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起床

技术如何塑造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起床

第一周的课程之前只写了一半,事实上当时前半节课是导论部分,而后半节课讲了第一个案例分析,在这里继续补写。至于第二周的课程,原定4位同学讲半节课,我讲半节课,结果同学们参与感过强,时间也没有严格控制(因为是第一次,我有意不强行控制),所以3位同学的报告连带讨论就用满了两个钟头,所以我准备的内容留到下周再讲。

第一个例子是“起床”,事实上只截取被闹钟吵醒这一个环节。

一、截面

今天早上被闹钟叫醒。

对这一截面的初步分析:

我为什么要被叫醒?——因为我醒来要干什么:如工作、学习、约会……

我为什么需要被叫醒——因为醒不来——因为睡得晚——因为晚上有灯有电脑(电力与娱乐)

我通过什么叫醒——被什么叫醒(铃声、振动),靠什么定时(闹钟、手机……)。

每一个截面都蕴含无数线索,我们只能先拣选一条线索去集中追究,在这里我选取的就是“时间控制”这一个维度。焦点技术是“钟表”。

二、技术条件

闹钟的技术条件

任何一种技术器物都不只蕴含着某种单一的技术,每一种技术器物的正常运转,背后牵涉到的总是一系列的“条件”,在某种意义上不存在“单一的技术”,技术总是复数的,每一项特定功能都是整个技术环境的复合。

我们从闹钟出发,追溯最为邻接的一些技术条件,大致来说,闹钟包含了计时技术与报时技术,计时技术又要求至少两个层面,一是根据什么参照以什么方式来校准时间,而是确保计时器以某种方式尽量均匀地“走动”,提供均匀的时间量度;在报时方面,就是如何呈现时间,包括听觉方面的(铃声)和视觉方面的(指针或数字符号)。

三、技术史追溯

针对每一支技术条件,向前追溯相应技术的历史变迁,大致如下:

1计时技术:手机←电子表←机械钟←天时
2校准时刻:网络同步←电视/广播整点报时←掌权者裁定
3均匀量度:原子钟←石英、钟摆←水漏、心跳←日月周期
4报时技术:个人闹铃←敲钟打更←公鸡打鸣
5时间符号:08:00←表盘指针←声音←天象

在没有现今的技术条件的情况下,相关的功能要如何实现呢?或者说,在这些功能无法被如此精密地实现时,人们是如何计时的呢?

1.没有先进的计时技术时,如何衡量时间?

事实上人们通常不需要精密地衡量时间,大部分生活场景都只需要使用“相对的”时间度量,比如“一袋烟功夫”、“一眨眼功夫”、“日上三竿”、“太阳落山”等等。当然也有少数活动需要较为精确的时间,主要是仪式性活动,比如午时三刻问斩,祭天等活动,但也不需要个人或家庭掌握计时设备。

2.没有即时同步传播的电子信号,怎么校对时间?

一般来说,因为压根不需要计时设备,所以一般人也不需要校对时间。当然最初的机械钟需要每天校准,参照的对象一般就是太阳。更早之前的计时器,例如日晷,对大部分人来说是无用的(不如直接抬头看太阳),这些计时器大部分都是天文仪器,是在天文学研究和相关仪式时才有用。

另外,实际掌握时间标准的,往往是相应时代中最具权威或影响最大的东西,例如中国古代,颁布历法是皇权的象征,哪一天是几月几号什么年号,只有唯一的天子才有权决定。因此四夷臣服,承认中央王朝宗主国地位的时候,一定要说“奉正朔”,意思就是哪一天是正月初一听你说了算。

现在世界人民相当于是奉了“公历”的正朔了,公历最初象征着基督教会的权威,现在则由科学共同体接班,成为时间的立法者。

除了最高的立法者之外,还有实际的执行者,也就是实际上向人们传达标准时间的是什么。在传统社会,有敲钟打更的人负责宣告时间,而在现代社会,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先后扮演了这样的角色。在互联网同步时间流行起来之前,电视台的整点报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这种掌握时间之“实权”的东西,也往往是相应社会的凝聚力所在。

3.在缺乏精确度时,怎样掌握和理解时间的均匀性?

事实上,时间的均匀性往往都是通过空间的均匀性来直观的,比如“刻”就是指日晷或表上的刻度,所谓“一寸光阴”,也是指相应的空间长度。事实上人的感官比较容易通过视觉,来比较并列放置的两段长度是否相等,但很难绕过空间,直接把握两段时间之间是否相等,除非“一段时间”这样的表达,事实上就已经在用空间来意象时间了。关于时间的均匀性问题,可以有许多哲学探讨,这里不多展开。事实上我们发现,由于传统的时间观念往往都是通过相对关系来衡量时间,其实并不那么看重客观的、量化的均匀性。

4.在没有个人随意控制的闹钟前,谁来报时?

在现代,自己设定闹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虽然事实上我们的作息节律是由公司、学校或工厂来帮我们设定的,但仿佛我们是能够,而且只愿意自己来控制自己的时间。我定好闹钟,甚至可以连同床的爱人也不吵醒,就控制自己的时间。但在古代,对时间的私人控制既没有技术条件,也没有需要。例如农村靠鸡鸣叫早,所谓鸡犬之声相闻,这“闹钟”连隔壁村都一起听到了。在城市里,打更人走街串巷提醒时间,这些时间控制都是公共性的。只有少数富人可以私下安排仆人来叫醒。但基本上来说,时间更多是“公共的”。

5.用阿拉伯数字表示时刻之前,如何描述时刻?

现在我们用几个阿拉伯数字来标识时间,比如“2017-08-01 12:34”,但这种数字化显示并非必须,古代中国用天干地支来标识时间。

数字的主导让时间更多呈现为视觉意象,但在古代,时间更多是一种听觉意象。

三点五、技术史掠影

作为通俗课程,没办法系统地梳理计时技术史的各个环节,只能浮光掠影地摘取一些有趣的片段来展示。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Renaissance_Turret_Clock.jpg
1570年左右的机械钟,只有一根时针。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Greenwich_clock.jpg
格林尼治天文台的时钟。一圈24小时。英国在现代世界掌握了时间标准.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SuSongClock1.JPG
北宋苏颂的水运仪象台(一个当代还重制的版本)

水运仪象台因为采用了擒纵结构,被认为是最早的机械钟。当然这个钟并不是日常计时所用,而是一个天文仪器。在古代中国,天文学是皇家垄断的学问,因为天象与皇朝命运有关,除非皇室,民间研究天象等于要篡权了,所以天文学虽然得到历代皇朝重视,但传承并不广。苏颂在著作中记录了水运仪象台的大概结构,但细节缺失,现代研究者的复原工作往往效果不佳,发现难以持续有效地运转。当然事实上这是合理的,因为这种大型仪象台最大的作用是仪式性的,只有在大型祭天仪式中才需要偶尔运行,而并不像现代时钟那样保持日常稳定的运行。

http://news.dayoo.com/china/201705/15/139997_51238945.htm
故宫收藏的西洋钟表

据说故宫收藏的西洋机械钟就有1500多件。西学东渐,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之后,多数走上层路线,与士大夫阶层或皇室打交道,而机械自鸣钟就是他们经常带给中国人的见面礼。清朝皇帝和后妃都非常喜欢,所以收藏无数(也有中国人自己仿造的)。但他们为什么喜欢机械钟呢?不是因为他们觉得钟表记录时间特准确特别好,而是把它们当作有趣的“玩具”。所以当时把西方科技叫做“奇技淫巧”并不冤枉,从各种华丽的机械钟礼物看来,可不就是奇技淫巧吗。

https://upload.wikimedia.org/wikipedia/commons/5/5d/JapaneseClock2.jpg
18世纪的日本时钟

西方机械钟同样也进入了日本。当时日本人觉得西方的机械钟不适用,因为当时日本实行“不定时法”,简单来说,就是白昼与黑夜各有六个时辰。夏天白昼比黑夜长,冬天白昼比黑夜短,但都是各六个时辰,所以在客观均匀的时间观看来,白天的一个时辰与黑夜的一个时辰并不等长。于是日本人重新改造了机械钟,采用两套擒纵机构,实现双重速率,按季节调节。随着西方文化的侵入,直至1868才废除了繁琐的“不定时法”(事实上按传统的生活世界,这种计时法并不繁琐),最后干脆采用公历(1873年),完全以西方的时间为准了。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3AAbbot_Richard_Wallingford.jpg
这幅14世纪的图片描绘了英国圣奥本斯修道院院长,他手指向一台机械钟,这是他为修道院修建的。

西方机械钟最早在修道院中实用,因为一般人的生活节律是不需要客观精确的时间度量的,只有仪式化活动才需要,而修士每天的生活都是仪式化的,需要定时祷告,因此时钟对他们才是实用的。早期的机械钟都非常大,往往以钟楼的形式呈现,时钟被放在教堂和修道院的尖顶上展示,这就导致修道院之外的普通人也随时可见时钟,时间的观念自然也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般的生活世界。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Bund_at_night_(with_Bund_Financial_Center).jpg
上海江海关大楼

在上海外滩的万国建筑博览群中,“钟楼”也是最突出的。西方的时间观念随着时钟和工厂进入中国,逐渐被我们默认。

 

鸣钟:在机械钟以前,时间的呈报者通常是听觉之鸣钟,而非视觉之表面。当然最初的机械钟也是必须有鸣响功能的,只不过它可以自动敲响,因而称作“自鸣钟”。随着鸣钟逐渐消退,时间从一个听觉主导的概念,变换为一个视觉主导的概念。现在鸣钟极少被奏响,只有在一些仪式性场合才会被启用,例如源自华尔街的上市敲钟传统,又比如中国各大庙会流行的新年撞钟仪式等等。

 

四、代入语境

1.谁才需要精确的报时?

我们发现,并不是每个人天生就需要精确报时,这种技术对于历史中大多数人的大多数生活场景而言都无关紧要。农民看天吃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不需要参考钟表;士大夫把玩钟表,只是当做奇技淫巧,也不是生活必需。只有中世纪的修道院,到现代的工人,才需要时钟,因为他们本身的生活方式是“去语境化”的,是脱离自然与社区环境,而自成节奏的生活方式,修道士需要风雨无阻定时祷告,而工人则需要朝九晚五定时上班。只有对于这些特定的生活方式而言,时钟才成为生活必需品。

2.谁有权规定时间标准?

古代皇权,基督教、现代科学……掌握时间也就意味着掌握了整个社会的共同性。在现代,时间变得似乎越来越客观,因而掌控时间似乎也成了一件单纯中立的事务,但未必如此,时间的颁布和传达,仍然反映了整个社会的权力结构。

3.时间是均匀流逝的吗?

从日本不定时法的例子看出,虽然对时间的均匀性人们总是或多或少有所要求,但究竟参照什么来谈均匀,这并没有标准答案。莫说相对论已经打破了绝对时间的概念,即便存在这个绝对的时间标度,那么谁有权参照它来颁布校准时间的法令呢?

4.时间是安静的吗?公共的鸣钟吵人吗?

现代的计时技术越来越趋于安静,我小时候还经常听到家中挂墙的石英钟发出的“咔哒声”,而现在以手机主导的计时设备中,连咔哒声都消失了,更不用说每到整点都会轰鸣起来的报时声了。现代人通常觉得在自家小区中摆放一个整点就会轰鸣的鸣钟是不可理喻的事情,但在某一历史时期,鸣钟的存在倒是日常的。

法国史学家阿兰•科尔班的著作《大地的钟声——19世纪法国乡村的音响状况和感官文化》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讲述——“19世纪乡村的钟声,在另一个时代则变成了噪音。人们曾用今天业已消失的情感系统区倾听、去欣赏它。这钟声表明了人与世界,与神圣的另一种关系,表明了人存在于时空并感受时空的另一种方式。解读周围的音响环境也进入了个人和集体身份构建的过程。钟声构成一种语言,建立了一种慢慢瓦解的交流系统……”

5.视觉的时间与听觉的时间感受有何不同

钟表从轰鸣到静默,一方面见证着公共空间的变革与私人空间的崛起,另一方面也标志着时间观念从听觉主导走向视觉主导。

当然,每一个概念,都会唤起相应的感观印象,但有些概念与视觉关涉更多,另一些与听觉或触觉关涉更多。例如“电灯”更多唤起视觉印象,“海绵”更多带有触觉印象,“米醋”必定味觉印象等等。那么“时间”这个概念更偏向于哪种感官呢?这恐怕在不同的历史境遇下有所不同。那么听觉主导与视觉主导的时间概念,有何不同呢?

简单来说,“时刻”、“时机”、“时候”……“时”在古人眼里更多是一个突然降临的点,或者一个与其它事件相呼应的机缘,而不是一个静静流逝的客观标度。在麦克卢汉看来,听觉是一种倾向于“卷入”的感官,而视觉则是一种倾向于“疏离”的感官,视觉中心主义促进了现代人客观、抽象的思维方式,个体化、确定性的生活方式。在这里不多讨论了。

五、古今对比

现代人更讲究守时、分秒必争等观念,对“时间”更加珍视,但对于语境化的“时机”的感知却趋于淡薄。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规律化、标准化,同时也刻板化,在自己控制自己的起床闹钟的同时,事实上我的整个生活节律是被整个大工业环境控制着的。

现代人享受到安静、无干扰的私人空间,时间节奏不再为社区共享,即便在公共空间,安静互不干扰也成为美德,但共同生活日益缺乏凝聚点,人与人之间日益梳理,邻里之间鸡犬之声也不再相闻,更加老死不相往来了。

时间的裁决者从皇权和教权转向科学共同体,奉正朔的问题被中立化,但权力在以更隐蔽的方式发挥作用。

……更多的思考留给读者。

课程内容就这一点了。我并不提供系统的答案,只希望从浮光掠影的追溯和思考中,展示出现代生活方式的某些奇异性,注意到我们的生活从历史上看并非那么理所当然。注意到现代人获得许多新便利的同时,也失去了一些“维度”。这并不是说我们一定要在现代生活和古代生活之间分出优劣来,关键在于解构我们今天的生活方式,以便向未来打开视野。

推荐书

吴国盛老师的《时间的观念》可以参考,另外前几年出了一套“时空社会学译丛”,题材很难得,但我没有细读。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