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科学史系课程计划

我的科学史系课程计划

吴老师的建系大计进行顺利,正式挂牌大概快了,已经开始谋划下一阶段的课程设计等问题了。我自己对开课也有许多想法,这也是我希望入职大学而不是研究所的本意。

我更乐意开设本科生课程,特别是在北大清华等本科生源最为优秀的顶级院校。本科生可塑性更强,对新知识更加开放,教起来更有成就感。而科史哲专业的研究生大多也是半路出家,论专业基础并不比一般本科生高多少,所以我一般基础课程都将是以本科生为对象设计的。事实上,我设想的大多数课程原则上都是可以本研合上的,同一门课程,可以对本科生和研究生有不同要求,例如本科生以听讲为主,只要求读节选版的阅读材料,而研究生要求更加主动学习,阅读材料更多,论文要求更高。如果开成“大课讲座+小班讨论”的模式,那么研究生可以同时选课和当助教,主持小班讨论。如果没有小班设计,本科生可以只听讲座,而研究生在课外仍须有额外的讨论任务。

我首先希望开设的是一门“技术通史”,配合《技术通史》的写作(也有可能我写完后开课,也有可能我开完课后写完)。这门课是探索性的,不指望开大,有十来个人选修就足够了。

其次是“科学通史”,这是吴老师的招牌课,我不可能讲得比吴老师更好,关键是没他帅,所以这门招牌课总还是要靠他领衔。不过我设想除了一门入门版科学通史之外,还可以开设一系列进阶课程,内容仍属于科学通史的范围之内,但额外加长、加料。

我的设想是把一学期的“科学通史”拆成四个学期四门课程,包括:

  1. 古代科学史
  2. 科学革命史
  3. 20世纪科学史
  4. 中国科学史

古代科学史从文明古国讲到中世纪晚期,重点是希腊和中世纪。在吴老师的科学通史里,希腊时期包括希腊化总共也就两次课,对于言必称希腊的吴老师而言完全是不相称的。在加长加料版课程中,希腊部分可以安排6~8次课,这就痛快多了。内容当然不用愁,前苏格拉底自然哲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都可以展开来讲,《蒂迈欧篇》、《物理学》都可以用力地读。至于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繁琐论证,“唯名论”运动的前因后果,这些在以往只能用几句话一带而过的关键环节,都可以用整节课的时间细细展开,想想就觉得舒爽啊。在这部分课程中,可以嵌入西方哲学的基本训练(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外加一些古典学和神学的基本知识。

科学革命史从文艺复兴讲起,包括数理传统、神秘学传统、培根科学传统等多种面相,最后一直讲到18、19世纪的电学革命和进化论。从“现代性”问题出发,科学革命无疑是关注的焦点,一方面重要的内容很多,线索也多,千头万绪,光牛顿一个人就可以花两三次课来讲,内容肯定不愁。在这一阶段还可以嵌入编史学方面的教学,因为“科学革命”本来就是不同编史学路数集中争议的焦点,科恩的《科学革命的编史学研究》就是现成的参考书,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也可以专门用一节课的时间来讲。

20世纪科学史可以专门给一个学期来讲,在吴老师的课程中这部分大概只有一次课,但其实从大科学时代知识爆炸的容量来说,这部分的内容可以讲的太多了。相对论、量子力学、计算机、基因技术、生态学、非线性科学等等,光是新的科学分支就层出不穷。但这部分之所以我们不重视,是因为其“历史性”较弱,许多内容更接近于科普而非历史学,因为这些科学成就很多仍在当今的教科书中。要把当代科学讲出历史性来,这不太容易。在我的设计中,有两种方式突出当代科学的历史性,一种是古今对比,比如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侧重于其思想内涵与经典力学的冲突,从麦克莱伦所谓的“新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意义上来解读;第二种是嵌入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维度,从社会学、人类学等角度追究新知识的生产过程。总之,这部分历史要避免处理为“现成知识”的普及,反而是要对教科书知识的现成性进行解构。

最后是专辟一节“中国科学史”课程,虽然我们更偏重西方科学史,但并不就是放弃中国科学史,相反,我们应该比其他人更加重视“中国科学史”,特别是,我们不能满足于讲述一个稀里糊涂的“中国科技史”,而要讲“科学史”,至今尚没有人写出一部中国科学通史,因为通不起来。但开设一门课程倒是可能的,可以用多个松散的专题拼凑起来。

除了科学通史系列之外,我还乐意开设诸如科学哲学导论、技术哲学导论等课程。关于“科学哲学导论”,我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首先“科学哲学”的主线毕竟是在英美分析哲学,这必须尊重,哪怕我再不待见波普尔,课程里也还是要讲到的。但我不想把“科学哲学”局限于分析哲学的路数之内。首先我要从康德讲起(如果没有把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放到科学史课程内,那就从柏拉图讲起),当然不同于分析哲学家把整个康德哲学提取为一句“存在不是谓词”,我要更深入地讲“先验哲学”。我并不准备把胡塞尔和海德格尔都引入科学哲学的范畴内,但康德必须重新诠释,康德哲学既蕴含了后来分析哲学的基本偏见,但也蕴含了不同的可能性。

最后我还希望开设读书会专用课程:现在我主持的每周一次的读书会中的三个主要成员都去清华,这个读书会的传统不如制度化地坚持下去,我希望仿照吴老师讨论班的形式开两门滚动课程,名字是啥都行,实质就是读书会,考核是读书报告和论文。

5 Comments

    1. 隔壁学校是哪个学校啊?清华的隔壁向来特指北大?

      信息肯定会在博客上更新,不过开课还早,至少要到一年后。下学期吴老师倒是要在清华开“科学通史”了。

  1. Pingback: 随轩 » 胡翌霖的招生启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