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精神与人类文化
小时候不喜欢体育运动,一方面是自己懒得动,另一方面觉得体育太“暴力”,比不上智力活动安静文雅。 小时候倒是喜欢下象棋,但一直不太理解的是——为什么象棋也算是“体育”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了解到象棋与体育的共同点,也越来越深地体会到了体育的魅力。 体育不仅仅是“锻炼”,更不仅仅是一种“暴力”。它可以与哲学、科学、宗教和艺术等等并列,成为“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在体育精神中孕含和体现 …
比较随意的学术写作,随想或杂文之类。
小时候不喜欢体育运动,一方面是自己懒得动,另一方面觉得体育太“暴力”,比不上智力活动安静文雅。 小时候倒是喜欢下象棋,但一直不太理解的是——为什么象棋也算是“体育”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了解到象棋与体育的共同点,也越来越深地体会到了体育的魅力。 体育不仅仅是“锻炼”,更不仅仅是一种“暴力”。它可以与哲学、科学、宗教和艺术等等并列,成为“文化”的一部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在体育精神中孕含和体现 …
用Excel展演浑沌! 用于科普,借助Excel演示浑沌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首先,Excel是一个“家常”的软件,几乎每台电脑上都有,不需要使用者专门下载分形软件,随手就来。而且,Excel的操作是傻瓜式的,不需要任何编程技巧。同时,Excel生成图形非常方便,转换为图片、Word文档、PPT、网页文件等都非常便捷。对于初次接触分形的人来说,用Excel亲手操作显然是最直接的体验方式。 在绘制较简 …
无论是在日常语言中,还是在哲学以及科学中,“物质”这一概念都是如此基本,以至于人们频繁地提到它,却很少深究它的确切所指。 与时间、空间等等已被习以为常的概念类似,在历史上,人们对“物质”的观念并不总是一致的。 在今天,“物质”(matter)作为物理学术语,其含义通常被理解为:“指任何具有质量、可以察觉和测量的东西,所有物质都是原子构成的,而原子则是由基本粒子构成的。”[①]在日常语言及哲学讨论中 …
说明 以下的讲稿在演讲以前就完全写好了,实际讲演时由于一没有ppt协助、二临场发挥欠佳,少讲了很多,发挥得也不太好,看看这篇讲稿应该可以补充一些。《上帝掷骰子吗》可以在http://book.sina.com.cn/nzt/liangzishihua/在线读。 开讲 由于准备过于充分——已经把整个讲稿写好了,所以讲的时候可能会有些拘束,而且不能放ppt,所以我总要经常看稿子,请大家原谅。我讲的东西 …
今天的“博物学的当代意义”论坛,意犹未尽,怪我一开始提问太早,后来想发表点观点,再没有机会了。 听到一些同学提问博物学与人类学、又有人提到了历史、又有人说什么是博物学等等,有些联想。 博物学并不是某一门学科,正如“实验科学”不是一个专门的学科那样,而是一种精神、一种传统、一种方法、一种思路、一种情怀,等等。提倡博物学的这些特色,对于当代自然科学的许多倾向,有着一定的制衡作用。 博物学就是“Natu …
无论对科学与宗教的关系持怎样的观点,对科学与宗教关系的考察无疑是科学史研究和宗教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在现今的大科学时代,在科学与人文寻求对话的要求下,探讨科学与宗教的关系具有尤为特别的意义。 需要指出的是,科学与宗教的冲突与和谐关系,首先并不是学者们千方百计地造出来的,无论是冲突还是和谐,都是现实中的问题,即便只是作为一项客观的考察,也不能否认科学与宗教确实存在着的和谐关系(当然也不能略过他 …
前一阵人大等高校校长提出政府对北大清华的政策过于倾斜的问题。 政府对于北大清华的偏重确实是很明显的,除了财政上的支持以外,主要体现在招生政策上的巨大倾斜。 招生上的倾斜在上海的高考制度上体现得很明显:在上海,北大清华是所谓的“零志愿”,与其它志愿分开取档,先算完零志愿的再分配其它。也就是说不填白不填。即便已经获得复旦、交大等重点大学的自主招生、加分等优惠条件,仍然不妨碍考生填写零志愿,若被北大清华 …
看到玻姆讲:哲学一词原意是爱好智慧,现在它变成了一种技巧。我还认为我们时代正堕落成把每一件事都归结于种种技术,它把每件事的意义抽掉了,我认为人们已经堕入了唯技术论……(《原子中的幽灵》第118页) 玻姆倾向于后现代主义哲学,这我早就有所了解,不过他的话还是有道理的,英美的分析哲学、逻辑实证主义,可不就是把哲学变成“技巧”吗?虽然仍然保留了哲学强调“追问”的特点,但是在追问背后的“追求”被淡化了,尤 …
许多人对所谓的“反科学文化人”十分不屑。有一条很简单的逻辑:那些嚷嚷着反科学的人自己也享受着科技、在用着电脑写文章,根本离不开科技,反科技岂不是虚伪得很? 这条逻辑貌似很有理?其实幼稚得很。 打个比方:我们每天都离不开自来水,但要是水质有问题,难道我们不应该指出和批评吗?是不是自来水公司可以有这个逻辑——“你批评自来水,那你能离开自来水吗?你一边享受着我们的自来水,一边还要 …
第二章习题: 1、捍卫或者批评:“D-N模型或者覆盖律模型并不能阐明说明的本性。如果某人想知道在条件y下x为什么发生,当被告知在条件y下它总是发生的东西,这并没有阐明什么。” 科学始于惊奇,科学寻求说明,以满足这种惊奇。(见教材第26页)科学说明与“人类的其他行当”的说明的分别在于其方法和规范上的,而不在于说明的对象。所谓科学说明,针对的是“惊奇”,即寻求对“为什么”的回答。 因此,我们不妨首先关 …
小古谈量子物理(口语版) 第一讲:读不懂的收获 读书沙龙这个活动是期盼已久了,大家知道我是非常喜欢书的,首先是喜欢买书,其次喜欢看书。在学生中间我买书恐怕是最多的了,当然不是全当摆设,读得也不算少。 现在市面上的书实在太多了,烂书一大堆,不过好书也太多,要我从那么多好书里头挑两本推荐给大家,是非常轻松的。但是,要我花个把钟头专门介绍一本书,那就有些困难了,因为我读书是“书读头”,就是往往一本书拿来 …
所谓“本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人的本质即是指使得之所以人成其为人、称得上人而与其它东西区分开来的的根本原因。 所谓“人性”,词典上最一般的释义是:“人所具有的正常的感情和理智”。显然,例如生物学分类意义上的判断方法——例如说人是“两足无羽”的动物——并非哲学关心的问题。哲学意义上谈论的“人的本质”,除了从感情和理智这两个角度之外,还能包含什么内容呢? 可见,我们谈论“人的本质”,实质上正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