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span>人性</span>

教育现代化中的科玄之争——以张君劢为例

【摘 要】把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的“科玄之争”定位为古今之争或东西之争都没有切中要害,科玄之争反映的是现代化进程之内的某种张力。以张君劢为代表的玄学派提出的恰是现代化或者“启蒙”的诉求。启蒙的核心在于国民人格教育,在于培养自由的意志。张君劢关心的并不是科学能否说明人生观的问题,而是如何来培育树立新人生观的问题。而新人生观或者新文化的树立并不能单靠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更要重视追溯西方现代科技文明的根源 …

从技术哲学看马克思的人论(马哲课堂报告讲稿)

既然有那么多被拣选的同学都围绕这个马克思的人学来讲,我想关于马克思人学的总体思路,以及异化之类一些基本概念的梳理,大家会做得比我好。特别是马哲和西哲的同学,应该是驾轻就熟了。而我无论是从总体把握而言还是具体的文献精读来说,都是个外行,虽然也有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但在这里,如果其他同学能讲得更好,我就不必现丑了。 我倒不是谦虚,而是说既然是作为科技哲学专业的代表被选上来作这个报告,倒不如结合我们的专 …

马哲人学/技术哲学课堂报告的文本摘录

整理不完了……   (人的本质……感性的活动,即实践) 人的本质是自由 自由的首要条件是自我认识[①] 自由确实是人的本质[②] 只有当新闻出版不是自由的产物,即不是人类活动的产物时才是好的。这样看来,能够享有新闻出版权的便只有动物或者神了[③] 自由不仅包括我靠什么生活,而且也包括我怎样生活,不仅包括我做自由的事,而且也包括我自由地做这些事。不然,建筑师同海狸的区别就只在于海狸是披着兽 …

康德伦理学与“人类中心主义”(初稿)

  摘要:   以康德为代表人物的“人类中心主义”成为当代环境伦理学的矛头所向,非人类存在者是否具有“内在价值”成为了争议焦点。然而关于究竟何谓“内在价值”,当代学者与康德的诠释截然不同。本文以收到环境伦理学广泛批评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及“价值”与“目的”等伦理学基本概念为切入,梳理并评述了康德伦理学的特点,指出环境伦理学对康德的批评在相当程度上基于曲解。本文指出康德 …

“人类中心主义”与作为罪之根源的“骄傲”——一个合作研究提案

上学期曾提到的团队合作课题(见团体研究可以考虑考虑)终于开始酝酿了。似乎说是科哲没什么人做,所以老师们大致计划支持一个政治哲学的,和一个宗教学的课题。由于需要优秀学年论文的作者带头,所以宗教部分基本上就是鸭梨了。大叔推荐我也加入宗教学团队,我是非常感谢的,当然,我究竟能不能加入,还要看他们的决定。 鸭梨本来想定一个调查海淀堂的课题,且不论这不符合要求,而且也不适合锻炼学术上团队合作的能力,好像只是 …

无用的技术?——芒福德技术哲学有感

今天的技术哲学导论课讲芒福德,他的观点很有意思。 芒福德批判了“人是工具的制造者”这一传统的人类起源说,以“人是符号/意义的制造者”取而代之。坚持唯心主义的人性观,认为人类的需要首先不是物质的,而是心灵的。他认为马斯洛所说的从生存、物质、温饱的需要一直到安全、审美、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顺序正好是颠倒的,人恰恰是先有了自我实现的需要,而在任何一种物质需要中都渗透着在先的心灵需要。芒福德指出,心灵技术、 …

在老师们博客上的讨论之:清华大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沙龙第61期

http://blog.sina.com.cn/u/48c5bb42010008s4 清华大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沙龙第61期 2007-02-28 10:05:18 清华大学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沙龙第61期 题目:超越技术乐观主义与技术悲观主义 主讲人:吴国盛(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评论人:高亮华(清华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所副教授) 时间:2007年3月10日(周六)下午3:00-5:30 地址: …

江晓原:《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江晓原:《性感——一种文化解释》 星定 发表于 2007-01-31 20:05:58 江晓原:《性感——一种文化解释》,海南出版社2003年7月 这本书,正如江老师在序言中所说,是一本“好玩”的书。或许,也算是一本“性感”的书。当然,儿童有些不宜,至少也是R级吧。这一类书我不常看,但绝不排斥,好玩的书嘛。 在网上竟然找到全本的电子版:http://lz.book.sohu.com/learnin …

宁做伪君子,不做真小人

题目当然没有写反。熟悉我一贯主张的或者听过杨子的中哲史的人不会觉得惊讶。 “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这句话现在颇为时兴,甚至许多人都在用“常言道”、“俗话说”来引用了。这是什么意思呢?从这句话被奉为“常识”这一点,看得出现今时尚中的某些特点。 “伪君子”当然是贬义词,如果说伪君子指的是口蜜腹剑、明里一套暗里一套,表面上冠冕堂皇背地里使尽坏招……那样的话“伪君子”当然做不得。 但怎么搞出个“宁做真小 …

人性和人的本质——以日常语言探讨

所谓“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人的本质即是指使得之所以人成其为人、称得上人而与其它东西区分开来的的根本原因。 所谓“人性”,词典上最一般的释义是:“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显然,例如生物学分类意义上的判断方法——例如说人是“两足无羽”的动物——并非哲学关心的问题。哲学意义上谈论的“人的本质”,除了从感情和理智这两个角度之外,还能包含什么内容呢? 可见,我们谈论“人的本质”,实质上正是 …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

[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甘阳译,西苑出版社2004年7月第2版 这本书貌似很早以前就读过,而且是读的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那个本子,不过几乎把读过的内容全忘了。现在手边拿起一本不知道哪里3折买的特价书,也不知正版盗版、好版坏版,总之顺手拿起来又翻了一遍。 这本书也是带有导论性的,卡西尔在不长的篇幅中涉猎相当广泛:除了对人之本性的探讨外,还涉及语言、神话、宗教、艺术、历史、科学等等许多方面。总之, …

我的人生观(及补充)

“人生是活明白的,不是想明白的!”——忘记是听谁说的这句话,感觉极有道理。人生的意义、人生的目的这些问题,当我们的生命走到尽头时,生活都会告诉我们答案,年纪轻轻时去琢磨揣测,只会自找痛苦,而得不出什么答案来。即便是得到了某个答案,这个答案也往往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解,当年老时回首想来,可能就不再是那么一回事了。 但是,人生的意义这个问题又是不得不想的!因为如果我们总是回避这个问题,总是得过且过、混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