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就想写点东西抱怨一下这门课了~~ 不过鉴于宗导给我85.5的分数,心中满足,也就不准备写了。不过今天看到助教在BBS上征求“批评性建议”,心血来潮之下就把原来想写的东西写下来了……
首先声明,我对吴老师十分仰慕,这门课程也令我收获很多。我要提的意见针对的不是这门课本身的质量好坏,而是针对如何才是一门“导论”课更适宜的教学方式。
首先还是讨论一下“导论”课的目的和意义吧。
导论课面向的主要是刚刚进入大一的新生以及其他部分对课题感兴趣而还没有多少学术方面接触的双学位及外系同学。也就是说,面向的是对学术几乎没有接触的门外汉。导论课的任务就是导引、引导、引人入门。
引人入门所涵盖的内容仍是极其宽泛的,事实上,如果说是引人入学术之门的话,整个本科阶段都是入门,只有到研究生才可能说是真正开始做研究了。而导论课作为入门的入门,其角色是更特别的。
哲导和宗导的老师都采取了以阅读原著为核心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有好有坏。好处是,这能帮助同学们了解到做学术是怎么做的——读书是学术研究的根本,现代学术早已不是可以脱离文本的玄思,一切的思考、讨论和批判都是围绕着文本展开的。但坏处也很大,尤其是要求刚刚才有所接触的同学就要自己去啃读那些最为晦涩和深邃的经典(如康德的东西),这过于吓唬人。(注:我个人是康德的“粉丝”,但我却最不推荐入门者读康德——那真是要老命的!我是在后来被《哲学之树》这本通俗的导论书而引发了对康德的兴趣,从而主动去找原著去啃的。)
导论是一个入场准备,其形式可以是对于后面内容的概括和简介,可以是关于基本研究方法的声明,也可以只是一些铺垫和酝酿。关于读原著作为学术的基本,在一些进一步的课程中,同学们也将能体会到,但有某些东西的培养或许是导论课更需要注重的。
我喜欢举数学作为类比:我们知道现代数学的核心是“分析”,或者简单地说,是微积分。但是,面对一个对数学是什么几乎没有多少接触的初中生或小学生时,我们是否要以微积分为核心给他做数学入门辅导呢?显然不能。那样的话,只会吓着孩子,而不能吸引他主动地进一步深入下去。让小学生了解数学,还是要从最原始的地方开始:算术、几何。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深入下去,尽量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主动地探索。而一种恐吓式的教学法,当然也是出于好意:“你们要了解,学术不是靠胡思乱想的,而是严肃的、扎实的!”但要知道,我们的导论课并非针对初入行的学者,而是针对本科新生。特别是中国的本科新生对于哲学和宗教不仅大多毫无接触,而且更糟糕的是往往带有普遍的偏见,这是当代中国的社会背景。对那些带有偏见的新生施以恐吓,固然是防止他们成为民哲了,但也可能让更多的人对学术敬而远之,不再主动地深入了解了。我不知道有多少新生在导论课学习中表现优异、崭露头角,我只知道新生中要求转系的同学一年比一年多,现在这级新生中恐怕至少有一小半人了,更不用说许多不提出转系的同学也只是带着勉强的情绪留在哲学系。
导论课是面向全体同学的,不是面向少数几个已经对学术有一定接触的同学的,总有一些新生表现特别突出,但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在中学阶段已经对学术有了一定的接触,导论课从根本上说不是针对他们开的,而是针对门外汉开的。而对学术从无接触不是罪过,而是在现在的社会背景下理所当然的事。
好的导论课,首要的应当是能够“引人入胜”,导引一无所知的学生产生进一步求知的兴趣。就如数学的入门应当从最原始的数学之起点(算术、几何)开始,学术的入门不妨也可以参考学术的“起点”。我们想到亚里士多德说,哲学和科学的诞生有三个条件:“惊异”、“闲暇”和“自由”(或“批判的传统”)。这些大概就是学术的起点了。
“惊异”,导论课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所谓惊异也包括一种惊叹的、带有敬畏感的情绪,让人在好奇的同时不失谦卑。但敬畏并不是恐惧,不一定要通过指定晦涩的文本来实现。更可以通过各种方式,例如展示学术内涵的丰富和广阔。
“闲暇”使思想摆脱功利的束缚,这一点对于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的学生们而言尤其重要。学术导论最应当帮助同学摆脱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根深蒂固的习惯。学术不应是受逼受迫的,而是应该在无牵无挂的情况下由好奇心激励而自由地进行的。于是,导论课,不应给学生过重的负担——虽然我也认为我们的其它专业课总体来说其实是负担过轻了,但是导论课是特别的。
“批判的传统”使思想摆脱教条的束缚,这一点对于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成长的学生们而言也尤其重要。我们中学的教育多是填鸭式的,灌输那些不容置辩的教条。但大学不再是那样,特别是哲学更不能是教条的灌输。做哲学固然不能脱离经典而自己玄想,但更要鼓励批判性的视角,鼓励独立的思考和独特的主张。——在宗教学导论的课程中,我并没有看到这方面的提示,相反,我们看作业题的提问方式:“在《罗马书》中,保罗如何理解耶稣的受难”、“洛克、康德、妥斯陀耶夫斯基分别如何看待基督教与现代社会的关系”……这些提问方式完全是“客观题”的语气。这种提问方式看似是教人谦虚:“不要乱扯自己的想法,老老实实阐述那些哲学家的观点!”,但其实却反而暗示着某种傲慢:自以为能够明确地揣摩出那些伟大哲学家的意见似的!我认为,“在你看来,……”这四个字到了更深入的专业课程中都可以省略掉,但唯独在导论课中省略不得!
我并不反对围绕原著的教学方法。我知道,这是西方大学的模式。不过我也看过几本翻译过来的西方人写的哲学导论教材(如《大问题》、《哲学概论》、《哲学之树》等),应当说他们的风格是多样的、灵活的,但都能展现以上那三个方面。李四龙老师的“如何理解宗教”通选课也同样发一厚本原著选读,同样是宗教学导论性质,但教学风格也很不一样。我个人认为,导论课甚至应该比通选课更注重通俗和活泼——因为通选课是自由选的,选课的同学多少早已带有一定的兴趣了,而导论课是必修课,而且是第一门必修课,面对的更有众多心存抵触的同学(这不是他们的错,是社会背景的原因)。而如何保证通俗而不至庸俗、活泼而不至浮躁,就要考验授课老师举重若轻、深入浅出的功夫了。
2007年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