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通选课小班讨论课助教的想法

关于通选课小班讨论课助教的想法

很荣幸受邀参加小班课助教培训和交流活动,谈谈我的经验和看法。

我曾担任“科学是什么”一课的讨论班助教,这门课由许多理工院系的名师共同开设,讲座+讨论班的形式也就开了一期。当时这门课是每周2学时听各院系老师做讲座,然后1学时分小班讨论,学分为3分,评分以期末论文40分+讨论班表现60分。

小班讨论面临的第一个困难,是同学们的选课热情。一开始这门课有一百多人选课,但当我们第一周布置完讨论班要求后,同学们争相退课,最后只剩不到50人选课。很多同学尽管对名师讲座感兴趣甚至坚持旁听,但就是不愿意选课。小班讨论需要每周都认真阅读、思考,每次都积极参与,还需要做一到两次报告,这些任务对于习惯于“听说书”那样平时混混,最后交一篇论文了事的通选课形式的同学们来说,确实是过于繁重了。我们应对的办法之一是许诺这门课可以突破优秀率的限制给出更高的成绩,但实际的吸引力也不是特别强,无论如何,这种课程本来就是面向那些不完全抱着混学分的目的而更有主动性的同学设计的,所以只能面对选课人数少这一困难。

这一困难本身对于小班讨论其实并没有什么影响,但它与第二个困难相关,那就是老师们事实上也不太欢迎和适应小班课。根据当时的情况看,大多数老师仍然把这门课当作一个单纯的讲座课,他们宁愿听众多一些,而不太考虑我们讨论班的事情。这也是为什么到第二年之后这门课的讨论班没有坚持办下去。当时我们希望每位老师都能为我们讨论班提供一些阅读材料,给出一些思考题之类,但效果都不太好,老师们的积极性并不高,给出的材料有时不太适合引导讨论。在这方面,我想在老师们的观念转换之前,还是要多发挥助教的职责,让助教更多地直接负责讨论班的设计。

第二个困难又与第三个困难相关,那就是如果没有较好的阅读材料,讨论往往会难以聚焦,经常不着边际地发散,同学们基于个人的观感泛泛而谈,而很难扎实而深入地聚焦于一些共同的话题。我们希望布置一些阅读资料也是这个考虑:首先每人必须下功夫准备,而不是凭空想想就像喝茶聊天那样来讨论了。其次讨论要有聚焦,聚焦的前提下再谈发散,无论是针对性的攻击还是援引来支持自己,材料的存在保证了言之有物,有一个基本的平台。

关于评分机制,我的设计是:平时讨论占60分,其中主讲和发言各30分。主讲成绩由全体同学共同打分,主要由其它同学决定,意味着每个同学准备报告并不是要想着如何遵循老师的思路或取悦助教的好恶,而是要主动把报告对象设想为同班同学,尽量去激活同学的反应。另外,每次课有3分的发言分,记录发言情况是助教的任务,要确实参与讨论进程的发言才被记录,只是出席讨论并没有分。掷地有声的、有敏锐洞见的,或引领讨论方向的发言记3分。只是一般的应和但毕竟参与了讨论就只记2分,也可以酌情给2.5或1.5分,最后取最高的十次之和,也就是说有些话题你可能特别陌生插不上话也没关系,甚至你也可以偶尔缺席几次,总共保证有十次讨论课积极参与就好。最后我们大班课的最后一节课被设计为由学生进行报告,每个讨论班推举一个最优秀的同学代表整个小班进行演讲,再由老师评选出优胜者,优胜者所在的整个小班都可以获得额外加分。总体来说我觉得这套评分制度还是不错的,有一定的激励效果。

 

One comment

回复 全讯网导航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