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入门读物推荐:《生活体验研究》

现象学入门读物推荐:《生活体验研究》

[加]马克斯·范梅南:《生活体验研究:人文科学视野中的教育学》,宋广文 等译,李树英 校,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年

最近在关心教育现象学,找到了这本书。不过这本书与其说是教育学论著,其实更像是一本(应用)现象学导论,整本书都在试图描述一种人文科学的研究方式——现象学。

作者范梅南是加拿大学者,是“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之一,主编《现象学教育学》杂志。不过他来自荷兰,母语是荷兰语,当然也精通德文,因此学术上的脉承主要是欧陆的,他引用海德格尔、伽达默尔、梅洛庞蒂等等,也包括一些我不熟悉的荷兰现象学家,但完全没有引用德雷福斯之类的美国现象学家——我的意思是这很好。

我手头的这个中译本已经是2008年第3次印刷共13000册了,看起来销路还不错,不知道有没有影响到国内的教育学界。至于现象学哲学界,我觉得也值得关注一下这个“现象学教育学”的领域。事实上按照现象学的旨趣,现象学从一开始就应该是“应用的”,你可以把他看成一个应用了现象学的教育学家,也可以说他就是一个现象学家。

这本书基本上就是一个方法论的梳理,虽然提供了一些教育学上的运用案例,但是显然不太过瘾,因此总体感觉有些空洞,废话说得太多。不过对于完全不了解现象学的读者来说,这些“废话”也值得一读。作者另外有两本教育学专著有中译本:《儿童的秘密》,《教学机智》,在那两本书中,作者就完全不谈“现象学”了,不过确实还是贯彻着他在这本书中阐述的现象学旨趣。

关于现象学的研究,一个路数是越来越学究化、考据化,围着经典文本和专业术语打转;另一个路数是越来越神秘化,把现象学搞得像玄学、禅宗那样的修行悟道的形式。但我觉得这两条路都不好,真正发扬现象学的,就是范梅南这样的“应用”。当然,他玩得好不好,有没有曲解或简单化,这是另一回事了,但这个路数是很好的。

下面引用一些原文,原书挺厚的,不过我只摘录开头部分对现象学的一些基本勾勒:

 

第2页 本书中人文科学方法是公开定位于现象学的、解释学的以及符号学或是语言的。这不仅仅是因为作者的特殊兴趣或偏爱,而更是因为教育学要求我们对生活体验(孩子们的现实和生活世界)保持一种现象学的敏感性。

第3页 在一定程度上讲,本文的思想来源于欧洲的传统教育观念,因此我们力图对德国和荷兰学者们的著作作一方法论上的解读。

第11页 现象学的研究目的在于获得对我们日常生活体验的本性或意义更深刻的理解,……它和其他任何一门科学的不同之处在于它试图对我们在世界中前反思性的体验方式进行细腻的描述,而不是单纯地分类、分级或使之抽象化。因此,现象学并不可能提供给我们解释或控制世界的有效的理论,而是提供给我们可能的洞察力,以使我们与世界的联系更加直接。

第12页 ……例如,如果我们试图在生气时反思我们的愤怒,我们就会发现愤怒已经转变了或消失了。因此,现象学的反思并不是内省而是回顾。对生活经验的反思总是回想……////——这个问题有待讨论。

第13页 现象学试图系统性地揭示和描述生活经验中的内在意义结构,这种共核或本质也许只能通过生活经验中所遭遇的事件或实例来直觉地把握。

第16页 就像诗学一样, 在现象学研究中,询问结论和摘要也是不合适的,为了陈述结果而将诗义过度概括会破坏结果,因为诗歌本身就是结果。

第20页 我不否认我们需要理性的基础,但我将试图拓宽对理性概念的理解。

第23页 现象学引证我们直接普通的经验,是为了对那些我们最普通、最熟悉、最不证自明的东西实施结构化的分析。目的是对我们在生活世界中碰到的人类的行为、意图和经验进行一个活泼生动的、启发式的文本描述。为了这个目的,人文科学家经常利用诗人、座架、艺术家或者电影摄影师的作品——因为在这些材料中可以找到特定情境中的人,可以浓缩的、超越的方式找到各式各样可能的人类体验……但这并不意味着将人文科学与诗歌、小说和艺术作品混为一谈……差别在于现象学的目的是明晰和找寻意义的共核,而诗人和文学家则保持含蓄和特殊。

第28页 现象学既不是纯粹的特异性,也不是完全的普遍性。梅洛—庞蒂认为,现象学的态度甚至比经验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混合物更为复杂。现象学感兴趣的对象‘既不是永恒的,没有现实基础的,也不仅仅是一件事,注定明天就要被另一件事所代替,因而剥夺了任何内在的价值’。因此,现象学就在于以个人的方式调解特异性和普遍性之间的矛盾。

第28页 现象学不解决问题……有意义的问题能够被更好地或更深刻地理解,因此,在这种理解的基础上,我就能在某些情境下采取更为周全、机敏的行动。但在某种程度上,有意义的问题永远不会终结,它们始终是日常生活中对话关系的主题内容。

第33页 一篇成功的现象学描述是对生活世界的某些方面的恰当的阐述——它和我们的生活体验产生共鸣。拜登狄克曾在他的一次演讲中提到‘现象学式的点头’作为一种表达赞同的方式。一篇成功的现象学描述会让我们频频点头,……它为生活体验所佐证,反过来,又佐证生活的体验。

第37页 虽然,现象学的方法确实就是没有方法,但现象学的研究因循一定的传统,具有一定的知识体系,包含着思想者的生活历史,这一切共同构成了现代人文科学研究实践的来源和方法论基础。

 

 

家族相似→家庭意义相似

11 Comments

    1. 其实我也不是写论文的能手,特别是现在需要查找外文文献时,我发现自己很难再像中文文献那样大量吞吐后进行“垃圾过滤”,因此也比较头大……

      至于大量吞吐中文文献,我还是可以做到的,但也很难归纳出方法。

      一般来说,写论文也不是一开始就完全定好了主题,一开始顶多只是有一个模糊的方向——即便是命题论文,标题本身也还不就是“主题”,你还是得自己寻找突破口,建立线索。而在一开始,整篇论文的线索是不明朗的,只有一个大致的方向。

      但只要有大致的方向,那么就有了阅读的方向,顺着这个方向,开始找资料阅读。而在阅读的过程中,又会获得新的启发,然后再寻找另一些资料,着眼点可能越来越聚焦,线索可能会越来越明确,最终论文主题的真正确立是阅读完大量资料之后的事情了,因此这些资料天然地与主题相关联,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把它们串联起来。

      在阅读资料的时候我会在书边勾划,当然电子文档也有勾画的方式。等读完一圈材料之后,再回过头来把这些勾画出来的内容摘抄下来。之所以第一遍要勾画,是为了减少第二遍翻阅的功夫;但之所以第一遍只勾画而不摘抄不评注,是为了第二遍翻阅时按照更加成熟的思路重新审视相关的上下文,而在摘抄的过程中相当于对思路进行一次反省和整理。这个摘抄指的是敲在电脑里,给每一段引文注好出处,随时插入想法和评论,类似于这篇文章后面的格式:https://yilinhut.net/2011/09/28/3388.html

      很多引文最后可能用不到,一般而言,我写一篇论文所准备的读书摘记的篇幅大致相当于或略超过最终写成的论文篇幅。把所有可能用到的资料都摘抄好之后,基本上就可以把资料丢在一边了,接下来我就主要只面对那一个Word文档。

      下一步是重新排列这些引文的顺序。我先对论文结构做一个大致的安排,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等等,有时候也许框架到此时还不够明朗,但是可以大致排一个先后顺序来:我先说啥,再说啥,大致有个设计。然后,以段为单位,重新排列之前准备好的引文——当然,在重排之前,每段引文的出处都分别在每段引文上注明了,然后整段复制时不会丢失来源信息,复制时可以连带着自己的评注,也可以把评注当作独立的段落来移动,Word中的一段摘记相当于以前学者使用的小卡片吧,但复制粘贴起来更灵活了。

      重新排列完顺序后,就可以开始编织了,写作的过程就是把引文串接起来,没串上的就舍弃掉或者丢到后面的更合适的章节里。比如第一节是导论,我已经把引文中大致相关的内容排列在这一节下面了,可能有十来段引文,比较容易驾驭了。如果这一部分的引文还是太多,那么可以在这一部分下再作一次排序:我大概先说啥,再说啥,哪些引文我先说的时候可以用到,哪些我后说的时候可以用到,总之把大量引文分割成一个个可以一次驾驭的部分,然后一章一章,一节一节地把引文串接起来。

      这样的写法在最后真正动笔写的时候,会很快,因此思路会很顺畅。大体的思路基本上已经在搬弄引文的过程中成型了,如果还需要临时翻阅资料,也最好在整理引文的过程中完成,因为最后一边写一边再一本本翻书是很头大的事情,而我这样写最后感觉酣畅淋漓。

  1. Pingback: 随轩 » 知识即链接

  2. 刚查了一下,范梅南来北京时的翻译、宁虹教授的博士生蒋开君的新书《走近范梅南》已于2014年12月在北师大出版社出版。她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范梅南的现象学教育学。

回复 胡则牧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