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pan>胡翌霖</span>

[已解除置顶][置顶] 对随轩的一个导览

[已解除置顶][置顶] 对随轩的一个导览 古雴 发表于 2008-09-03 14:43:58 [置顶] 对随轩的一个导览 随轩的老顾客会记得在很长一段时期里有一个“[置顶]路过在此留言”放在第一篇的位置,从2006年3月被贴出后一直到今年8月我闭关后复出时被才我“打回原形”。为什么我把那个“留言板”摘去了呢?当然并不是我不再欢迎各路游客在此留言,只是一方面留言的功能可以由现在歪酷博客的“扔小纸条 …

何谓“理想”

今天在08级本科新生群中提到这个问题(08的新生太有意思了),何谓“理想”? “理想”这个概念算是我经常使用的,不过就此的分辨并不多。在“闭关期间关于爱与恨的散论”中我带到过“理想主义—唯心主义—哲学”的联系;在更早的文章中我应该也提到过(没有搜到);而两年多前,我谈论“我的人生理想”时,则完全是在日常语言上使用理想一词的;而在两年半前,作为我的所有文章的风格的一个明显的转变点的标志的文章之一,我 …

再谈“随轩”的意义

关于“随轩”的意义,在半年前即将闭关之前我谈过一回:http://yilinhut.net/2008/02/14/1850.html,经历了闭关和复出虽然并没有改变随轩的定位和风格,不过关于随轩的意义,我想现在可以给出一个更为全面的解说。 最基本的一点肯定不会变,那就是随轩的经营完全是自私的,之所以要公开给所有人看,是为了营造一个更适宜我自己思想发展的氛围,读者的存在本身对我而言就是一种督促和刺激 …

四谈奥林匹克——闲话杂评

l 之前几谈越扯越远,最后还是说说闲话吧。 l 奥运期间我在干啥?除了日常的新番动画外,基本上是全天开着电视看奥运,前半期是边看奥运边翻翻书,主要也就过了一遍《大问题》;后半期则是边看奥运边登健身车,成绩不错,最后几天里平均每天锻炼近三个小时,可惜奥运结束了,这两天锻炼量直线下降……一般中午起床吃一顿速冻水饺,晚上则自己做菜煮饭,隔三五天去超市买一次菜,另外偶尔犯懒叫几次外卖。 l 开幕式是相当成 …

重读《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

《大问题》的第二版已经上市一段时间了,奥运期间心血来潮,又把它从头到尾重读了一遍,感慨万千。 《大问题》中译的第一版是在2004年出的,那时候我刚走进大学校门,刚开始上哲学课,便幸运地遇到了这本书。 大约是上课的第二周我买到了这本书,准确的日期是2004年9月20日左右,为什么记得那么精确?因为在当时“哲学导论”课的论坛中我在9月24日的一个帖子中“隆重推荐”了我“四天前刚买”的这本书。 那一年的 …

本期音乐:莫扎特:A大调第五小提琴协奏曲K219 3 MOZART: Violin Concerto No.5

连续五期没有贴古典乐了,奥运结束,作为生活回归正常的标志,让古典乐重新回到博客首页吧~ 说起古典乐,除了巴赫,我听得最多的大概就是莫扎特了,也许听莫扎特的总时间还更多些,不过回顾了一下,发现我在这里转贴过五次巴赫的作品,却一次都没有贴莫扎特,似乎有点说不过去了啊……所以,来一首莫扎特吧! 第五小提琴协奏曲不错,在网上又恰好能找到完整而高速的链接,就是它了! 后面附上在网上搜到的介绍。   …

三谈奥林匹克:金牌与爱国

这篇“三谈”继“二谈”写完后不久就动笔,断断续续,直到今天才写完,足足写了十几天。所以不必惊讶此文的思路混乱,一般而言,我的文章总是写得越快的,思路越连贯和通畅——这一方面是由于正是因为思路通畅,这才有可能一泻而出;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过多的打断导致原本就不通畅的思路愈加支离破碎。但无论如何,既然起了头,我还是最终把这篇文字挤完了。 之所以思路如此不通畅,语言也如此生涩,是因为与本文相关的几个重要概念 …

二谈“奥林匹克”——游戏之“有意思”

下面的“二谈”写得更无条理,甚至根本就不谈“奥林匹克”了。只是在继续谈论“游戏”。但毕竟与之前和之后的散论同出于奥运会举办这一缘起,因此仍以“二谈奥林匹克”命名,若不是在此时写作,或许会被归入“胡说”系列。 不过尽管在标题上同列,但在博客上所置于的文件夹有所改变。第一篇因为侧重于古希腊的文化风格,因此归于历史博物类,而本文却并不涉及历史,算作游玩类吧。 这几天主要的精力都用来看奥运了。我并不是一个 …

创造概念的方式(随手记)

被动的(大众的交流)和主动的(学者的发明)。 主动的创造方式有两种:博物学式的“指物定义”和以概念定义概念。后者是将原本与ABCDEF等一大串概念乃至于一个典故甚至于一部哲学体系相关联的某种意义简记为一个方便的概念。 为什么要创造新的概念?很简单,因为老的概念不够用。一个直观如果是如此陌生,以致于人们无法将它自然和顺利地置于概念之网中的恰当位置,那么就只能在给它创造一个新居所。 如果是指物定义的创 …

谈谈“奥林匹克”——“奥林匹克Game”

很早就说要写一些关于奥林匹克的文章,之所以迟迟没有动笔,主要是因为我对古希腊无论是一手还是二手的资料涉猎实在太少,谈起来肯定底气不足。最近临阵磨枪地读了几本介绍性读物,当然也解决不了什么问题,不过为了赶在奥运开幕前写出,也只能将就着了。 尽管底气不足,但我一直都牵挂着古希腊和“奥林匹克精神”,相关的想法有一大坨,因为时间和能力的局限,我暂时还不能把这些思路系统地整理出来,因此只能写一些散论,等到它 …

一种科哲的“系统学习”方案

近来逐渐有一些朋友从KKBBS和博客等地方找到我,希望向我咨询考研事宜和科哲学习的系统方法之类。抱歉的是,作为一个懒惰的保送生,我对考研方面的情况可谓一无所知;至于科哲学习方面固然不是毫无经验,但毕竟仍停留在入门阶段,顶多是提供一些入门中的入门的经验以分享罢了。 不过大多数来寻求帮助的人需要的也是入门的指引吧,如果已然摸出门路的话当然也就不会颇费周折地向我咨询了。尽管我的能力有限,不过毕竟是北大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