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雴”

关于“古雴”

“古雴”是我的一号笔名,也就是说,是首选的、最喜欢的、最常用的。当然,有一号当然就有二号笔名,也就是在这里发文章默认的“星定”,本意只是想让搜索引擎不要那么轻易地搜到我的随轩,因为“古雴”这个词大概天下独此一家别无分号,一搜就都是我,所以用“星定”这一个搜索出乱七八糟什么都有的词儿代替。不过现在想想也无所谓,只是懒得换回来吧,“星定”也是不错的。另外,我已经想好三号笔名,可能用于匿名发文。不过总而言之,我还没发表过什么文章,现在也不想发表,在长期内这些笔名都没啥正式的用处,说来说去还是自娱自乐罢了……

“随轩”的取意已经在早前的文章中说明了,今天把“古雴”的来历也讲了吧。

起这个名词在最初纯属巧合,原先的网名始终用的是我名字的上海话谐音“510”,后来越来越觉得这个名字太单调,但一直没想到合适的。一次玩“汉王手写笔”(注:汉王手写笔是一种非常好的东西,不仅识别率和速度都是极佳,而且凡是GBK汉字库里有的简体繁体和各种变态字它都能写出来!相比下来,用拼音打“雴”字在全拼输入法下要翻17页,而且关键是要事先知道读音。输入古文用汉王手写笔是最适合不过的了~)时随手打出了这个字,感觉不错,便用上了。至于我下面将要解说的各种含义,都是事后诠释出来的呵……(人们经常会为某些本来是一时冲动心血来潮的行为提供许多事后的解释或辩护不是吗?存在主义在这里说得不错:“存在先于本质”,某些东西在人们解说它“为什么存在”之前早已“在那儿”了。)

“古雴”是我真名的“一半”——把每个字劈开取一半然后把雨和立合起来……这看起来是挺无聊的吧,和我之前用的“510”差不多没创意,不过也就将就着吧。

但“一半”暗示着:在我的文字中表现的只是“一半的我”,好比维特根斯坦所说的:还有一半是“不可言说”的“神秘之物”——“任何理解我的人,当他用这些命题为梯级而超越了它们时,就会终于认识到它们是无意义的。(可以说,在登上高处之后他必须把梯子扔掉。)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逻辑哲学论》最后两段)

虽然和维特根斯坦讨论的问题不太一样,但道理差不多:理解我的人将会“扔掉”我的所有文字,真实的我在文字的另一边。(当然,“扔掉”我的文字的人大概能有不少,理解我的人么……)

我的另一半名字是“月”、“林”、“羽”。想象那是一幅图画或一种意境——“皎月、幽林、羽翼”——还需要写什么吗?任何文字上的解说都是破坏性的。

“古”字主要是拿来凑数的,最直接的作用是别人可以叫我“小古”、“古兄”之类的比较顺口的称呼,而相比起来我的真名也比较拗口且难记。不过我确实是个尚古的人,说古板也好,古怪也罢,总之大概是有点那么古里古怪的。以前我会预先反复强调我其实很“正常”,不过现在觉得还是让新朋友们先认为我很古怪,然后再慢慢发现我“其实也蛮正常的”,比起逐渐发现我的古怪之处来得更好。

对了,“古”字像不像倒过来的女性符号:“♀”?呵呵,不要惊奇,这真的是我名字的取意之一。当然,这个符号是倒过来的,毕竟我实在是男性。不过“古”字以及那个经常被误认为“雯”的“雴”字都有暗示女性的意思在,我是故意的!当然,不要误会,无论从外貌还是性格看,我离所谓的“中性”差十万八千里。好比欣赏维纳斯的人自己不一定和维纳斯有任何接近之处。我从不讳言对“女性”的欣赏,甚至在某些场合会以“女性主义者”自居。当然,这是我认真的哲学取向,绝非为了讨好女性,事实上,我的“女性主义”是绝大多数女性也不容易接受的,“男性主义”是这个社会的“默认配置”,无论是男是女,如果从未有过自觉地“反思”,就几乎肯定是个男性主义者。

除非身边有熟人的名字里带“雴”字,否则是不可能会知道这个字的读音的。至于它读什么,不知道的不妨自己动手查(当然,新华字典之类的地方是查不到的,不过其实用Word就能查到,只要把要查的字复制到Word(2000以上版本)里,点击“拼音指南”按钮或者找格式菜单下中文版式子菜单下的“拼音指南”,即可查到拼音,很方便。)

取这个怪字有一层意思是可以提示观者中国汉字的奇妙!西方的所谓“文字”基本只是语音的“刻录”,在西方的“文字”中蕴藏的“信息”不会比在其“语言”中蕴含得多多少,但中国的“文字”和“语言”几乎是两套系统,在“汉字”中承载着太多“汉语”不能承载的东西。现在的世界上有影响的“文字”一共只有两种——第一种是字母文字,第二种是汉字。记住:没有什么东西能取代汉字。即便说外语能代替汉语,但外文永远代替不了中文。

“雨”这个字其实本来也该归入“不可言说”那部分,不过鉴于这个字对我而言太重要了,所以勉强也要言说出来,我的雨水情结之前的博客已经提到过一些了,这里不多说了。

“立”这个字有“站立”、“树立”等意思。“先立起来再说话”!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曾经被我试图用做座右铭,当然,现在早已改用我原创的“星空哲学”了。顺便说一下,张载的“为生民立命”和“为万世开太平”现在已经在座右铭的意义上被我放弃了!我仍然坚持的是“为天地立心”和“为往圣继绝学”,但也都不再是“原则”层面上的坚持了。张载的话里的关键词是什么呢?——“立心”、“立命”。为谁立、为何立、如何立等等都是次要的问题,但首先你得“立”起来再说!

另外,从“树立”上讲,这也是我的学术态度——先站稳立场,再考虑反驳别人。我不喜欢那些人把别人的理论驳了个透,把现行的东西(如政治制度之类)“批”了个一无是处,好像很痛快地样子,你自己又能“立”出什么更好的东西呢?挑毛病找茬谁不会?哲学确实需要钻牛角尖,但哲学更多的是钻自己的牛角尖,做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而不是以批驳他人为乐。先立起来,再说话!

最后,“古雴”两个字……是不是左右对称的哈?只是稍微有点不对称,比如“立”字上的点……对称是一种美,而对称中蕴含一点点“破缺”则是至美之事,这个自然就是如此。

2006年8月10日

最新评论

  • 楚荆

    2008-08-14 14:15:50 匿名 59.66.219.52 

    呵呵

  • 劭氚

    2008-10-17 20:12:32 匿名 210.192.102.240 

    第一次来这里做的第一件事是把“雴”字拿去百度了一下,然后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汉字的奇妙;第二件事是看了导引然后看了这篇文,一个如此古怪的名字能被博主解释得如此终极,我开始承认自己的无能和世界的奇妙……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此站点使用Akismet来减少垃圾评论。了解我们如何处理您的评论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