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pan>胡翌霖</span>

价值与权利——物化的伦理学

相关话题以前早已讨论过了伦理学生死问题专题第二次作业:关于生命的价值 技术哲学导论第一次讨论发言提纲 ,不过以前的讨论是藏在两次作业当中,或许不够鲜明。由于这个问题对于我的“思想体系”而言相当重要,因而放一篇专题。 在词源考证我没有下功夫,仅按金山词霸和哲学词典来看,“价值”和“权利”等词的源流大概是这样的:“使……强大”——“是值得的”——“有价值”;“正直地(做……)”——“是正当的”——“有 …

文即理

之前提到理科,这里不妨再关于“文”、“理”多说两句。 文理相分是一个现实情况,我不想去清除理论与文学的现实差别,不过我想提示一点:所谓的“文”——文学、文字、文化、人文之文;与所谓的“理”——数理、理论、理想、道理之理,在某些根源处其实是相通的,甚至本是一体的。 现在的学科划分是:文科/理工科,仿佛理科与工科更为接近,亲密无间。这便造成了某些误会——人们所想象的“理”的特质风格,其实本是“工”的, …

本期音乐:“科学主义之歌”(Super Star)

什么是“科学主义”?反科学主义可以说是我的基本立场之一,贯穿于我的所有文章之间。不过Unic仍旧说:很模糊。  想想也是,我基本是把反科学主义当作一种默认的导向,而在具体讨论中,则从来没有旗帜鲜明地针对过“科学主义”这个概念。  因为科学哲学是我的主业,这方面的观点尤其需要慎重起见,因此我暂时不想明确地来界定“科学主义”这个东西。而且我也不想搞“两军对垒”,若是两军对垒的状况, …

数理训练对于学哲学的好处

尽管说本科就到了哲学系,我仍然毫不羞耻地以“理科出身”自居。当然,现在中国的高中文理分班是很糟糕的,高中的所谓“理科生”未必有多“理”,反正大半的同学都会选物理;文科生更是很难说接触了多少“文”——中学的历史、政治之类哪能叫“文”? 不过我所谓“理科出身”,不是由于高中是“理科生”,而是由于我从小学起搞了十多年的理科竞赛,经历过这么多年的奥赛训练,我相信比起一些大学本科理工科出身的人而言,我也能够 …

向一般人介绍哲学究竟研究什么

春节回家免不了亲戚聚会,亲戚聚会又免不了问长问短,问长问短又免不了要问起我的情况。这次被问起,哲学究竟研究啥? 这次一拨亲戚当中,叔叔是个大学生,至今偶尔还会看些书,其余都是最普通的市井百姓了(也就是说,不看书)。叔叔对我很关心,说起上回在上海书城特地去找找科技哲学方面的书,说找了半天没找到“科学哲学”,找到一本“技术哲学”翻了翻。他对我说他终于知道了技术哲学原来是用技术手段去研究哲学。我当然是哭 …

[西]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

[西]奥尔特加·加塞特:《大众的反叛》,刘训练佟德志译,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16元——☆ 这本书是我回家时在火车上读的,拜晚点之赐,正好一口气读完。不过下面的摘抄却是在我回北京前的最后一天才录入电脑的,由此可见我在家的荒废程度。 这本书非常精彩,以至于我想要把它列为“★”推荐,犹豫再三,还是降了一级,因为考虑到此书的表达似乎过于激烈了些,一种看起来较为温和的精英主义立场可以通过我以前曾 …

随轩的意义何在?

随轩的意义究竟何在?我经营这个博客是为了什么?这些问题我已经淡忘了,因为写博客逐渐成了日常的习惯,想到就写写,不需要什么目的和理由。不过搁置了一段时间以后,这个问题重又浮现出来——我为什么要关闭博客?如果不关闭,那么我又为什么要继续写博客? 翻出一年半前我自己的一段留言: http://yilinhut.net/2006/03/24/350.html 古 2006-07-07 01:59:06 我 …

祝大家春节快乐!

在春节之前懒得再更新博客了,在这里先祝所有关注或路过我的博客的朋友们春节快乐,新年快乐! 希望来年还会来关注这个博客的朋友在百忙之中请务必顺手在此留下只言片语,谢谢支持。     评论回帖    s 2008-04-04 12:45:20 匿名 221.230.20.16 [回复] 古兄弟都这么说了,那我现在就去注册吧!    古雴 20 …

火车晚点7个半小时……

Z21直达。7点半准时开车,准点应于7点到上海,结果下午快4点到。算是免费观赏雪景了……还真没见过这样的暴雪,积雪过膝,雪很细很松,真想下火车走走。 最新评论              随缘 2008-01-29 19:55:29 匿名 124.17.18.213 [回复] 吼吼,小古回家过年啦!在此顺祝小古全家新年快乐、平安健 …

关于费耶阿本德语录5(哲学、科学与语言游戏)

http://hps.phil.pku.edu.cn/bbs/read.php?tid=338 http://hps.phil.pku.edu.cn/bbs/read.php?tid=339 新斋老蒋 费耶阿本德语录5 “自然环境的灾变、战争、完善道德体系的崩解和政治革命等也将改造成人的反应模式、包括重要的论证模式。这种改造有可能是一种完全自然的过程,而理性论证的唯一功能也许在于这样的事实:它增加 …

“责任感”

记得在初中刚上预备班(小学六年级)时,在班主任(政治老师)布置的第一篇“周记”(亦即“打小报告”的途径,不过我总是只谈“问题”,不谈具体的人)中,我强调了两个概念“是非心”与“责任感”,我认为老师应该着重培养同学们的这两点。一贯以来,我对同龄人的愤愤不平都远远超过我对老师的,我认为同学们只知道嘲弄和抵制老师的管束,自以为是,却从来都缺乏责任感,从而不能够自己约束自己。我认为老师不能只是侧重于管教, …

胡说“感觉”

改写“存在就是被感知”——“此在就是感觉”。人自始自终就是感觉的会聚。感觉(感官、知觉)本质上并没有“内”、“外”之分,相反“内外”之分正如“冷热”、“明暗”、“高低”、“强弱”等等,是由感觉而来的分辨。不过特别的是,“内外”之分来自于“对感觉的感觉”,亦即“自觉”,这种能力一般被认为是人类特有的,至少也是人类所特长的。 人类的特长的具体表现常常被指为理性或技术。大致说来,理性实在就是感觉“向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