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辩证的否定观?试以对待文化传统的态度为例阐明之。
首先我们来看什么不是辩证的否定观: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对蒲鲁东对辩证法的庸俗使用进行了讽刺:马克思说“让我们看看蒲鲁东先生将黑格尔的辩证法应用到其经济理论时,把它变成了什么样子……蒲鲁东先生认为,好的方面与坏的方面,益处和害处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每个经济范畴中固有的矛盾。需要做的是,保存好的方面、消除坏的方面。”
——我们看到,马克思指出,这种说“拿破仑既行了很多善、又做了许多恶”这样,说在一个事物中“既有肯定的方面、又有否定的方面”的思维方式,然后肯定好的、否定坏的,那根本不是“辩证的否定”。真正的辩证法是从事物的内部展开的,通过正题与反题的辩论和综合以追求真理的一种方法。辩证的否定并不是简单地挑出坏的东西,更不是简单地对事物的一种取消或去除,辩证的否定也就是“否定之否定”,如恩格例举的。辩证的否定并非“把麦子碾碎”,而是指麦子自身通过对自身的否定(作为种子埋入土中)而生成新的事物(长出新的麦穗)的过程。
我们从对待文化传统的态度来看,坚持辩证的否定观首先不应该是像蒲鲁东那样,简单地说“传统文化中有好的方面、有坏的方面、于是我们需要保存好的方面、消除坏的方面。”这样的思维方式恰恰是受到马克思嘲讽的。马恩多次强调,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那么对文化传统的“辩证否定”,首先也必须是发源于内部的,也就是说,我们首先是作为我们文化的一部分,辩证的否定首先是作为我们的深刻的自我反思和沉痛的自我反省,而不是做为局外人事不关己地指指点点。而开展辩证的否定的方式也并不是要找“好的方面”再找“坏的方面”然后通过辩论用好的方面压倒坏的方面;而是说先“陈述正题”,再“展开反题”,这里从没有说正题一定是坏的、反题一定是好的,我们是要通过正题与反题的较量和综合——例如通过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思潮的辩论和融合——来求真理,在文化传统的自身的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中,使得中国文化焕发新生!
5.试从国家的起源、国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国家的职能等角度,阐明国家的本质。
……
除了是否存在明显的阶级冲突外,国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主要有:首先,国家按照地区划分居民,而氏族组织按血缘关系划分居民;第二,国家的武装力量不是居民自动的武装组织,它不仅对外抵御侵略,还对内起到维系社会制度、压制阶级冲突的作用。
国家的职能除了压制阶级冲突外,还有调和各社会成员的利益、维护社会秩序的安定、组织社会生产活动和科学文化教育事业的职能。
从语源上讲,英语中表示国家的两个词:country和state,前者源自“土地”的意思,后者具有“等级”的涵义;而汉字中“国”、“家”二字,前者也是源自“土地”、“疆域”的意思,而家代表着的家庭关系,就是象征着一种等级结构。这样,我们从“国家”的语源上,印证了前述的特征:即国家用地域关系取代血缘关系,以类似“家庭”的模式——等级、分工、协作等等——构建起的一种社会秩序。与家庭一样,国家也有寄托民族感情、提供归属感等精神方面的意义,正如家庭是血缘这一模糊的关系的一种实体化的凝固,国家则是民族、地域、家乡、文化等一些关系的具体化的表达,这尤其是针对对于中国这样的有悠久文明和历史的、自发地形成的国家而言的,然而现代世界上的许多“国家”,特别是广大的亚非拉地区的新兴国家,则是作为西方国家瓜分殖民地、瓜分世界的产物,不是从氏族社会开始自发地逐步形成的,而是被人为地“规划出来”的,考察这两种不同起源的国家时,需要留意它们的差别。
对马哲(下)简单题5的补充
星定 发表于 2006-01-07 12:05:03
前两天ZW看到我的这两道简答,说他十分赞同我第1道的回答,“但是第5题,我没有看过”……多么没有信息量的评论啊,说赞同,我听着当然高兴,但这种评价没有多大益处,至少也可以写出具体赞同哪一点以及如何个赞同法吧,否则客套话谁都会讲,毫无趣味。我比较注意的是对第5题的意见——既然说“但”,那么就是说不怎么赞同,或者说持保留意见吧。为什么持保留意见呢?——“没有看过”是什么意思?没有看过什么?需要看过什么才能得出意见呢?都很不明确。不过,就是对第5题如此模糊不清的评论,也要比对第一题的赞同来得更有信息量,对我来说也很有用了,为什么读完后就始终没有人在博客后面写上那么一两句话呢?
这一点点评论让我想到一些话题,又可以对前文做补充了:
首先,朋友们读我东西的时候可以留心注意(当然,读其他人的东西时也可以这样留意)——不仅是注意我写了什么、如何论述这些问题,在之前,先可以留意的是我为什么要写这些东西,我的初衷是什么,在写成的文章背后总有一个“缘起”的东西——不论这个“缘起”是否包含在文章之中。当然了,读我的东西只是消遣娱乐,我的东西也没多大深度,是不用讲究这些,不过我说的这种阅读方法对于阅读名著经典时,想必是很有用处的吧?那么在下面我就自己来说明我写第5题的初衷吧。
第1题和第5题我说的是“两道我不愿意照教材上答的问题”,言外之意,除了这两道,其它8道思考题基本上都可以照教材上答。那么为什么独独这两道我不愿照书上答呢?当然,关于这两道题我有一些自己已经大致成形的想法,仿照ZW说的:我是“看过”一些相关的东西了。然而,比如科学观的问题,显然我看过更多的东西,自己的想法也更成形,但我还是可以大致按着教材来写,也就是说,其它几道题在教材中的解释我都能基本接受,尽管我觉得教材的解释往往是很片面的,但至少没有什么严重的问题、大的危害,而唯独这两道题目非要自己发挥一下,是因为按着教材答,我“不能忍”。
关于第1题为何我不能忍教材,想必大家都知道,ZW大概也和我同不能忍吧?我也不解释了。那么关于第5题,我要自我发挥、画蛇添足地写上关于词源的东西,初衷是什么呢?
事实上,我并没有考证过什么词源,而我拐弯抹角地绕了半天,其实是一定要把话题牵扯出“国家”中“家”的涵义出来!我不能忍受的是,传统教科书对“国家”的解释,把国家说成是仅仅为了压制阶级冲突、打击敌对阶级的“暴力机器”,如果说有温和的方面,那顶多也是协调生产、促进科技等等实用的东西,总而言之,在传统教科书的表达里,“国家”成了一台机器,国家象征着阶级矛盾、等级制、对内部的暴力等等,是“不好”的事物,国家的存在只是一个“权益之计”……这样理解的后果是什么呢?——我们可能会为了“权益之计”维护国家、保卫国家,但是,我们又如何能对这个冷冰冰的、暴力的机器产生感情呢?也就是说“爱国主义”这样东西如何安置?
现在的官方舆论与教科书一方面是提倡“爱国主义”,但是另一方面,又告诉我们“国家”是这样一台冷冰冰的机器,它就是伴随着阶级矛盾产生的,是以可以对内部敌人进行镇压的军队的产生为一大标志的、也将伴随着共产主义消除阶级矛盾而被最终消灭,那么这样一个权益的、暴力的东西如何值得我们爱呢?教科书的编写者们往往很少注意到在这个地方他们陷入的一个自相矛盾的境地。
我认为,说国家是某种“机构”,并没有错,但是这种“机构”决不是冷冰冰的机器,她是活的、有生命的——我们称呼祖国时往往用“母亲”作象征,也就是说,祖国不仅不是死的机器、不仅是有生命的、而且还是人格化的、神圣的东西。那么,“祖国”难道不也是“国家”吗?如果说“祖国”与那个暴力的“国家”是两回事,那么祖国的“国”又是什么东西呢?是等同于“民族”吗?还是等同于“文化”,还是指什么?……说来可笑,或许我们很多人提倡了半天“爱国主义”,自己都没有搞清楚究竟爱的对象是什么。
我感觉,祖国也就是国家,祖国的“国”并不是一个在国家的定义之外的新的概念。因此我要强调“国家”中“家”的涵义。家庭中也有等级啊、权威啊、强力啊这些东西,如果我们也把家庭理解为为了某些实用目的而组织起来的一种机构的话,那么家庭也要变成冷冰冰的机构了——“家庭是几个人因为血缘的关系组织在一起,为了共同的利益(居住的领地及维持生活的食物)而互相扶持;又为了维持秩序而建立起家长权威的等级制,长辈作为旧事物代表着落后和僵化的力量,为了竭力维护自己,必然会对作为新事物的小辈进行管制和压迫,而作为新事物的小辈代表着进步和活力,新事物最终将战胜旧事物、取代旧事物……”——谁会喜欢对家庭如此的解释呢?多么无趣啊!事实上,现代的中国确实也有用机械的方式理解家庭的方式,在所谓的“民主”和“自由”的旗帜下,家庭也变成了冷冰冰的机构而已,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变成了欠债还钱的契约关系,十来岁的孩子就会要和父母平起平坐;二十来岁便懂得比父母多、要父母听他的话了;三十来岁和父母订合同明产权;父母老来要去赡养是因为还债,债还清了父母脚一蹬就互不相干……这些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啊,却似乎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时髦了!
家庭固然是某种机构,但家人之间的联系是骨肉相连的、是天然的,正所谓是“天伦之乐”,这种家庭成员间的天然的秩序或者说所谓的“等级”关系,是一种至乐的东西啊!怎么能看成是冷冰冰的机器呢?
国家也是这样,它有其实用和功利的意义,但国家不仅仅是一种机构。有其是中国这样的自发形成的国家,国家本身和家庭一样,就是天然的,是在文化、地域、民族等等基础上,自发地形成出来的。这里我提出要和那些先用外力开拓殖民地、然后用什么经度纬度来划边界、最后放开外力让其独立为“国家”的那种“国家”是不一样的,中国这一国家是由内部的动力逐渐地、自然地形成和定形的,这种“国家”是能够提供民族、文化认同的承载的!
前段时间复习应对政治考试时重温了几本何新的书——何新在我高中是对我影响极大的,当然现在也始终是很赞赏他:我尤其赞赏何新面对西方新自由主义意识形态时的冷静和清醒;至于他的经济政治主张,我不懂行,不好说;对于他的许多哲学和宗教观点,我也不太认同;但最重要的是他在当前的中国现状下有那样强烈的紧迫感、同时又是极其冷静地努力去面对这些危机,这是我尤其欣赏的。——何新的史论集叫《历史与国民意识》、政论集叫《论政治国家主义》、经济论集叫《新国家主义的经济观》,从书名就看得很明显了:在何新那里,“国家”是最重要的关键词。那么,何新为什么要如此强调“国家主义”呢?我感觉,何新的用意是深刻的、也是聪明的,他首先看到了当今中国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即“凝聚力”的缺乏!我们在哲学上讨论信仰缺失、价值观迷茫云云,那是在深层上探讨问题的源流,而现实的、紧迫的问题的表现就是“凝聚力”了——整个中国社会呈现出一团散沙的局面,有左派激进的、右派保守的、全盘西化的、主张复古的、坚持社会主义的、主张自由经济的等等等等,很乱。那么当务之急是,即便不能统一各种各样的观点主张,首先起码要力图把大家拉到同一条战线上来,要大家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围绕着同一个东西,那么大家才可能心平气和地坐下来交流;另外,当然更重要的不是在理论界的问题,而是在民众中,缺乏一个凝聚的东西——我们需要凝聚力,但如果不能明确凝聚在什么东西上面,就要民众去凝聚在空中,那是行不通的。那么,什么东西适合于作为凝聚的对象呢?——民族?我们现在虽然说“中华民族”而淡化汉族,但无论如何“民族主义”总是一个不好的词儿,而且究竟什么是“中华民族”,这个概念是非常模糊的;文化?我们说要传承和弘扬中国五千年的悠久文化,这当然很好,但是中国文化是什么——这也是一个相当模糊的问题,许多流俗的意见恰恰是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当了糟粕,谈文化的效果和说服力都是很有限的;某种理想?比如说共产主义,或者说自由、民主等等?这些概念就更加模糊不清了,而且争议也将更大……想来想去,“国家”这一个词儿早已呼之欲出了,因为“国家”这一概念是可以相当地明确的——我们的祖国包括哪些疆域、包括哪些人、那些风俗、哪些民族、哪些文化等等,这些相对而言都是相当明确的。我在第5题中就提到,“正如家庭是血缘这一模糊的关系的一种实体化的凝固,国家则是民族、地域、家乡、文化等一些关系的具体化的表达”——民族啊、血缘啊、思想啊、文化啊,这些概念都是相当模糊的,但是国家作为在这些东西的综合作用下自发地形成出来并最终固定下来的一种“实体”,是相当明确的。只要我们说“爱国”,爱的对象就一定是一致的(当然什么台湾问题之类的又是另一回事了)!
我们生在中国、作为一个中国人,与我们出生在某个家庭、作为这个家庭中的一员类似,都是自然而然的,我们在这个国家当中的关系是天然的,可以说,就和我们与家庭成员的关系那样,我们同是中国人——这种关系是某种天然的“缘分”。我们爱自己的家庭、与自己的家庭同呼吸、共命运,这并不是为了什么实利,更不是勉强的权益之计,这种血肉相连的情感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天伦之乐。类似地,爱国,也是一种天然之爱,就是对母亲的爱,那是不需要讲理由的。当然,这首先需要我们不仅仅将国家看作一部冷冰冰的机器!
2006年1月7日
最新评论
栖凰 2006-01-07 13:32:04 [回复]
又被点名了。前两日匆匆浏览你的上篇博,也无心细读,故而只在群里说个印象,全然谈不上评论或者评价。
对于辩证否定的问题,恰巧是我为了马哲课就辩证法讨论而关注过的,尤其是马克思对蒲鲁东的批评,你说到了蒲鲁东去坏存好的折中,故而觉来亲切。对于书上对传统文化的那段话,的确是不能容忍。
对于第五题,我说没有看过,主要是指没有看过书上是如何论述国家,当初在和梨、茗等复习马哲的时候,我就对她们俩说这道题可以skip掉,故而忽略没看书上的东西。你呀,不要太过在意了。
既然你说到我的评论没有信息量。那我就你这篇说说吧。你对于国家的认识的确没错。但是,我觉得你有一个问题。首先,我们考的是什么?马哲。这没有问题。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就马克思的国家观,或者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观作一探讨?
马克思的文本里国家是什么概念?是不是可以用中国传统思想的“由家至国”来解释呢?当然不能。你谈到国家这个概念,应该是有“家”的含义。那么马克思所说的“国家”考虑到了“家”这一层面吗?我看没有。就你的指向来看,国家这个概念强调了“家”,就可以建立起凝聚力。这在西方有一个专门的说法,就是“共同体”这个概念。但是马克思所说的国家绝没有这个因素在里面。马克思毕竟不是中国人。他的国家是带有强烈的批判色彩的,将其放在一个政治制度的构建和安排里来考察这一概念的。我还是没有看过教材上对国家是怎么讲的,我还是不就教材进行评论。但我需要指出的是,你的国家理解是中国式的,而非马克思的。仅此而已。
很多时候,我们可以批评,但是首先我们应该先看一下批评对象是在什么情况下运用的。
不过,你对于国家的思考我是认同的。只是,我们在就马克思主义在进行讨论,考试考的是马哲,故而应该先建立在马克思的理论范围内才好。既然你觉得在写作中缘起是很重要的,那么你首先应该注意马克思的“国家”的缘起是什么。
另外,对于评论,我觉得你不必如此在意。以我为例,有时候只是随口说个印象而已。有时候看了一篇东西,实在是没有评论的兴趣。有时候,觉得不知道如何说才好。毕竟你的博客,和人家的不一样,没有什么记叙文,都是议论文,所以评论少也是正常,毕竟对于思想的评论是需要慎重的。
我 2006-01-07 18:07:59 [回复]首先,我所希望的评论就是“随口说个印象”罢了,我不希望对我文章逐段逐句读完了再写读书笔记什么的,我的文章又不是什么值得推敲的哲学书,无非是希望你能把这些随口说说的话作为文字写在网上最好。我的文章匆匆一扫即可,何必认真读呢?哲学家们呕心沥血写出的文字才值得费心费力地读,我随手写的算个什么玩意儿?随便一扫就好了。我并不想要得到更多的评论,如果真的看到你们认真地推敲我的文字我也有点怕的,但是你们在平时在口头上随口和我聊的一些意见,都是可以通过文字表达的。事实上,这个博客的存在并不是我主动告诉你们的,我写文章本来也不是为了讨评论的,我只是希望以文字来交流,因为我是不太会讲话的,生活中讲得稍一快我就乱了。
其二,题目的问题是“试从国家的起源、国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国家的职能等角度,阐明国家的本质。”——这个问题并没有说让我们按照马克思的文本回答。比如最后的论述题,还有比如价值判断的问题,我们怎么从马哲上回答?还有人生观的问题,老杨讲课的时候提到多少马克思?老杨的马哲课本来就是不是局限在“马克思的理论范围内”的。另外,教科书上的那些解释难道是马哲吗?说教科书上的解释是“中国式”的解读才更像些。
我 2006-01-07 18:28:06 [回复]其实呢,我希望大家用文字交流的目的,是有些希望从现在开始,把学术与生活分开来,当然学术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思考也是生活的一部分,但这部分生活方式不想和另一部分搅和在一起。生活中我只想谈谈风月,不想弄得很严肃,在那哈组里就那哈地聊,即便我们的讨论总是在比较好的心态下进行的,但在生活中讨论起一些问题多多少少要影响一些观花赏雨的情致的。指点江山时便一门心思指点江山、谈玄论道时就一门心思谈玄论道、风花雪月时就一门心思风花雪月。所以我只是希望我们不要在平时的谈笑玩耍中突兀地插入这些讨论,把意见写到这里可能更好一些。
unic 2007-12-13 19:31:25 匿名 220.171.181.92 [回复]一眼看来的确感觉是你以前的文字了,特别是评论部分.不过夜叔MS没有说错,现在象我们语文高考的阅读题一样,答题不管再…怎么骗你说”请自己说说文章某某….”也是要你提炼作者的意思或者直接抄原文.至于你的那道曾经的题目,我觉得倒是可以深究一下MARX自己的文本的,课本就算了,绝对得算了~(事情已经过去,不知道你当时有没有这个可能…),至于象你这样写到的,则真是该写写”我对国家的理解”这样的题目.
不过自古以来中国和外国的家国概念就不一样.国家这个词也许还是得追根溯源一下好,不知你是否已经追过了?不过你当时这样的思考本身很好~不是一下子就窥见MARX的哲学中缺乏个体人本心理的思考吗?
至于你把哲学\生活分开还是不分开,我好象不记得你有没有专门写过文字,若没写,那就好好写写吧.
古 2007-12-14 19:15:22 匿名 125.34.45.190 [回复]
至于哲学与生活的关系,我曾经说起过一些,暂时还不想专门写文字。写作的过程本身也是思考的一部分,写作的过程也是确立观点的最终过程,同样的一些想法,写下来和未曾写下来是有很大不同的,有些东西还是不必过早写出来吧。还有一些很重要的事情,我也从未写过,或许什么时候,一并写在整个大学本科的回顾里头,但现在不会写,或许等明年吧。
UNIC 2007-12-14 20:47:37 匿名 124.117.23.91 [回复]
Pingback: 回顾旧文有感 | 随轩