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之作——《过时的智慧》(后记、目录及部分图片)

“过渡”之作——《过时的智慧》(后记、目录及部分图片)

过时的智慧

后记

我的第二本书即将出版了,《过时的智慧——科学通史十五讲》。这本书就是由我在北师大开的“科学通史”课程的讲稿整理改写而成。

这本书的出版有一些偶然性,最初准备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的其实是另两本书,《人的延伸——技术通史导论》和《科学可学吗——科学的教育史》,当时编辑说不如做一套丛书,希望再多加一本,我想到有现成的课程讲稿在这儿,于是便也把这本书提了上去,现在另两本书还没着落,首先推出的倒是这一本赠品了。

只开了一轮课程,而且课堂效果也未见得怎么好,就形成一本书,这确实是有些仓促,自然不可能是千锤百炼、精雕细琢的产物,大大小小的毛病总是难免,整体的布局和思路也难免粗糙。

但我仍然愿意出版这样一本书,因为这本书的定位显然不是经典之作,而只是过渡之作,在各种意义上过渡。

首先是就我个人的学术生涯而言,目前正好处于博士后阶段,这就是一个学生到老师的过渡阶段,现在我处于学生和老师皆是或皆不是的尴尬地位。

其次就这本书的定位来说,位于学术著作和大众读物之间的过渡,一方面它以大众读物的形式出版,另一方面它也包含一些思想性的东西,是可以拿出来给科学史专业的同行进行争论的。顺便说一下,比起我的上一本也就是第一本书《科学文化史话》而言,我感觉现在这本书可读性强了不少,内容也完整得多,但有一些论题并没有完全覆盖掉。

然后就这本书的功能来说,我认为它是对国外科学史著作的一次二手的摆渡,或者说是一次“反刍”,第一手的摆渡当然是卜天师兄,我这本书基本上就建立在他所译介的大量国外科学史著作之上,是经过我自己消化之后,又吐出来的一些残渣。这些残渣更精炼并容易消化,但本质上说,“干货”大部分都来自国外科学史家的工作。当然这一层消化反刍的工作在目前国内的学术环境来说,相信还是很有意义的,国内许多科学史研究者都未能与国际接轨,更不用说科普方面的一般水准了。

最后这本书的出版抢在了吴老师《科学通史》的前面,吴老师正在写一部新的大部头的《科学通史》,另外东林师兄和晋世翔他们也在撰写一部世界科学文明史的教材,吴老师“厚积厚发”的新书我当然比不了,东林师兄他们也有一套自己的编写线索。在吴门其它优秀著作面试之前,我的这本书就只是扮演一个抛砖引玉的过渡角色了。

当然了,他们未来出的书再好,也不能说我的这部书就失去价值了,我的思路和取舍总也有独特之处。每一部科学通史写出来都应该是完全不一样的,一方面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材料,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所适应的时代和受众。

这也是我写这部科学通史时掺入的基本观点——那就是编写历史总是有观点的,并不存在某种绝对客观的,完全抛去作者个性的历史。有限的历史只能书写有限的事情,而这些被浓墨重彩的事情为何重要,另一些被裁剪省略的事情为什么不那么重要,这并不能参照一套现成固定的判断标准来取舍,而总是根据作者的立场和策略,以及根据材料与受众来取舍。

当然,我在这里强调的历史的“相对性”,决不能成为一种托词:“反正没个标准,历史怎么写都行”。相反,“相对主义”始终是与虚无主义和随心所欲完全相反的概念,对“相对性”的自觉就要求你正视并尽可能澄清你所处的位置。

所以不是说编写历史没有标准,而是说你必须自己确立自己的标准。当然,所谓标准未必是一套清晰明确的规则条目,而是说,我编写历史时的取舍和顺序至少都有自己的一番道理可供追究的。

我的许多取舍的考量并没有在书中澄清,毕竟这是一部叙史著作而不是史论著作,我之后写“技术通史导论”的时候才会更侧重于史论而不是叙史。但在这里我不妨稍微解说一下。

首先我的基本线索,还是最传统的思想史路数,即特别重视以物理学—天文学为主线的数理科学的发展。比如在科学革命时期,主线仍然是哥白尼到牛顿。当然,我开拓了视野,考虑了印刷术的意义,介绍了炼金术传统等等,但主次重心还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加入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但总的来说这部通史并没有采用多么新颖独特的视角,也没有运用什么别出心裁的编史学纲领。在我看来,传统的思想史套路从来没有被淘汰。我们可以用某种新的视角去看科学史,例如从化学论的角度看,帕拉塞尔苏斯可能比伽利略更重要,从博物学的角度看,格斯纳也许比哥白尼重要。一部科学通史写阿格里克拉花了100页,给牛顿只写半页,可以吗?当然可以。在一定的编史策略下这样写自有一番道理。但无论如何,我不相信哪一天说对牛顿浓墨重彩是错误的。

关于如何写科学通史,我自己并非没有别出心裁的想法,相反,我的想法很多,例如我准备在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的第三本书《科学可学吗》,就是计划从知识论的角度,结合我自己的“学习”哲学,开辟一条线索,这条线索通过“学习”的概念最终慢慢与“技术通史”相汇合。但毕竟该先学爬再学走, 这一本过渡之作还是先老老实实地消化好老的套路,再慢慢发展不迟。

所谓消化,就是把别人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即便我讲的内容多半在卜天师兄翻译的著作中都能找到,但毕竟是经过我吞吐了一番,重新组织出来也就都有我自己的一番道理了。

下面我按章节挨个介绍一番,也算是为自己的书打打广告。另外,本来我为每一讲都设计了几道思考题,最后出版社出于总体定位的考虑都删掉了,我也觉得代替读者提问其实也未必是好事。不过在这里重新补出来——从这些思考题可以大约看出我的风格,不过并不是所有思考题的答案都能在正文中找到,或者更准确地说,大部分思考题是不能在正文中找到现成答案的,至于那些在文中我给出回答的问题,读者也应当有自己的取舍。

 

目录

第一讲 取舍之道:科学史的意义

这一讲是开场白,由于大学课程中第一堂课往往有一大部分是闲聊,所以这一讲比起后面的十三讲篇幅明显小一些。这一讲也不进入正题,而是明确这一门课的基本定位。选择这门课或这本书是出于自由,人生有限,值得学的东西无限,值得读的书无限,所以人总是要有所取舍。历史也是这样,历史学家面对无限的材料,也总是要有所取舍。而取哪些,舍哪些,这就取决于科学史家们对科学史的不同理解。而这与人生的选择一样,没有一套现成确定的标准答案。这一讲应该是比较特色的,并没有参照其它的著作,是我自己的路数。

1.成年人的责任

2.科学史有什么用?

3.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科学史

4.有所偏向的编史学视角

5.辉格史观

6.科学史家的自由追求

思考题

科学史有什么用?一般而言,历史学有什么用?

科学史与一般历史学相比有何独特之处?

什么是辉格式的历史?超越辉格史观是否可能?

我对这本书/这门课的期待是什么?我希望从科学史中学到什么?

 

第二讲 科学前史:从原始人到文明古国

这一讲从类人猿一直讲到四大文明古国,标题暗示出我认为这段时期只是“科学”正式登场之前的铺垫。我们所说的科学当然还是以现代意义上的西方自然科学为准,但这一种“科学”追根溯源,是要追溯到古希腊的,但再往前追溯就过头了。这是因为在我看来“科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而不是可以在任何一种文化上面附加的中性零件。不过这一章放在科学通史中仍然是有意义的,一方面是必要的铺垫,另一方面也刺激我们思考科学的普世性和独特性,以及科学、技术与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之间有什么关系。在这一讲中,我特别参考了芒福德的一些洞见,也掺入了一些斯蒂格勒的技术哲学,比如人是“缺陷”的动物。

1.什么是科学?

2.人类的进化

3.缺陷与技术

4.语言的出现

5.驯化与定居

6.城市和国家的兴起

7.美索不达米亚与埃及文明

思考题

什么是科学?科学史应该从什么时候讲起,为什么?

人类的本性是什么?是什么让人类如此独特?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划分标志是什么?

技术、知识和科学有什么关系?

 

第三讲 发现自然:希腊科学的兴起

希腊科学分为两讲,这一讲主要谈希腊的自然哲学的兴起,“自然的发现”已经是老生常谈的概念了,城邦文化和体育精神也是我在《科学文化史话》中讲过的东西,这里只是经过了适当的改写,特别是加入最后一节“自由的悖谬”来总结。吴老师对芝诺悖论的阐释令人印象深刻,我也把它放进了叙事线索之中。不理解芝诺悖论就不能理解希腊哲学对理性知识的重视。所谓理解芝诺悖论,不是说站在现代人的角度轻蔑地看穿一切,说一句不过如此。关键在于,你要站到希腊人的思想背景下,去理解这个问题是如何被提出的,理解他们真正关切的是什么。

1.古老的希腊文明

2.独特的城邦文化

3.好斗的希腊人

4.从体育馆到学园

5.无用的学问

6.“自然”的发现

7.自由的悖谬

思考题

希腊文明有何与众不同的特点?为什么说科学源于古希腊?

“自然”是什么意思?古希腊的自然概念与现代人的自然概念有关吗?中国古代有没有类似的概念?

芝诺悖论有什么意义?它被微积分或现代科学解决了吗?

知识究竟是什么?教学和知识是什么关系?

 

 

第四讲 拯救现象:希腊天文学的发展

这一讲专门讲希腊人(从柏拉图到托勒密)的独特的天文学,天文学哪个文明古国都有,但希腊人的数理天文学传统始终是独此一份,这种天文学与其说数理天文学,不如说是“作为数学的天文学”,这种天文学既不是为了历法,也不是为了占星,而是为了“拯救现象”。这一讲我加入的新东西并不多,但应该还是按部就班地讲到了我认为重要的东西。希腊天文学不仅是整个希腊科学的标志,也是后世科学革命的重要背景,要理解科学革命的意义,就该理解哥白尼和开普勒究竟在何种意义上是柏拉图的复兴,又在何种意义上超越了希腊人。

1.数理天文学的兴起

2.宇宙论的两球模型

3.柏拉图与“拯救现象”

4.亚里士多德及其宇宙论

5.亚历山大城的缪斯宫

6.托勒密天文学

7.希腊化时期的其他科学成就

思考题

什么是天文学?天文学和宇宙论有什么关系?

希腊人为何关注行星问题?什么叫“拯救现象”?

托勒密天文学能否满足柏拉图拯救现象的要求?

希腊科学与希腊化科学有何异同?

 

第五讲 薪火相传:罗马和阿拉伯科学

这一讲我自己也觉得稍嫌乏味,只是中规中矩的介绍了这一过渡时期。关于阿拉伯科学的研究,在中国还非常薄弱,译介过来的专著几乎是一本都没有(有一本《伊斯兰技术简史》),我当然也没有功夫在这个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去博览外文文献,因此所用的资料也都是一些通史类著作中的只言片语,所以没办法拔高到哪里去。只有这一讲最后关于阿拉伯科学为何衰落加入了一些讨论,也谈不上高明。因为谈到了伊斯兰教,所以编辑在审这一讲的时候反倒是用力最多的。现在伊斯兰教成为世界性的大问题,而国内的相关研究还如此薄弱,发表言论时又战战兢兢,这怎么行呢?包括科学史之内的伊斯兰教或阿拉伯文化的历史研究理应大力加强,越是重要的话题越是不该讳言避忌才好。

1.古罗马及其学术状况

2.罗马帝国的衰亡和古典学术的衰落

3.阿拉伯人的崛起

4.古典学术的翻译与保存

5.阿拉伯人的数学和天文学贡献

6.光学、医学、炼金术等

7.阿拉伯科学的衰落

思考题

希腊科学为何衰落?

科学繁荣的希腊最终被罗马帝国吞并,为什么“先进”也要挨打?

阿拉伯人为科学史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现代科学为何没有在阿拉伯世界兴起?

 

第六讲 独树一帜:中国科学史专题

鉴于我把科学认作西方文化的独特形态,中国科学史就注定不是我这部科学通史的主要内容。至于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关键在于中国古代究竟在何种意义上有科学,又在何种意义上没有。虽然在这一讲开头我就对李约瑟问题给出了自己的思考,但我也并不想在这本书中过多地深入中国古代科学的编史学问题,所以最终也只是按照西方科学的基准,讨论了一些中国古代可以与西方科学相比较的贡献,主要是天文学和数学。但如果真的要重新写一部中国古代科学通史,这就需要拿出更特别的编史策略了。我在这一讲中也有所暗示,那就是“史官文化”的传统。对史官文化的强调是我个人加入的,至于这一讲的其它内容,主要参考的是李约瑟的文本,以及江晓原老师的相关研究

1.李约瑟问题

2.独特的史官文化

3.皇家天文学

4.天文推算的代数方法

5.数学与数术

6.运算和证明

7.其它实用科学

思考题

什么是李约瑟问题?它是个伪问题吗?

在何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中国古代有“科学”,中国古代科学与西方科学有何异同?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有何特色?

如果你要写一部《中国古代科学是》,哪些方面最值得浓墨重彩?

 

第七讲 万事俱备:中世纪与基督教科学

这一讲基本上还是沿用了我在《科学文化史话》中的讲法,强调大学的兴起以及基督教神学蕴含的可能性。虽然关于中世纪在科学史的地位其实可以讲得更深一些,例如唯名论的兴起非常重要,但我竟然只字不提唯名论这一概念。这个主要还是我自己能力不足,感觉驾驭不了唯名论运动的前因后果,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受众考虑,毕竟整个中世纪基督教世界对于科学史的意义,对于一般的中国读者而言都是较为陌生的,也不必一下子就讲得太深。至于“大学”的兴起,倒是怎么强调都不嫌多。大学之大既不是大楼之大,也不是大师之大,而是奠基于市民社会的自由结社。

1.中世纪科学史的意义

2.中世纪早期

3.大学的兴起

4.“经院论辩”

5.机械自然观的逻辑前提

6.经验研究的合法性

7.运动学的量化

思考题

大学是什么?现代大学在哪些方面延续了中世纪大学的传统,在哪些方面则有所革新或背离?

经院论辩是一种好的教学方式吗?它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如果你是一位中世纪的经院学者,你怎样才能反驳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的某些主张?

什么是“自然规律”?科学研究能够让我们掌握自然规律吗?

 

 

第八讲 只欠东风:印刷术与科学革命

这个“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比喻也是在《科学文化史话》中给出的。不过我这次改写时倒是把“东风”这个比喻从正文中删掉了。大致的意思都还是沿用我之前的写法,这两讲是我沿用《科学文化史话》最多的,要是较起真来判我抄袭剽窃也不冤枉,不过我确实经过了认真改写,尽管没有提供多少新的观点和材料,但组织方式是重新整理过了,新的讲法可能更通顺一些,但关于“实践知识”之类的哲学问题却被我略去了。

1.“媒介即讯息”

2.科学方法的兴起

3.经验记录的保存

4.知识的公共化

5.从文本秩序到自然秩序

6.寻找文本之间的标准

7.人与自然的间距

思考题

为什么活字印刷在中国没有产生那么大的影响,造纸术或印刷术与中国学术的发展有关系吗?

除了印刷术之外,还有哪些技术发明对科学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科学、史学、哲学这三者之间有何关系?如果说西方近代有一场科学革命,那么有没有一场史学革命呢?

什么是知识?印刷术如何影响了人们对知识的理解?

 

第九讲 复古开新:哥白尼革命

这一讲我首先讨论了关于“科学革命”的概念,引入了库恩的相关思想,因为后几讲都是围绕着“科学革命”,而这个革命究竟是什么意思,每个读者都可以自主思考,得出自己的理解。哥白尼革命在每部科学通史中总要谈及,我的讲法也不算新奇,当然,把哥白尼布鲁诺伽利略等人塑造成宗教迫害下的英雄人物这种讲法,我肯定是早就纠正了,哥白尼作为柏拉图主义的复兴者这一形象当然也呈现出来了。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新的柏拉图主义重新界定了数学与经验世界的关系,与第7讲的相关内容有所呼应。

1.何谓科学革命

2.科学革命与政治革命的比较

3.《天球运行论》的出版

4.实在论与工具主义

5.哥白尼的局限

6.第谷和开普勒

7.伽利略的望远镜

思考题

什么是科学革命?用“科学革命”来描述16、17世纪的科学史是否准确?

为什么把《天球运行论》的出版视为科学革命的开端?《天球运行论》在科学史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哥白尼有哪些保守和局限之处,又有哪些革新之处?

伽利略为什么会遭受宗教审判,伽利略的遭遇是否表示当时宗教与科学互相敌对?

 

 

第十讲 偷梁换柱:力学革命

这一讲也是沿用了我“力的机械化”一文以来的思路,即牛顿力学之“力”在科学史中扮演了某种特洛伊木马式的角色,它伪装成对“原因”问题的回答,实质却是用静止的数学瓦解了传统的自然哲学。相关的想法是我原创的,但最近随着更多的阅读,发现国外学者也有过较深的探讨,但无论如何,相信我的视角还算是比较独特的。在这一讲中,我从哥白尼留下的问题讲起,解读了伽利略的落体实验,也参考了卜天师兄的力学史论文,让整个叙述显得更完整一些。但由于其中涉及的问题比较深刻,也许可读性还是不那么好?不过即便不能完全把握这个话题中牵涉到的各个环节,这一话题至少对一般读者而言也是颇具启发性的。我在一些民间交流和小型讲座中都谈过“力”的问题,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1.哥白尼留下的问题

2.伽利略的落体实验

3.牛顿的整合

4.“力学”的上位

5.“力”的偷渡

6.在内在性与外在性之间

7.“原因”的消逝

思考题

实验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伽利略会说实验是不必要的?

在科学史上,自然哲学、物理学、力学、运动学等概念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把mechanics翻译为力学是最恰当的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案?

究竟什么是“原因”?亚里士多德对原因的讨论完全过时了吗?

 

 

第十一讲 抽象抽象:数学革命

这一讲深受东林师兄的影响(我只是在一个不太起眼的脚注里说明的东林师兄的影响,其实是不太到位的),更是阅读雅各布·克莱因后的一些心得。但其实我使用的材料仍然是从比较传统的数学史中摘取的,只是点明了其中的一些问题,不再把“数学”当作一个有现成的边界和绝对的衡量标准的概念。我的这一小个章节还远远谈不上一种“反辉格的数学史”,但多少也算是一点点试探。这一讲虽然可以视作相对独立的专题,不过与之前的基督教、哥白尼以及牛顿的相关内容都有所呼应。

1.反辉格的数学史何以可能

2.数学的起源

3.数与量的区分

4.几何学的兴起

5.希腊化时期的三位数学家

6.缩写符号在欧洲的发展

7.符号代数或“抽象的抽象”

思考题

数学史中存在“革命”吗?哪些方面提示出数学史并非只是不断累积,而是有所颠覆?

数学是什么?数学与科学有什么关系?

“无理数”为什么“无理”?

什么叫“抽象”?如何理解数学符号与现实事物的关系?

 

第十二讲 人工自然:炼金术与科学革命

炼金术部分,我也并没有什么新意,然而相对于国内科普著作处理炼金术的一般水平而言,我为炼金术留出的一整讲还算是比较先进的吧。炼金术传统是科学革命的一条支线,科学史从来不是一个线性累积的过程,更多的情况下往往呈现出多条线程互相竞争的关系,不同的线索有些中断了,另一些合并了,炼金术最终被并入化学史的范畴,但它在科学史中的意义决不至于催生出化学而已。

1.炼金术的兴起

2.自然vs.人工

3.赫尔墨斯主义的兴起

4.赫尔墨斯主义的影响

5.帕拉塞尔苏斯及其化学论哲学

6.赫尔蒙特及其柳树实验

7.作为炼金术士的波义耳和牛顿

思考题

西方的炼金术传统与中国古代的炼丹术有何异同?

自然物与人工物有何区别?自然与人工的区分在科学史的发展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化学论哲学为何输给了机械论哲学?炼金术士在科学革命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如何评价牛顿的炼金术研究?

 

第十三讲 流行时尚:启蒙时代的科学

好在《剑桥科学史(第四卷):18世纪科学》已经翻译出来了,不然在国内关于18世纪科学史的介绍那是相当稀缺的。以往在重视具体的科学“内容”的编史视角下,18世纪显得颇为平淡,但从更大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看,18世纪堪称科学传播的世纪,是科学完成社会化,从象牙塔走向公众时尚的重要时期。现代实验科学的形成,关键也在18世纪的酝酿。

1.启蒙与科学传播

2.学会、杂志的兴起与大学改革

3.牛顿力学的传播和发展

4.热衷表演的实验物理学

5.时尚的电学

6.逐渐成熟的定量研究

7.拉瓦锡和化学的兴起

思考题

启蒙是什么?科学教育能让民众自信地运用自己的理智吗?

女性在科学史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为什么在许多科学史叙述中很少提及女性。

什么是定量研究?现代科学的实验方法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氧气是谁发现的?为什么?

 

 

第十四讲 互相激励:科学与工业革命

我的通史仍然以传统的科学思想史线索为主,医学史之类的分支都被我故意忽略掉了,更没有试图去并吞工程史和技术史之类的领域。但思来想去,工业革命还是不得不讲,即便从科学理论的发展来看,理论与现实的接触,科学与工业的结盟,都是难以忽略的大事件。但就这一章而言,我加入的新意并不多,关于工业革命基本上也没有超出麦克莱伦第三的范围。事实上关于科学与工业革命,我本应有更深的话题可说的,例如海德格尔讲的现代技术的“集置”本质,为什么说现代技术是西方形而上学传统的完成形态,科学与工业的结盟在何种意义上有其必然性,等等。但这些问题牵扯过多,在这本有意忽略技术史的著作中不适合放太多,我最终还是决定留待日后写技术史时再仔细展开吧。

1.工业革命的经济背景

2.蒸汽机的发明

3.理论与实验的结合

4.培根科学的理论化

5.法拉第:实验传统的巅峰

6.科学与工业的结盟

7.达尔文与进化论

思考题

工业革命与科学革命有怎样的关系?

什么是“培根科学”?它在科学史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科学与神学必然会走向决裂吗?

“自然选择”中的“自然”是什么意思?

 

 

第十五讲 相对测量:20世纪物理学革命

以“第一推动丛书”为代表,我在高中时就读了许多关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高端科普读物,事实上这也是促使我最终由理科转入哲学系的背景之一。不过在这本书的最后一讲中侧重相对论与量子力学,倒不只是出于我的个人兴趣,更是出于整本书贯彻的思想史的线索,在我看来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是对柏拉图主义的再次反叛,是亚里士多德的某种复兴。不过在正文中,我没有太明显地展露我的观点,甚至没有点明这一讲中与前文的呼应之处,大多数内容其实出自一般科普书,比如卜天师兄翻译的《爱因斯坦传》,但最后喊出的“放弃上帝视角”的口号,还是暗示出我的科学哲学思想。

这本书从编史学的“相对论”出发,到物理学的相对论收尾,隐隐是一种呼应。所谓反对辉格史观,其实就是要历史学家放弃“上帝视角”。

1.还有哪些没讲到的?

2.“两朵乌云”

3.迈克尔逊实验

4.狭义相对论

5.广义相对论

6.量子力学

7.放弃“上帝视角”

思考题

你觉得这本书漏讲了科学史上的哪些重要环节?

所谓相对论,究竟是在强调什么东西是“相对”的?

量子力学有哪些“反常识”的结论,量子力学是不可理解的吗?

什么是客观性?客观性与上帝视角有何关系?

图片(部分)

这次全书的配图仍然是绝大部分从维基百科上面找的,出版社的做法比上次好,同意把图片出处印在了书里,所以我就不再在网站里逐一列出了。不过鉴于书是黑白的,印不出彩图,有些图的效果就要打些折扣了,所以这里选取一些比较有意思的,在《科学文化史话》中也没有用过的图片放在这里。

 

File:Centres of origin and spread of agriculture.svg

图2.5.1 农业的起源和传播

 

File:Presocratic graph.svg图3.6.1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谱系图

 

File:Aristarchus working.jpg

图4.7.2 《论日月的大小和距离》10世纪抄本

 

File:Shatir500.jpg

图5.5.4 伊本·沙提尔的水星模型

 

File:Observatoire de Peking.jpg

图6.3.1 欧洲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观象台(1737年)

 

File:Yuji tu - enhanced contrast.pngv

图6.7.1 1137年《禹迹图》

 

Datei:Zunftwappen.svg

图7.3.2 一组德国行会的纹章

 

File:MS Laud Misc 165 fol 211.png

图7.3.3 14世纪抄本描绘的大学授课

File:Galileo moon phases.jpg

图9.7.2 伽利略绘制的月面图

File:P. Oxy. I 29.jpg

图11.4.1 《几何原本》残片(公元100年前后)

 

File:Trismegistos.jpg

图12.3.1 三重伟大的赫尔墨斯,1617年版画

File:Astronomical Instruments Cabinetb.jpg

图13.4.1 一系列由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收集的18世纪天文学演示仪器

 

File:Royal Institution - Humphry Davy.jpg

图14.5.1 1802的一幅讽刺漫画,描绘了王家研究院一场“气体力学”讲座,主讲人捏着一个人的鼻子往他嘴里输送气体,站在主讲人身后拿着鼓气囊一脸坏笑的就是戴维。

 

 

PS

老规矩,熟人都可以免费赠送(请联系我索要)。其他网友可以找我用比特币购买(签名+包邮),本书的定价是32元人民币,我能从出版社打的折扣也不够快递钱,所以比特币购书的定价也就按着原价32元走吧。按目前的汇率(4370)大约是0.008个币不到,不过考虑到多少让我赚一点儿,请至少在0.008币以上酌情打赏吧~ (汇款到如下地址并写电邮告知快递地址和签名要求hyl510@gmail.com )

guoshidezhihuibtc

bitcoin:14SuyPmDM3PHsXetcFFRnRmnHpdnhm7Jdy

9 Comments

  1. Pingback: 随轩 » 西昌会议游记

  2. Pingback: 随轩 » 胡翌霖的招生启事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