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轩

[英]马克曼•艾利斯:《咖啡馆的文化史》,孟丽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2月

  前言第2页    咖啡馆的故事需要从历史中追根溯源,其中17世纪、18世纪扮演着主要角色。自第一家咖啡馆在伦敦出现之后,在这百年光阴里,咖啡馆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一道无处不在的风景,是社会交往、流言蜚语、商讨辩论发生的必要场所。是咖啡馆让男人们学会了建立一种混合式友谊的新方法,他们在讨论中注入商业冒险、苛刻的评审、科学讨论和政治俱乐部等各种内容。本书正文的 …

未名签名档小合集

长期以来我在未名上的签名档就是简单的博客地址链接,广告作用有限。 近来在系版上出没得多了,看着一些有意思的签名档,体会到较为丰富的签名档确实有相当的吸引效果。 我并不喜欢写零碎的格言式的作品,不过偶尔写那么几段倒也感觉不错。 不知不觉已经添了9个签名档(其中最新的4个好像还都没机会在帖子中用到),加起来字数有了足够的规模,就在博客上作个合集吧。 除了第2条的几句话都出自《海贼王》,第8条的则是老早 …

09年春节桂林游

09年春节桂林游 古雴 发表于 2009-02-10 19:46:13 http://picasaweb.google.com/HYL510/0922# 阅读169次 评论 个人主页 扔小纸条 文件夹: 生活——游玩 桂林是一个特别的地方。24年前,我爸妈在这里新婚旅行。 当时中国的旅游业可谓刚刚起步,条件很苦,专门旅游结婚的旅行团居然也安排不出足够的夫妻房,几天中大家轮流住一间夫妻房。结果是整个 …

2009春节期间全家年夜饭旅游流水账

2009春节期间全家年夜饭旅游流水账 古雴 发表于 2009-02-09 20:56:31 照片见http://picasaweb.google.com/HYL510/09124 阅读152次 评论 个人主页 扔小纸条 文件夹: 生活——游玩 这是今年除夕至初二全家(姑表亲)的一次所谓旅游,第一次尝试在外地吃年夜饭,总而言之主要是吃年夜饭,实在称不上什么旅游……沿照片简略地记下流水账:照片见htt …

我是怎样读书的?

关于读书与写作,我更早时说过,这两种活动循环交替,成为我的思考方式,思考从读书中开始,而在写作时告一段落。不过这样说过于笼统,于是有“写者,泻也”一文描绘我的写作风格,而最近的“我是如何憋论文的”,则补充谈了写论文这一特定的写作方式,现在再补上读书法,就更齐全了。 还是那句老话:我的风格并不值得夸耀,更不值得模仿。特别是,如果你想踏踏实实搞学术,就不宜参考我的方法。 不过如果你只是为读书而读书,并 …

“学术”四解

同样是号称走“学术”之路的人,走法常常各异其趣,虽说每一个人的道路归根结底来说都是独一无二的,然而大致粗略来看,对“学术”一词大约有如下四种理解方式。当然,具体的某个人可能介于几种道路之间,不过大致的方向大约就是这四个吧。 第一种“学术”我称作“学院之权术”,虽然说起来有些见不得人,不过这确是多数所谓“学者”的走法。他们所谋求的不在于自身的长进,而在于头衔、职称和权威等标签,与政治和经济领域中的权 …

JOKER!——小丑、讲笑话的人、百搭、大鬼、王。

我只是一个在嘈杂喧闹的市井街头用随手拾得的最粗鄙的道具向匆匆而过的路人们耍弄着最低俗的戏法只是希望忙碌的现代人偶尔驻足片刻的无人捧场的卖艺人。 ——古雴 他既不是目中无人,也不是目中有人,他只是努力追寻真正的智慧。一个真正的小丑和其他纸牌是大不相同的。 ——苏菲 所以,苏菲,你现在必须做个选择。你是个还没有被世界磨掉好奇心的孩子?还是一个永远不会如此的哲学家? ——《苏菲的世界》 前一篇“海贼船的 …

海贼船的结构

钮拉特有一个著名的比喻,大致是说科学就像是一艘在茫茫大海中航行的船,如果它出了问题,人们也只能用现成的或可以在海中拾得的东西来修补,或许你可以说把船整个拆掉重装更好,但问题是现在在茫茫大海中这艘船就是我们的立足之地,只能边航行边修补。 这个比喻是不错的,然而那些科学哲学家们并没有充分注意到的是,科学并不是人类文明中的一个孤立的、自由漂泊的东西,它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其它进程总是密不可分的,也许不是将 …

科学革命究竟是什么?

这个学期终于结束了~~ 本文的选题并不让自己特别满意。 科学革命究竟是什么? ——评夏平“不存在科学革命”说 “科学革命”——特指17世纪前后“从哥白尼到牛顿”的那一段历史——是柯瓦雷以降的科学史研究的最大热点,以不同视角和线索来评点这一“科学革命”的文献汗牛充栋。然而史蒂文·夏平在其名著《科学革命》中开篇就语出惊人:“根本就不存在科学革命这回事,而这本书就是要讨论科学革命。”[1] 那么,夏平究 …

一种科学实在论如何可能

虽然每一篇论文写完后都会令自己恶心难过,但令我如此不适的论文还是久违了。写完之后几乎自己连一遍也没读毕就匆匆打印,急忙去学校交了,这篇论文的酝酿过程也尤其不爽——书还是读了很多,蒯因、达米特、古德曼、普特南……各种科学哲学、形而上学、认识论的教材和手册……当然都是中译。你说我咋还是不找英文资料呢?一是时间不够,二是实在也不想读。我发现绝大多数分析哲学家的文字都完全不配我胃口,读不进去(当然,维特根 …

关于未来几年的研究计划——读书与写作课程作业

在学术方面,我不习惯于为自己设定计划或目标。这并不意味着我是个随波逐流的人,相反,在任何时候我对自己脚下的道路都有着明白的理解,我会果断地踏出下一步,但我不执著于某个尚未进入我视野的遥远目标。至今我的成长道路从细节看似乎每一步都是自然而连续的,但总的来看却显得出乎意料——尽管回顾起来似乎找不出什么明显的断裂或转折,但在几年前的自己总是绝难以设想几年后自己的道路。这是很奇妙的事情,我感觉这样的人生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