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感恩贫困大学生事件

关于不感恩贫困大学生事件

前一段在网上看到新闻说襄樊五名贫困大学生因“不感恩”而被取消资助,今天又偶然看到电视上的后续报道,忍不住要写几句。

一开始听到“不感恩”三字,还以为究竟是怎么个表现恶劣法,给资助者多大的难堪,才让那些女企业家愤而放弃资助的。结果看了半天,原来就是说拿了钱以后从不主动给资助者写信、打电话。就这点事,就叫不感恩了?反观那些资助者的道德品质,才着实让人愤慨。

“19位女企业家与22位贫困大学生结对资助,4年内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至3000元不等”——这是施了多大的恩惠啊!?——企业家?对于一个企业家而言,一年3000块钱算个什么?我拿了两万块钱炒股票,一个月就赚出3000块了,更不用说对一位企、业、家、而言,3000块钱能算个什么?从牙缝里抠出半粒糖送给人家,就指望着别人感激涕零了?当然,这3000块对于那些最贫困的学生而言不能说是小数目,那些女企业家看起来就是打着如此的如意算盘,想着只花点零头,就能过一把慈善家的瘾了。但这样做还不如去耍猴玩,尽管猴子不会写感谢信,不过只要给猴子几支香蕉,它就能对你撒娇,岂不更妙?不过猴子也会有不买账的时候,更何况贫困学生?

电视里的女企业家说她们资助并不希望得到名誉和利益——这我当然相信,因为3000块钱对于企业家而言本来就是个零钱,计算投资收益时可以四舍五入省掉的东西,自然不必期待有什么名利的回报了。在我看来,那些要求“感恩”的企业家的资助的目的很好说,就是“耍猴”,就像是养宠物——我给你点好吃的,你就给我撒撒娇表演表演,大概就是这么个心态。

电视中的女企业家做了个比喻,说在电车上给人让座,对方说句谢谢是很自然的。这当然没错,但是这和这件事有什么关系呢?首先,给老弱病残让座本来也是很自然的事,甚至可以说,让座也是理所当然的。让座的理所当然和道谢的理所当然,就使得整个让座的过程是自然而然的事,也就是说,其实这整件事成了一种礼仪,一种习惯。这里被让座者的道谢,与其说出于“感恩”,不如说是发自礼貌。能举出让座作为例子来解释感恩,可见得那位女企业家心中连让座这样理所当然的小事也竟算一种“施恩”了。是不是被让座后应该给人家也写封感谢信才好?或者说咱们看看公交公司在每辆车上都设了老弱病残专座,全体老弱病残是不是都要对公交公司表示表示感恩之情?

事实上,让座的双方地位是平等的,或者说相反,让座者可能是出于对老者的尊敬,而不是对弱者的可怜,而去让座的。在让与被让的关系中,任何一方不该有优越感。但资助贫困学生和给老弱病残让座不一样,前者并不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情,从某种意义上确实可以说,资助是一种“施恩”。恰恰如此,恰恰因为这是一项德行,它更不应当要求“感恩”。因为既然说施恩和感恩,双方的地位变发生了落差,施恩者将有了某种优越感,而被施者则难免有某种卑下感——当然,这两种情感最好都不必有,然而女企业家对贫困学生的主动写信、打电话、在联谊活动上唱歌跳舞等要求却显然在强化自己的优越感和对方的卑下感,这种要求是可耻的。

慈善活动自古以来就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施与,另一种是富人以穷人为玩物而满足自己优越心理的游戏。这两种慈善活动的界限并不分明,前者随时可能向后者蜕变。显然,那几个女企业家正在向我们证明她们属于后一种。

记得看到哪位哲学家(好像是古希腊的)说过,施恩分为四种,第一种是施恩者和被施恩者互相都不知道的,这最好;第二种是施恩者知道被施恩者而被施恩者不知道施恩者的,这也是最高尚的;第三种是被施恩者知道施恩者而施恩者不知道被施恩者的,这也不错;最后是施恩者与被施恩者都知道对方,但施恩不求回报的,这只能勉强凑合。当时看着也不觉什么(因此没记牢,只是回忆了个大概),现在倒是想起那些话来了,确实说得不错,看来那些女企业家远远没有想到这种境界。

在另一方面,“施恩”并不必然是德行,同样的施与既可能是行善,也可能是极端恶劣之事。古人早有宁愿饿死也不食“嗟来之食”的说法,看起来,对他人的侮辱不一定总是剥夺他人的东西,在许多时候,施与他人东西反而是更大的污辱。人家贫困学生拿着助学金本来就已经够憋气的了,竟还要他们写信“感恩”?将心比心,那些女企业家愿意这样吗?电视上那位女企业家又说了,说不单是要求学生对资助者感恩,更要对社会感恩云云。这句话说得真好!那些贫困学生看着社会上的富人潇洒自在地搞慈善、养宠物玩儿,再对照自己看着这么严重的贫富差距,还要怎么对社会感恩法?人家不仇恨这个社会就蛮好的了,竟还要如此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地去玩弄那些贫困生的感情吗?那些女企业家倒是对社会感恩了,平时怎么不多写几封感谢信给党和国家表表感情?

有钱人着实可气!奈何我自己也是有钱人,怎么办呢……

2007年9月3日

 

mist

2007-09-04 15:33:50 匿名 221.130.189.94 [回复]

都是交换...都是交换... 
王海明老师曾经很狡诈地说各种善行的起源都可以归结于利益

 
古雴

2007-09-04 18:09:19 http://epr.ycool.com/ [回复]

王海明“为己利他”说得是没错(但是不好)。 
希望通过行善而获得内心的满足感是件好事,问题是自己内心的满足感不能建立在对他人内心的践踏之上。 
关于文章补充几句:女企业家可能会说,她们虽然没给党和国家写感恩信,不过她们资助贫困学生,不就是最好的感恩方式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非常对——今日中国的繁荣是建立在贫富差距的拉大之上的,那些女企业家能够“先富起来”,是建立在贫困人群的牺牲之上的。因此,女企业家要报恩,而找到贫困学生,是对路的。那么,女企业家的资助行为乃是“报恩”,而非施恩——她们原是欠着恩的。这样说来,作为一个报恩者,却以施恩者自居,反倒要让被报恩者来对自己感恩,这是个什么道理?究竟是谁缺乏感恩之心?

 
mist

2007-09-04 21:55:09 匿名 124.17.16.85 [回复]

给不给D和城邦报恩这点如果要求得彻底的话,那么似乎穷人们是能够找到理由来
怨恨D和城邦的 
富了要给D和城邦报恩,是因为自己的致富脱离了它们不可能实现;那么贫穷是否也要给D和城邦报恩呢?富了就感谢政策——难道之前的穷就不是政策所造成的么?

 
古雴

2007-09-04 23:29:05 http://epr.ycool.com/ [回复]

我说女企业家要向党和国家感恩无非是讽刺一下,不过富人确实有必要向穷人感恩,他们的富裕是建立在广大穷人的基础上的。

 
mist

2007-09-04 23:41:23 匿名 124.17.16.85 [回复]

这些感恩不一定会被穷人接受的。。。 
比起单纯地物质授予,更好的方法或许会是给穷人也一起成为富人的方法

  
古雴

2007-09-05 00:24:26 http://epr.ycool.com/ [回复]

感恩当然不是单纯的物质授予,而且也不一定是书面或口头表示,感恩可以不需要任何“表示”。 
给穷人也一起成为富人的方法,从绝对上讲是不存在的,除非实现共产主义了。从现实上讲,我认为当务之急是建设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不过这样似乎还是解决不好三农问题……中国的问题过于复杂,真不是一般人应付得来的。。

  
mist

2007-09-05 13:24:22 匿名 221.130.189.94 [回复]

波普似乎认为政府的职能是排除忧难而不是创造福祉。这点我颇为赞同,毕竟各人的幸福要靠自己来争取。不过就当前而言,城邦在排除困难这一方面做的还不够,而创造福祉这方面却又做的过头了。

  
yeziqiu

2007-09-05 16:06:17 匿名 61.148.45.150 [回复]

先富起来的人群的财富并不能说是建立在穷困人群的牺牲基础上的,大多数先富起来的人靠的还是自己的辛勤劳动(并不包括那些依靠手中权利而先富起来的人),一部分穷人之所以穷大多是因为懒惰,而不是说他们高尚的牺牲自己。这并不是主动地让出财富,而是想得到财富却不想付出,那只能穷下去了。

  
古雴

2007-09-05 19:03:27 http://epr.ycool.com/ [回复]

yeziqiu说得似乎有些幼稚。确实从微观上讲,富起来的人大都是靠辛劳的,但我们讨论的是宏观的问题,这里的贫富差别不是说某个城市里头类似出身的两个人一个努力一个懒惰而出来的贫富差距,宏观上讲,贫富差距问题凸现在中西部的差距、城乡的差距上头。如果你对中国城市的现状有更多的了解的话,你将发现,比如在北京、在上海,最辛劳、最努力的往往都是些外地人。在很大程度上是外地人支撑着本地的发展。北京,或上海,如果没有了民工将是怎样一幅局面?另外,还有拉动中国经济的主力,“中国制造”,是什么使得中国成为“世界工厂”?未来的情况不好说,但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无疑依靠的是廉价劳动力。为什么劳动力能如此廉价?还是因为贫富差距——你不做,更穷的人愿意做,所以工资高不上去。试想贫富差距没有如此严重的话,会有那么大的人口流动吗?会有那么低廉的劳动力吗?而没有了这些,中国的经济增长又是另一回事了。 
关于政府的职能是积极主动还是消极被动的,这是东西方自古以来就存在的差别。过于看重政府工作的积极面,确实是现在中国的一个大问题。

  
古雴

2007-09-05 19:17:56 http://epr.ycool.com/ [回复]

yeziqiu 说“并不包括那些依靠手中权利而先富起来的人”,我觉得一方面你可能缺少社会体验,对这个社会的“潜规则”估计不足。另一方面,即便我们只考虑以公平竞争而获得富裕的那一群人,事实上也并不是完全公平的。特别是,不知道你对于一张大城市的户口的意义有多大体会?那天于老师反复强调要找能落实户口的工作,不要打工,是有道理的。一纸户口就在你出生是就决定了你的优越性。这就是你“手中的权利”。不依靠它,一个农村人要取得同等的成就,是艰难的。费尽了努力即便是考上了北大清华(这够辛勤了吧?)仍然不一定拿不到一张北京市的户口,而且本科生几乎百分之百拿不到一张上海的户口。 
为什么户口那么值钱?为什么美国的户口更加值钱?——户口意味的就是福利和保障。在中国的上海、北京等大都市,已经建设起了一定的福利和保障体制,但是仍然非常欠缺,更不用说广大的农村地区了。

  
mist

2007-09-05 19:29:19 匿名 124.17.16.85 [回复]

户口制度本来就是一种不公正的现象,首先使得城乡有别,其次是限制人口的随意流动——甲天生就是活该受剥削的,谁让他生来就是农村户口或边远地区的户口。在初始积累阶段,这种不公正是社会发展必须的,但是这种不公正达到一定程度之后,享受到利益的一方应该对于受剥削的一方给与适当的补偿。 
现在某些地区户口的优越性,似乎还是建立在剥削其他地区户口的基础上的。不知道你还记不记得去山西实践的时候,曹叔叔?说到,山西人民没电用,也要优先保证北京人民的用电,山西人民没水喝,也要优先保证北京人民的用水,为了保证北京的环境,山西人牺牲自己的环境来建各种污染极高的工厂。然而城邦对于被剥削的群体却没有给与成比例的回报,这进一步地造成了社会的不公正。

  
古雴

2007-09-05 19:34:19 http://epr.ycool.com/ [回复]

呵呵,Mist向我抱怨也没用~ 我说的富人的暴富是建立在穷人的牺牲之上的,就是这个意思。

  
mist

2007-09-05 19:37:46 匿名 211.166.9.17 [回复]

我顶多也不过是在博客里发发牢骚而已~我年幼的时候,父母邻人是让我以做官为志向的,那时我或许也是那么地认为。不过到了大学之后,自己的确变了许多。

  
yeziqiu

2007-09-06 19:13:38 匿名 211.161.40.232 [回复]

对于户口我感触颇深啊,去年找工作者就是第一考虑的。很多同学因为户口不能解决一直备受煎熬,最后不等不离开北京去外地了

  •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