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雅克•蒂洛,基思•卡拉斯曼:《伦理学与生活(第9版)》

[美]雅克•蒂洛,基思•卡拉斯曼:《伦理学与生活(第9版)》

[美]雅克·蒂洛,基思·卡拉斯曼:《伦理学与生活(第9版)》,程立显 刘建 等译,周辅成 审阅,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年8月,58元

不推荐。

尽管我只翻了半小时左右就不看了。但我可以确认这本书不合我胃口。

先看封面上附加的那个宣传纸条(这个东西学名叫什么?):

“2006年2月2日,就在本书第9版修订完稿之日,雅克·蒂洛教授溘然长逝,留给世界的是这样一部触摸生命的心血之作。”“比《沉思录》更系统,比《道德情操论》更现代。”“百岁老人伦理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周辅成亲自审阅并深情推荐。”

瞧这推销的架势,看来出版人的野心不小,一心想把此书打造得既成为经典教材,又要在大众中成为流行。不过在我看来,这种野心似乎显得有些浮躁,并没有给这本书一个最恰当的定位。

这是一本正儿八经的伦理学教材,亮点是对应用伦理学的关注和丰富的案例材料可供课堂讨论,如果驾驭得当,作为一本伦理学或应用伦理学的教辅书或参考书而言还是不错的。但总而言之它并不合我的口味。不仅远远比不上近日看的《伦理学的邀请》,也比不上梯利的《伦理学导论》、林火旺的《伦理学入门》等等市面上现有的中文书籍——当然后两本只涉及伦理学的理论部分。

这本《伦理学与生活》的书名直译过来应该是“伦理学:理论与实践”,事实上,此书的第2版早在1985年就以此书名被译成中文。现在改作“伦理学与生活”,当然也是为了市场推广的考虑。

但从道理上,这个更改后的书名是可疑的,并不能与原来的意思相合。首先,原书名说“伦理学之理论与实践”,在这里所谓的理论与实践分别都是整个伦理学的一部分,理论与实践是统一在伦理学之内的。而换成“伦理学与生活”,则仿佛重新划出了一个对立,仿佛“伦理学”又回到了专指“理论”的层面。

“生活”这个词儿当然与“实践”并不等同,我们说“生活”时一般默认总是会想到我们最切身的日常生活。例如说“物理学与生活”这个题目时,一般不会指所谓的“实验室生活”如何如何,而是要讨论物理科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但当我们说“物理学的理论与实践”时,却未必会扯上日常生活,这里的“实践”指的更可能是在实验室和专业场合的实践。

就这本书的内容而言,显然是原书名“伦理学:理论与实践”更为合适。事实上,令人遗憾地——这本书尽管涉及了相当多的伦理学的实践问题和实际案例,但并不意味着这些视角都是切近日常生活的。

安乐死、堕胎、性伦理、企业伦理、媒体伦理、医学伦理、环境伦理……这些伦理学的应用都很“实践”,然而与其说是日常生活中的关切,不如说仍是各种具体领域的专业问题。在所有的案例和讨论中,笔法都是这样的:“我认为……,汤姆如何如何错了,约翰如何如何正当,玛丽需要负怎样的责任……”。很明显,作者所扮演的角色始终是一个置身事外的裁判者,以某种作为伦理学家的专家态度去审理各种现实中的是非对错的品评。但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大可以说:这些分析都交给那些伦理学家吧,与我何干?即便我的日常生活也可能包含着各种伦理学的问题,但是,即便说我的生活可以被伦理学家拿去作案例分析,那究竟与我自己的生活何干?就像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等学科都可以把别人的日常生活当作分析和研究的对象,但这些研究对我的生活本身而言意味着什么?

在这本书的封面顶端大红粗体赫然印着两个问题——“我为什么要有道德?什么是美好生活?”我打赌这两句话一定是编辑或出版者(出于哗众取宠的目的)自作主张地加上的,因为这本书恰恰没有试图回答这两个问题。这本书并不关注这两个最基本和单纯的提问。它关心的是:作为一个接受了伦理学专业训练的专家,如何客观和有条理地(置身事外地)评判现实中的伦理困境或分歧。

事实上,正文中作者明确地拒绝了“我为什么要有道德?”这一提问。作者提到:“……本章还必须讨论的最后一个问题是:‘人为什么要有道德?’这个问题的另一个提法是:道德有没有明确的根据或基础?……我要一开始就讲清楚,我的问题不是‘我或任何一个人为什么要有道德’。正如K·尼尔森在他的优秀论文‘我为什么要有道德?’中所说,这是两个不同的问题。后者很难以清楚、确定性的证据或逻辑予以回答,而前者不然。”(第25页)

无论如何,在封面上添上这两个问题的人的愿望是值得赞许的,我也希望一本伦理学的入门书能够从这两个问题出发(例如之前推荐的《伦理学的邀请》就做得很好),而此书的思路从一开始就让我失望。

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回避“我为什么要有道德?”这个人们更加关心(将这两个问题放在封面吸引眼球,当然是因为人们更有可能对这两个问题产生兴趣)的问题,而只讨论“人为什么要有道德?”这个问题呢?这个取向正是显示出整个现代伦理学主流进路的僭妄。

我一直说,现代的伦理学是所谓“现代性”或“技术理性”的最典型的表现,在这本书中也展现无遗。最突出的特点是,“伦理学”整个被当作一门实用技术来讲授,标题中的“实践”二字并不是标榜其贴近生活,而是标榜其精确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它并不像那些优秀的哲学入门书那样,侧重于启发提问和引导思考而不是给出答案,这本书则是毫不客气地对每一个分歧和案例给出了确定的回答——作者想要展现他的伦理学是如何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技术理性不再是自由的理性,而是把理性当作技术中的一门,技术的标准凌驾于理性之上。于是我们看到,比如说,一个问题是否值得探讨并不取决于问题本身,而是取决于花时间探讨这个问题是否更有效率——能够“以清楚、确定性的证据或逻辑予以回答”的问题将被优先考虑。

在技术理性的时代,“效率”成为压倒一切的最高“理由”。比如作者在自以为“以清楚、确定性的证据或逻辑”回答了的“人为什么要有道德”这一问题时,所基于的根据说到底就只有“效率”。作者说道:“一般地说,人们在自己的生活中似乎都需要友谊、爱、幸福、自由、和平、创造性和安定,……毋需太多的考察就能发现,为了满足这些需要,人们必须确立和遵循的道德原则,应能鼓励他们相互合作,使他们免于恐惧……对于‘人为什么要有道德’这个问题,能够给出的最恰当的回答一般是:坚守道德原则,使得人们尽可能生活得和平、幸福、充满创造性和富有意义。”

我实在没有看出这个“似乎都需要……毋需太多的考察……人们必须……”的论证有多少清楚、确定的证据,也没有看出这个“似乎”到“必须”究竟有什么逻辑关联。但就算这些论证都如作者所愿,是那么地清楚和确定好了,这个论证从一开始就回避了主题。

再看看封面上的第二个问题——“什么是美好生活?”这才是人们关注的问题,许多人试图通过伦理学来寻找这个问题的回答(例如那位在封面加上这两个问题的仁兄),而作者的伦理学恰恰从来就不讨论这一问题,而是把“美好生活”当作了一个既定的目的,何谓“幸福”、何谓“意义”、何谓“自由”……这些在传统的伦理学中被苦苦追索的东西,到了现代伦理学中却突然莫名其妙地成了现成的东西了,伦理学不再去追问美好生活,而是摇身一变,成了确保美好生活得以实现的手段。但,究竟什么是美好生活?这个问题在何时被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呢?

不再追问初衷,也不再追究目的,现代人的眼中只有手段和工具——A是好的,因为A是实现B的手段;B是好的,因为B是达成C的工具;C是好的,因为没有C就没有D……但最终我们追求的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是技术理性永远不予考虑的,因为这个是终极问题,是形而上学,是不会有答案的,是伪问题……

但至少,在这种辩护的链条中总难免有个先后次序。现在伦理学被置于“幸福”和“美好”之下:伦理学是为了保证幸福而服务的。如此一来,“幸福”的意义就不能再到伦理学中追问了,哪么由谁来回答幸福究竟是什么呢?而且还需要找到某些清楚和确定的东西?——物质?财富?金钱?

我不想再多地批评这本书。事实上,即便作为一本浸透着技术理性的现代伦理学的典型著作,这本书也不是其中写得较好的。对伦理学各流派的梳理和简介既不简明也不深入,许多解释都是可疑的,其他人我不太熟,但至少讲康德的那段我是实在看不下去了,尽管歪曲和片面化解读康德的文章我看过不少,但这个不仅片面,而且也解读得毫无趣味。

在介绍了各派学说之后,作者提出了本人的所谓“人道主义伦理学”。当然,对这个理论的所有的要求都与其实用效率有关,即便是自圆其说的要求(作者称作“逻辑一贯性”)也被解说成了为了有效地给我们提供行动指南。至于作者所展示的体系,我更是实在不敢恭维——堆砌起来的缺乏内在联系的常识观点,加上“应当……但又……”的“辩证法”。我简直又看到了以往只在中国作者中领略到的那种似是而非和空洞无物的写作手法。

每章最后都附有一些“批判性思考”的问题或者案例讨论。但这些问题既不是鼓励你对作者进行批判,也不是启发你对自己进行反省,而都是要求你对某个其他人、其他事件做出裁判。我想起《伦理学的邀请》封面上的那句话——“伦理学唯一的目的是努力提升自身,而不是滔滔不绝地斥责旁人。”

2008年10月1日

最新评论

  • 高高

    2008-10-08 16:29:08 匿名 123.113.27.162

    顶!!!非常好

  • 高高

    2008-10-08 16:33:42 匿名 123.113.27.162 

    本人在书店看了一眼便作呕走开。光看封面便知出版者目的–对不起九泉下的雅克·蒂洛教授。
    这原本是本严肃的学术著作,现在用来如此炒作,搞的文不对题…
    出版业的悲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