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是什么?——关于“超女”是不是艺术

艺术是什么?——关于“超女”是不是艺术

稍早之前学校的辩论赛,据说我们系06级的新生们有出色的表现。最后的失利也实在不是实力问题,据说是抽到了“超女是艺术”这一立场,而且对手竟是艺术学院……

有人说“超女是艺术”简直就像“雪是黑的”,根本没办法辩,当时我也觉得有理,实在只能感叹运气欠佳。不过后来细细一想,似乎又不是那么回事,若要我现在选择一个立场,我倒是情愿选择说超女也是艺术。

我们为什么倾向于认为“超女不算艺术”呢?原因是我们往往觉得超女庸俗,甚至低俗,与高雅和美好沾不上边。我也不喜欢超女,觉得太过浮躁。但以这些感受认定超女不是艺术,其实事先默认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艺术”一定是“好东西”。

但“艺术”一定就是“好”的吗?

说到这里,问题变得与“什么是科学”颇为类似。人们倾向于把“科学”与“好”挂上钩,科学总是纯粹的、高尚的,凡是糟糕的东西必不属于科学。于是科学家们“错误”的观点或方法、科学活动中的弄虚作假等等,都被视为科学之外的个人的、偶然的因素。科学家们的那些被证明是荒谬的理论被归为“伪科学”,只有那些“正确”的才属于科学。但这样一来,本来完整的科学活动被肢解了,科学最终理所当然地成了“正确”的代言人和“真理”的拥有者,但这种光辉的形象只是人为地化妆打扮的结果。

科学家是“求真”者,而不是真理的持有者。“真”本身理应是“好”的、完美的,但求真者却并不总是完美。科学作为一项人类的活动也可能成为肮脏和邪恶的东西。艺术也是类似,艺术并不是“美”本身。“艺术”一词无论在古希腊罗马的词源还是其中文的字义来看,原来都是“技艺”、“技术”的意思。艺术作为与科学、宗教并列的一种人类共同的“事业”来说,它可以说是追索“美”、力图接近并表现“美”的那样一种技术,并不天然地具有“好”的特质。艺术作为一种活动,可能是崇高的、美好的,当然也可能是肮脏的、浮夸的等等。也正如关于“什么是正确”的评价类似,“什么是美”的评价标准并不时超历史的,并没有一套时空之外的永恒不变的标准来判定什么是真或什么是美,即便有那么一套标准,人类也不可能掌握它。因此,“好的归科学,坏的归魔鬼”(田松语)或“好的归艺术,坏的归粗俗”这样的一些思路,恐怕是过于简单化的。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对于“什么是真”、“什么是美”这些问题并没有一个超历史的仲裁者,但我们确可以通过对比和厘清评价取向的历史变化,以便对科学或艺术进行反思和重审。科学活动,在古希腊哲学家那里只是基于“求知的本性”,科学探索的意义就是“追求真理”本身,而没有其它功利的要求。而到了现代,功利、收益、效果等等,日益成了人们评价科学活动时更为重要的标杆。纯粹的求知被认为是不切实际的,只有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才更受人欣赏。从求真到求利,科学日益屈从于“技术”,甚至成了技术的附庸,这很难说不是一种堕落。类似这种从自由的创造活动到注重效果的功利活动,“艺术”也有从追求“美”蜕变为追求“眼球”的趋势。

不过,即便是堕落的艺术仍是艺术,正如历史中的科学活动并不只是秉持所谓“科学精神”的人们所推动的,“科学精神”是一种被抽象出来的理想的东西,真正推动科学发展的,也有功利的、欲望的、神秘的等等不同的动力,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偏好将所谓的“科学精神”剥离出来,但却无权把“科学”本身剥离出来,把那些不甚如意的东西都剔出出去。类似地,我们可以说“超女”与理想的“艺术精神”相去甚远,但它作为一种试图向现代观众创造感性上的愉悦的一种技术,并不能轻易地拒斥它作为一种特别的艺术形式,甚至可以说,这种艺术形式恰恰是现代文明中“艺术”这一维度中的典型代表。

2006年11月4日

最新评论

  • 2006-11-04 17:25:32

    在另一种语境下,我并不强调关于“美”的历史相对主义,我支持所谓“自然全美”的主张,“自然”应当是衡量美的永恒的标准。不过究竟什么才是“自然”?对此的理解仍然是多元的、历史的。虽然那些绝妙的艺术作品的震撼力似乎是超越时代的,但人们对之的评价标准并不是绝对的,例如古希腊的艺术并未受到柏拉图等哲学家的欣赏,或许那些艺术作品能够给任何时代的人带来感官上的震撼,但柏拉图等并没有把感官上的震撼看作好事,同意以感官上的影响作为对艺术品的衡量也只是一派的观点而已

  • LinHang

    2006-11-07 20:23:46 

    观点对头。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