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元宇宙如何吹大泡泡

无中生有——元宇宙如何吹大泡泡

最近NFT圈发生了里程碑式的大事件,都是由无聊猿的团队Yuga Labs发起的。先是收购了Cyberpunks和Meetbits的IP——加密朋克(Cyberpunks)是NFT市场的先行者,甚至说是创世者(之一),而Meetbits是加密朋克的衍生项目。

然后Yuga Labs又推出了猿币(Apecoin),其中一部分空投给所有ape系NFT(BAYC、MAYC、BAKC)的持有者。1个BAYC能拿到10000出头个apecoin。

Apecoin据说将在该团队下一步打造的元宇宙项目中发挥作用。具体什么作用现在还不清楚,但是价格被市场炒得很高。猿币刚释放时一度有每个20~40美元的售价,很快跌到几美元,但一天后又回升到13~14美元。

也就是说,每个BAYC的持有者保守能获得价值10多万美元的空投币,兑换后大概相当于40多以太币。

前一阵BAYC的售价大概在70多以太(阶段性低谷),在两轮消息之后提升到90多乃至100多,领完空投之后当然立刻跌了下去(相当于除权),一度跌到70多,但很快又回升了,现在一看地板价又变成101了。

说实话我对apecoin受到如此热捧是有些意外的,因为BAYC本身的价格说高也不太高,而空投只占猿币发行数的一小部分,后续还会以其它方式投放更多猿币,现在一只无聊猿凭空获得的猿币几乎是其价格的一半,怎么想都觉得很离谱。真的那么看好apecoin的人为啥不提前买BAYC呢?马后炮地说,知道要发币时冲过来买无聊猿,凭空赚到50%后还能以原价把无聊猿卖了,这50%简直就是“无中生有”。

当然,事实上大多数人也不能预料到apecoin如此受欢迎,而发币后币价炒得越高,追捧的人越多,影响力出圈,很多原来不了解NFT的人注意到了,很多原来观望的人受到刺激了,更多人被Yuga Labs吸引进“猿宇宙”。

通过不断吸引新玩家来让老玩家发财,这个模式很像是传销了。但和传统传销不同,它不是上下线和销售分成之类的模式,而是靠无中生有,一生二二生三来不断扩张。

这些NFT本身无非是一些可复制的图片,这些图片通过区块链技术的记录,变成了某种具有唯一性的存在,价值凭空出现了。然后,第一代的NFT可以被投放第二代NFT,例如BAYC持有者得到BAKC和MAYC,Punks的持有者得到Meebits等等。如果选择卖掉的话就是凭空获利。另外,持有者往往可以在社区中拥有一些优先权,比如有机会抽取其它新项目的白名单(可以以低价预先铸造新NFT),白名单机会获得的利益当然也算无中生有。最后,就是现在这波发币模式,直接发行一款新币,如果卖掉兑现当然也是无中生有了。而持有一个NFT,后续可以源源不断获得这些无中生有的利润,NFT本身的价格当然也水涨船高了。

这些无中生有的币能做啥呢?无非是将来开发一个游戏之类的,在里头可以再购买许多无中生有的游戏物品之类的吧。这些游戏物品可能又是新的NFT,继续新一波循环衍生。

于是,整个无中生有的泡泡可以吹得很大,一环套一环。

我是在抨击NFT泡沫或区块链骗局吗?非也。“无中生有”并不一定是个贬义词。

理论上讲,我们这个宇宙就是“无中生有”的产物,通过宇宙大爆炸从虚无中产生。按照量子力学,真空涨落可以从虚无中借到能量生成正物质与反物质,然后正反物质湮灭之后把能量还回去。宇宙虚空之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这样的事情。宇宙大爆炸也许也只是这样一次“涨落”,因为某些原因造成了对称性破缺,现实宇宙中正物质远远多于反物质,因此没有立刻湮灭。

当然,宇宙大爆炸是扯远了。我们熟悉的信用货币系统,也是基于无中生有的原理。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之后,美元和其它各国的法定货币都脱离了黄金之类的实物锚点,而是凭空产生。当然,金融专家会告诉你不是随意印钞的,美联储每发行一笔美元需要购买一笔国债,之类。但这种原理也好比是真空中借能量,无非是一种无中生有的巧妙方式。更重要的是,实际市场中流通的货币,所谓的M1和M2,更是一层一层变戏法似的增殖出来的。初始一笔钱,银行贷出,贷款者存银行,银行再贷出,贷款者再存银行……就可以变成好多倍的钱,这个戏法叫做“货币乘数”,所以央行能够通过调节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来调控货币流通量,就是这个原理。

虽然我有时候埋汰法币,但我针对的问题是那么重要的“调控”被掌握在某个中心的某一小撮人头上,全世界投资者都盯着美联储主席的脸色,这是很可笑的。至于“无中生有”的价值涌现机制,必须承认它是有效的。

我认为比特币的价值也是来自于“无中生有”,来自于hodler们的“滞留”,很早的文章就讲过:“比特币的长期价值取决于‘长期’本身。无论是投机者,商家还是囤币者,他们都以不同的方式让币滞存,这滞留的时间决定着比特币的价值”。或者说,一般而言的货币,其价值都来自于某种“无中生有”。我在关于比特币的第一篇文章就讨论过:“货币就是个从‘无’中借来最后又归还于‘无’的中介物”。

除了货币,其实一般意义上的“价值”也在很大程度上是“无中生有”的东西,当然,解决基本温饱生存需求的东西,粮食、能源之类的东西,确实是相对实在的。但满足了温饱需求之后,更高层面的东西,其价值就虚幻得多了。比如纪念品、奢侈品、装饰品等等。它们的价值取决于人们对某些抽象观念的认同,人们认为邮票值钱它就有价值,人们不知邮票为何物它就是废纸。而越多的人越强烈地认同,就可以赋予更高的价值。后辈们都不认同了,那么某些价值就消失了。

从宇宙到价值,其实都是“梦幻泡影”,区别无非是有些泡泡吹得更大、更持久。那些持久存在的大泡泡最终也会消亡,但是在其内部可能孕育出了更多层层叠叠的新泡泡。新的泡泡破灭、兼并或膨胀,世界的丰富性无非就是如此产生的。

一些相对坚固的泡泡,往往需要两种力量,一是自我循环、自我维持的机制,二是繁衍增殖、不断扩张的机制。

我在论元宇宙的第一篇文章里讲到了,从定居生活,到城市文明,到工业系统,都是在建立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的“保护膜”,换言之就是在吹起一个套一个的大泡泡。工业系统虽然依托于物质资源,但就其价值逻辑而言,也有“无中生有”的味道,因为大部分工业产品并不是为了解决农业时代的生活需求的。新的工业产品往往在工业系统内部找到自己的位置,满足上下游的要求。工业文明不断创造温饱之外的需求,这就是为什么恩格尔系数能反映贫富状况,因为更富裕的现代人有更多的余地去追求食品之外的东西,娱乐、上网等等。

当然,这层“保护膜”是透气的,农业环境中的物资和需求仍然在影响工业系统,而工业系统的运转又反过来向农业环境产生影响并提出要求。而工业系统之所以发展壮大,光是考虑农业时代的要求是不够的,而是需要建立新的生产链条,所谓产业链、产业生态,无非就是循环和繁衍的逻辑。

“元宇宙”这个正在吹起的新泡泡延续了信息技术“无中生有”的趋势,在当代人已经把网络生活作为基础需求的情况下,进一步撑大“网络生活”的空间,在网络空间中建设自我循环和不断繁衍的机制。

吹泡泡可不容易,好的泡泡需要天时地利人和,需要用巧劲,需要持续扩张但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掌握恰当的时机去增添内容。目前看来Yuga Labs的节奏掌握得很好,当然,即便它这个泡泡吹破了,我相信还有更多后来者涌现起来,共同搭建起元宇宙的保护膜。

3 Comments

  1. 大航海时代已经过了第一阶段(个人冒险家、小船队为主角),而进入第二阶段(公司和殖民者为主角),Yugalabs要做垄断新大陆贸易的“东印度公司”,当然其它公司和个人也有新的位置。有人感伤Opensea和Yugalabs的崛起意味着极客和自由主义者的没落,这是对的,但这个新阶段正是极客的成就。 ​​​​

  2. 大苗

    指正两个小小笔误:
    “二是靠无中生有”-“二”应为“而”
    “人们认为邮票之前它就有价值” -”之前“应为”值钱“

    感谢胡老师的文章,以一个宏大开阔的历史观让我对crypto和新的技术革命有了更多理解和思考,每一篇都收获颇多。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