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一共就选了这两门课: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和叔本华《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前日终于如期完成论文,这学期就算是圆满了。
这两门课我上得还是很不认真,上课翘了大半,两本书也是最后时刻才看完的。不过由于海德格尔的课老师只是泛泛作普及性的讲解,而叔本华的课更是以学生作报告为主,因此翘课倒是影响不大,至少借机会硬着头皮啃了这两本书,肯定是有所收获了。
两篇论文写得都不满意。当然,我迄今还没有写出过一篇真正令自己满意的论文。不过即便是相对而言,这两篇论文仍是属于较不满意的一类,以至于写完后恶心得连校对一遍都坚持不下来,速速投老师信箱了事。前日勉强重新读了一遍,发现海德格尔那篇比想象得稍微好一点,而叔本华那篇比原先想象得还糟!
叔本华那篇论文如果是别人写的拿过来让我指导,我八成要痛骂他一顿——7000字虽然不算多,但居然不分段!层次混乱结构模糊,而且引文太多,实在太多,有些地方完全应该用自己的复述嘛!天哪!这居然是我亲自写出来的文章!?
其实叔本华那篇本来是有分段的:引言——对传统理性主义的批评——直观与艺术——理性与哲学。但是由于觉得第二部分的标题太长,不好听,想不出好的,就干脆都删了……现在想来或许用“一二三四”也多少好一些。至于引文太多,实在没有办法,所以说我不擅长写读书的论文呢……如果不是写论文,而是写读完书后的印象感想,或者让我用自己的话复述,那就舒服很多。
海德格尔的那篇呢,虽然写完感觉也不太好,不过多少还有一点得意,老师布置的题目是:“以下题目请任选其一。1 谈谈《存在与时间》中‘本真性’与非本真性的关系。2 简述《存在与时间》的思想意图,并给出你的评价。(从对此在自身的描述到对存在的描述)3 自拟题目,不推荐这么做,除非写得特别好否则难得高分。”而我定的题目是“通达‘本真’之路——论《存在与时间》的思想意图”,真可谓1+2=3,有点创意吧?而且我也不是刻意要把两个题目合在一起,而是自然地被引到这个题目的。
海德格尔那篇论文最大的遗憾在于没有用集中的一段话简单明了地把基本的思路和逻辑说清楚,不过该说的论文中也多少提到了,我也不再补充了。
很早就想要读《存在与时间》,我的那本《〈存在与时间〉读本》事实上是从高中带到大学的那一批书之一,在我的书架上算是元老级的了,不过这几年来竟一直都没敢碰……当然,通过《海德格尔选集》以及一些二手读物,我已对海德格尔有了一些初步的印象,这次读了一下《存在与时间》,总算能把以前零散的印象串联起来了。
“现象学”——对于它我一直怕得很,大概是两三年前兴致勃勃拿起胡塞尔的某本书就看,看了半天一页都没看懂,至今心有余悸,简直成了心灵创伤了~……当然,现在的我应该与两三年前不同了,改天有机会还是要再去碰一碰的。
这次看《存在与时间》分成三步,一是平时片段地读过一点,但不完整,稍微有些印象而已;然后是比较认真地读了一遍陈嘉映的缩写本,本来打算花两三天扫一遍后再啃全本,但是这缩写本一看就是近两周。不过缩写本的效果不错,回头再读原著时感觉异常通畅,虽然尚不可能逐字逐句地分析透彻,但总体思路和线索相信是能够领会了的。
但心领神会是一回事,写成论文说清楚又是另一回事了。张祥龙老师说《存在与时间》是一件“艺术品”,深有体会——看时只懂惊诧赞叹,却难以用言词表达。
古希腊、自由,海德格尔的风格早已在吴老师那里有所体会,并不陌生。当然,我也欣赏海德格尔。但我恐怕不会以海德格尔作为根基,是否可能绕过海德格尔呢?不过这事以后再想。
看过下来,感觉海德格尔确实与中国哲学颇为亲近。不过我并不是指那种已经被说烂了的“天人合一”。我不太欣赏把“主客统一”简单地就对应到“天人合一”,而把“天人合一”扯到“回归自然”那就更加糟糕了。
我所感觉到的亲近感,主要是汉语本身与海德格尔的亲近感——“道”、“假”、“自然”、“作为”、“明白”、“感知”、“技艺”、“未来”……看看这些词儿,它们几乎天然地就是海德格尔的词语。
相比西方语言,汉语有某些“缺点”是经常被提及的,例如没有“Be”这个系词,没有“Being”,“存在”问题显示不出来。然而,用现象学的思路看,这岂非是好事?天然地就把概念上的错认给杜绝了。现代汉语中的“是”一方面受西方影响扮演了“Be”的角色,但另一方面它也保留着“善”、“好”之类意思,而且,它居然还有作为代词的本意:此,这。是日、是处……不是说Dasein的Da既有“这儿”也有“那儿”的意思吗,“是”不正是如此吗?无论如何,汉语的特点是一词多义,语义不精确。按照分析哲学的思路,这就是最糟糕的语言了,但按照现象学的思路呢?按照海德格尔,语言是为了要能够“通达”才好,而汉语可谓是四通八达。而且,现代汉语本身就是一个“中西会通”的产物,既保留了传统汉语的传统,又接受了大量西方语言的影响,在这个土壤上生长出的哲学,天然地就一定是一种中西会通的哲学。
在某些方面而言,看叔本华比看海德格尔更带劲。相信这也是我最近在KKBBS上发言趋于火爆的原因之一。叔本华的语言十分平实流畅,没有太多专门的术语,也没有饶舌的推敲,文字充满气势,倾泻而出。而且,和惊人地多产的海德格尔之类相比,叔本华的几乎全部思路都集中在《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这一本书中和盘托出,对读者是相当体贴啊。
当然,叔本华的有趣决不限于其文字。在我感觉,叔本华就像是一个“枢纽”——从康德出发走向欧陆哲学的枢纽。无论是后期维特根斯坦还是海德格尔,都在叔本华中有了雏形,而更早的源头——康德的哲学也在叔本华那里有最大程度的保留。因此尽管我无疑更欣赏康德,但是如何立足康德而开辟新的道路,叔本华做出了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