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通史”(第二年)课程总结

“技术通史”(第二年)课程总结

“技术通史”这门课去年已经开过一轮了,当时已写过详细的课程总结(见此),这学期刚刚结束了第二轮开课,可以说这门课已经渐渐进入正轨了。

第一年课最后是29人选课,今年去除退课有69个学生,总算是壮大了一些,希望学生们一传十十传百,来年选课人数再往上增加~

 

期末考试

首先讲一下期末考试。这次期末考去除了考勤题,全部都是开放性论述题,照例还是完全开卷,能携带电脑上网查资料。

这次考试我利用助教分担了工作,让他负责出题和阅卷。他除了十几道题目,我从中选了6题(措辞上做了些微调),加上去年的头两道题,构成了8道题目,学生从中任选4题作答,考试时间为2小时,随堂考。

以后也沿用此例,期末考就由助教出题助教阅卷。当然,卷子改完之后我会审查一下,我重点会关注得分最高的和最低的,以及论文写得最好的和最差的同学的试卷。实际看下来的感觉是,助教的评分在总体上是可信的,个别和我的感觉略有出入,但也差不到哪儿去。开放性论述题本来就难免主观性的成分,无论是助教判还是我亲自判,都不可能绝对客观,毕竟运气也是实力的一部分。

这次考试出现了新的现象,那就是有4人缺考。理论上讲,安排最后一次课随堂考,不太可能缺考的,因为那些长期翘课的老油条,至少最后一次课也会来一下,而之前没翘课的同学呢,我在课上多次提醒过考试安排,更不该缺考了。结果不到70人的班级,竟然有4人缺考,实在让我意想不到。

有一个同学是常年不上课的,直接挂掉,另一个人是因故放弃课程,但还有两人是“忘了”。

我网开一面,决定让缺考的同学补考,在家自己做题,因为题目都是开放性的,考场上也可以上网,实际环境也差不了多少。当然,缺考是极其严重的过失,我规定缺考的同学卷面分先扣20分。

结果在助教的总结中说了,他们的答卷都非常差,明明有更充裕的时间来答题,还可以用电脑来敲字,但仅从答题字数上看,补考的同学体现出非常敷衍的态度。其中一位还算好,但另一位实在是无法挽救,最后还是给他挂科。

另外,留学生问题最近引起热议,我也很反感中国大学普遍对留学生的超高待遇和极低要求。总体而言,我对留学生和一般学生一视同仁,但有时候还是会有所宽容,但这不是说对留学生特别宽容,一般学生根据不同的情况,我也会网开一面。例如这次期末考卷,助教认为有两位留学生的卷面够不上及格,但宽容起见给了60分,我也尊重助教的选择。关键还是看学生的态度,如果他期末作业按时提交并且没有抄袭,较为认真,那么我就可以宽恕他因为语言能力问题而在临场考试时显示出的薄弱。当然这种宽恕是有底线的,顶多是把50分的水平给成60分,如果实在太烂,还是不能过关的。

助教批改是很认真的,他甚至对每一位同学的每一题都写了几句评语,我在此贴出他写的总体总结:

助教(姚禹)写的期末考试阅卷总结

本次考试应到69人,实到65人。有四位同学缺考,事后有两位同学参与了补考。在总结各题的具体回答情况之前,先说一下这次考试中同学们经常涉及到的几个答题形式的问题。

首先是对试题形式的理解问题。在试卷的开头,已经很清晰地提出,本次考试是“开放性论述题”。但是遗憾的是,很多同学没有好好审题,没有按照论述题的模式来回答问题。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大约十人左右)按照简答题的模式来回答问题,每个问题只写了5、6行,只是简要地列出了自己的观点,但是没有展开论述,也没有引用任何相关资料。另外还有几个同学把论述理解为了写杂文,用漫谈的形式谈了很多对问题的理解,甚至借着问题评判了一些社会现象。但是这不是严肃的论述,没有标准答案也不意味着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其次是对课程知识的态度。大部分同学还是按照要求在回答问题时结合了课程知识,或者使用了课上给出相关阅读材料。但是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回答问题时没有结合课程知识。题目中间提出“建议结合课程所学、所读的知识答题,但可以反对老师的观点”,这个建议的前提是同学们扎实地学习了本学期的课程,起码是对本学期的课程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同时,无论是否支持老师的观点,但是同学们起码应该知晓老师的观点。遗憾的是,从某些同学的回答中我很难看出认真学习过本学期课程的痕迹,在回答问题时完全基于自己的理解和一些网络材料。

最后是引用资料的问题。本次考试是开卷考试,甚至可以使用网络资源。但是很多同学没有按照答题要求注明引用材料的出处。有一些同学在引用的过程中只是写出了“某某人说”、“某某人写到”,或者只是把所引内容放在引号里面,没有列出具体的引用出处。而且,作为清华大学的本科生,我相信同学们应该具备一定的学术能力,能够使用一些基本的学术文献。而有些同学只引用了百度百科(胡老师在考试期间在多次强调不要只引用百度百科),这在批改试卷时会酌情减分。值得一提的是,因为胡老师的三令五申,本次考试中同学们没有存在明显的抄袭剽窃行为,但是有一些答案有非常大的洗稿嫌疑。

下面针对每个问题具体地总结一下本次考试的答题情况。

1.这门课程时间有限,有很多重要的事情都没有讲到。如果让你来多讲一次课,你会选取哪个被老师忽略的主题?请为“技术通史”设计一节课,写下你拟定的主题、提纲、思路和亮点。

总结:第一道题是胡老师最为看重的问题,也最能体现出同学们对本次课程的综合理解。在去年的考试中,本题的选择人数最少,但是今年的同学们显然在考前认真阅读了胡老师的博客,选择人数大幅度上升。本次考试共有38位同学选择了这道题,占到全人数的58.5%。

一些同学选择了“生物技术”、“电影技术”、“陶瓷技术”、“医学技术”、“农业技术”、“乐器技术”,有个同学还结合了去年的课程内容写了“透视法”(看得出这位同学认真地阅读了胡老师的博客)。其中“医学技术”和“农业技术”这两个选题在视野上还是比较符合课程的风格。另外很多同学结合自身专业来回答,选择了“化学工业”、“建筑技术”、“核能技术”、“水利技术”、“材料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大部分的回答还是结合了技术史的视野,但是有个别同学写的过于敷衍,写成了专业介绍。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同学选择了一些当下的技术比如“新四大发明”、“基因编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5G技术”、“量子科学技术”等。但是更多是对这些技术的应用前景展望,而缺乏技术史的视角。

还有一些同学虽然有自己独立的思考,但是对题目的理解还是存在一些偏颇。有位同学选择了“宏观技术史”和“微观技术史”的角度来谈技术,论述过于宏大,写的不知所云。有位同学写了“机器体系起源、发展的文化基础”,但是选题更接近科学思想史的内容,涉及的领域也太过广泛。有位同学选题为“面向无穷大的技术”和“面向无穷小的技术”,一共列举了十多种科学技术,但是总体上仍然是科学而不是技术。跑题比较严重,没有理解题目意图,论述过程也浮于表面。

我认为本题最好的回答方式就是既结合了课程知识,又体现出了自己基于广泛阅读的独立思考,在技术史的视野下展开一条精彩的叙事线索(换言之,也就是摹仿胡老师上课的风格)。有位同学选题“从眼睛到望远镜”,思路非常清晰,联系了很多科学史上的相关知识。有位同学选择了“技术与时空视觉化”,很好地把技术史和自己的专业知识结合了起来。还有同学选择了“厕所系统”为题,选题上虽然另辟蹊径,但很好地按照技术史的视野来展开论述,文献引用也相当扎实。这三个同学获得了本题最高的分数。

2.究竟什么是技术?你能否给出一个简明的定义?请结合历史案例加以阐释。

总结:本次考试共有43位同学选择了这道题,是同学们选择最多的题目,占总人数的66.2%。在监考时就看到有很多同学在查阅百度百科,就实际答题情况来看,确实有很多同学引用了或参考了百度百科上关于技术的定义。

这个定义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在1977年版的《供发展中国家使用的许可证贸易手册》中给技术下的定义(具体内容此处就不引了)。只有极少数同学直接引用了百度百科,大多数同学还是把这个定义作为一个“靶子”。能够结合课程知识对这个定义加以批判,然后在给出自己关于技术定义。比如有的同学引用了凯文·凯利的文本,认为“技术是构成或改变我们生活方式的存在。”有的同学综合了百度百科的定义、《现代汉语词典》的定义、知网上一篇论文中的定义,将这三个定义相互比较,认为“技术是有(科学)理论指导的,用以认识自然或改造自然的经验知识或工具设备。”

有一些比较优秀的回答是结合了科学史系的其他课程如《科学通史》和《科学技术史系列讲座》关于技术的定义,或者是参考到了随轩网站上“技术的起源”一文的部分内容,体现出这些同学对相关知识背景的掌握。另外有些同学选择从技术哲学的视角来定义技术,引用了海德格尔、斯蒂格勒、麦克卢汉等。但是理解正确且论证清晰的回答不多。比如有位同学引用了海德格尔“技术即是解蔽”的定义,但是对解蔽这个概念的理解存在很大问题,把解蔽理解为了“完成原本不能完成之事”。

我认为本题最好的回答方式是通过查找网络文献比较不同角度对于技术的定义,将这些定义相互比较。然后再应用课程所学知识批判性地给出一个自己的定义,并结合技术史案例来阐释技术的定义。而有些同学只是引用了某个定义,然后论述自己对它的赞同。或者只是列举比较了几种定义,然后自己只是对所引定义做一个繁复的综合,不够清晰简明。这体现了部分同学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同时对题目理解也存在偏差。

3.与西方文明相比,古代中国有独特的技术文化,请尝试比较中西技术史,谈谈不同古代文明在技术的发明和应用方面有哪些共性和差异。

总结:共有24位同学选择了本题,占总人数的36.9%,是这次考试中选择人数较少的一道题。关于中西技术文明对比是一个被国内学界充分讨论过的问题,网络上的相关资料非常多,基本已经形成了一些定论。那么,对于答题者来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甄别材料的优劣以及对材料进行进一步阐释,这也是评分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刘文瑞的《中西科技史的对比研究》、傅建球的《对古代中西方科学技术水平比较的新阐释》以及姚大志老师的论文《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古代技术史模型》是被引用次数较高的几篇文献。大部分同学都从地理因素和政治因素两个角度来对比(也有同学将其阐述成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差异)。但是在具体论证环节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的同学能够把文献与课程所学的技术史知识相结合,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案例加以阐释。而有的同学只是对文献中的观点简单地综述了一番,缺乏自己的思考。此外,有个别同学引用不够规范,虽然没有明显的抄袭现象,但是存在洗稿嫌疑。

 4.有人说今天我们正处于“第四次工业革命”时期,你怎样看待类似说法?究竟什么是“工业革命”?请结合技术史,简述你对“工业革命”这一概念的理解。

总结:本次考试共有37位同学选择了本题。在具体回答中,大部分的同学都认为我们还没有进入“第四次工业革命”,有些同学引用了一些技术史上的案例,认为第三次工业革命还没有结束。还有一位同学用了尼古拉斯·戴维斯的《五个维度理解第四次工业革命》一文,为“惟有第一次工业革命是真正意义上的工业革命,后续的重大突破都是对它的延续和补充。”同时,也有一小部分同学认为我们已经处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有位同学在回答中联系到了德国的“工业4.0”和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等工业发展计划,从科技政策的角度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评卷的过程中,只要观点明确且论述合理,两种立场在分数上并无区别。

从这次的总体答题情况来看,只要涉及到定义,就进入了引用百度百科的“重灾区”。如果课件中存在相关论述,很多同学也愿意直接把课件内容“直接引用”到自己的答案中。这可能是因为同学总想寻求一种准确的标准答案吧。工业革命是本学期课程中重点内容,但就像胡老师在去年的期末试卷总结中说的那样,就算引用了老师在课件中提示的观点,“但如果不听课不思考,光看ppt上的只言片语,是很难组织出通顺的逻辑的。”在评卷过程中,能够明显看出有些同学就是“硬拗”的模式,生硬地将课件上的文字拼凑在一起。因此,在这一道题中,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论证过程的逻辑性是评分的参考标准。

5.电报被比喻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请对比电报和互联网的意义和影响,谈谈你对这个比喻的理解。

总结:本次考试共有37位同学选择了本题。就审题而言,本题正确的回答思路是,首先结合技术史分别阐述一下电报和互联网这两种技术的“意义和影响”,其次才是将两者进行对比。但是很多同学还是存在审题上的问题,有一部分同学写成了简答题的模式,列了三、四点异同,几句话就写完了。还有的同学写成了漫谈的形式,提出诸如“电报使人与人点与点的连接,互联网使人面与面的连接”这样的观点,然后所引用的也是《百年孤独》和《人类群星闪耀时》这种文学性的材料。能看出答题者涉猎很广,也颇有几分文采,但是离题太远。其中还有一位同学让人印象深刻,题目中要“谈谈对这个比喻的理解”,是要比较一下电报和互联网这两种技术,而这位同学则全程从文学的角度讨论这个比喻中主体和喻体的关系,这种回答着实让人哭笑不得。

大部分的同学还是结合了课程知识,意识到了本题是出自老师在课程推荐过的相关阅读材料《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一书,这本书也是除了课件和老师的博客外被引用最多的。有一些同学在对课程知识的同时还结合了很多传播学和媒介哲学的视角,体现了对课程内筒比较深的理解。

6.结合技术史案例,谈谈你对技术与艺术关系的理解。

总结:有60位同学选择了本题,占到总人数的62%。本题是一道开放性问题,可以回答的角度非常多。大多数同学都结合了课程中设计讲过技术史案例,查找相关文献,然后再基于自己的理解展开阐述。摄影术和透视法是绝大多数同学选择的技术史案例,还有一位同学选择“玻璃”一节的部分内容作为切入点。除此之外,还有几位同学选择了电子音乐、计算机视觉艺术、电子产品的工程设计中的“科技美学”等案例,但是论述的水平有高有低。

在引用文献方面,《浅谈艺术与技术的关系》和《技术与艺术问题解析》是同学们引用最多的文献(这两篇文献在知网的搜索排名靠前)。但是同学们在使用文献的时候,还是存在只是对文献中观点进行总结和归纳,而缺乏自己结合课程内容的批判性思考。值得称赞的是,有几位同学引用了芒福德的文本以及海德格尔后期论述技术与艺术的文本,能看出这些同学已经拥有了一种非常好的技术哲学与技术史相结合的视野。此外,有两位美术学院的同学在回答本题的过程中结合了很多艺术史知识,虽然略显“跑题”,但是确实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

因为本题的开放性比较强,所以有很多同学又出现了审题方面的问题,以漫谈和散文的形式来回答问题。有位同学提出了观点“技术可以成为艺术”,但是在论述的过程中陷入了对“何为艺术”和“何为技术”的讨论,既没有把问题说清楚,也没有结合技术史的案例。还有一位同学认为“技术是偏向物质客观,而艺术偏向精神主观”,他以达芬奇和青花瓷为例,认为前者是用艺术创作技术,后者是用技术创作艺术。洋洋洒洒写了很多,但是读来不知所云。颇为遗憾地是,有位同学结合了吴国盛老师的一些观点,从“技术与艺术的共同起源”来回答本题。但是该同学没有结合大多技术史的内容,主要在希腊文的词源学分析上了(能看出他确实学了一些希腊文),完全跑题了。

7.漫威电影《黑豹》中虚构了一个名叫瓦坎达的非洲国家。在影片的设定中,这个国家伪装成一个贫穷落后的中非内陆农业国,但实际上掌握了很多远超时代水平的高科技,同时在文化和政治上仍然维持着原始部落的形态。技术的发展势必牵扯到很多的社会因素,结合本学期所学的技术史知识,你认为这样一个瓦坎达国在现实世界中是可能存在的吗?为什么?

总结:有31位同学选择了这道题,占总人数的47.7%。本题虽然提到了时下流行的漫威电影,但是在题面中已经明确点出了题眼:“技术的发展势必牵扯到很多的社会因素”。换言之,本题考查的是同学们对于“技术的发展如何影响文化与社会”这个课程中多次涉及的问题的理解。绝大多数同学还是正确了领会的题目的意图,结合了技术史上的案例,认为技术发展势必会带来政治制度、经济结构和文化三个方面(也有同学只从政治制度和社会文化两个方面)来回答。在这种思路下,绝大多数同学都认为现实生活中瓦坎达国是不可能存在的。在具体的论证过程方面,有些同学引用了马克思、芒福德和麦克卢汉等哲学家的观点,展示出了一定的技术哲学视野。但也有一些同学没有引用任何文献,只是凭借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分几点展开论述。虽然观点和思路是正确的,但是论证过程存在很多漏洞。

记得胡老师在监考的时候还特意强调,同学们千万不要把问题发到知乎和论坛里,然后附上一个“在线等,挺急的”。然而有一位同学“顶风作案”,在回答中参考了知乎用户“一只咸猪”的帖子,虽然注明了出处,但是他的回答基本上是对这篇帖子(以及其他几篇帖子)的归纳总结,个人思考不多。这种行为着实不值得鼓励。此外,还有几位同学又陷入到了漫谈模式中,思路确实也非常奇特。有位同学举了元朝和清朝的例子,认为落后的政治体制会阻碍技术发展,但是在回答中夹了很多与问题无关的私货,对少数民族政权的观点过于狭隘。另外还有一位同学把瓦坎达和华为进行对比,非常紧贴时政,但确实离题太多。

8.据英国《自然》杂志官网5月22日报道,由34名成员组成的“人类世工作组”(AWG)本周投票决定,地球已进入新地质时代——“人类世”(Anthropocene)。此次投票中,29名成员支持“人类世”称号,并赞成以20世纪中叶为该新时代的起点。那时,第一枚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性碎片嵌入沉积物和冰川中,人类活动引发了永久性地质变化。结合本学期所学到的知识,试从技术史的角度来谈谈你对“地球进入人类世”这个事件的理解。

总结:这是本次考试中回答人数最少的题目,只有12位同学选择了本题。本题虽然谈到了时下热门的人类世概念,但是其实对标的是去年胡老师课程中的第十二讲“污染”一节的内容,即技术发展给环境带来的负面效应。这个问题可以延展出很多个回答角度,比如环境保护、技术伦理、现代技术中蕴藏的不可逆的风险、技术带来的问题是否总能由技术本身解决等等。

但比较遗憾的是,这道题同学们普遍回答的不好。可能是大家对“人类世”这个概念比较陌生,下意识地都会去查百度百科,然后在答案中引用这个定义。还有些同学参考了《人类圈、智慧圈、人类世》和《地球历史新阶段——人类世》等网络文章,但是基本还是对材料的归纳,缺乏自己的思考,也没有联系课程内容。此外还有一位同学认为“进入人类世标志着人类终于用技术战胜了自然”,我认为任何看过网上任何一篇讨论介绍人类世的文章的人都不会提出这种观点。而这种过于简单粗暴的技术乐观主义的精神也没有体现出太多本学期课程中胡老师所传达的技术哲学和技术史视野。

最后说一下两位补考的同学。两位缺席考试的同学在与助教联络后报名参与补考,在6月14号晚之前提交电子版答卷即可。换言之,补考同学的答题时间较之正常考试的同学们是相当充裕的,而提交电子版也肯定比手写试卷要更轻松。按照常理,补考的同学因为自己无故缺考在先,答题环境也更自由,理应比正常考试的同学更为认真的回答问题。但遗憾的是,这两位补考的同学没有好好把握机会,答题相当仓促敷衍(字数甚至比大多数手写的同学还少),也基本没有结合任何课程知识。唯一能想通的解释就是这两位同学对本门课程极度不重视,也不是很尊重老师的劳动成果。试卷最后的分数回应了这种态度。

读书笔记或论文

这次的作业照旧是读书笔记或论文,不过我考虑下次再增加一种选项,那就是写一篇大众文章,介绍技术史中的一个发明、产品、人物或时代,总之就是讲一个故事。主要是发现很多同学还是不会写论文,很多人写出来的论文缺乏论点,更像是一个历史故事漫谈,更糟糕的就写成了流水账。既然如此,加上我们课程本来就是门历史课,倒不如干脆允许学生“讲故事”吧。

这次的作业,确凿定为抄袭的只有一篇,这篇是肉眼可见的拼凑而成,随便摘一段一搜就发现抄袭。后来我还用清华提供的知网查重工具检测了一下,重复率接近75%。

另外还有一篇涉嫌抄袭,就是在文末列出了一些参考书,但在文中并没有用引号或其它显著格式把照抄的语句标识出来。严格来说当然是抄袭,但考虑到学生可能是不懂规范,我一般是会网开一面,打个低分勉强通过的。但是还有,这篇接近抄袭的作业,主题是生物演化,和技术史毫不沾边。这就非常挑衅我的底线了,思虑再三,看看他的期末试卷,感觉上还不算敷衍,助教还给了个偏高的分数,最后我还是心软了,让他总分60勉强及格。

主题与课程毫不相关的作业并不罕见,去年就收到过一篇写《雷雨》的笔记,还是抄袭的。今年也没幸免。除了上述写生物演化的,还有一篇叔本华的读书笔记令我印象深刻。你说要能从叔本华里读出点儿技术哲学,也还罢了,但该同学读得和技术和历史毫不沾边,这种作业为什么会交给我呢?我的底线又被挑衅了,犹豫再三,再三犹豫,还是给他及格了。(成绩交上去之后,我就开始后悔了,下次争取能够狠下心来)。

但作业最让我头疼的,是迟交的现象。我布置在6月30日24:00截止提交作业,结果截止之后还有整整10个人未交作业。其中有几个事先跟我打了招呼,说什么什么理由赶不过来。实验也好,实习也罢,其实都不是理由,我的作业是学期一开始就布置下去的,又不是期末临时布置的,不说早个把月做好吧,提前两三个礼拜做完并不难吧。但我还是心太软,答应了他们拖延,规则是每拖一天扣1分。结果两个扣3分,两个扣4分,一个扣7分,一个扣11分!还有两个是本来就弃课的,最后还有两个等到11号还不交,已经到了最终的期限,就是直接放弃了。

拖延后交来的稿子是两极分化的,有几位同学确实很认真,他们是不想敷衍,想好好完成,才延迟交作业。可能拖延症是学者的通病吧,他们小小年纪已经染上这一绝症,可以说很有学术天赋了……当然另几位就真的是特别敷衍了。

另外这次作业还遇到一个新情况,不知哪位老师在上学期开过的课程中布置了《枪炮、细菌与钢铁》的读书笔记,于是我收到的作业中有十好几篇是读这本书的。看到后来都看腻了。虽然我的确在前几次课推荐过这本书,但其实并不是特别好的选择,因为我们毕竟是技术通史的课程,《枪炮、细菌与钢铁》的涉及面非常广,泛泛而论的读书笔记很难和我们的技术史课程建立联系。

至于对论文和读书笔记的总体要求,看去年的总结就行了此处不赘述。

内容变动

我曾经计划这门新课在签几年内,每学期至少应有1/3新内容。这次基本达到了目标。

我把去年第1、2讲(导论、新石器时代)合并在第1讲讲完,然后去年的7.透视法、8.仪器与实验科学和12.污染三讲取消了(取消是为了为新课腾出空间,不代表内容不重要或没意思,以后还可能加回来)。

我把原本的10.工业革命替换为8.铁路,不再专门讨论工业革命的概念问题,而是延续每节课一门技术专题的风格。

这学期的新课有6.玻璃;8.铁路;11.电灯;12.摄影;14.互联网。当然,其它与去年重合的课程,具体内容也有细微调整。

玻璃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主题,我在最近的讲演和正在撰写的著作中都拿来举例,玻璃在东西文明中命运完全不同,中国古代始终也有断断续续的玻璃工艺传承,但多用来仿玉器,透明玻璃没能发展起来,而西方的透明玻璃最终为科学革命奠定了基础,但最初却是为了迎合西方人对水晶和葡萄酒的偏好。

推荐书当然是麦克法兰的《玻璃的世界》。

铁路是工业革命的集大成者,铁路把纺织、煤矿、冶金和蒸汽机这四条技术路线整合到了一起,也把工业化和城市化结合在了一起,标志着工业革命的阶段性完成。这节课以铁路为重点,但也讲述纺织业的发展。

推荐书是我最近发现的一部非常独特的技术史著作,有点儿接近我心目中的“技术思想史”的样子,讲述伴随铁路而来的思想和感知领域的变迁。《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

电灯一课从煤气灯、煤油灯讲起,讲到爱迪生之前的电灯,以及斯旺和爱迪生的商业化。爱迪生的意义,可以参考我的这篇文章

但这一环节没啥推荐书,我备课时主要依赖零零碎碎看的一些文章,当然也包括英文维基和一些英文文章。国内找的《爱迪生传》之类都不太好。

摄影是应同学“点播”而设计的,后半程时我就提议同学们如果有特别想听的环节,可以点播,我准备两周之后看能不能讲一次课。摄影术和互联网都是学生的要求,当然,我自己也觉得这两个主题值得一讲。

摄影术在某种意义上取代了去年的“透视法”,涉及到世界图像化的这一现代性变革,也涉及到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关系。

推荐书有本雅明的《摄影小史》,图文并茂的介绍性读物《摄影术的诞生》。

互联网一课我从阿帕网讲到1995年互联网商业化元年,时间有限,之后互联网2.0一笔带过。

我提出在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过程中,至少交织着五股势力的互相博弈的不同诉求,包括军方(控制、效率)、学者(合作、共享)、黑客(自由、挑战)、商人(营利、广告)、民众(社交、游戏)等。

回到第一讲导论中提到的技术作为“尚未奏效之物”,方兴未艾的互联网正是一个最好的注脚。技术并非完全中立,而是有其价值偏向。但其价值偏向也并非铁板一块,一经形成就固定不变,而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被塑造和重构。

推荐书是卡斯特的《网络星河》。

4 Comments

回复 古雴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