题。埃吕尔更关注作为整体的“技术社会”,但并不拒绝在个别技术方面的讨论。埃吕尔和海德格尔的主张更像是说:在讨论具体技术之前,先要从整体上理解现代技术,才有可能在具体语境中获得更深刻的洞见。就埃吕尔本人来说,他提出的解救方案中的最后一条就是“让技术员加入对话”,这在埃吕尔看来是最难的,不过我们或许也可以把所谓“经验转向”之后技术哲学家们提倡的“负责任创新”、“伦理委员会”、“商谈民主”等机制,视作“让技术员加入对话”的积极探索。在这个意义上温纳对埃吕尔是补充和发展。

5.海德格尔说“无线电的出现使此在如今在扩展和破坏日常周围世界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281-282页)。请你参考海德格尔、麦克卢汉和/或斯蒂格勒等哲学家的思路,以“电讯技术对日常生活世界的影响”为主题展开简短的讨论

这一题介于文本阅读题和自由发散题之间,可以当做文本解读来做,也可以引用麦克卢汉等其他哲学家来讨论。但题面要求要“参考……哲学家的思路”,完全自由发挥是不符合要求的。

在这里不妨还是顺着海德格尔的思路来说。题面中的引文上下文如下:“在此在之中有一种求近的本质倾向。我们当今或多或少都被迫一道提高速度,而提高速度的一切方式都以克服相去之远为鹄的。例如,无线电的出现使此在如今在扩展和破坏日常周围世界的道路上迈出一大步,去‘世界’如此之远对此在都意味着什么尚无法一目了然呢。”

我们看到,海德格尔是在“去远”的主题下谈论这个例子的,所谓“日常周围世界”,就是去远和定向发生的地方。在这个日常周围世界,事物之“远近”是在去远活动中得到估计的,例如海德格尔紧接着谈到:“一箭之遥”、“一袋烟功夫”之类,“从计算上看,这类估计也许不准确,也许游移不定,但它们在此在的日常生活中自有其完全可以理解的确定性。”

所谓“日常生活世界”或“日常周围世界”与“科学的世界”相对立,去远活动对远近的估计在科学的世界中当然是显得“不准确,游移不定”的,但在日常生活中有“可理解的确定性”。

顺着这个思路,我们就容易理解“无线电”是如何“扩展和破坏”日常周围世界的。首先,“去远”总是通过技术或用具进行的,比如“一箭”、“一袋烟”,“隔壁”、“对门”、“眼皮底下”、“过两条马路”、“拐个弯就是”、“十分钟车程”等等,人们总是参照某些“上手”的用具(也包括身体技能)来估计远近。

于是,当电讯技术——从无线电到手机,越来越渗透进日常生活,成为日常上手的用具时,它们也同样扮演着去远与定向的角色。当“广播里”、“话筒另一头”、“屏幕对面”、“网络友邻”等,与“屋子里”、“马路另一头”、“窗户对面”、“周围邻居”等,变得同样日常熟悉之后,人们的“周围”无疑就大大“扩展”了。一个千里之外的人可以近在眼前。

但扩张同时也意味着“破坏”,被破坏的正是“可理解的确定性”,人固然有“求近”的倾向,但如果一切都不再需要“求”,而都是强行逼近而来,这种局面就未必令人舒适了。

新的局面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无差别性。“一箭之遥”、“一袋烟功夫”之类,之所以适合用来衡量空间或时间,衡量“远近之距”,是因为这些技术活动本身有“确定性”,它们构成了一个稳定的“常态”。弓箭大约都能射这么远,烟大概都能点这么久。但如果今天弓箭能射200米,明天弓箭能射500米,下个月弓箭能射2万米,那么我们也不会用“一箭之遥”来衡量空间了。如果马路今天一公里长,明天十公里长,下个月被拆除了,那么我们也将越来越搞不清“马路另一头”究竟在哪了。

而这种不安的动荡真的在技术时代发生了,整个世界都在“高速发展”,一切技术都在加速变化。人们刚刚熟悉某种用具及其尺度,这种用具可能已经更新换代很多轮了,乃至都过时淘汰了。就比如“无线电”在几十年前还是先锋新奇,到今天再玩“无线电男孩”已经变成复古怀旧了。

在技术时代,“日常生活”日新月异,丧失了日常之为日常的“寻常”、“熟悉”等确定感。而电讯技术又是各种技术中发展最快和冲击最直接的,直接把速度和距离推至极致(光速)。

在技术时代,人们反而更习惯于用精确科学的时空尺度来衡量世界,这也是容易理解的事情了。因为相比于日常生活世界的各种技术用具的动荡不定,现代科学的计量技术有时反而显得更加寻常和熟悉。

但是科学世界并不能真正取代生活世界,因为科学世界是“无我”的,科学世界中的“距离”能够被精确测量,但是人在其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6.我们已经熟悉利用腾讯会议之类的数字技术进行在线教育了,请根据你的个人经验,以及适当参考海德格尔、温纳、麦克卢汉和/或阿伦特等哲学家的思路,对在线教育进行评论:在线教育会完全取代线下教育吗?如果不能,线下教育有何不可取代的意义?如果可能,那么在一个以在线教育为主的环境下,知识和人性的培育会有哪些不同?

这一题比较自由,涉及的问题也是同学们有切身体会的,应该说谁都能聊上几句——哪怕没上过课。当然,“参考……等哲学家的思路”是最关键的部分,没上过课的同学并不容易。如果不引用相关哲学家,只是随便谈谈个人想法,那也是拿不了高分的。

上过课读过书的同学应该不难把这个问题和哲学家们联系起来。比如,海德格尔的“集置”、“订造”很适用于讨论教育的模式;温纳讲人造物有政治,也可以联系到不同教育技术的政治倾向——没有哪项教育技术是绝对平等的;麦克卢汉的冷热媒介也可以用来讨论不同教学环境的特点,例如面对面交流更“冷”。阿伦特比较难发挥,大概可以从教育是培养劳动者、工作者还是行动者之类的角度聊。

这一题我自己就不多聊了,可以参考一些旧文,如“一块屏幕改变命运”“用不平等的技术促进平等”“在线教学的“氛围”或新范式”。

7.各个哲学家对技术的时代分期有不同的说法,海德格尔区分古代与现代;芒福德把机器时代进一步分为始生代、古生代、新生代;麦克卢汉则区分了印刷时代和电子时代……请你参考哲学家们的思路,提出自己的时代分期,梳理各个时代的特色,重点讨论我们当下正处于一个怎样的时代。

最后一题选做的同学最少,只有14人选了这一题,不过相对而言我的给分也宽松了一些,大概是只要有点个性特色就能拿较高的分数。可以注意的是,在各时代之间的差别时,最好围绕标志性的技术以及其带来的革命性影响来讨论。

我自己答的话大概会说人类有史以来只有三个大的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目前的时代大概还是在信息时代,但可能处在信息时代的尾声,下一个时代也许是人工智能时代或者元宇宙时代之类的。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