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导论论文

哲学导论论文

论文

目录

引言… 1

论文一:主体与客体、时间和存在… 1

论文二:哲学、哲学史与科学… 3

参考书目… 5

引言

笔者是一名刚刚走近哲学殿堂的本科新生,不可能对哲学有什么深入的理解或研究,笔者在本文中将要谈论的,只是个人的些许“印象”——这里的论述无疑会是不够深刻、不够全面,甚至是幼稚的。随着思考与学习的不断深入,笔者在这里提到的问题和想法将会加深亦或改变。然而,哲学的关键处并不在于答案为何,哲学的主要任务正是“提问”[①],这也应是本文的意义所在。

下面笔者给出的,或许算是各自独立两篇论文,而第一篇论文的前半部分又可以独立地拿出来看,其实是笔者写完第一篇论文时感觉并不满意,才有了第二篇;而笔者又不确定第二篇论文是否符合要求,因而将两篇一并附上。如果读者时间有限,可以先从第二篇看起。

论文一:主体与客体、时间和存在

究竟什么是真实的、本质的“存在”?——笔者认为,在探讨这一问题之前,需要就首先打破主体与客体的界线,

前不久笔者的一位老同学与我聊起,他问:“你在哲学系都学什么啊,是不是成天地谈唯物主义辩证法呀?”我回说:“正教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讲着形而上学呢!”对方无语……

显然,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哲学还是那幅“唯物、唯心两大阵营水火不容”的景象。

而我们在接触较近的哲学书籍和资料时,唯物、唯心这样的字眼是越来越少见了。那所谓的“两大阵营”早已没有了意义——又或许,哲学,从来就不曾有过这样一条泾渭分明的界线?

张世英先生讲:“西方哲学史是从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浑然体现,经过两者分离对立的观点,逐步走向两者对立统一的观点,以至到达批评和超越主客关系式的观点的发展史。”[②]

笔者开始思考主客体关系的问题,还是源自当代新物理学带来的启发:所谓的新物理学,指的是相对论与量子物理——这两大领域的开拓,从宇观到微观,给人类的世界观和物质观带来了一次彻底的颠覆!这无疑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对论打破了绝对的时空概念,作为主体的观察者并不能抽身于时空之外,因此,首先需要被观察的,或许恰恰应是观察者本身……不过,比相对论具有更大意义[③],并且更为神奇诡异的,则是量子理论——因为量子力学给出的是:没有什么是真实的,我们不去观察它们时,则什么都不能说。[④]在被观察时是粒子而没有观察时是波——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实验的结果,也同时取决于在其过程中你是否观察以及如何观察;另外,测不准原则还规定了我们永远无法同时确定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当我们决定更精确地观察其速度时,就必须丧失其位置的信息。

以上这些科学事实都说明着同样一个问题:观察者与被观察者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道理很简单:主体(观察者)与客体(被观察者)总是构成一个统一的系统,既然观察者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其所处的立场、其行动的方式,都将不可避免地对整个系统产生影响!因此,主体依属于客体:而离开了主体的客体则无“真实性”可言!

作为主体的“人”与作为客体的“自然”的关系也是一样,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对自然的所谓探索、认知,是在人与自然作为一个统一的系统下进行着的,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自然、探索得越彻底、“拷问”得越详细,则在同时的另一方面——对自然的原本状态所施加的影响也就越大!也就是说,当人们对自然彻底地“探索”了一番后,自然已不能再是原先的状态了。另外,对自然的影响也同时是对人与自然这个整体的影响:征服自然的同时,人类自身也被征服着、被工具化、被异化着……人与自然需要重新回到和谐一致的关系,这就是当前要提主客体统一的迫切性所在。

另外,谈论“存在”,还必须引入“时间”的概念。当然,相对论早就告诉我们:时间与空间是一体的;不过时间的重要性不止于此——时间更是存在的意义所在:没有死亡,生存便没有了意义;海德格尔说,死亡限制并决定着缘在的可能性。如果缘在要在它的整体性中被理解,就必须包括死亡[⑤]。恰恰是非存在“推出”了存在,使其可以被理解,并赋予其意义。只有当我们对比某物为不存在的构想时,才可能体会此物存在的意味。

事实上,人们谈论存在时,早已将时间的限定包含在内:说某物“存在”,其中包涵的被省略的限定词是“现在”、“此时”——我们难以超越时间去谈“存在”。而另一方面,这样的“存在”又是不真实的、不能把握的,因为“此刻”稍纵即逝。“现在”是难以捉摸的;而“过去”是确定的,“存在于过去”是真实的,但却已如烟如幻;或许 “未来”才是最为重要的,“存在于未来”是不确定的,但正是因此我们才可能去把握它。

以上,笔者试图论述“存在”的前提和界限:笔者认为,不存在独立于主体或客体、独立于时间之外的“存在”,或者说,只有在将主、客体混而为一时,并且引入了时间的维度后,“存在”才是有意义的。


论文二:哲学、哲学史与科学

哲学是什么,如何看哲学、做哲学——这些问题很难找出统一的答案。但是,并不是说得不到共识的认识,就不用去思考这些问题了。相反,这些问题是关键的,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对哲学的理解。

“哲学就是哲学史”[⑥],这是一种对做哲学的态度和途径的理解,是很有道理的。显然,哲学离不开哲学史,做哲学,首先必须置身于哲学史中,从源头做起,从最初的、最根本的问题开始思考!

然而,笔者以为,仅仅强调“哲学就是哲学史”是不够的。

“哲学主要不是研究其他人的观点,而是努力用尽可能有说服力、尽可能使人感兴趣的语言清楚地表述你自己的观点,这才是做哲学,而不仅仅读一下别人是怎么说的。”[⑦]

做哲学,需要避免这样一种倾向——过多地沉醉于经典而忽视了提出属于自己的观点。这当中的关键,并不是在于哲学与哲学史关系的处理——人们大都明白哲学史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如何理解“哲学史”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哲学史是什么?简单地把哲学史看作“一部部哲学‘著作’的历史”[⑧]是不够的。如果只是将哲学史等同于“经典史”,当然地,这样的“哲学史”便与数学史、物理学史等有了截然的差别——现代人的确不必再将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作为理论来学习。但笔者要说,现代的数学、物理学,同样是离不开数学史、物理学史的!在做科学时,你也须得首先将自己置身于科学史内,整部科学史即是一道阶梯,唯一不同的是:做哲学每次都需要回自源头起走过来,而做科学时出发点已在前人之上——而相同的是,丢掉了历史的阶梯,哲学或科学都将毫无意义。

笔者认为,“哲学的”哲学史,与其说是“经典著作之史”,不如看作是“问题”之史!——哲学的主要任务在于提问:正是那些贯彻古今的哲学“问题”,才构成了哲学的主要内涵。而科学史也可以说是“问题史”,所不同的是,科学的问题史或者更适合于称作“答案史”,做科学需立足于前人已经得出的答案、取得的成果之上;而哲学注重的是问题本身,因而做哲学的立足点即是“问题”,我们是通过先哲、经典的指引,去接近哲学问题本身。

“哲学作为一门科学,可教可学……”,叶秀山老师便持有这样的观点。这种说法当然是有道理的,不过笔者以为,把哲学理解为一门科学,是值得商榷的,甚至可能产生一定的误解。

这里首先牵扯出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是科学?吴国盛老师将科学分做三类:“博物学、(源自古希腊传统的)理性科学、(近代的)数理实验科学”[⑨]。如果就哲学“理性和自由的追求”这方面看,哲学当然可以与传统的“理性科学”对应起来:从某种意义上说,同样源于古希腊的哲学与科学是一体的!但问题是,如今人们普遍理解的科学,已非是那希腊理性科学,而“往往是把‘科学’等同于近代西方科学”[⑩]!于是,将哲学划归入科学,便很可能将哲学引导向功利、实证。因为近代追求力量、强调技术理性、试图以科学方法代替科学精神的实验科学,带有使人异化、使人与自然决裂、使科技与人文分离的危险趋势

当代是一个技术理性的时代,人类的生存早已离不开科技;但技术在另一方面却使人类陷入困境和迷惘!笔者认为,在现今,把哲学导入技术理性科学是不妥当的,哲学更应是作为沟通人与自然、联结科学与人文的桥梁来看待

值得一提的是,当“科学”一词作广义的理解时,是否能说哲学就是科学呢?笔者也不这样认为。罗素指出:“我们所说的‘哲学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乃是两种因素的产物:一种是传统的宗教与伦理观念,另一种是可以称之为‘科学的’那种研究,这是就科学这个词的最广泛的意义而言的。至于这两种因素在哲学家的体系中所占的比例如何,则各个哲学家大不相同;但是唯有这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同时存在,才能构成哲学的特征。……乃是某种介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11]

也就是说,除了“科学性”,哲学同时包含着另一方面的内容,我们可以暂时将其称为“人文性”——在任何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中,哲学总是构成其文化内涵的核心部分。

因此我们发现,即便是最极端的科学主义者或反科学者,仍然都属于哲学的领域内,因为他们探讨的问题尽管有各自的侧重点,却都回避不了那些最根本的、贯彻于整个哲学史的“大问题”。因此,哲学既是多样的——理解哲学的方式、做哲学的途径可以千差万别;但同时,哲学也是统一的——既不属于科学,也不是宗教或艺术。

科学是“可教可学”的,那么哲学呢?康德说过,“哲学是不能教的”。[12]当然,康德本人就在大学里教哲学,而这句话的意思是:哲学的教、学与一般科学的教、学是不一样的。

笔者认为,与科学不同,哲学所关注的,并非问题的解答,而是“问题”本身!正是对这些“问题”,对自然、对社会、对人本身的最根本的问题之关切,贯穿着整个哲学史,构成了哲学的核心。因而,“教哲学”即是“引领学生走进哲学问题本身,使他们和那些大师一起思考,而不是给他们再增添一些需要硬着头皮记住的客观知识。”[13]同样地,学哲学也绝不能止于知识的积累或应用,而是要“通过同他们(哲学家)合作,公开地表述他们,维护他们,依靠他们,通过明确表达和论证,真正地提出自己的观点。”[14]

哲学究竟是什么?罗素说:哲学,从远古以来,就不仅是某些学派的问题,或少数学者之间的论争问题。它乃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15]。我们之所以研究哲学,是因为在我们随身携带的精神行装中,就已经包括了哲学[16]。哲学就在我们身边,在生活之中,贯穿于历史里,渗透于每一门学科之间——但哲学不属于任何别的什么,它并不拘于某个定式或科目,而是多样的、自由的。


参考书目

 

《西方哲学史》[挪]G•希尔贝克 N•伊耶 著 童世骏 郁振华 刘进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哲学导论》 张世英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进入澄明之境——哲学的新方向》 张世英 著 商务印书馆

《寻找薛定谔的猫》 约翰•R•格利宾 著 海南出版社

《时间简史》 [英]史蒂芬·霍金 著 许明贤 吴忠超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数学:确定性的丧失》 [美]M·克莱因 著 李宏魁 译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海德格尔》[美]帕特里夏•奥坦伯德•约翰逊 著 张祥龙 林丹 朱刚 译 中华书局

《思想家》(第二版) 麦基 编 周穗明 译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存在与时间 读本》 陈嘉映 编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一卷》叶秀山 王树人 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 张汝伦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美]罗伯特•所罗门 著 张卜天 译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反思科学》吴国盛 著 新世界出版社

《西方哲学史》[英]罗素 著 何兆武 李约瑟 译 商务印书馆


[①] 《西方哲学史》 [挪]G·希尔贝克 N·伊耶 上海译文出版社 第5页

[②] 《哲学导论》 张世英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358页

[③] 《寻找薛定谔的猫》 约翰·R·格利宾 海南出版社 第5页

[④] 同上 第6页

[⑤] 《海德格尔》 [美]帕特里夏·奥坦伯德·约翰逊 中华书局 第35页

[⑥] 《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一卷》上篇 叶秀山 江苏人民出版社 第15页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 张汝伦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1页

[⑦]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美]罗伯特·所罗门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6页

[⑧] 《西方哲学史(学术版)第一卷》上篇 叶秀山 江苏人民出版社 第16页

[⑨] 《反思科学》吴国盛 新世界出版社 第4页

[⑩] 同上 第3页

[11] 《西方哲学史》上卷 [英]罗素 商务印书馆 第11页

[12] 《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 张汝伦 北京大学出版社 第404页

[13] 同上

[14] 《大问题——简明哲学导论》[美]罗伯特·所罗门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5页

[15] 《西方哲学史》上卷 [英]罗素 商务印书馆 第9页

[16] 《西方哲学史》 [挪]G·希尔贝克 N·伊耶 上海译文出版社 第1页
2004年12月21日 <!–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