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吴国盛
讲座时间:2007年11月28日(星期三)晚 7:00 — 9:00
讲座地点:理教109
提前了一小时去占座,结果发现听讲人数实在很少,毫无占座必要。
比起三年前吴老师的同名讲座,这次的听众明显是少得可怜了。吴老师说这或许与人们对“精神”问题的关注之下降有关,不过事实上恐怕还是宣传组织的关系~
和上次相比,这次讲座的效果也不够好,吴老师明显像是准备不足的样子,不过好在吴老师没有重复上次的内容,尽管之前已从多方渠道受到吴老师的感染,这次仍是有些新的收获的,拖着半残废的肢体去听还是很值得的~
“北大精神”这四字我也经常思索,特别是最近拆掉“三角地”之后,与他人讨论时也说起这个“精神”,当时我说这“北大精神”我指的无非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而这自由与兼容又是一体的事,所以归根结底也就是一个自由精神。今天听吴老师一说则醒悟,原来这“自由”就是“精神”本身,没有不自由的精神,没有不精神的自由。“精神”正是北大的立校之本。
听着有点黑格尔的味道:说那北大正是那“精神”的化身。若不是那“世界精神”,大概是中国的精神了。
说起“北大精神”,我们往往要问:北大有“哪些”精神?结果可以总结出一堆,比如民族存亡的精神、爱国主义的精神、民主科学的精神等等,不过此精神已非彼精神,这“北大精神”若经如此分析解构,便退隐不见了,只剩下一些空洞的口号。
记起当时搞“学习长征精神”主题团日活动,我攒的汇报材料,写的我们对“长征精神是什么”进行的热烈讨论(其实就是在QQ群上聊了一会),当时有同学说:“长征精神的内涵不是用勇敢、坚韧、团结之类的几个词语就足以抽象概括的,长征不是一个寓言故事,它是一次‘事件’,它把精神活生生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我觉得这说得不错,所谓“北大精神”,也不是用爱国、民主、自由之类的几个词语可以概括的,北大本身就是那活生生的“精神”。
当然,我们仍是要问:北大精神在哪儿?我们到哪儿去感受它,如何去继承它?
我想,精神的传递者首先是“人”,就是那些一代一代的北大人,通过与北大的老师、前辈们的接触,受着他们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这便使“精神”代代相传。
其次,在那些符号和象征物中躲藏着“精神”,比如“北大”二字,比如“一塔湖图”,比如“三角地”。它们本身,以及它们所承载着的历史,也在传承着“精神”。即使把那些历史和“文物”保存在校史馆,保存在玻璃橱窗中,它们仍旧是联结历史的纽带,但更好的是让他们留在那里,让它们既是历史的,又始终是现实的,即便它们的功能已经大变,甚至已经成为“废墟”,它们仍是有力量的,这种力量让人们保持与历史的接触。
别的方面,吴老师提到了“象牙塔”、“文化贵族”等,以前早已被吴老师感染过了,这次就不想多说了。
关于大学的意义,吴老师质疑了“大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材”的说法,吴老师提到,北大将告诉你“人的潜能是无限的”。说培养“知识分子”也好、“文化贵族”也罢,大学的意义大概应是培养人作为自由的人的自觉吧。当然,这都是谈理想了,现实中的大学既已嵌入了这个社会的运转机制,很多事便是无可奈何。不过通过在北大的体验,我相信前景还是值得乐观的,北大仍是那最激进和最保守的共存的场所——她并没有真正沦为“社会的缩影”,北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尤其差就是明证。
2007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