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方案:科学哲学及原著研读

课程方案:科学哲学及原著研读

科学哲学名著选读”是我来清华后负责的第一门课,面向科学史系的研究生新生。

当时科学史系还没几个老师,科学哲学总该有人上,自然就派我负责这门课了。

我自己的研究偏向技术史与技术哲学,正统科学哲学虽然也大致熟悉,但不算专长。

但在我看来,正统的科学哲学肯定是要学的,绕不过去。所谓正统的科学哲学,我指的是发端于逻辑经验主义,兴盛于英美分析哲学的一套学术脉络,就“科学哲学”这个主题来讲,这条线最经典、最清晰、也最实用。即便是搞现象学科学哲学还是科学知识社会学,多少也应该了解正统的科学哲学,逻辑经验主义、证伪主义、库恩、费耶阿本德等等,至少都该混个脸熟。

后来清华STS所的许多老师加入了我们科学史系,师资一下子就充实了。而在他们原先的课程体系中,负责科学哲学基础课的是王巍老师,他经验丰富,也专研于此,他的课程显然比我更加成熟。

在后来的教学计划制定中,王巍老师的课和我的课变成类型必修,学生可以在两门课中任选一门来上,当然也可以两门都选。

由于我的课原来是3学分,王老师原来的课是2学分,而他实际是按3学时来教的,而我则想试探新的课程计划,所以想缩减一点课时,于是我们今年互换了课程,我来负责名为“科学哲学及原著研读”的课程。

学生既然有更成熟、更专业的选择,那么我的课就可以更自由一些了,我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色,把科学哲学课开得不那么正统。

我建议偏向于搞科学哲学的同学,优先选择王老师的课程,而我的课程可以作为补充,或者让偏思想史的学生来选择。

那么我的课怎么改革呢?我的设想是,完全不读正统科学哲学了,而读“前科学哲学”,就是古典哲学传统。

科学哲学首先是科学还是哲学?维也纳学派可能认为,首先应该是科学。整个正统科学哲学,起源于维也纳学派对整个传统哲学的背弃(所谓形而上学)和对自然科学的投靠。他们试图把哲学变成科学,用科学方法来回答哲学问题。

但结果上说,他们失败了,当然这也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比如现在的认知哲学家也仍然以认知科学自居。在我个人看来,现代哲学还是并不能割断它和古典哲学的联系。

正统科学哲学在逻辑经验主义之后也变得多元得多了,很多人也能对古代哲学家抱有尊重。但我感觉他们往往断章取义,或者用科学史的术语讲,他们往往对古代哲学家持有辉格式的态度,就截取他们觉得有用的只言片语来引用,但很少回到语境去整体理解古代哲学家的思想世界。古代哲学更多地变成一个历史学和古典学的领域。

但我们岂不正在“科学史系”,即便那些古代思想不再被看作“哲学”,至少也仍旧是“科学思想史”的重要部分吧?

况且,我仍然坚持,古代哲学史仍然是当代哲学的必要基础。有句话叫“哲学就是哲学史”,这是从我的师祖们那里传下来的(改编自黑格尔)。我其实不太同意这句话,因为我认为日常生活经验的个人反思才是哲学的根本,但我支持的是:哲学专业就是哲学史专业,因为哲学本身是不能教的,只能引导和启发,而一切恰当的教学材料都是历史性的。

简单来说,就科学哲学专业而言,科学哲学是哲学而非科学,而哲学教育以哲学史和经典阅读为本;就科学史专业而言,许多古典哲学家构成了科学思想史的核心内容;就我本人的兴趣来说,在北大哲学系受到的也是古典哲学的熏陶。所以,我计划把科学哲学原著的选取范围广义化,选择整个哲学史中的经典文献,当然也要和狭义上科学哲学的基本问题构成关联。

我初步设想选取的文献如下:

  1. 柏拉图《理想国》选篇(大约在五六七章,关于知识和理念世界的讨论)柏拉图《美诺篇》选段(回忆说部分)
  2. 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开头部分(前三章本原、自然、运动)
  3. 笛卡尔《第一哲学沉思集》选篇(第一个沉思或前两个沉思)
  4. 休谟《人性论》选篇(第三章)
  5.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开头部分(导言和先验感性论)
  6. 胡塞尔《欧洲科学的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选篇(第二部分开头,8到15节)
  7. 海德格尔《世界图像的时代》

每周2课时的话,大约两周讲一个哲学家,4课时中至少1课时由学生主导报告,其余时间我来串讲。实际阅读的文本不一定是上述这些,可以根据学生情况和教学进度来调整。

阅读材料选取可靠的中译本,有能力的同学可以自行参考外文版本。

文本量应该不算大,但都是非常困难的部分,我也并不是西哲史的专家,不可能讲得非常专业,只能和同学们一起去解读。但我们会有意识地偏向于科学哲学与科学史问题,也能照顾对哲学史几乎陌生的初学者。

我希望达到的效果是,学生不一定对这些经典文本有深入的把握,但至少能够获得一些更直接的“感觉”,而不是人云亦云地把这些哲学家标签化,比如提到休谟就只知道“休谟问题”,但不知道休谟本人究竟是怎么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

以节选的方式来阅读经典其实是不太好的,我向来认为哲学经典都是以著作为单位的,要读最好是一本一本地读,但是条件有限,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也不会没有意义,至少我们选取的章节要保证有一个相对完整论证逻辑,减少断章取义。

One comment

  1. 陆芃

    太感谢老师你建立这样一个网站了,我偶然在知乎上面发现,细看之后顿觉自己大学所上课程都是些什么啊,自习可以达到的程度罢了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