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笔记4:言语与命题,上手与现成
这两周读书不少,由于憋论文所以没及时写笔记,现在还是随手记一笔,因为和我即将写的论文可能也有点关系(关于海德格尔的上手和指引之类),就不按着书的顺序了。 在其他哲学,特别是早期分析哲学那里,语言往往被作为命题来分析,所谓的“真理”也被视作是某种命题或者是某种与命题相符合的东西。比如塔斯基说“‘天在下雨’当且仅当天在下雨”,据说这就是对真理的定义。 现象学并不把世界看成是命题的集合,同时也不把命题判 …
这两周读书不少,由于憋论文所以没及时写笔记,现在还是随手记一笔,因为和我即将写的论文可能也有点关系(关于海德格尔的上手和指引之类),就不按着书的顺序了。 在其他哲学,特别是早期分析哲学那里,语言往往被作为命题来分析,所谓的“真理”也被视作是某种命题或者是某种与命题相符合的东西。比如塔斯基说“‘天在下雨’当且仅当天在下雨”,据说这就是对真理的定义。 现象学并不把世界看成是命题的集合,同时也不把命题判 …
跟随吴老师,我在博士阶段主攻的方向无疑是现象学的技术哲学,具体来说,我的研究应该围绕“媒介现象学”这一主题来展开。 在媒介现象学这一主题下,我的研究可以以三个角度或三种方式展开,根据未来几年的学习和研究进展,最终的博士论文将限定在某一角度下选取恰当的题目撰写,在此研究计划中所提出的主题和角度只是研究的思路或切入点。 这一主题主要涉及两大学术资源,一是现象学哲学传统,以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为 …
毕竟广电总局始终是一个只知道颁布禁令的机构。不过话说回来,并不是说只要是广电总局的禁令,我就会一概地反对乃至嘲笑,对于这次的这个禁令,总的来说我是肯定且支持的。 如果说把外语缩略语改成中文全称并没有多大困难,那么何不改改?如果说困难很大,很难切换适应,那么就更是有校改的必要了。 有一个理由是说大部分人其实听不懂NBA。的确如此,中文的好处在于其可感性,也就是说,即便你对其一无所知,只是看到名字,就 …
今天只读了两节,关于所谓自然态度与现象学态度的区分。简单来说,自然态度就是非反思的日常态度,而现象学态度就是反思性的哲学态度。对这两种态度作出区分并不是要把它们对立开来,好像一边是普通人的自然态度,另一边是哲学家的现象学态度。事实上现象学态度是对自然态度的一种超拔而不是一种反叛或决裂,自然态度毕竟是人生活的基本状态,在日常经验的前提上才谈得上反思。而另一方面,普通人和哲学家一样时常在自然态度和反思 …
当年高中时对哲学产生兴趣,说来也是从阅读一些量子力学的科普书开始的,正如费曼所说,如果你认为你弄懂了量子力学,那你就是没懂。量子力学带来的惊诧令我难忘。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恐怕僭越或自大,我总还是觉得自己对于量子现象是有点儿理解的,特别是经过了几年的哲学学习,更是颇有体会,按照我所接受的一些哲学思想看来,量子现象倒也并不是那么地不可理喻,反倒是理应如此了。 量子现象最为典型的示例无疑是双缝实验及其变 …
这次主要讲“在场与缺席”,在场对应于“充实意向”,缺席对应于“空虚意向”。所谓在场或者说充实,就是指事物鲜活地、具体地呈现在你面前,被你直接指认到的情况。不过更准确地说,在场是由缺席来规定的,“当我们领会某事物的在场时之时,我们恰恰是把它领会成并非缺席的:如果我们要觉察到在场者,那么就必须存在着它的可能的缺席之视域。在场作为某种缺席的消除而被给予。”。什么时候可以说一个事物在场了呢?就是当我们不再 …
写作是一种习惯,搁置得太久时,写作的欲望就越来越淡化,最后失去了这一习惯,这是很糟糕的事情。总而言之,无论如何,我得时不时写点东西,重新唤醒动笔的习惯吧。 这学期吴门一起读索科拉夫斯基的《现象学导论》,顺便再蹭蹭靳希平的另类胡塞尔,争取这学期对现象学来个入门吧~ 于是随手写写笔记啥的吧…… 《现象学导论》的导言讲了本书的缘起、目的和概要。简而言之,这本书是要跳出对胡塞尔、海德格尔、梅洛庞蒂等等现象 …
哲学,或者说“爱智慧”在根本上是一种爱情活动。我一直说恋爱如哲学,哲学如恋爱,相关的说法可以在博客的“谈情——说爱”文件夹下查看。 之前还写过“哲学风格与恋爱态度”,把古今各种哲学风格与各种恋爱态度作了一个粗糙的对应,这并不是我心血来潮的玩笑话, 哲学与恋爱的相似性也并不单纯是一种文学上的比拟,而是说这两种活动在某些根本的意义上是共通的,一种文化或者一个思想者拥有怎样的哲学,他就会拥有怎样的爱情, …
新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华硕的新款UL30V。13寸宽屏,比老本本轻便了不少。华硕的最大特色乃是超耐用的电池,省电模式据说能用12小时,独立和集成双显卡配置,省电时可以关掉独立显卡,玩游戏也没问题。总的来说比较称心。是在附近的电脑城买的,第一家开价六千还价5750,第二家开价5250,还了半天价终于五千块成交,结果还是比京东网上贵了200块……当然实地买的好处是可以亲手掂量一下机子,早点拿到手,还有 …
话说康德伦理学包含非常强硬的义务观念,比如说“不能撒谎”,这一条律令是一种绝对的义务,就算是一个一个凶手询问你你的爱人在哪里,你知道说不撒谎骗他走的话你的爱人就将被杀掉,你还是不能撒谎。道德义务就是那样强硬。因为无论如何,杀人是杀人犯的过错,而撒谎是你的过错,无论有没有杀人一事,撒谎总是错的。如果你的爱人恰好出现于你谎称的那个地点呢?她的被杀是不是也有你的责任呢?总之,撒谎和杀人都是不行,凶手不该 …
现代性伴随着某种虚无主义,这是自然的,因为过去与未来相割裂,现在成了一个虚无的点。但相对主义未必是虚无主义,或者说它的旨趣恰恰与之相反。相对主义,或者说“相关主义”或“关系主义”,强调的恰恰不是断裂而是联接。相对主义不接受一个孤立的点,任何一个节点都只是在它相互联结的关系网中间才拥有意义。虚无主义丧失了追求,而相对主义并非没有追求,它追求的就是联结。 相对主义并不拒斥确定性,但所谓的确定性,可以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