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思想史何以可能?——从《技术与文明》看芒福德的编史方法
本文发表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 v.29;No.107(01) 46-52 摘要:芒福德是技术史学科的先驱,他的代表作《技术与文明》在编史学方法上有深远的启示意义。他的编史学方法可以阐发为“技术思想史”,与“科学思想史”一样,技术思想史旨在梳理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即某种思想或精神层面的线索。技术思想史要求引入以下四个特征:一、精神性(不再把技术仅仅看作中性的物质器物,而是要揭示技术的精神 …
本文发表于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23, v.29;No.107(01) 46-52 摘要:芒福德是技术史学科的先驱,他的代表作《技术与文明》在编史学方法上有深远的启示意义。他的编史学方法可以阐发为“技术思想史”,与“科学思想史”一样,技术思想史旨在梳理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即某种思想或精神层面的线索。技术思想史要求引入以下四个特征:一、精神性(不再把技术仅仅看作中性的物质器物,而是要揭示技术的精神 …
今天又和SeeDAO的baiyu聊了一会儿,输出了我关于数字城邦建设的想法。我重点还是要发扬阿伦特的思想,在数字时代重建“公共领域”。 SeeDAO的理想是要做“100 万 Web3 游民的数字城邦”,我的吐嘈是:100万这个数字,说它大吧,远不够大,但说它小吧,又不够小。不够大的意思是,如果说Web3是大势所趋,那么未来的“Web3游民”不可能只有100万,光华人就得按亿计吧,好歹1000万总该 …
非常感谢SeeDAO的小伙伴们的组织,搞了这一次对谈,帮助我把华文DAO(华文道)的核心思路在一个新的语境下重新聊了一遍,希望能产生更多影响。 嘉宾介绍 丨与谈人:胡翌霖 胡翌霖,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方向为技术史与技术哲学、媒介环境学。著有《媒介史强纲领》《什么是技术》《技术哲学导论》等。 丨主持人:baiyu 引子 当尼采喊出「上帝已死,超人生存」时,似乎昭示着我们— …
这是给媒介域联盟做的导读,文字稿由冯光能粗略整理然后我进行润色,但尽量保留口语风格,已在媒介域联盟公众号贴出,这里转帖原稿。 1.1 开场 吴璟薇:各位在线的朋友,各位长期关注媒介域联盟读书会的各位书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非常荣幸的请到了我们科学史系的胡翌霖老师来领读维纳的一本非常重要的经典书:《人有人的用处》。相信大家对于控制论都非常的熟悉,尤其今天在这样的一个ChatGPT或者人工智能高度发达 …
本文发表于《信睿周报》第87期(去年就发了但忘了转载),题名为一场“失败”的控制论社会实验——评《控制论革命者》。发表时略有删节(主要是删了谈内卷的部分),此处贴原文。 阿连德在1970年高票当选智利总统,他上任后立即发起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革,包括取缔外资企业、打击地主、建立国营经济等等。在此期间,为了有效地管理国有化的经济系统,阿连德请来了英国的控制论专家比尔,在他的帮助下建立了一套名为“Cyb …
本文原标题“人工智能时代还需要读书吗?”,发表于《中国科学报》 (2023-04-21 第1版 要闻 标题改为《“刷”时代的我们还要“读”吗》,公众号上标题又改为就为这个理由,“刷”时代我们还要“读”。我自己觉得报刊的题目最好一些,在这里沿用。以下是原稿,刊发时略有润色,引用时以报纸为准。 马上又要到“世界读书日”了,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的历史与人类文明一样古老,但“世界读书日”却是一个较新的 …
过敏季还没过又迎来沙尘季,整个状态低迷,课程总结又不紧迫,所以继续拖拖拉拉终于把上学期第二门课写完。(看考题分析直接跳转后半篇) 技术通史是我开设最多的课了,上学期已经是第6轮了,前五轮也都有总结。当然每年多多少少有一些新课,这次吸取了上学期的经验,压缩了学期初的几节课,去掉了石器时代和东西技术交流,在学期中后新增了几节课,如下: 新增内容 十、飞机 配合当时科博馆还在展出的“直上云霄:达芬奇飞行 …
由于上学期的期末作业直到这学期初才截止,而开学后一方面有许多瞎忙,另一方面赶上了过敏季,每年春季我都会被过敏折腾得死去活来,今年也不例外,鼻炎爆炸时啥事都干不了,总之拖拖拉拉直到现在才写总结。 “技术哲学导论”是门老课,我曾在18年秋季和19年秋季开过两轮(课程大纲见课程总结),之后还基于讲义形成了一本著作《技术哲学导论》。然后我暂停了两年,一方面是开了“媒介史与媒介哲学”等新课,另一方面是因为既 …
按:本文最初只是想吐嘈一下对一波严重抄袭作业的感受,结果顺势就谈到AI了,有些散漫,先这样吧。 上学期的两门课(技术通史和技术哲学导论)直到最近才算结课。原本我的课程都是学期最后一周课上随堂考试,因为上学期末疫情爆发的原因,学校建议改变期末考试流程,安排期末和寒假后两场考试,让学生自由选择考试时间。我觉得学校的考虑是合理且人性化的,不过出两套卷子考两次有点麻烦,所以我和学生商议,决定把考试改成作业 …
我又为超星录制了一次导读节目,视频课程应该是在超星发布了,我在这里贴上我录节目时准备的逐字稿。 一 大家好,我是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的老师胡翌霖。今天我给大家导读的是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 二 这本书的影响力太大了。斯坦福哲学百科这么说的:“托马斯·库恩(1922-1996)是 20 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哲学家之一(也许没有之一)。他1962年出版的著作《科学革命的结构》是有史以来被引用次数 …
本文发表于《中国经营报》(2023-02-07) 本文中最后对社会批判部分写得非常省略,但正好可以和前一篇文章“Play to Action——论数字时代人的解放”连着看。 1948年,诺伯特·维纳出版了《控制论》,这是信息科学的奠基性文献之一。在《控制论》的序言中,维纳说道:“第一次工业革命人手由于和机器竞争而贬值……,那么现在的工业革命便在于人脑的贬值,至少人脑所起的较简单的较具有常规性质的判 …
本文是给某项目写的精神纲领小论文,立意不是我发起的,但主要是我主笔。这个和『华文道』有点关系,但是另一个项目企划:https://prickly-ink-544.notion.site/da60bd1225aa49c2b6868d7011a617b3 事实上『华文道』的理念也大致符合这篇文章,可以互相参考。 诚如马克思所言“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