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轩

康德伦理学与“人类中心主义”(初稿)

  摘要:   以康德为代表人物的“人类中心主义”成为当代环境伦理学的矛头所向,非人类存在者是否具有“内在价值”成为了争议焦点。然而关于究竟何谓“内在价值”,当代学者与康德的诠释截然不同。本文以收到环境伦理学广泛批评的“人类中心主义”以及“价值”与“目的”等伦理学基本概念为切入,梳理并评述了康德伦理学的特点,指出环境伦理学对康德的批评在相当程度上基于曲解。本文指出康德 …

在两个吴老师的博客上关于奥运会

我并不关注吴飞老师的博客,只是听说新一期的共青苑要组织一个关于奥运会的交流会,以吴飞老师为主角,以他的两篇文章为中心,我一直以来都很关注奥林匹克精神,因此也去拜读。结果发现我并不欣赏吴飞老师的说法,在网上我当然是毫无顾忌,想批评就批评了。至于具体的一些后果以及那个讨论会究竟怎么样了,我不管了~ 最近又顺手在吴(国盛)老师的博客上谈到一下奥运,也顺便附上。由于都是即兴评论,条理并不十分流畅,关于奥运 …

闭关期间在KKBBS上的部分文字

直接贴链接吧。其中最后那个关于陈嘉映讲座的讨论自以为还值得一看,别的只是记录在这里备案罢了~ 京剧教育不宜强制在中小学试点推广 “四姨太”能得到什么资源? 再谈论坛开放问题 ZZ论美国不适合实行民主制 针对版主的3个建议 科科论坛第49讲:科学的改造与社会的重建(2月29日) 北大科技史与科技哲学论坛第50讲 北大科技史与科技哲学论坛第52讲 咱們是不是也討論一點熱點問題, 一个病理学案例:对毕达 …

复出预告~

锁博没啥意思,并没有如预期地有助于改变我的生活状态,不如说是反而让我的生活更加没有规律,而且有导致活力减退的危险。顺便说一下,最近心情很复杂,各种情绪夹杂,不过总的来说有点亢奋,强烈的写作欲望,用笔写已经不足以宣泄了~  再加上,嘿,吴老师竟然也玩起博客了,哇哈哈~~哇哈哈哈哈~~  因此准备提早复出了,不过大约在一个月之后才会恢复正常的更新,最近先搞定毕业论文,然后将花一段时 …

闭关锁博

即日起(很222的日子),闭关锁博。 重新恢复时间未定。总之大家先迎接奥运会吧。 评论回帖    huyong 2008-06-25 00:47:56 [回复] 很羡慕,很希望加入您们其中,渴望得到帮助!    古雴 2008-03-29 21:30:47 [回复] 我不知道北大马哲的状况,没法甄别。我个人还看不到中国的马哲界有多么大的前途,哪儿的马哲都不会 …

为什么随轩不怕抄袭剽窃

在随轩刚刚开始运转不久时,就有朋友提醒我当心一点,学术文章贴在上面总难免会有抄袭剽窃的危险。到最近也有师兄提示我或可多为报纸投稿,既能赚点稿费又能多少保护版权。不过对我而言,无论是给报纸写稿还是给杂志投论文,一是与我目前的资历水平不相称的;二是或多或少失去了自由;三是没有必要,因为我一不缺钱,二不怕抄袭剽窃。 说“不怕”,并不意味着不“恨”。我想,对于任何一位充满热情的作家、艺术家或科学家而言,它 …

这学期的事

毕业论文倒是小事,反正写论文早已融入日常生活了;关键是,由于种种原因,这学期必须要选10分自然科学类课程,另外还必须要对英语发动决定性的战役,这意味着,这学期我的生活方式必将不再“日常”,非得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生活才行。 理科课程本来想选生物课,一方面对将来的专业或许有些好处,另一方面或许比较好混一些。但看着生科的课表上每一门专业课都带着一门实验课,便打了退堂鼓。尽管做实验也是科学哲学研究必要的 …

“看客”的惰性

在博客的运作和BBS的管理上,最令人头痛的问题并不是没人看,而是看的人往往只愿意当“受众”,而不愿意参与,甚至连偶尔留一个字也不愿意(诸如“赞,顶,晕,阅,re,omg,orz等”)。但他们也不是因为不感兴趣,或干脆不屑一顾,事实上许多人经常会来看看,其中的一些人偶尔会说一句“有启发”(这总算也是一种反馈方式了,尽管是间接的),但总的来说就是懒得留言,关键是从来不会根据“演讲者”的节奏而给出的有针 …

媒介哲学:引子

吴老师曾提起,说小古将来或许可以在媒介的技术哲学做些专研,当然这是将来再考虑的事情了。 确实,对媒介的关心对我而言绝不是心血来潮的兴趣,而是一种非常基本的、贯通性的视角。 吴老师曾区分过两种“技术哲学”(或一般而言的“XX哲学”),一种是作为一种部门哲学,即把XX当作哲学反思的对象;而另一种是作为一种哲学品格,即把XX作为整个哲学的根基、走向或出发点(鉴于此,我叔叔的说法倒是有道理的,如果他指的是 …

“爱”作为终极的意义

问一件事的有什么意义,大致是问为了什么而做此事。不过一件事的目的往往很难确定,吃饭的意义是消除饥饿,或者增加营养,或者满足味觉,或者是同时为了多种目的。 同时,意义是可以被进一步追问的,比如我说吃饭是为了增加营养,那么再可以问:增加营养的意义是什么?接着问增加营养的意义,可能回答说是为了保持健康;保持健康又可能是为了活得更好更久……那么这个追问到什么时候可以终止呢?这个终结点可以称作是所谓的“终极 …

日常讨论中我们使用什么逻辑?

今天听了虎哥的“直觉主义逻辑”,第一节课当然是先讲一点引言导论,然后再开始讲这个逻辑系统。我关心的是导论部分,虎哥是搞数学的,因此哲学方面的争论一笔带过,没有花多少时间。 虎哥对直觉主义逻辑的勾画还是很简练而到位的:直觉主义针对的是数学,而不是日常交流,日常交流中的排中律仍然是可靠的,因为日常生活接触的世界是有限的。而直觉主义的逻辑并不是偏执古怪,其实很简单,他们就是把柏拉图主义者谈论的数学命题的 …

爱情哲学:引子

http://yilinhut.net/2008/02/17/1855.html(科学主义之歌) 这首歌真是越听越叹服,每一句话都是那么到位,那么精炼,又那么传神,而且对科学主义刻画得非常全面,该说的都说了,而无关的话一句也没有!这首歌对科学主义的描画的精妙是一般反对科学主义学者都难以企及的。 问题是:这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一个流行歌曲的歌词写手,创作的一首流行的爱情歌曲,竟能如此贴切地描绘出“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