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普及展板文字稿草稿

哲学普及展板文字稿草稿

图片太难配了!先赶出了文字稿,共十个展板,每个展板以一个“问题”为主。近五百字,包括三段哲学家原句摘录。在上海搞学术真不方便,自己的书都放在学校里,买书借书折腾了几天也没多大收获,资源匮乏,这能做到这个程度了。

哲学普及展板文字稿草稿
星定 发表于 2006-08-29 03:52:57

一、 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什么?”这正是哲学最引人入胜又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与哲学的其它各种问题一样,这个问题也没有确定无疑的权威解答。哲学是普遍规律?是对知识的反思?是人生境界?是语言分析?是文化批判?是实践理论?……对这一问题,每一位哲学家都会给出一套独特的回答,这也是将决定他们的哲学理论之独特性的首要问题。

对一个问题有丰富多样的意见,却没有统一独断的解答,这恰恰是哲学的魅力所在,表明哲学是最开放和最自由的学问,是活的智慧与洞识,而不是刻板的知识和教条。

无论如何理解哲学,哲学家的工作方式倒是大同小异的——提出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形成观点和立场、用文字清晰地表达观点、应对可能的反驳及思考更深入的问题。

对日常中许多习以为常的概念,诸如知识、自我、生活、时间、美好等等,我们却很少加以反思。科学家关心如何增长知识,但哲学家还要追问“知识究竟是什么”;人们通常只关心如何安排生活,而哲学家则要追问何谓生活以及为何生活……

哲学家并非生性偏执,他们更像是带着孩童的性格,对一切事充满好奇、喜欢问这问哪。追索与求知正是人类的天性,也是人类一切知识分支的原动力。

柏拉图:惊奇是哲学家的感觉,哲学开始于惊奇。

德谟克利特:应该尽力思考得更多,而不是知道得更多,

伏尔泰:判断一个人要从他提的问题,而不是从他的答案着手。

二、 知识是什么?

很明显,我们拥有不少“知识”,比如说我“知道”牛顿惯性定律、三角形面积公式、水是H2O、氧的原子序数是8、太阳系有九大行星……这些都是“知识”。

且慢,我们又知道牛顿的力学被爱因斯坦改进;欧式几何中的三角形与非欧几何性质迥异;天文学家最近投票认定冥王星不再是行星……许多我们曾经知道的知识可能会被修正甚至否决。

即便我们忽视获得经验的工具——感官——的局限性,我们也将发现从经验中所获得的只能是相互孤立的“事件”,例如“下过雨”、“路面湿”。而我们却能认定“因为下过雨,所以路面湿”,这附加上的因果关系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有哪一条来源于人类经验的知识可以被证明是“绝对正确”的呢?如果知识只是相对的,那么知识的可靠性源自何处?人们究竟是以怎样的标准或口味来采信知识的呢?知识又如何能展现出如此巨大的力量呢?

同时我们发现知识总是经过“我”的感官或思考进入我的头脑,这些“知识”或许是“我看到”、“我以为”、“我听说”等等。然而“我”究竟是什么?

苏格拉底:我除了知道我的无知这个事实外一无所知。
亚里士多德: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康德:思考的目的,不在于客观的知识。而在于客观知识领域中的一种自信。

三、 自我是什么?

以下这种意见看起来是不错的:人也只是由物质材料构成的,而人的心理状态只是他们大脑的生理状态。

但如果只说到此处还远远不够。这还是没有说清楚:“自我意识”是究竟如何产生的?

脑科学可以给我们演示:当感到热时,大脑中的某一区域将这样反应,当感到冷时则那样反应,由此证明意识是大脑的产物。这足以说明问题吗?那么一只恒温器呢?它在“热”时会做出制冷的反应,“冷”时将做出制热的反应,这也是“意识”吗?

除了观察对方在各种刺激下的“反应”,还有其它办法来判定对方是否拥有“意识”或“自我”吗?我为何能够确信我的兄弟也与我一样拥有“自我意识”而我家的空调却没有?我又能怎样向他人证明我并不是一个复杂的“恒温器”而是一个“自我”呢?

自我意识是人类独有的吗?从我、人类、动物、植物、计算机直到恒温器,其中“自我”、“意识”、“生命”的界限到底在哪里?生命是什么?人又是什么?

笛卡儿:我思,故我在……然而这样一来,我又是什么呢?一个思想的东西。

马克思:人不仅通过思维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萨特:人首先是存在,与自己相遇,在世界中涌现——然后才是确定自我——开始时,他是虚无。

四、 人类是什么?

你是谁?——如果这个问题来自一位外星来客,你会怎样做自我介绍?“我叫张三,中国人,高中毕业……”这样的回答恐怕不能令对方满意。事实上,首先需要介绍的是:我是“人”——这种特别的生物。

那么,究竟“人”的特别之处在哪呢?人是地球的主宰,是地球生物的代表?论对地球环境的破坏力,人类真是够巨大的,但其影响力远不及微生物,它们才是整个地球生态的主宰。说人类最有智慧、最富感情、最讲道德等等都颇有道理,但哪一项才是决定性的特征呢?

将人与动物等同不分恐怕是在逃避问题,相信“人比其它动物有其独特的可贵之处”是合理的。那么,什么才是作为人类最可贵、最值得珍惜的,在外星人面前最值得一提的东西呢?

有一点或许是重要的:人除了生存与繁衍之外,可能拥有超越生命本身的某些追求,人不仅仅为了活着而生活。

亚里士多德:从本质上讲,人是一种社会的动物。

帕斯卡:人的伟大是人类的不幸,树是不知自己不幸的。

马克思: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它就是自己的生命活动。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

五、 生活是什么?

生活是什么?这个概念似乎是不言自明的——我们吃饭、工作、娱乐、睡觉……这,就是生活。然而,困扰我们的问题在于:生活的意义是什么?

钟是什么?回答这一问题或许是将钟的构造原理、样式特征描述一番,最后再指点几个样品:这些就是钟!然而这样的回答总还有些不尽如人意的感觉。“钟是用来看时间的!”——直到加上这一句话后,整个解答终才显得完整。那么生活呢?生活又是“用来”做什么的呢?

生活的意义是最难回答,也是最需要回答的大问题,几乎每一个人都会在人生的某一阶段激烈地遭遇到这一问题。对这一问题的深究无疑是折磨人的,而大多数人最后选择了在忙碌中回避和淡忘它。

但哲学家避无可避,对这一“终极问题”的回答并不总是可以通过字面上的推理和论证所能完成的,然而,正是理性才使得回答成为可能,才使得对这一问题的追问成为必然。

毕达哥拉斯:生活就像奥林匹克赛会,聚到这里来的人们通常抱有三种目的:有些人摩拳擦掌以折桂,有些人做买卖以赢利,但还有一些人只是单纯地做旁观者,冷眼静观这一切。

尼采:把生活当作一件艺术品去过。

荷尔德林: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安居于大地之上。

六、 希望是什么?

“人生最终可以希望什么”是“生活的意义和目的是什么”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在传统上,这一问题往往由宗教提供解答,你可以拒绝宗教,但对这一问题的追问总是人类无法回避的。

缺乏希望的合适寄托将容易使一个人的生活陷入迷茫,当一个人的行为总是缺乏方向时,他要么浑浑噩噩地随波逐流,要么则听从欲望的驱使。

为了来世的回报、社会的进步、子孙的幸福等等;或者纯粹为了追寻真善美、追求爱情、追求快乐等等,这些都可以成为意义的寄托,前一类是偏向理性的,后一类则是较为感性的。

每个人都可以并且需要有所希冀,这将使他的人生变得确定和充实。不过并不必要有一套独一无二的权威解答并迫使每个人都接纳,人们的信念和理想应该是自由的。

奥古斯丁:凡配称为理想的事物,就必有真善美的本质。不要设法去弄懂你可以相信的事物,要去相信那些你可以弄懂的事。

马丁·路德:即使我知道明天世界即将粉碎,今日我仍要种我的苹果树。

叔本华:金钱代表人类的抽象快乐,因此,凡不能再有具体快乐的人,往往把整个心思都放在追逐金钱。

七、 自由是什么?

革命者们高呼“不自由,毋宁死!”自由一词总是令人感到热血沸腾,它似乎是少数值得人们为之奋斗乃至献出生命的东西之一。然而,自由究竟是什么呢?

人们通常将自由理解为言行不受约束。然而,不受“任何”约束显然是不可能的,于是人们将自由阐释为不受“不合理的”或“过分的”约束。但是,究竟怎样的约束算是不合理的呢?把一个人丢在沙漠里算是自由吗?你可能做出一个完完全全只依赖于自己的决定吗?

从物理学的角度说,如果一切都是决定论的,我的行为在我出生前就已决定,自由从哪里来呢?如果一切是非决定的,受几率影响的,我的抉择也受到几率的牵引,在掷骰子中如何能有自由呢?

然而,如果没有自由,便谈不上选择,如果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完全由外界决定的,道义与法治将从何谈起呢?

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

毕达哥拉斯:不能制约自己的人,不能称之为自由的人

哈耶克:在这个世界上,平等地待人和试图使他们平等这两者之间的差别总是存在。前者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前提条件,而后者则象托克维尔描述的那样,意味着“一种新的奴役方式”。

八、 善是什么?

什么是善?什么是道德?人们经常将善与“无私”联系起来,认为道德就是利他主义。然而,真的有纯粹的利他主义吗?所谓的无私行为,难道不也是为了得到自我精神上的满足感吗?这种满足感与追逐金钱所带来的满足感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呢?

或许自私地行善真是可能的乃至必然的,但还是需要面对何者为善的问题。善只是由行为的最终效果决定的吗?即便真是如此,又怎样来衡量行为的效果呢?

或许善是没有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的,历史与文化中的多样性支持了这一点。但无可否认的是:善的观念对一个社会或一个个人而言都是真切地存在着的。大概正如孟子所言: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也就是趋善避恶之心,人皆有之。善究竟源自何处?我们该如何看待和评价道德呢?

克尔凯郭尔:大部分的人是用主观对待自己,用客观对其他人。而真正的正确态度是应以客观对待自己,以主观待其他一切人。

笛卡尔:良知是世界上分配得最公平的东西,就算世上最挑剔的人,他也不会抱怨他的良知不够。

康德:有两样东西,我们越是持久和深成地思考着,就越有新奇和强烈的赞叹与敬畏充溢我们的心灵:这就是我们头顶的星空和我们内心的道德律。

九、 美是什么?

在哲学中,“美”算得上是最为“说不清道不明”的概念之一,然而它同时也是最为“不言而喻”的概念。在欣赏某个艺术品、某个自然景观或者某个漂亮的女孩时,“美”这个字总能在人们的心头浮现。

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美”的相对性,但也很少有人能否认在“美”中存在某种普遍的东西。究竟是什么因素影响着人们的审美情趣?我们又该到哪里去寻求美?

比哲学更为古老的艺术活动表达了人类对美的追求,而人们对真与善的追求,最终也将与美相统一:科学家相信自然是和谐和完美的,因此才值得去探索;而思想家们总是将至善与完美联系在一起,美与好、丑与恶总是成对出现的。

对真、善、美的追寻最终是殊途同归的。归根结底,哲学自始至终是一个整体,哲学与科学、艺术的紧密联系也永远不会割断。

休谟:一个人如果从未有过机会比较不同类型的美,那他就完全没有资格评价呈现在他面前的任何物品。

庞加莱:如果大自然不是美的,它就不值得了解,

爱默生:我们走遍世界去寻找美,但美这种东西要不是存在于我们内心就无从寻找。

十、 哲学有什么用?

这个问题往往是颇具杀伤力的——“嗯,它听起来不错,但是,它有什么用呢?”

令人遗憾的是,哲学看起来的确没什么“用”。然而,这取决于你如何评价“有用”。哲学将会反问:“何谓有用?”比如说,增殖财富和生产力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说一门有用的学科要求能够带来可预见的、实实在在的产品或利润,显而易见,哲学不符合要求。令人稍感安慰的是:数学也做不到。

一方面,正如基础科学与艺术创造那样,哲学活动源于人类追求真善美的天性,是人类文化的组成要素。同时,哲学通过对那些习以为常的概念,对现实中习以为常的现象的反思和反省,促进人们的观察、思索和洞识。哲学“生产”出的是思想和启发,哲学通过对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以及所有人的思想的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而成为影响社会变化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

康德:哲学,事实上就是一种人类实践的知识。

马克思: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罗素:哲学的用处在于能够指点出人所不疑的各种可能性。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