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史与媒介哲学(2021春)课程总结

媒介史与媒介哲学(2021春)课程总结

这是门新课,不过内容也不完全新,一部分内容是我在《技术通史》和《技术哲学导论》这两门课中“溢出”而来的。因为另两门课我都在不断增加内容,我计划把《技术通史》中关于媒介技术的内容(包括文字、印刷术、电报等)转移至这门课。当然,在新课中更加突出相关的哲学思考,历史与哲学两手抓。

按惯例写出课程总结。第一次课程总结写得详细一些。

1.课程要求

课程评分为:课堂表现10%+读书笔记40%+期末论文50%

要求如下

a.必须读书。一学期至少完整阅读3本书(必读书1本,推荐读物至少读1本,额外自由选择1本。)

b.1篇读书笔记(期中)+1篇论文(期末),或3篇读书笔记(期中先交1篇)。总字数1万字以上。

c.读书笔记如自选书,请预先与老师交流,好书才能写。

d.论文必须与课程相关,不得抄袭

2.新增期中反馈机制

以往的课程评估中,学生评分较低的项目总是“老师对此课严格要求”,所以我尝试在课程要求上更加严格一些。但性格上讲我不是特别严得起来,因为我比较推崇学生自由求学,不太愿意布置太多强制性的要求。但我向来认为,我的课程如果学生自我要求严格的话,我的要求也会变得很严格,自我要求宽松的话,我的要求也会变得宽松。比如说写读书笔记,我甚至允许大段摘抄(1万字里三五千字是原文摘抄也是可以的),这样看起来似乎是挺宽松的。但你会发现如果要写好的话并不容易,写好一篇读书笔记远远不只是认真读完一本书就够了的,你还需要结合课堂教学、结合其它文献、结合生活体验,要加入许多这本书之外的东西,才能写得好。只是概括一下段落大意是绝对不能成为好作业的。

这次课程我做出的一项重大变革是增加了期中作业的环节。事实上以往的作业我都是说,对自己要求高的同学可以提前提交作业,获得老师的反馈,然后进一步修改。但实际上这样做的同学很少,绝大部分同学都是掐着deadline的极限交作业的。既便如此,我也会尽量对作业给予反馈,选课多的情况下往往是要求助教给予反馈,人数少的话我都是自己反馈。不过这样的效果也不太好,因为等到反馈已经结课放假了,学生未必还会去认真关注老师的反馈,更不用说根据反馈进一步修改了。

所以这次我增加了期中环节,让大家先交一份作业上来,我给予反馈,然后同学们可以根据反馈改写期中作业,或者至少在写期末作业时能够获得提示。

我的反馈少则一两句话,多则七八百字,平均每人250字以上。不过让我有点意冷的是,绝大多数同学都没有修改期中作业。我写了七八百字反馈的,回头连举手之劳的标题问题也没修改。总的来说,写得越好的同学,越是愿意进一步修改。不过令人稍慰的是,即便是不修改期中作业的同学,期末作业多少也有些改进。顺便说一下,期末作业我仍然写了反馈,平均每人150字左右。

2.推荐书目

我选择以克劳利和海尔主编的《传播的历史:技术、文化和社会(第六版)》(第五版也能用)作为教材性质的必读书,整门课程基本上以此书为线索来展开。除了导论的两次课讲媒介哲学之外,之后的媒介史线索基本上以两周读一大章的顺序展开,包括一、早期;二、书写;三、印刷;四、电报;七、电视;八、信息。跳过了五、六两部分。

这本书是由许多名家的文章或节选构成的,思路和风格并不统一,我实际课程也不完全围绕这本书的内容来讲,只是作为一个公共的背景知识的作用。这本书也不能被作为读书笔记得对象,而只能作为读书笔记的背景和参照来参考。

特别推荐的书有6本(或7本),如下:

林文刚主编:《媒介环境学》;麦克卢汉:《理解媒介》;彼得斯:《奇云》;翁:《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爱森斯坦:《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波兹曼:《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

其中第一本是文集,可以挑着读一些文章,帮助理解媒介环境学,这一学派也是我本人所倚重的。麦克卢汉和彼得斯都不是很好把握,但都能提供一种宏大的媒介史与媒介哲学相结合的视野。后面三本书是我特别提示适合于做读书笔记的,其中波兹曼的两本书都比较简短和好读,所以并为一本看待。

还有许多书是我随堂拿过去推荐的,比如《字母表效应》、《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网络效应》、《注意力分散的时代》等等。

我自己的著作《媒介史强纲领》当然也与课程密切相关,但不作为必读,也不能作为读书笔记的对象。

不完全汇总的课程相关读物,很多书我是读老版或电子版的,但也买了本新书放书架上

3.鼓励讨论(不太成功)

虽然实际的课程内容还是以历史叙事为主,但是突出文化批判和哲学讨论的维度,但哲学这种东西是不好灌输的,最好的方式是启发调动学生自己来思考和讨论。于是这门课程我还试图加强互动,强化学生自主参与,不过这方面做得不太成功。我曾以给插话或提问者赠书的方式鼓励发言,但结果发现经常发言的无非也就是那几个人,该不发言的始终也还是不发言。我还鼓励学生报名主讲,结果一学期下来只有一位同学报名了两次主讲。

在课程要求里,课堂表现只占10%,我是不希望以分数为杠杆逼迫学生参与讨论,我认为讨论还是自由自发地展开比较好,自己有思考、有表达欲,就自然想要讨论。当然,送书也算是一种外在激励了,但比起生硬的分数来说,我觉得还是更开放自由一些。

最后一节课是讨论课,我也没有要求每位学生必须发言,不发言甚至不出席的同学也可以得到80%的起评分。最活跃的同学当然拿到100%的表现分,就是10分。不过也不要小看在这里的2分差距,因为其实我给作业的评分也没有拉开太大差距,大部分同学都在90分上下,最后换算成等级制分数时,2分的差距恰好就是差一档,例如从A-到A,或从B+到A-。

最后一次讨论课集中讨论当下的媒介环境,特别是社交网络媒介。总的来说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过美中不足的是,同学们往往还是喜欢以一种“客观”的姿态来进行讨论,但较少从主观的姿态,从自己个人生活体验出发,来反省社交网络媒介对自己的影响。其实现象学或麦克卢汉的特长就是启发我们反省生活体验和感官经验,不过确实在公共讨论中可能大家不容易放开来谈这方面吧。

4.课程内容

一、发现媒介(4课时)

前两次课是导论课,算是一个媒介哲学的引论。我首先从“什么是媒介”这个问题入手,反对把媒介看成完全中立的管道,引入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思想,即媒介本身和它所承载的内容一样会改变人的认知、思维和生活方式,特别是在媒介变革之际,媒介本身的作用力更加值得关注。

我提出“媒介哲学”的弱版本和强版本,我认为弱版本的媒介哲学没什么大的争议,我们一旦“发现”了媒介的重要性,发现了媒介对文化环境的作用力,那么至少就应该承认弱版本的媒介哲学,即我们可以把媒介当作哲学反思的重要对象。强版本的媒介哲学则是一种站在媒介的立场下的一般哲学,不是哲学地研究媒介,而是从媒介研究哲学。“媒介”是对事物的“存在方式”和“人之本性”的一种回答。这也是我在《媒介史强纲领》的前半部分讨论的主题。

这门课程并不要求媒介存在论,或者说强版本的媒介哲学,接下来的课程是对媒介史的粗略回顾。“哲学”的视角在于,我们对媒介史的回顾并不只是为了好古猎奇、罗列知识,而是为了“自我反省”。诸如语言、文字、印刷、电讯、电视之类的媒介变革,既是历史上的事件,也同时构建着我们的现实。文字没有取代口语,电视也没有取代书籍,“过去”的媒介仍然现存,复数的媒介一层一层地积淀下来,形塑着我们今日的生活环境。追溯历史同时也是理解当下,追问媒介同时也是反思自己。

导论时期不要求课外阅读,有兴趣可以延伸阅读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和我的《媒介史强纲领》。

视错觉图是“环境决定认知”的直观例子

二、原始媒介(2课时)

这一课对应的阅读材料为《传播的历史》第一部分(早期文明的媒介)的第1章(文字的先驱)和第3章(印加结绳记事)。延伸阅读材料包括《人类简史》等。

我们首先讨论语言作为媒介的特性。用语音表达一些讯号,这种能力在许多动物那里都存在,但系统性的“语言”仍然可以说是人类的特色。借赫拉利所说,人类的特长在于能够“讲故事”。所谓“假、大、空”,是人类语言超出一般动物的地方。人类可以用语言诉说一个并未发生的虚假故事,可以用语言描绘一个人类的能力无法企及的宏大概念,可以用语言塑造出并无确切所指的空虚意向。这些能力也许与人类技术活动中的时间性特色有关,人类很早就有了“留存备用”的意识,数百万年前的能人就可以制作出在此时此地并没有用的工具,这些工具在制作完成后需要跨过较长一段时间才发挥作用。“留存备用”的意识使得“存而不用”成为可能,最终,无用之物,亦即象征物出现了,象征物是指向某种现实意义的媒介,但其本身并没有直接的用处。

我用“媒介的厚度”来解释人性的起源。当人类适应于通过媒介与自然界打交道时,由于这些媒介本身并不是毫无阻滞的,人类的意向往往会滞留于媒介的厚度之内,关注于媒介所张开的意义空间。于是人类的工具与动物的工具最大的区别在于人类拥有制造工具的工具,人类语言和动物语音的区别在于人类有谈论语言的语言。这种指向自身的媒介空间使人类的生活世界别具一格。

这节课还重点讨论了两河流域的“符物”,印加的结绳等文字的先驱。

符物

三、书写(上)文字起源及其媒介(2课时)

对应的阅读材料为 《传播的历史》第一部分(早期文明的媒介)的第2章(古代帝国的媒介)和第4章(文字的起源)。延伸阅读材料包括英尼斯的《传播的偏向》、《帝国与传播》等。

我介绍了两河楔形文字、埃及象形文字、中国甲骨文、玛雅图画文字等,一般认为这些早期文字的起源互相独立,实际的发展也各具特色。我们反对西方中心论的简单化,即认为文字一定都是由象形到表音到字母文字这样一路发展下来的。中国的例子和美洲的例子都是难以套用单一发展模式来解释的。象形文字的表音化很可能发生于“文化融合”的环境下,例如阿卡德人用苏美尔文字表达阿卡德语言,西奈半岛人用埃及文字表达原始迦南语言,日本人用汉字表达日语,都造成了表意文字的表音化。中国的文化传承相对连续,所以没有表音化的动力是很正常的。不同的文字系统是否影响了不同文明的思维方式呢?这个问题下次课讨论。这节课的下半部分主要围绕英尼斯的选文,展开讨论英尼斯关于书写媒介的理论。

我简单介绍了英尼斯从经济史转向传播史的学术经历以及其脱胎于经济史的“垄断—循环模型”。介绍了英尼斯关于传播媒介的时间偏向和空间偏向的概念。

若干早期文字的发源和演化关系图
玛雅文字(为什么这么萌?)

三、书写(中)口语文化到书面文化(2课时)

对应的阅读材料为《传播的历史》第二部分(西方书面文化的传统)第5章(希腊遗产)和第7章(口语文化、书面文化与现代媒介)。延伸阅读为翁的《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洛根的《字母表效应》。

这一讲先沿着文字史,讲腓尼基文字和希腊文字,即字母文字的兴起。然后我们讨论文字这一媒介对于记忆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这种影响又分两个层面,一是有文字与纯口语文化的区别,二是不同文字形态(特别是字母文字与非字母文字)之间的区别。

口语文化与书面文化的差异,沃尔特·翁的著作最为经典,我也是主要围绕翁的论述来介绍。文字促进了系统化、条理化、层次化的思维,而另一方面,口语文化并不是书面文化的残缺样式,而是也有我们书写者很难体会的特点。口语需要用力说出这件事情就是重要的,这维系着一个充满魔力、充满共鸣的世界感知;其次,口语的稍纵即逝的流动性迫使人们必须以特殊的方式强化记忆,例如韵律、套语和语境化思维;最后,口语文化下听觉主导的世界感和被文字文化促进的视觉主导的世界观有很大差别,世界“观”往往是客观的、疏离的、冷静的视角。而听觉通常是内在的、切身的、整体的。

而不同的文字之间的差异,特别是象形、表意文字,与表音、字母文字之间的差异,洛根的《字母表效应》讨论了许多,但我始终觉得西方学者讨论起汉字与字母文字的差异时,总有隔靴搔痒的感觉,很多时候说不到点子上或者充满误解。所以我没有太详细讨论这个话题,而是先抛出这个话题,希望同学们展开讨论。

腓尼基人及其贸易路线

三、书写(下)字母文化与数学符号(1课时讲课+1课时学生讨论)

对应的阅读材料为 《传播的历史》第二部分(西方书面文化的传统) 第6章(文字与字母表的作用)延伸阅读为《雅各布·克莱因思想史文集》或我的《过时的智慧》中的“抽象抽象”。

上次课号召学生就汉字与字母文字之异同进行讨论,只有一位同学报名主讲。于是我自己讲1课时,第2个课时让学生主讲并自由讨论。

我主讲的部分是围绕阅读材料中洛根的论述,特别是其中关于字母文字与数学语言的讨论。洛根认为,字母表可能刺激了位置数字系统的发展,另外字母表文化有助于质与量被统一到同一套计算系统下。

我引入了雅各布·克莱因关于“符号抽象”的数学史洞见,讲述了现代数学语言的形成历史。这个过程伴随着“媒介与目的”的混同,符号作为计算媒介逐渐变成计算对象,数学作为描绘自然的媒介逐渐变成自然本身。我从媒介变迁的角度解释了自然的数学化这一历史进程。

后半节课由学生主讲和讨论汉字的特点。总的来说还是不错的,不过许多同学在讨论时没有区分汉语的特点与汉字的特点(有时汉语的特点也许反过来被汉字重新塑造)。

《几何原本》

四、印刷(4课时)

对应的阅读材料为 《传播的历史》第三部分(印刷革命)第9、10、11、12章。不过这几章的选文都比较平淡,虽然包括芒福德和爱森斯坦的选文,但都是截的比较客观讲述的部分,而不是思想性比较强的部分。延伸阅读当然是爱森斯坦的《作为变革动因的印刷机》。

这一讲的内容基本上就是从《技术通史》课迁移过来的,不过原本技术通史课中印刷术讲2个学时,在这里更讲得从容且更丰富,占了4个学时。

增加了一点关于图像文化的讨论,以及博物学兴起的讨论。还提了一嘴“郁金香泡沫”。郁金香泡沫其实不是一个金融崩盘的故事,被炒作的其实是当时培育出来的罕见品种,高价其实是追捧新鲜事物和炫耀性消费的结果。不过郁金香事件是一个媒介史事件,它的背景包括远洋航海技术支持下的全球货运环境;书信和印刷品支持下的奇物社交环境;票据和公证人支持下的期货交易环境。

新奇而罕见的条纹郁金香

五、电报(4课时)

对应的阅读材料为 《传播的历史》第四部分(电流创造连接世界),其中一章讲视报的在第五版有,在第六版没了,还有第14章(电报: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第17章(时间、空间和电报),第六部分(无线电时代),第25章(无线电世界)、第26章(无线电广播中的公众之声)、第27章(早期的广播)、第28章(节目的黄金时代)等。延伸阅读为斯丹迪奇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彼得斯《对空言说》中的相关部分等。

这一讲也是迁移自《技术通史》,同样是2课时扩展到4课时。充实了历史内容更强化了哲学讨论。哲学讨论方面,围绕凯瑞的文本,额外讨论了电报与期货的内在关联。

在电报繁荣的时期,伦敦中央电报局内部需要用复杂的气动管道系统来进行纸条的传送

六、电视(4学时)

对应的阅读材料为 《传播的历史》第七部分(电视时代),第31、32、33、34、35章。延伸阅读当然是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和《娱乐至死》。

这一讲除了非常简短地介绍电视的历史外,主要都围绕尼尔·波兹曼展开。波兹曼的著作可读性强,且思想尖锐,有启发性,值得讨论。关键是,波兹曼对电视时代的批判,大多数都适用于今天。移动互联网强化了电视时代“刷”的特点,低幼化、反理性、碎片化、娱乐化等趋势更是如出一辙。

电视总共讲两周4课时,第一周我是顺着波兹曼讲的,批判电视文化的反智特点。但第二周我是反过来批评波兹曼,基本思路都在我的《媒介史强纲领》里。

在顺逆两种讲法之间,我向学生提示出两种理性讨论的态度,一是,批评一个有思想有观点的学者,是对他的尊敬而不是轻蔑,批评并引发批评本身正是人文学者的使命;二是,不必要求一种言论必须面面俱到无懈可击,一个尖锐的、启发性的言论,本身可能是片面的,很多时候正因为其立场片面,沿着一条思路推到极致,他的洞见才更有启发性。你如果想要获得全面的、辩证的认识,不应该要求每个发言者都极尽圆滑,而是应该自己多听多读,张三偏左,李四偏右,你通读一圈,自然就有全面认识了。

而上述态度恰恰是现时代越来越紧缺的事情,越来越多的人分不清批评和诋毁的区别,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对公共言论极尽苛刻,有一点把柄或漏洞就批倒批臭不再尊重。这种趋势在波兹曼所刻画的电视时代就初露端倪,而在社交媒介时代几乎已成主流。这种态度本身并不是绝对的坏事,正如波兹曼也多次强调他并不认为娱乐本身是坏事,糟糕的是边界的模糊,导致娱乐的泛滥,原本不该娱乐化的地带,例如政治领域,也都和饭圈共享同样的逻辑了。在媒介环境变迁之际,我们很难奢望印刷文化的理性态度始终得以保留,但是我至少希望在特定的边界内,比如在学术领域,我们不要过快地接受新媒介文化的席卷。

1964年的东京奥运全面动用彩色摄影,也成为彩色电视在全球普及的标志,当然也是日本电子产业崛起的标志。

七、信息时代(2学时)

对应的阅读材料为 《传播的历史》第八部分 (信息时代的新、旧媒体),第37、38、39、40章。延伸阅读为《信息简史》中的相关章节、芒福德《机器神话(下)权力五边形》。

这一讲是由《技术通史》中的计算机和互联网两讲转化,原本是4到6学时的内容,这里压缩在2学时。这一讲不会取代《技术通史》中的课程,只是因为题材重要,不得不出现少许重叠部分。不过在这里我还是加了一点新内容,围绕阅读材料第37章(控制权革命)。“控制权革命”乍一看和计算机无关,讲的是“智能技术”在前计算机时代的兴起,例如标准化生产、自动化生产、现代会计制度、科学管理、生产流水线、苏联的计划经济和凯恩斯的国家财政等等。这一系列“管理技术”的变革其实是现代控制论机器的先声。这让我想到芒福德的“巨机器”概念,芒福德也说道,“巨机器”这种让人本身自动化、机械化的社会技术,其发展先于有形机器的崛起。

把视野放到包含社会技术的整个广义技术史来看,更容易发现这样一个事实:自动化或智能化技术并不是天然就是解放性的,它们首先是为了更有效地控制工人行为,更极限地榨取工人劳动力而产生的。时至今日,在外卖小哥那里我们仍然能明显看到大数据智能技术所扮演的角色不是人类的奴仆而更像是一个冷酷无情的奴隶主。恩格斯说道:“大工厂里的自动机器,比任何雇用工人的小资本家要专制的多。”这一洞见至今并未过时。在积极发展各种智能技术的同时,我们把它们当作媒介还是目的呢?

1950年前后流行的“人肉计算机

八、社交媒介(2课时)

阅读材料中第41章(移动网络社会)有点关系的,但其实没啥用了。延伸阅读为哈桑《注意力分散的时代》,洛文克《社交媒体深渊》。

关于社交媒介的文献很多,但找不到特别经典的,这并不奇怪,人文研究要成为经典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沉淀的,而这个时代发展太快,一个学者还没有完成自己的学术积淀过程,周围的媒介环境可能就已经剧变几轮了。这种“速度”的差距本身正是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自工业革命以来,技术就不断加速发展,但是技术剧烈更迭的速度赶上并超过人类的生命节奏,或许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情。这一状况对于人类如何与技术相处提出了新的挑战。

这节课的重点是社交媒介,我首先分析了“社交媒介”或者说社交媒体这个词组。Social是社会化的意思,但是哪个媒介没有社会性呢?电话不社交吗?书信不社交吗?为什么我们拿“社会”特指web2.0时代的某些网络平台呢?

社交媒介在某种意义上反而是“社会”的瓦解。传统意义上,社会是一个非常有力乃至于危险的词汇,例如社会主义、社会运动、工会、结社等等。“社会”是某种自下而上自觉组织的结果。但在社交媒介之下,“社会”不再充满行动力,虽然斗争和冲突仍然普遍,但这些斗争往往滞留于键盘和指尖,而不再能结成变革现实的力量。

社交媒介除了延续电视的娱乐化、大众化、低幼化等趋势外,其“多线程”的使用方式更是加剧了生活与思维的“碎片化”。

这些新的趋势未必都是坏的或好的,但我们身处其中,总是想要认清自己所处的环境。

Horace Dediu整理的1900年起技术发展和预期寿命图(美国),新技术从兴起到普及的速度越来越快

九、学生讨论课(2课时)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