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轩

话说童年最初的梦想

回忆童年时顺带想起的一件事,值得作一个补记。这件事不算是印象深刻的“场景”,因为我现在对此事的回忆其实已是间接的了,是因为这件事后来多次被我记起和说起,所以我确信此事不假。 话说从小学到高三,若要问我将来想做什么,我的回答大概都会是:“科学家”。具体而言,小学和初中主要受奥数影响,偏向于数学家;后来看了诸多前沿物理学的科普书,就更倾向于物理学家。无论如何,直到我迫于无奈沦落进了哲学系,才开始认真考 …

童年记忆中的若干场景:猫、雨、街、珠、棋

回顾我的成长历程,可以勾勒出一条“明线”,大致包括珠算、奥数、薛定谔的猫、哲学大统一、生态哲学、康德等等这样一条线索。其中每一个事件都标志着某些明显的转折或发展。但也许更重要的事件并不是这些影响显明的,而是那些当时虽然看不出多大的影响,但这些事件仿佛刻印在心中,至今持续不断地对我产生着某些隐秘的影响的感受性的经历。格致中学天文台的星空体验当然是一例,或许也是唯一的一例“神启”式的重要体验,也就是说 …

(过期)如无意外每周六我都会在新岛无烟区靠窗角落

如无意外每周六我都会在新岛无烟区靠窗角落,来的话不必预先短信之类的确认,在咖啡馆时经常是听不见手机声的。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需要暂停,我会在博客和校内预先公告。例如每年我总得回两次上海之类。暂停前一定会有公告,敬请放心。如果在博客和校内上都没有任何说明,而你跑到新岛又不见我,那也许是出特大意外了,请拨110…… 顺便说一下欢迎老朋友常来看看,更欢迎你们介绍别人前来。不过也不必再多做广告了。大家口耳相 …

关于“命运”

之前提到我感觉被“命运”善意地捉弄之类,在以前的文章中或许也用过类似的修辞,嗯,这与我说“康德的阴魂在背后戳我”之类的话类似,只是用一种比喻性的修辞来表达一种“感觉”,并不代表我信奉“命运”,当然也不代表我不信命运,对于不明不白的概念,对它作一个是/否的判断总是没啥意思的。 首先我愿意声明的是,对于超验的神灵世界,我大概算是不可知论者。我既不会肯定任何超自然力量的存在,也不会断然否认它们。当我在谈 …

关系主义与交流哲学

想到最新版的古派哲学之“旗号”。可以叫“关系主义”或“交流哲学”。 我早前偏爱“多元主义”、“视角主义”,而觉得“相对主义”过于极端或激烈。但现在突然想到,所谓“相对主义”(relativism)何不翻译成“关系主义”?这更符合“relate”的原意,也能够表达一种更对我胃口的思路。 说起“相对主义”,有人就要吼:“哈?一切都是相对的?”但如果我说“一切都是有关系的”,感觉是否颇为不同?如果说“绝 …

[德]约瑟夫•皮珀:《闲暇——文化的基础》——★

[德]约瑟夫·皮珀:《闲暇——文化的基础》。刘森尧 译,新星出版社2005年  我经常有某种被命运(善意地)捉弄的感觉——人、课、书等等,每每在一些奇妙的时机与我不期而遇。就书籍方面而言,常常是我刚刚成型了一套想法,就有一本简直就像是我自己写的书出现在我面前。 昨天下午在新岛听我谈我的哲学观的朋友,看到下面的一些引文大概会感到很亲切,仿佛就是在重复我昨天说过的东西。但这本书的的确确是我今 …

哲学风格与恋爱态度

我总说我的哲学“从古典出发”,具体来说,大致从康德及其附近出发。不过这只是一种外在的解释,至于这个“古典”究竟有什么内涵,我是有自己的理解的。 在我看来,所谓“古典哲学”代表一种风格和态度,这种风格或态度由一整个时代所标志。粗略来说,西方哲学史划分为四个时代吧:古代(古希腊)、中古(中世纪)、古典时期、现代。——当然我这个“古典”是classical而不是ancient,“经典”义。更粗略的划分就 …

陈嘉映:西方思想翻译对中国当代论理的影响

http://hps.phil.pku.edu.cn/bbs/read.php?tid=523&fpage=1&toread=1 突然想起帖一下这个。当时只是在“闭关期间在KKBBS上的部分文字”中贴了链接,没有以更醒目的方式贴出来。其实那篇评论对于解释我的哲学野心来说比较重要,也就是说我如何看待现代汉语,这方面暂时懒得新写,就把这篇旧文放到咖啡馆专栏下吧。 Butian (第 …

【立此存照】北京气温一路飙 今日最高可达23℃

北京气温一路飙 今日最高可达23℃ 2009-03-17 15:36:12     编辑:sam 【字体:大 中 小】 中国天气网讯 北京的晴暖让人有些意外,昨天15时的温度竟攀升至20℃,今天还将继续上升,最高气温可达23℃。 http://www.nmc.gov.cn/news/209761.html 3月16日白天,暖暖的阳光撒在大地,照在人身感觉甚是 …

关于雨水也来几句玄的,我也没有忘记我是雨

最初的和最关键的和最后的问题分别是交流和交流和交流 流动的个人用流动的语词在流动的世界中交流着流动的情感。 流动的河流接纳此时的雨才得恒久不枯。 最新评论 古雴 2009-03-16 15:45:42 :“辩证法”就是对话或者说“交流学”。我看叫交流哲学也不错。 我觉得,无论是说人与人的相处或者人与世界相处来说,交流既是前提,又是手段,也是目的。 physis 2009-03-22 23:24:3 …

本期音乐:亨德尔竖琴协奏曲Händel-Op 4 no 6-Allegro

http://www.mydrdr.com/12%20Harp%20Concerto,%20op.4%20no.6.mp3 巴赫、维瓦尔第,接着该是亨德尔了,对吧,所以最近mp3的空间逐渐被亨德尔占据。 早前贴过一次亨德尔的示巴女王的莅临,不过那时候还没有专门盯着亨德尔来听。 最近主要听的是亨德尔的室内乐集和管风琴协奏曲集。久违了的管风琴继续让人震撼。而且发现亨德尔的管风琴协奏曲似乎比巴赫的听着更 …

关于女哲学家和攻受论

以下是我在“我不会在咖啡馆约会”后的评论中我被逼出来的一些说法,既然写出来了,就是白纸黑字,没办法了。鉴于这是一个不小的话题,因此专门开辟新文存档。 后来比我还邪恶的Chern同学说我这个是“女哲学家养成计划”,此题有趣,但太易引起误解。我的阴谋非常复杂,既不是要诱拐mm,也不是要培养女哲学家,更不是要找一个成为女哲学家的mm。但确实和各方面欲求都有联系,而最根本的宗旨始终是完善我自己的哲学。但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