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轩

思、史、诗——关于这一版分类范畴的解说之一

关于新的分类方式以及为什么叫它“范畴”参见“网络时代的范畴和超文本的学术”。 现在的这个结构是一边搬家一边建构起来的,没有经过更深的反省和雕琢,是一个最粗糙的版本,以后肯定会不断作出调整的。顺便说一下,由于博客导入导出时分类结构的复制最成问题,不好操作,所以当我在主博客作出微调时,在分基地和备份中恐怕不会及时同步更新,只有当重大变化或者累积许多变更之后才会去同步吧。 现在的分类结构有三个主范畴:思 …

Blogcn果然有日志审核啊

这就是为什么它只可能作为分基地的道理。 昨天导入完之后没有细看,今天一看,各分类范畴下的文章数少了不少,再进后台看,明明该有871篇日志,怎么只有641篇了?再进去一看,乖乖,中国特色的WordPress就是不一样,日志里头多了一项叫做“未审核”的栏目,里头躺着我那失踪的227篇文章呢…… 估计是按照关键词和一些算法筛出来的,过了一天也没放行,不知道还要审多久,也不知道会截留多少篇,咱们拭目以待吧 …

随轩分基地初步架设完毕

http://philopsychy.blogcn.com/  blogcn和原来的yo2合并后,最近刚刚试水WordPress,我正好有一个古老的blogcn账号,翻出来还能用,马上升级成WordPress平台,导入导出xml,很快就复制完了。不过遇到的的问题一是每次导入的xml文件最大只能是2M,我分了十几次才倒过来。二是倒过来后分类系统发生了一些紊乱,每一个子目录都变成了两份,一套 …

网络时代的范畴和超文本的学术

基于WordPress的博客有无数好处,备份的功能、方便的维护、多样的模式选择和丰富的扩展空间,除了传说中的比较占服务器资源之外,实在是无可挑剔的。 对我来说,除了至关重要的可备份性之外,相比歪酷博客而言,WordPress还提供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革命:即分类方式的变革。 这个变革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也就是从原先的线性条块分割的模式,变成了多重对应。也就是说,在歪酷,每篇文章从属且只从属于一个文件夹 …

即日起更换博客

想从歪酷搬走的念头几年前就有了,自从我给歪酷客服邮箱发送的报告bug和提建议的邮件全部石沉大海,我就开始留意其它的博客服务商了。不过一直都没有发现合适的地方,国内的博客空间要么就是功能太弱,要么就是审查太严,而国外的博客该墙的都被墙了。 当然,更关键的是,我注重历史的连续性和统一性,不愿意把以前的文章都割断掉而另起炉灶,而要整体搬迁以前的文章,又是一件浩大的工程,如果没找到特别合适的地方,我也不会 …

行医模式作为中医的现代意义——张大庆讲座感想

今天张大庆老师讲中国医学的现代化历程,昨天的科学是什么课正好也是张老师讲古今医学模式的转变,今晚的讨论课同学讲的是中医的现代化问题,综合起来,谈一谈我的想法吧。 张老师讲的中国医学现代化历程指的不是中医现代化,而是西方现代医学的引入过程,而中医现代化这一概念不同于西医化或科学化。所谓现代化首先指的是一种分界,即与传统划清界限,走上新的发展模式。 中医的现代化首先是被迫的现实,在现代科学和西方文化的 …

技术的资本化——韩启德讲座感想

今天请到了韩启德老师来讲“关于医学技术发展的价值思考”。这门课的系列讲座似乎医学方面的主题偏多了些,不过多也有多的道理,毕竟医学领域是最能集中体现科学、技术、人文、伦理、社会、政治等问题的复杂关系的地方。 虽然许多相关问题之前的讲座已经听过了,不过韩老师仍然带来了不少新鲜的事例和观点。韩老师着重讨论的是医疗中的新技术的发展——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的确带来了许多方面的提高,然而这些提高从整体来看,究竟 …

Hello world!

这是开博时自动生成的第一篇博客,保留原文以记录历史。“文字和影像比我们活的更长久” ——————————————————————————————————————— 欢迎来到爱写字。 这是您的博客的第一篇日志,编辑或删除这篇日志,然后开始您在爱写字的博客之旅吧。 请用心记录生命中每个让您感动、值得珍惜、珍藏与回味的瞬间;请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下那些人,那些事;请相信,文字和影像比我们活的更长久。 以下是 …

平正阔达之道——从科哲会议回到杨子讲座

第一届北京地区科哲研究生(创新)论坛终于搞完了,我虽然没有怎么出力,但毕竟被安上了一个学术委员会主任的头衔,前期负责审稿,开会时负责一节的主持以及参与评论。 原本安排让我评论的是suli的文章,不过suli似乎是突发了什么事故(bless一下)今天没有去,于是没机会说了,有点遗憾。 Suli基于胡塞尔和希伦对胡塞尔的诠释对实验室“制造现象”作了一个“构成性分析”。就关注的问题而言,我对这类问题也颇 …

数理化之于生物学——昌增益讲座感想

今天昌增益老师讲了“在物理学和化学推动下的生物学”,讲了物理学和化学给生命科学带来的概念和技术,以及介绍了历史中许多物理、化学背景的科学家对生命科学的贡献。 昌老师的讲述是比较表面的,没有突显数理化与生命科学学科发展之间的更内在的关联。事实上,生命科学之所以受物理和化学的推动下如此发展起来,并不是因为偶然地历史上出现了一些跨学科的科学家,恰巧引入了一些物理和化学的成果而造成了推动。而是不如说,在现 …

关于高考保送制度改革和胶州路大火

中国的教育制度似乎越来越向糟糕的方向改革,奥赛保送的取消令人惋惜。 当然,奥赛体制的确出了问题,本来只适合于极少部分数理尖子参与的竞赛,挤入了太多的人,这是糟糕的。至于奥赛造成的普遍性偏科现象是另一个问题,稍后再论。 禁止小学奥赛和初中竞赛班等措施似乎并不足以取消奥数热,取消高考保送也许是一劳永逸的手段。但这些手段即便能够消解全民奥数的困境,也始终是因噎废食之举。 在我看来,保送生不是太多了,而是 …

生命伦理学与法制建设——张大庆讲座感想

今天张大庆老师讲生命伦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情况,介绍了现代医学所带来的许多伦理难题。 我特别注意的是生命伦理学与法制建设的关系问题,张大庆老师说,西方生命伦理学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一个一个的官司打出来的。而在中国,这方面还很欠缺,张老师鼓励医院、医生要敢于“吃官司”,面对那些虽然违背现成的规矩的事情,但在伦理上应当坚持的话,就应该去做,即便输了官司,也可以推动人们对相关法律和伦理的理解和反省。 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